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第2节
《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例2教学设计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上课时间:
教材
分析 本节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提高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列出算式并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合作探究为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学情
分析 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观察、分析、自己解决问题,根据获得信息提出合理的建议。 设计
理念 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方法,通过师生互动进行探究、合作,完善自己的想法,从必须有看、想、做的活动过程,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促使学生空间的观念发展。 教学
目标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平均数可以用反应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学会平均数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作用。 教学
重点
学会平均数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
难点 体会平均数可以用反应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统计表 教学过程设计 学习内容 教师
行为 期望学
生行为 个案生成 复习引入,揭示主题:
1、组织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速算测试成绩表,选出有代表性的两组的统计表贴在黑板上,这两组的成绩哪一组的高一些呢?
2、引导学生观察统计表中数据的特点。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3、揭示课题: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出示课件
揭示主题
生想边说
二、自主探究,尝试解决
1、自学课本91页例2。
2、让学生观察这两组数据有什么不一样?
3、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出示课件 学生读题认真思考,积极发言,提出自己的方法 三、小组讨论,达成共识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学情况,达成共识。
2、小组成员做好分工,为展示交流做好准备 教师明确要求,师巡视指导做到心中有数 学生小组合作定好发言顺序做好汇报准备 四、质疑解疑,全班交流.
1、选取1-2个小组展示。
2、每个小组展示完后,生生之间进行互动。
3、小组交流:两个小组人数不同怎样知道哪个队成绩好?(人数不同,就不能比较总数量,只能比较平均数)
男生队:(19+15+16+20+150)÷5=17(个)
女生队:(18+20+19+19)÷4=19(个)
4、因为19>17所以女生的成绩好小结:平均数能较好的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因此可以用平均数来比较两组或几组同类数据的总体情况。。
5、巩固:92页做一做2题。
关注全体学生正确评价
出示课件 学生汇报生有序回答其他的学生能及时补充 五、达标检测,扩展延伸
1、完成教材第93页练习二十二第2、3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展示两个同学的,集体订正。第3题,小组讨论、交流,集体订正。
2、课堂小结:今天同学们表现都非常棒,能动脑思考、计算、比较,并能求出平均数。
3、总结评价。
4、布置作业。
关注全体学生及时评价 学生认真思考回答准确体验成功的快乐。 板书设计 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男生队:(19+15+16+20+150)÷5=17(个)
女生队:(18+20+19+19)÷4=19(个)
平均数能较好的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因此可以用平均数来比较两组或几组同类数据的总体情况。
课后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第二节《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作业设计
基
础
题 我会判。
1.池塘边的警示牌上写着:平均水深1.5米。林林身高1.60米,他独自到这个池塘里游泳一定没有危险。()
2.四(1)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5米,四(2)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8米,四(1)班的张强一定比四(二)班的王亮矮。() 提
升
题 解决问题:
我们班男生组共3个人,一共拍了126下。我们班女生组共4个人,一共拍了156下。哪个组的同学胜了? 创编题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