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花菖蒲(插图稿)
2022-06-26 | 阅:  转:  |  分享 
  
花菖蒲与玉蝉花

蔡曾煜

花菖蒲在我国古名石蝉花,花紫色,白色品种称玉蝉花。原产于我国东北、内蒙、山东、四川、浙江等地,朝鲜、日本也有分布,野生于沼泽地或河岸水湿地。

玉蝉花、石蝉花之名,出于北宋时宋祁(998-1061)的《益部方物略记》(1057)。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宋祁知益州(今四川成都)写了当地的物产《益部方物略记》,赞石蝉花“有苕頴然,有蕚敷然,取其肖象,莫类於蟬。”又注谓:“始生,其苕森擢长二三尺,叶如菖蒲,紫蕚五出,与蟬甚类。緑阙相側。蜀人因名之。又白者号玉蟬花。(图1)”又在“七宝花”的条目中记称:“条叶大抵玉蟬花类也,其生丛蔚,花紫質蔚云。”民国初,许衍灼的《春晖堂花卉图说》(1922)有石蝉花图(图2)。1985年出版的《中国植物志》16卷,记鸢尾科鸢尾属的玉蝉花(Iris?ensata)又名花菖蒲、紫花鸢尾。并记花菖蒲(Iris?ensatavar.hortensis)为玉蝉花的园艺变种。花菖蒲其实是以玉蝉花与燕子花(Irislaevigata)为主要亲本的园艺杂种,燕子花原产我国东北及云南等地区,朝鲜与日本也有分布(图3)。

图1-宋祁《益部方物略记》



图2-1922年《春晖堂花卉图说》中的石蝉花



图3-《中国植物志》花菖蒲、玉蝉花、燕子花墨线图



花菖蒲的名称起于日本。大概在日本的飞鸟时代(593-708),我国传统文化中能辟邪除厄的菖蒲,作为端午节的神草已经传入。菖蒲(Acoruscalamus)是天南星科植物,叶与玉蝉花相似,肉穗花序,花极小。所以后来为区分用叶与观花两种不同植物,将赏花的用汉文取名“花菖蒲”。这个词在日本平安时代(801-1191)的文学作品中,已有花菖蒲与燕子花作为端午节的时令花卉提到。平安时代末慈镇(1155-1225)的《拾玉集》中有一首和歌描写了野生的花菖蒲603-1867)花菖蒲已成为日本庭院的常见花卉,并出现许多花色品种。1681年水野元胜的园艺专著《花坛纲目》介绍了花菖蒲栽培法。1695年伊藤伊兵卫在《花坛地锦抄》中记录花菖蒲8个品种。1789年《花形帐》记载了花菖蒲的29个名录。1822年松平定信758-1829)的《群芳园草木画谱》其庭院中栽植45种花菖蒲825年毛利梅园(1798-1851)的《梅园百花谱》中有一幅用汉文注名的花菖蒲图(图5)。1884-1885年山本云城生的《绘本野山草》提到花菖蒲品种数百,品种之多难以描述。这可能当时因将各地野生花菖蒲集中后,经自然杂交产生了许多变异。

图4-松平定信《众芳园草木图谱》中的花菖蒲品种



图5-毛利梅园《梅园百花画谱》中的花菖蒲



日本的花菖蒲育种,兴于江户时代的中后期。有记录的日本真正从事花菖蒲选育的是松平定朝(1773-1856),他从事花菖蒲的选育工作60年,获得300余个品种,这些品种记录在他所著作的《花菖蒲花铭》与《菖花谱》中,天保年间(1830-1843)获得第一个重瓣花(八重型)的花菖蒲品种“宇宙”(图6)。世人尊称他为菖翁

图6-日本古籍中的花菖蒲“宇宙”图





菖翁珍爱自己选育的品种,不愿流入市井。但离世后,其后人将这些品种卖给了江户(现东京)的小高园。江户的花菖蒲爱好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选育,形成了江户系的品种群。以后各地又发展出具有地域特色的肥后系、伊势系、长井系等品系。1890年日本花菖蒲传入美国,20世纪80年代美国育种家又获得了一批花大色艳的品种。花菖蒲的现有品种已超过5000个。

一、花菖蒲的生育性状

花菖蒲是鸢尾科鸢尾属的宿根花卉。在长江流域3月下旬萌芽发新叶。5月下旬到6月中旬开花,花后结蒴果。7月越夏时,地下部有一短暂的休眠期。8月上旬果实成熟,12月遇重霜后,地上部枯萎,地下部休眠越冬。

花菖蒲地下的根状茎粗而短,须根多而细。春季萌芽时,先出土2~3片鞘叶(不完全叶),然后长出3~4片基生叶,叶剑状,中脉明显突起,是与燕子花叶的主要区别(图7)。基生叶长成后,叶前部稍下弯,而黄菖蒲的叶较坚挺(图8)。

图7-花菖蒲的根状茎、须根与叶的中脉



图8-花菖蒲植株全图





4月底5月初花菖蒲陆续抽出花茎,并在植株根茎部发生新的分蘖,萌发幼叶。在花茎上着生茎生叶3-4片,互生。通常在花茎顶部的3-4节孕蕾开花,花茎顶芽在形成花芽后,紧接顶芽以下第一节位孕花,这一节间距很短,易被误认为顶花芽一苞二花(图9)。营养条件良好,以下的1~2节腋芽也会发育为花芽(图10)。花茎高约100cm左右,稍高出叶丛。

