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第4节《三角形》教学设计
2022-06-25 | 阅:  转:  |  分享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第5节《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和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上课时间:

教材

分析 复式条形统计图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知识的基础。此外,本单元中蕴含的统计思想方法以及学生通过学习建立起的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也对今后的学习起到重要作用。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编排了一个例题。让学生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同时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增强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水平,有利于学生理解和体会数学思想。 学情

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经历了单式条形统计图,能够根据统计表画出条形统计图,所以在此基础上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就很注意体现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

鸡兔同笼的教学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在具体问题的解决中感悟抽象的数学思想。解决这个难点的关键就是将“做”与“思”有机结合,循序渐进,发展学生的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设计

理念 以互动课堂教学理念为指导,以练习为主线,以自主为核心,以互动为平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渗透新课程理念,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从而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教学

目标 1、通过复习整理条形统计图,能进一步掌握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并能获得一些信息和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数据分析。

2、进一步巩固求平均数的方法。

3、进一步掌握鸡兔同笼问题的解答方法。

4、能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 分析统计图中的数据,根据统计图开放性地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

求平均数。

掌握鸡兔同笼问题的解答方法。 学习

难点 统计图中数据的分析和快捷方法解决问题的合理选择。

掌握鸡兔同笼问题的解答方法。 教学

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学习内容 教师行为 期望学生

行为 个案生成 一、复习引入,回顾再现

1、自主回忆:回忆已经学过关于条形统计图和数学广角的知识。

2、自主梳理:以小组为单位将所学重要知识画出知识网络图。

3、老师出示知识网络图。

绘制条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

根据统计图分析数据,获取信息

平均数:什么是平均数?

有什么特点?

鸡兔同笼:

用哪些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4、在这些知识中,你认为哪几个知识点之间最为紧密?掌握这些知识的关键是什么? 引导学生回忆相关知识,形成知识网。 回忆旧知,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回忆画出知识网络图。

二、综合应用,强化理解

1、完成课本110页第4题。

(1)你能根据这些数据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吗?说一说怎样绘制这个统计图。

(2)回答问题。

2、完成课本练习二十五第17题。什么是平均数?

3、完成课本练习二十五第20题。你是怎么解决的?

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班级汇报。

巡视倾听,参与学生交流,适时点拨指导。



强调重点内容,加深理解,强化重点。



小组有序交流,补充知识点。



认真思考,积极发言,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











三、问题探究,总结升华

1.小组讨论。

(1)画条形统计图需要注意什么?

(2)怎样解答鸡兔同笼的问题?

(3)怎样求平均数?

2.全班展示交流。

3.总结归纳。 教师明确合作要求:认真读题,细心思考,师巡视指导。



认真倾听,适时点拨。 小组合作,定好发言顺序。



有序发言,说清思路。 四、

五、反思归纳,拓展延伸

1、评选优秀小组。

2、生谈收获。

3、拓展延伸。

肖林爱好集邮,他用17.6元买了8角和2元的两种邮票共16枚,他买了8角的邮票多少枚? 通过评出优秀小组,激励学习兴趣。 学生能体验

成功的快乐。

板书设计 条形统计图和数学广角

绘制条形统计图:用两个直条表示两种不同的数量,便于比较、分析。

条形统计图

根据统计图分析数据,获取信息。

平均数:总数÷数量=平均数;能较好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特点:已知两种动物的总数和他们脚的总数,要分别计算每种动物的数量。

鸡兔同笼

方法:猜测、列表法、假设法等 课后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第5节《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和数学广角》作业设计



类型 要求 基



题 练习二十五15,16,17,19,20题 提



题 课时练第5课时习题。 创



题 拓



题 肖林爱好集邮,他用17.6元买了8角和2元的两种邮票共16枚,他买了8角的邮票多少枚?





































献花(0)
+1
(本文系新用户1709L...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