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鲁迅鲁迅(1881-1936)字豫才,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 的奠基人。一生著有大量的杂文和小说。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他生于一个没落 的封建地主家庭,幼年丧父,家道中落。为探索救国救民之路,鲁迅经历了由实业救国到医学救国再到最终的文学救国的人生道路的选择。 一副由美国作家斯诺与剧作家姚克合写的悼念鲁迅的挽联: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 感彷徨。时代背景《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当时新文化运动的序幕已经拉开,但是封建复古的逆流仍很猖獗:19 16年初,教育部通令恢复辛亥革命后被明令取消的中小学“读经科目”。北洋军阀政府的所谓“宪法”明文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之 本。”对于封建复古主义的倒行逆施,鲁迅甚为愤懑。为拯救青年一代,不让他们再走孔乙己的老路,鲁迅通过再现20多所前社会上的那种贫苦知 识分子的生活,启发读者观照当时的教育现状,思考当时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本文写于1918年冬 ,是继《狂人日记》之后的第二篇小说。如果说《狂人日记》是对整个吃人的封建制度的彻底否定,那么《孔乙己》则是从封建教育制度受害者的角 度来批判封建制度和孔孟之道的。也是鲁迅先生最得意的作品。孔乙己关心“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 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 天,掌柜正在慢慢的结账,取下粉板,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我才也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一个喝酒的人说道 ,“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掌柜说,“哦!”“他总仍旧是偷。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 ?”“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后来呢?”“后来打折了腿了。”“打折了怎样呢?”“ 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咸亨酒店的笑声短衣帮笑 掌柜笑小伙计笑小孩笑于是他背后的人们又须竭力伸长了脖子;有一个瘦子竟至于 连嘴都张得很大,像一条死鲈鱼。------鲁迅《示众》 一阵脚步声响,一眨眼:已拥过一大簇人。那三三两两的人,也忽然合作一堆,潮一般的向前赶;将到丁字街口,便突然立住,簇成一个半圆 。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 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到了。 -----鲁迅《药》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小说是如何塑造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的?外貌 描写。“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青白脸色,皱纹间时 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语 言描写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描写,提示孔乙己的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的性格。课文多次描写他满口“之乎者也”,反映他受封建教育毒害 之深。孔乙己用“四书”“五经”中的所谓“圣言”为自己辩解,连偷书也说成“窃书不能算偷”。这些性格化的语言极能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 神态描写“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