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技巧指导1、诗题2、意象3、诗眼注释5.背景作者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 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从标题中的“秋思”和诗句中的“家书”,即可得知该诗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 情。1、注意诗题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态度考点阐释: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的主旨。分析诗歌所表达的 思想感情。明确作品的社会意义。把握作品的趣味情调。(一)古代诗歌内容的归类概述1.写景抒情。2.咏物言志。 3.边塞征战。4.怀古咏史。5.即事感怀。6.羁旅行役。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 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送孟浩然之广陵》)。诗歌景中含情、融情人景,烟花含愁,孤帆载憾,天际碧水带走诗人的无尽思念,其惜别之 情从每一个画面中渗透出来。如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赤壁怀古>);辛弃疾的“舞榭歌台,英难无觅孙仲谋处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京口北固亭怀古>)。如白居易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二)古代诗歌情感的归 类1.惜别之情。2.黍离之情。3.思乡之情。4.怀古之情。5.讽喻之情。6.报国之情。7.咏景之情。 8.恋友之情。如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如姜夔的“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扬州慢>) ,表达的是对物是人非的无限惋惜及悲痛之情。如杜牧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如贺知章的“不知细叶谁裁 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感情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 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揽胜惜春悲秋思乡怀人长亭送别思乡念亲相知相思别恨离愁分类解读,准确把握 写景抒情诗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1、在诗中 作者写哪几种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景物:月落、乌啼、霜、江边的枫树、渔火、寒山寺等。特征:秋夜幽寂清冷。2、通过景物的描写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写出羁旅者孤孑清寥、愁绪满怀的情感。1、写景抒情诗写景以抒情言志,或用衬托、对比 手法,或用白描手法,或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诗的中间两联往往对仗工整。诗的语言特点:明快、清新、简洁、质朴。要注意从四 方面入手:①要概括诗中所写的景物及其特点;②要体味诗歌中的情景交融的意境;③要领会诗人写 景所表现的情感:爱国、爱情、乡愁、惜春、伤春等;④要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二)举例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 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解析】本诗主要描写了几幅图画,刚下过雨,山上清新空 阔到了晚上,秋意很浓。明月照在松林间,清泉在石头静静流着。竹林哗哗,是浣女归来了。莲花摇动,是渔船归来了随着天气变化,春天的 气息越来越淡,这优美的山景可以让人留下欣赏。全诗主要在渲染一种优美、宁静的生活。即事感怀诗约客赵师秀黄梅时 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1.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的心情。 2.后两句提供了让读者自己想象的余地,请加以说明。期待、失望、无聊、惆怅相互交织的情绪由对客人的 等待让读者想象客人不来的种种原因,或者由作者“闲敲棋子”的细节描写想象作者内心的期望与失望交织的情感。2、即事感怀诗 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因一点事由而生发,抒写心中的感慨,例如怀亲、送友、思乡、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等。 分析即事感怀诗要注意:①“事”,作者写了什么事,或者说是什么事触发了作者的思绪;②“怀”,要体味 诗人抒的是什么“怀”,注意“事”与“怀”结合点,所抒之“怀”是否深挚感人。重点和难点是第二点,“即事”是为了“感怀”,这 一点一定要紧记。1.慨叹时局险恶,民生多艰,同情人民的疾苦。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举例说明2.借景抒 情如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 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3.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如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4.对国 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登楼》杜甫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 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5.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6.表现作者自己与众不同、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或远大报负。如屈 原《离骚》7.表达自己报国无门、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伤感。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咏物言志诗孤雁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1. 事物特征:孤独;失群;哀伤;无人理解。2.诗人情感:以孤雁自喻。体现了诗人孤独;失落;人生不得意、无人理解的哀伤之情。 3、咏物言志诗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直写物象,绘形绘色,以求逼真传神;一是托物寓意,借题发挥,抒情言志。如《硕鼠》《江雪》 《咏柳》。读懂咏物诗的方法1、概括所咏事物的特征。2、体会作者所言之“志”(思想、感情、志向、情趣、爱好、愿望)。3、表达 技巧——象征、托物言志、以物喻人、拟人、比喻、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等举例说明 小松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 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解析:咏物言志诗先要看清所赞扬的“物”有什么特点,其次再分析作者所赞扬的精神和品质。