落地式卸料平台施工方案目录1.编制依据11.1国家标准及地方规范12.工程概况12.1项目工程概况12.2落地式卸料平台搭设 设计13.落地式卸料平台搭设要求23.1地基处理要求23.2架体搭设24.楼板荷载验算54.1项目使用叉车参数54.2楼 板车道验算55.计算书71.编制依据1.1国家标准及地方规范序号名称备注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1 1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4《建筑施工高处作 业安全技术规范》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2.工程概况2. 1项目工程概况东侧为已建3号建筑数据机房,南侧为已建8号建筑变电站及门卫室,西侧为已建市政道路(漕盈路),北侧为已建5号建筑业务 楼。参建单位见下表:参建单位一览表序号项目内容1工程名称2工程地址3建设单位4设计单位5监理单位6勘察单位7施工总承包单位2 .2落地式卸料平台搭设设计落地式卸料平台采用钢管脚手架搭设,搭设位置位于11号建筑北侧J轴交5轴与6轴中部(具体位置依据现场实际 情况可左右调整),卸料平台平面尺寸为6m×4m,步距0.9m,立杆纵、横向间距均为0.6m,与立杆相接的纵横向水平杆均采用双扣件连 接,以达到抗滑移效果;脚手架内侧搭设由底至顶的剪刀撑,架体四周外侧搭设斜撑;卸料平台最大搭设高度为12.8m。落地式脚手架顶部U托 架立双钢管主龙骨,主龙骨钢管上部再架立与主龙骨钢管交叉的受力钢管,间距200mm。然后在间距200mm的受力钢管上满铺木跳板,然后 再在上面满铺20mm厚钢板;双钢管主龙骨下部满兜一层大眼网。立杆顶部U托伸出钢管自由端长度必须小于100mm。叉车在叉运材料到卸料 平台上时,只能站在楼板内,严禁叉车驶上卸料平台。卸料平台顶部四周均搭设防护栏杆,高度1.5m;立面用废旧红模板进行封闭,并挂限重标 识牌(限重6.5吨)。卸料平台架体与两侧结构柱每两步设置一道刚性拉结点。叉车只能在二层降板区域行驶,非降板区域严禁驶入,因其承受动 力荷载不满足设计要求。落地式卸料平台搭设位置平面图3.落地式卸料平台搭设要求3.1地基处理要求落地式卸料平台地基采用素土夯实, 夯实系数达到0.97,并做100mm厚C20混凝土垫层,如遇软弱土区域应采用级配碎石换填夯实,在夯实地基上施工混凝土垫层,待C20 混凝土垫层达到设计强度后,再在垫层上部满铺20mm厚钢板;搭设卸料平台钢管架体时,在立杆下设置4000mm×300mm×50mm的 木垫板。3.2架体搭设3.2.1扫地杆布置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 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3.2.2立杆布置起步立杆钢管选用长度为6m和4m(将接 头错开)立杆采用对接,相邻立杆的接头位置错开布置避免出现在同步同跨内,立杆与横杆必须用扣件扣紧,不得隔步或遗漏。立杆顶部自由端伸出 长度不大于200mm。3.2.3横杆布置横杆采用4m、6m的长钢管,避免出现接头,如出现接头,相邻的横杆接头不得在同一跨上。平台 顶部短方向横杆加密至间距200mm。3.2.4剪刀撑布置为保证架体的稳定性,在卸料平台外侧立面整个高度方向上设置竖向剪刀撑,单杆 与水平地面成45~60度角;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3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小于4跨。在架体外侧四周均设置由底至顶的竖直 方向剪刀撑,内侧纵横向剪刀撑每四跨设置一道由底至顶的竖直方向剪刀撑。剪刀撑斜杆用旋转扣件扣在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得 大于150mm。斜杆的接头采用旋转扣件连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000mm,且不小于三个扣件固定。3.2.5连墙件布置卸料平台两端与 结构5轴、6轴框架柱采用钢管抱柱进行拉结,卸料平台架体每两步均需设置一个拉结点。卸料平台严禁与外架进行拉结,卸料平台与结构之间的架 体底部必须全部加固,加固架体纵横间距与架体间距相同;卸料平台与结构之间架体上部满铺木跳板后铺设钢板。非操作层每隔一步进行连接,连接 示意如下图所示:卸料平台架体抱柱做法平面图3.2.6脚手板布置作业面必须满铺脚手板,用16#钢丝固定在横杆上,板下一步满挂水平安 全网。脚手板采用对接平铺时,在对接处,与其下侧支承横杆的距离应控制在130~150mm之间,两块脚手板外伸长度之和不大于300mm 。铺板严禁出现端头超出支承横杆150mm以上未做固定的探头板。