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历史①必修1.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PPT课件
2022-06-23 | 阅:  转:  |  分享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新课导入从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夕为我国明清时期,共跨历史470多年,这是我国
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封建统治时期,也是我国封建制度由盛转衰的一个历史时期。那我国封建制度由盛转衰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呢?导致
中国我国封建制度由盛转衰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明太祖朱元璋◎宰相制度的废除明朝建立初期,社会矛盾
复杂,政局动荡不安。面对严峻形势,明太祖不断总结经验,寻找巩固封建统治的办法。明太祖认为,元灭亡的原因之一,是“人君不能躬览庶政”
,君主不够专制,导致“主荒臣专,威福下移,由是法度不行,人心涣散,遂至天下大乱”。为此,明太祖对国家机构进行了改革,加强君主专制。
1.宰相制度妨碍皇权集中(背景)前情回顾:丞相的设立起源于何时?有何职权?丞相的设立始于秦朝。从秦朝开始的这种君主
丞相制度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其特征是在一个至高无上的皇帝之下,同时存在一个“常丞天子,助理万机”(《汉书?百官表》)的丞相或者相
国。皇帝通过丞相治理国家,丞相既对皇帝负责,协助皇帝处理国家大事,又是百官之长,所谓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另一方面,丞相的存
在,客观上起着制约君主的作用,故使皇帝时时忌惮。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形成与完善,就是皇权对相权分离、削弱的初步成功。2.废除宰相制度
(1)在地方:废行中书省,实行三司分权,相互牵制。(2)在中央,废丞相制,职权分给六部,隶属皇帝。明洪武十三
年(1380年),明太祖借有人告发中书省丞相胡惟庸有不法行为,一方面他将胡惟庸以擅权枉法的罪名抄家灭族,另一方面,宣布撤销中书省,
废除宰相,将六部升格,由其亲自掌管,国家政事由皇帝一人决断,并且下令今后不许任何人再提设宰相一事。胡惟庸案大捕杀议一议阅
读第17页的“学思之窗”,思考:你是否同意这位学者的观点?请你谈谈宰相制度的废除,究竟有何利弊?(行政)(监察)(军政)布
政司都指挥司按察司三司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中央◎内阁的出现宰相制度废除后,由于行政量巨大,事务繁忙,各
种奏章批阅,施政方略的出台,大事小事的处理皆需皇帝裁决。皇帝不但精力不够,才能和经验也难以胜任。为此,明洪武十五年,又设殿阁大学士
,备皇帝顾问,“传旨当笔”,充当秘书。明成祖以后,职权越来越大,不但“参与机务”,而且成为国家中枢机构,形成内阁制度。明朝内阁大
堂旧址1.创立原因2.内阁的形成和发展“人主以一人御天下,不可无辅臣”3.内阁的性质及作用是为皇帝提
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明成祖:正式设立内阁,
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明宣宗:授予内阁票拟权,对奏章拟出处理意见明神宗:内阁首辅权力扩大,“部权尽归内阁”明成祖朱棣文
渊阁:位于故宫文华殿北面,明成祖朱棣正式在此设立内阁,使殿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清朝乾隆以后,文渊阁成为皇家重要藏书地。
殿阁大学士是明太祖朱元璋时设立的。开始时只是五品官,侍立皇帝左右,以备顾问。明成祖即位后,殿阁大学士开始参预决策,起草诏
令,批答奏章,成为实际上的宰相。画面上的殿阁大学士像是洪武十六年文华殿大学士的形象。大学士头戴乌纱帽,脚穿皂靴,手执笏,毕恭毕敬地
侍奉在皇帝面前。殿阁大学士明太祖明成祖明宣宗明神宗Y(政治地位上升情况)OX(时期)侍从顾问参与机密事务决策
票拟权“部权尽归内阁”明内阁政治地位演变图思考:什么叫“票拟”?什么是“批红”?你能否用现代词汇通俗地解释它?票
拟就是秘书起草的处理意见;批红就是领导对其意见的认可或否定。课堂设问明朝的内阁首辅就是变相重设的宰相吗?议一议
内阁首辅=宰相宰相内阁性质一级行政机构内侍机构职权行政、决策侍从、咨询任职方式选拔任命直接由皇帝决定
对皇权影响制约皇权强化君主专制内阁首辅不同于宰相,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军机处的设立1.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内阁
清初,中央机构大体采用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但最高的决策和中枢机构是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内阁,前者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
上,它全部由满洲贵族和八旗首脑组成,汉人不得参与。1658年顺治帝将内三院(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改为内阁,负责起草、传达
诏令,代批拟旨等。内阁的最高长官是大学士,地位很高但没有实权,实际上只相当于皇帝的私人秘书。仅仅是名义上的决策机关,屈尊于“国议”
之下。2.南书房为了适应统一事业的完成和君主集权政治的需要,康熙帝亲政后,在宫内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入值。当值的翰
林院学士陈陪同皇帝读书写字外,也参与机密,替皇帝草拟谕旨,实际上成为皇帝的机要秘书班子。从此,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削弱。康熙帝
把中枢权力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三者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手中。3.军机处军机处原名军需房,最初是
为了筹划西北军事而设。军机大臣由皇帝选派“亲臣、重臣”担任。军机处虽然逐渐发展成为处理全国军政大事的常设核心机构,“承旨
、出政皆在于此”,但它并没有议政王大臣会议那样的决定权。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这样,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也直接听从皇帝指挥。
军机处的设立,取代了南书房,使内阁职权进一步缩小,更使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到乾隆时,议政王大臣会议撤销。国家一切政务,均由皇帝一人独断朝纲。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皇太极康熙帝设立南书房扩大皇权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三足鼎立雍正帝军机处内景隆宗门内军机处外景
献花(0)
+1
(本文系老马和老马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