本诗是说,松树在小的时候 没有引起人的重视,直到高耸人云,人们才说它高。可以想道作者是以“小松”自喻。怀古咏史诗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 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苏台览古李白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 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2.请谈谈这两首诗艺术手法的主要不同之处。1.请从两个方面谈谈这两首诗共同的特点。要点:两 首诗都是怀古之作,主题相同,题材相似;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越中览古》着重渲染越宫昔日的繁华,结句聚焦在今日荒凉的遗址,以强烈的 反差抒写姑苏台今日的荒凉;《苏台览古》着重描绘姑苏台今日的荒凉,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衬托人事的变幻无常,抒写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4、怀古咏史诗在怀古咏史诗赏析时,要注意下面几点:①要弄清史实,作者“怀”什么“古”;②要体会意图,作者为什么怀古;③要 领悟感情,作者在怀古中表达了什么感情;④要分析写法,特别要注意分析典故。A、称颂、仰慕英雄B、以古讽今,讽谕现实; 昔盛今衰的黍黎之悲C、自比自况,感慨个人遭遇;抒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情感等D、不要重蹈前人覆辙 举例说明 《泊秦淮》晚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后两句写在这衰世之年,官僚贵族不以国事为怀,反用《玉庭花》这种亡国之音来寻 欢作乐。表现出诗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和无限的感慨。边塞征战诗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 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诗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标题 以及“马策、刀环”等也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第一句怨战 事频繁,“朝朝”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第3句怨气候酷寒,第4句怨环境艰苦景色单调。5、边塞征战诗赏析边塞诗要注意:①了解时 代背景;②分析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③感受艺术风格:豪放旷达、雄奇壮美、豪壮悲慨。A、赞颂将士英勇作战,保家卫国 ;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豪情。B、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控诉战争痛苦;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C、思 念故乡、亲人或家人思念戍边的亲友。D、反映独具风格的塞外风光和塞外的风土人情。大漠、烽烟、长城、落日、黄沙等景物读下面一 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2004年高考江苏卷)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 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问: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这首诗“岁岁”、“朝朝”相对,“金河”、“玉关”“马策”、“刀环”并举,又加以“复”字、“与”字,给人以单调困苦 、不尽无穷之感,怨情自然透出——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惜别送别诗谢亭送别 劳歌一去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1)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本 诗抒发的是作者的离别之愁。(2)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情感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红叶青山色彩艳丽 ,乍看似不协调,实际上恰恰是对离愁的有利反衬。景色越美,越觉离别的难堪。这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6、惜别送别诗 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 大多是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以婉约派词人、诗人写的较多。离愁别绪;表明心志;劝勉 鼓励安慰等。常用的意象:长亭、杨柳、夕阳、酒、秋等举例说明赋得暮雨送 李胄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 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解析:题目开门见山,点出是在暮雨时分送别李胄,用 景物特征为送别定下了调子,建业——则是友人要去的地方。深深的海门看不到尽头,远处的浦树在雨中摇曳,诉不完的别情,就如同这无边的雨丝 。”这四句则把别情形象化,反衬了情义的深重。7、思乡怀远诗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 浓的思乡怀远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思念故国,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 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或托物传情(月、雁、笛、角声、鸦鸣、柳、亭),或因梦寄情,或妙喻 传情。鉴赏这类诗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确定情感类别;抓住意象,构建图景;抓住关键词语,体味艺术特点。山水田园诗 山馆余靖野馆萧条晚,凭轩对竹扉。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远岫穿云翠,畲天得雨肥。渊明谁送酒?残菊绕墙 飞。(1)首联、颔联诗人是怎样表现自己的境遇、情怀?试具体分析。“萧条”不仅渲染了田园的冷落,更表现了诗人此时心情的黯淡 、孤寂。(2)“远岫穿云翠,畲天得雨肥”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穿云翠”是生动美丽的景色,“得雨肥”意味着丰足。美好的景物反衬出诗人的穷困潦倒和黯然神伤的心情,这是乐景写哀情。8、山水田园诗把山水景物和田园风光以及人文景观作为写作对象,加以生动形象的描摹刻画,以此来抒发情怀、表情达意、寄托理想、娱乐遣兴。特征(意象)有:高山、流水、明月、清风、农家风光、山间胜景等表现要点:宁静、闲适、恬淡、农家乐(丰收喜悦)、隐逸情怀等。了解诗人(生平、风格等)掌握常识(典故、修辞、表现手法等)把握意境(景、事、情)理解:词义、句义鉴赏:古诗鉴赏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鉴赏基本方法指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