3.2.7卸料平台防护栏杆布置防护栏杆高度不低于1.5m,平台不邻 结构三边防护栏杆内侧设置多层板封严,卸料平台下与结构交接处设水平兜网。卸料平台处外架加固示意图3.2.8卸料平台处外架加固卸料平 台处外架门洞位置原则仅可挑空3根立杆,洞口宽度6m,洞口高度不大于5.4m(洞口横杆拆除不大于两步)。洞口加固措施见下图。洞口先加 固后拆除,严禁切割钢管。所有外架不连续位置需满布之字撑(如卸料平台两侧断面处)。加固处理的副杆做法可参照南侧预留门洞处外架做法,并 严格按此方案执行。卸料平台处外架加固处理立面图4.楼板荷载验算4.1项目使用叉车参数本项目实际使用叉车型号为CPCD30,改叉 车自重4.35t,前后轮距离2.1m,两轮间距1.1m,前轮宽度200mm、长度650mm,后轮宽度150mm、长度500mm。一 捆6m钢管额定重量2t。4.2楼板车道验算楼板上受力计算为叉车自重和起吊钢管重量,叉车自重4.35t,钢管额定重量2t(起吊材料中 最大材料重量),则总计荷载6.35t。以下叉车作用下验算楼面等效均布活荷载。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附录BB .0.2:连续梁板的等效均布活荷载,可按单跨简支计算。但计算内力时,仍应按连续考虑。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附录BB.0.4:单向板上局部荷载(包括集中荷载)的等效均布活荷载qe=8Mmax/bL2式中L——板的跨度,考虑车型状况,出于 安全考虑,取车轮外边各1000mm;b——板上荷载的有效分布宽度;Mmax——简支单向板的绝对最大弯矩,按设备的最不利布置确定 叉车的荷重主要作用于前桥,因此,我们只要知道前桥的荷重大小即可。前桥负荷占总体质量的71%,后桥负荷占总体质量的29%,这样我们就 可以把整体质量的分配到叉车的每个轮上。叉车轮胎位于跨中最不利荷载示意图考虑叉车动力效应取动力系数为1.1。即最终质量为:6.35× 1.1=6.985t,前桥承重:6.985×71%=4.96t,后桥承重6.35-4.96=1.39t,前桥每轮承重:2.48t, 轮距:2100mm,轴距:1100mm。主体结构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次梁间距为2m的单向板;板面垫层30;板厚为150mm。 (1)按荷载作用长边平行于板跨时荷载作用面平行于板跨的计算宽度:bcx=btx+2s+h=650+2×30+150=860mm荷载 作用面垂直于板跨的计算宽度:bcy=bty+2s+h=200+2×30+150=410mm式中:btx——荷载作用面平行于板跨的宽 度;bty——荷载作用面垂直于板跨的宽度;s——垫层厚度;h——板的厚度bcx>bcy,bcy≤0.6L,bcx≤L时b=bcy+ 0.7L=0.41+0.7×2=1.81mMmax=1/4PL=24.8KN×2m/4=12.4KN.m??qe=8Mmax/bL 2=(8×12.4)/(1.81×2×2)=13.7KN/m2(2)按荷载作用长边垂直于板跨时荷载作用面平行于板跨的计算宽度:bc x=btx+2s+h=200+2×30+150=410mm荷载作用面垂直于板跨的计算宽度:bcy=bty+2s+h=650+2×3 0+150=860mmbcx2=2.03qe=8Mmax/bL2=(8×12.4)/(2.03×2×2)=12.2KN/m2结合施工图结构说明里面,建筑二层网 络机房、金融机房、电池室、钢瓶间楼面的施工活荷载为13KN/m2。按最不利受力考虑,13KN/m2<13.7KN/m2,则二层楼地 面均需回顶,回顶架体纵横间距均为1.2m,步距1.8m。5.计算书一、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 30-201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3、《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4、《建筑施工临时支撑 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5、《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1二、计算参数基本参数卸料平台的宽度B( m)4卸料平台的长度L(m)6卸料平台的高度H(m)12.8立柱横向间距lb(m)0.6立柱纵向间距la(m)0.6水平杆步距h( m)0.9立杆布置形式单立杆次梁间距a(mm)200剪刀撑(含水平)布置方式加强型主楞与立杆连接方式双扣杆连墙件布置方式二步三跨连 墙件连接方式钢管扣件连接连墙件拉结长度a00.3连墙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N02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 