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秋水》
2022-06-23 | 阅:  转:  |  分享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jīng,通"径")流之大,两涘(sì)渚(zhǔ)崖之间,不辩(通“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
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
’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shǎo)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nán)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dà
i)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请解释加划线词语的意思。1.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2.顺流而东行3.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4
.我之谓也旋字典义:①转②归③随即。旋字解释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河神才改变脸色”。刘
建国、顾宝田《庄子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将此句译为“河神开始改变神态”。从这则寓言中我们读出了什么?贻笑大方天
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
以此自多者……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试译:天下的水,没有比海更大的了。万千条江河归向它,不知什么时候停止,但是它
不会盈满;在尾闾(即江海下游)这个地方流泻出去,不知什么时候停止,可它不会干涸;春天、秋天它不会变化,水灾或旱灾都感知不到。从它那
里经过的江河的流水,不可以用数量来计算。但是我不曾因此自以为多……形躯在天地之间,犹如小石小木在大山上一样。惠施在梁国做国相,庄
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是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
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鶵,你知道吗?那鹓鶵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在此时鹞
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鶵从它面前飞过,鹞鹰仰头看着,发出‘喝’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比喻意义鹓鶵比喻意∶
庄子,志向高洁之士。鸱比喻意∶惠子,极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腐鼠比喻意∶功名利禄。说明庄子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稀罕功名利禄的人
。作为寓言,它给我们的启迪是:在还未了解别人的真实意图,或还未了解事情的真相时,切不可妄加猜忌。《惠子相梁》出自《庄子·秋水》
,作者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周。在这篇短文中,庄子将自己比作鹓雏,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表明自己鄙弃功名利禄的立场和志趣,
讽刺了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丑态。这个人的书使两千多年的许多人上瘾,我自然是其中之一。如果我要说他的魅力与世界之
存在一样永恒,希望你不要大惊小怪。——冉云飞《庄子让我上瘾的几个理由》中国人
的文化上永远留着他的文化烙印。他的书成了经典,至于历代文人学者对他的崇拜,更不用指,别的圣哲,我们也崇拜,但哪像对他那样倾倒、醉心
、发狂?——闻一多秋水金华市外国语学校巴惠斯句式闻道百以为
莫己若我之谓也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定语后置宾语前置宾语前置被动句面目?面貌表情悟道理人贵有自知之明强中自有强
中手自大由于无知天外有天要克服主观,防止片面有比较才有鉴别谦受益,满招损从这段话,我们还能明白什么道理?庄周
是个特立独行的思想家,是文采斐然的散文家,是幽默大师,是故事大王,是逻辑学家,是心理医生,是穷光蛋,是常常感到寂寞的高手,是藐视权
贵的奇才,是淡泊名利的隐士,是悲天悯人的仁者,是滔滔不绝的辩士,是好抬扛的朋友,是为老不尊的师长,是田园詩人,是经常援引神話的无神
论者,是喜欢异想天开的理想主义者,是濮水边的渔翁,是田间的歌者。这一切,都不足以窺见他生前的点点滴滴。
——李怀宁《忙里偷闲读庄子》惠子相梁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
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嚇我邪?”拓展阅读读文回答:〈一〉借助工具书,翻
译这则短文。〈二〉小组讨论:这则短文反映了庄子的什么思想。注:①鹓鶵(yuānchú),古书上说的凤凰一类的鸟。②鸱(chī),古书上指鹞鹰(鹰的一种)。返
献花(0)
+1
(本文系在羡智库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