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古文原文 译文 注释 解析-小石潭记
2022-06-27 | 阅:  转:  |  分享 
  
小石潭记



原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译文

从小土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珮环向碰击发出的声音,(我的)心情高兴起来。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下面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成为坻、屿、岩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好像都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静止不动;又忽然向远处游走,往来很快,好像和游人一同欢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溪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参差不齐,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

坐在小石潭上,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就题字离去。

同游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来的有姓崔的两个少年,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注释

尤:格外

冽:凉

卷:弯曲

以:而

坻:水中高地

屿:小岛

嵁:不平的岩石

可:大约

许:来

清:凄清

课文理解

课文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条理十分清楚,请说说本文写作思路。

发现小谭石:奇树:茂(移步换景)

潭中景物(特写镜头)

潭水:清澈(侧面描写)游鱼:(动静结合)

小潭源流(形象比喻)

溪身:曲折蜿蜒

岸势:参差不齐

潭中气氛(寓情于景)

幽深冷寂

抒发在寂寞处境中的孤凄悲凉的情感



小石潭的特点:幽静

整体感受: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潭中气氛:幽深冷寂(孤凄悲凉心境的反映)



找出表示作者情感的句子

心乐之。

似与游者相乐。(乐)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忧)



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抑郁,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幽深冷寂环境的触发,孤凄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小石潭景物的特点:水清石奇树茂鱼趣

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的景物的?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文章的点睛之笔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本文的写作顺序是: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这一句有何精妙之处?

正面写游鱼,侧面写潭水的清澈透明。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苦中作乐,不得志,只能寄情于山水,饱含抑郁的思想感情。



第二段写了潭水什么特点?用什么写法?好处是什么?

清澈。侧面描写。通过写游鱼、阳光、影子,无一字写水,却无处不在写水。



写游鱼那一节,细腻传神,游鱼表现出怎样的情态?“似与游者相乐”展示了怎样的境界?

自由自在,天真活泼。物我合一,乐而忘我,乐而忘形的境界。



说明水清的句子?

皆若空游无所依







献花(0)
+1
(本文系启智职教的...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