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材料参数架体钢管类型Φ48.3×3.6脚手板类型木脚手板栏杆、栏板类型栏杆、木脚手板挡板底座形式 垫板次梁类型圆钢管次梁规格显示48×3.6主梁类型圆钢管主梁规格显示48×3.6架体底部垫板面积A(m^2)0.2荷载参数材料堆放 荷载标准值Q1(kN/m2)10施工均布活荷载Q2(kN/m2)2架体是否封闭密目网是密目式安全立网自重标准值g3(kN/m2)0 .1脚手板自重标准值g1(kN/m2)0.35栏杆自重标准值g2(kN/m)0.17基础类型混凝土楼板地基土类型/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kPa)/是否考虑风荷载否架体搭设省份、城市上海(省)上海(市)地面粗糙度类型/简图:(图1)平面图(图2)纵向剖面图 三、次楞验算恒荷载包括次楞自重gkc、脚手板自重g1,转化为次楞上的线荷载,活荷载包括施工活荷载、材料堆放荷载,转化为次楞上线荷载 。次楞按三跨连续梁计算,恒荷载满布,活荷载按不利布置进行组合;强度及挠度验算时,活荷载按第一跨及第三跨隔跨布置计算;抗剪验算时,活 荷载按第一跨及第二跨连续布置计算。1、强度验算恒荷载为:g1=1.2[gkc+g1ke]=1.2×(0.04+0.35×200/1 000)=0.132kN/m活荷载为:q1=1.4(Q1+Q2)e=1.4×(10+2)×200/1000=3.36kN/m计算简 图如下:(图3)可变荷载控制的受力简图(图4)次梁弯矩图(kN·m)Mmax=0.126kN·mσ=Mmax/W=0.126× 106/(1×5.26×103)=23.9N/mm2≤[f]=205N/mm2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挠度验算荷载统计:qk=gkc+ g1ke+(Q1+Q2)e=0.04+0.3×200/1000+(10+2)×200/1000=2.5kN/m(图6)正常使用极 限状态下的受力简图(图7)次梁变形图(mm)νmax=0.003mm≤[ν]=max(1000Χ0.6/150,10)=10mm Β?Χγ??Ησ3、支座反力计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支座反力为:R=2.305kN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支座反力为:Rk=1.65kN五 、主梁验算按三跨连续梁计算符合工况,偏于安全,计算简图如下:(图8)简图1、抗弯验算(图9)主梁弯矩图(kN·m)Mmax=0 .37kN·mσ=Mmax/W=0.37×106/(5.26×103)=70.434N/mm2≤[f]=205N/mm2满足要求2 、挠度验算(图11)简图(图12)主梁变形图(mm)νmax=0.009mm≤[ν]=max(1000Χ0.6/150,10) =10mmΒ?Χγ??Ησ3、支座反力计算立柱稳定验算要用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支座反力,故:Rmax==7.56kN六、扣件抗滑 移计算由上知最大扣件滑移力为Rmax=7.56kNRmax=7.56kN≤[R]=12kN满足要求七、立柱验算1、长细比验算验算立 杆长细比时取k按JGJ130-2011表5.3.4取用,μ按JGJ130-2011附录C表C-1取用,h为步距l0=kμh=1×2 .628×0.9=2.365则长细比为:λ=l0/i=2.365×1000/(1.59×10)=148.755≤[λ]=210Β? Χγ??Ησ2、立柱稳定性验算λ=l0/i=2.365×1000/(1.59×10)=148.755根据λ查JGJ130-2011 附录A.0.6得到φ=0.313N1=Rmax+1.2×H×gk=7.56+1.2×12.8×3.97/100=8.17kNf=N 1/(φA)=8.17Χ1000/(0.313Χ5.06Χ100)=51.59N/mm2≤[σ]=205N/mm2Β?Χγ??Ησ八、连墙件验算1、杆件强度验算连墙件的轴向力设计值:Nl=N0=2Kn连墙件杆件强度验算:=Nl/Ac=2×1000/(5.06×100)=3.953N/mm20.85f=0.85×205=174.25满足要求2、杆件稳定性验算=a0/i=0.3×1000/(1.59×10)=18.868根据值查规范JGJ130-2011附录A.O.6得到连墙件杆件稳定性验算:Nl/A=2/(0.949×5.06×100)=0.004N/mm20.85f=0.85×205=174.25满足要求3、连接强度验算扣件抗滑移:Nl=2kNRc=8kN满足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