图9-花茎顶端的两朵花



图10-花茎上的腋花芽



花菖蒲的花单生,花径达15cm左右。正常花型,有花被6片,外轮3片垂瓣,花瓣宽大,为宽卵状椭圆形,瓣端钝,外弯,色彩艳丽。内轮3片旗瓣,较小,靠合,直立(图11)。雌蕊的花柱上部3裂,成花瓣状(图12),雄蕊着生在外轮花被片基部,被瓣化的花柱裂片覆盖(图13)。

图11-花菖蒲花的组成



图12-雌蕊柱头瓣化的三裂



图13-雌蕊与雄蕊



花菖蒲的花开放后,单花寿命1-2天,单株花期7-10天,群体花期约20天左右。花期根据不同品种,早生与睌生品种可相差20-30天。

花菖蒲的花型有三英、六英、八重、多瓣几个类型。三英花是正常花型,垂瓣三片较大,旗瓣较小,直立。六英花是旗瓣变异如垂瓣,六片花被相似(图14)。八重是日文中垂瓣的意思,大多是雌蕊变异,发生三裂以上分裂,垂瓣与旗瓣亦相应增多。多瓣为雌雄蕊瓣化,花被片不规则增加(图15)。

图14-花菖蒲的三英花与六英花



图15-花菖蒲的八重花与多瓣型





花菖蒲开花时,靠虫媒授粉,花后,结长圆形蒴果,果实3室,每果有种子80-100粒,种子三角形,边缘翅状(图16、图17)。

图16-花菖蒲果实



图17-花菖蒲种子



花菖蒲喜阳光充足,温和多湿气候。好湿地生长,也能作旱生栽培。宜富含腐殖质的酸性土壤,忌石灰质土。

二、花菖蒲的繁殖与管理

花菖蒲通常用播种与分株两种方法繁殖。

花菖蒲是一个长期进行品种间或种间反复杂交的园艺栽培种,同时自然杂交机例也高,因此种子繁殖的后代会出现很多变异。笔者数年前仅从深蓝紫、堇色、白色三棵纯色单株上取得数百粒种子,而后来用这3株植株的种子播种,却出现数十种不同花色、不同花形的变异,附图都是这三株的后代(图18、图19、图20、图21)。

图18-花菖蒲种子播种后花色花型出现的变异之一



图19-花菖蒲种子播种后花色花型出现的变异之二



图20-花菖蒲种子播种后花色花型出现的变异之三



图21-花菖蒲种子播种苗出现的五垂瓣



播种繁殖在8月上中旬,果实成熟,种子采集后,宜随即播种。通常采用20-30cm行距条播,越冬时设塑膜小拱棚保护,有利促进幼苗成长,翌年3~4月或秋季分植。秋播的种苗第二年秋季已有3~5支分蘖,第三年开花。

分株繁殖能保持品种性状,很少发生变异。常于早春3月或晚秋10-11月分割株丛,分植苗必须带有根茎部分,以3-4株为一小丛,按30-40cm行株距栽植。由于花菖蒲的根茎部分,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图22),因此种植不宜过浅,通常根茎以上覆土应有5cm以上。分植后,春植株丛当年都会开花。花菖蒲在夏季因为有一段短暂休眠,也有在开花后进行分株,此时可以将老株掘起,剪除1/2叶片,然后分割种植。一般栽植后每3-4年分种一次,缸植花菖蒲应1-2年翻一次盆。

图22-地下根茎的上升



花菖蒲在旱地与湿地都能适应生长,湿地栽培宜种植于浅水,水位过深对生长不利。平常管理应注意水湿条件,夏季不宜过干,冬季水位要维持在根茎以下。

花菖蒲在现代育种工作中,还选育出许多种间杂交的品系,参与杂交的有燕子花(I.laevigata)、黄菖蒲(I.pseudacorus)、蝴蝶花(I.japonica)、溪荪(I.sanguinea)等。目前国内引进的花菖蒲与黄菖蒲的杂种“金冠”(图23),具有花朵鲜黄亮丽、生长强健、花期早、多花、群体花期长等特性,是极有推广价值的湿生鸢尾。金冠可与黄菖蒲一样栽植于较深水域,早春新叶黄绿色(图24),具有较好的观赏性,花期在黄菖蒲之后,花菖蒲之前。

图23-金冠



图24金冠早春的新叶





三、花菖蒲的应用

花菖蒲在湿地公园的配置中,常作成片群植,在碧波荡漾中,彩蝶飞舞,风景格外秀丽。在河岸浅滩与黄菖蒲、路易斯安娜鸢尾、溪荪等湿生鸢尾,作相应的配植,可使花期前后相续2个月左右。花菖蒲叶片比较柔软,庭院水池岸边、水塘石隙点缀数丛,绿叶衬托亮丽的花冠,更显婀娜多姿的妩媚情态。(图25)

图25-花菖蒲水际种植景观





花菖蒲也适用于旱植与盆栽,可布置花坛、花境或点缀于岩石园石隙、路旁。盆栽宜选矮生品种,同样适栽于旱盆或水缸。

图26-花菖蒲绿地种植景观



花菖蒲花朵硕大,色彩艳丽,是适于湿地栽培的优良宿根花卉。在国外有许多鸢尾类的主题公园,日本有200多个花菖蒲主题园(图27)。我国近年也有多地建成鸢尾园与花菖蒲园,并在育种工作中育成一批新品种(图28)。

图27-日本的花菖蒲主题园



图28-上海植物园选育的花菖蒲新品种





苏州老圃(2009年6月28日原稿)2022-5-28修改补图























2









献花(0)
+1
(本文系老圃书斋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