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高考鉴赏古代诗歌的事物形象鉴赏古代诗歌的事物形象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之二)①抓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或细节描写等,概括形象 特征。②通用分析周围环境、景物等的烘托作用来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③知人论世,关注背景,结合情感进行分析。?如何分析人物 形象??方法积累古诗中的事物形象:1、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2、具有特定含意的形象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 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咏物诗运用的是托物言志(象征 )的手法,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以物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所以,凡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诗,往往都在 对事物形象的描绘中寄寓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人生理想,因此既要分析诗中所描绘的形象,也要分析诗中所寄寓的感情。?1、分析思路欣赏这 类诗时,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物与 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2、鉴赏方法①鉴赏的依据——事物形象的自然属性(事物特征)。②鉴赏的角度— —事物形象的社会属性(作者借此抒发的感情、表现的寓意等)。鉴赏流程:物的外形特征——物的神韵、品格——诗人的理想情操3、答题步 骤(1)指出形象(物象)并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结合表现手法);(3)点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 理想、追求、品性等)。4、答题示例【例题】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早?梅张?渭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 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答案】(步骤1)本诗展现了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早 梅形象。(步骤2)“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 玉洁之质。(步骤3)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4、课堂演练(一)分析下面诗歌中的形象。 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答案】刻画了一个要把自己的清白留 在人间的石头形象。诗歌通过对经过千万次锤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若等闲,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清白长留人间的石头的描 写,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白梅(元)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起,散 作乾坤万里春。(1)在这首诗中,诗人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2)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诗人借此表达 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诗人塑造的主要形象是梅花;突出了它耐寒、清高、报春的特征。(2)主要运用了衬托(用冰雪衬托梅 之坚毅)、对比(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的手法;诗人借此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马诗(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问题1:这首诗塑造了骏马什么样的艺术形 象?问题2:抒写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描绘了一匹威武雄健,渴望驰骋疆场、大显身手的骏马形象。抒写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 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激愤之情。白鹭图(刘羽)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花公子立芳洲。一生清意无人识, 独向斜阳叹白头。问题:这是一首题画咏物诗,诗人笔下的白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白鹭是一个孤独、寂寞、追求清高而无人理解的悲剧形象。10高考鉴赏古代诗歌的事物形象鉴赏古代诗歌的事物形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