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材解读和教学建议
2022-06-30 | 阅:  转:  |  分享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材解读和教学建议

教师:XXX

大家好!接下来,下面我与大家交流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的教材解读和建议。

一、单元双线结构

第八单元是人物单元。在单元首页上方,写的是臧克家著名的诗歌《有的人》中前两句:有的人说着,他已经死了,有的死了,他还活着。大家都知道,臧克家的这篇《有的人》,就是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而写的一首抒情诗。这段话揭示了本单元的特殊性,关于鲁迅先生的人物单元。

在诗句的下面,呈现的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阅读要素是: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习作要素是:通过事情写一个人,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除了诗句和语文要素之外,在单元导语页上,还有一副鲁迅先生的肖像,旁边配了鲁迅先生的简介。包括他的原名、出生地、主要作品以及他在我国的重要地位和主要贡献。这也是向师生说明统编教材为什么要单独安排一个单元来走进鲁迅的缘故。

二、单元主要内容和教学建议

围绕鲁迅先生,围绕双线结构,本单元安排了4篇课文,包含《少年闰土》《好的故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其中,前两篇《少年闰土》《好的故事》是鲁迅写的文章,是精读课文;后两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是写鲁迅的文章,是略读课文。

本单元除了4篇课文外,还安排了“习作:有你,真好”和“语文园地”。下面,我们分别来看一下这些内容:

1.第一篇精读课《少年闰土》

《少年闰土》通过“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机智勇敢、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海边农村少年形象。

教学此篇课文,有两条线,一条线是围绕课后思考练习题中“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这一问题进行。另一条线是体会作者“我”的内心世界。为了更好地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仅依靠课文阅读是无法实现的,这就需要借助相关资料。如这篇课文的写作背景、小说《故乡》等。

课后有个小练笔,是从自己的照片中选一张,仿照课文第1自然段写一写。这个小练笔理解课文内容并无帮助,所以建议课文学习后单独练笔。

2.第二篇精读课《好的故事》

如果说《少年闰土》是鲁迅先生在写别人,那么第二篇精读课文《好的故事》则是写他自己的一个梦境。作者通过一个梦幻的、好的故事,表现了对于昏沉现实的否定,对于美好理想的追求。

这篇课文教学的主问题是课后思考练习题中的“这故事的魅力、幽雅、有趣体现在哪里?”

课文后还有一个阅读链接,旨在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阅读链接中这两段话,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体会鲁迅写这篇文章的含义,体会文字背后隐含的意思,还可以看看别人对这篇文章是怎么说的,教学中要利用好。

3.第三篇略读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是周晔写的回忆伯父的纪念性文章。这篇略读课文的阅读提示提出了两个阅读任务,一个是想想课文写了关于鲁迅的哪几件事,给每件事加小标题。这个任务是对学生概括能力的复习和巩固,而且课文已经为学生起小标题留出了空行,这就减轻了学生为课文分段的压力。所以不需占用太多时间。

在此基础上提出第二个阅读任务:课文中的鲁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个阅读任务是教学重点,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由谈感受,谈观点,不要用固定的答案限制学生的思维。如果学生的观点有不同,有争议,可以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或者教师出示相关资料,来帮助学生理解鲁迅这个多元化的人物。

4.第四篇略读课《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这也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以对比的手法写出了两种人的不同表现和不同下场,赞美了鲁迅先生一心为人的高尚品格。作为略读课文,在阅读提示中提到的阅读任务是“结合本单元的课文和你通过其他途径对鲁迅的了解,说说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个阅读任务和上一篇课文的阅读任务是一致的,都是请学生谈对鲁迅的印象和评价,从中可见教材在编排本单元时,并不追求对词句的过多理解,对表达特点的梳理总结等,而是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特感受,重视学生在阅读后的评价,提高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世界的能力,为学生播下历史和人物的种子。教学中要注意不要苛求学生的评价是否全面、具体。仅有的四篇课文还不足以让学生形成完整的对鲁迅的认识和评价,这不要紧,小学阶段对鲁迅有一个初步的认知和感受,中学阶段还会陆续读到鲁迅的文章,学生对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的认识会逐渐加深,进而影响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5.习作“有你,真好”

本单元习作主题是“有你,真好”,是落实本单元习作要素“通过事情写一个人,表达出自己的情感”的一次习作。

教材中的习作要求不多,只有半页,但是却提出了值得我们老师思考和注意的教学要求。

一个是审题的思路。看到“有你,真好”这个题目,首先是你想到了谁,接着为什么有他真好,最后哪件事或哪几件事让你感触比较深,当时的场景是怎样的。这是审题的训练,也是思维的训练。

第二,习作的对象意识。作文的题目是“有你,真好”,就决定了这篇作文是作者和“你”的一次对话,一次倾心的交流,作文是写给“你”的。所以教材中提示学生可以假想这个“你”就在眼前,你在用文字和他对话。写完后把作文与文中的“你”分享。这都是在强调习作对象。这种作文的对象意识,对学生写作文非常重要,可以让语言更加生动,有真情实感,让学生认识到写作文是与人交流的重要工具。所以要逐渐地培养起这种作文对象意识。

6.“语文园地”

本单元的语文园地有四个栏目。

(1)交流平台:本单元的交流平台栏目,也是一个特殊的交流平台。它不是一般情况下对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进行梳理和总结的交流平台,而是对以前已经学过的语文要素进行梳理和总结。这个交流的主题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关于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统编教材在四年级上、下两册教材就安排过,并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六年级上册本单元又再次出现,是将四上、四下两册教材中关于如何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比如抓住关键句;一件事的主要内容要理清时间、经过、结果;长文章的主要内容,要了解各部分的内容,再把各部分连载一起来把握主要内容。

但是对于本学期进入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因为以前使用的是长春版教材,并没有接触过统编四年级教材,所以关于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这个语文要素并不熟悉。所以这个交流平台,建议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在以前的课文学习中,你是如何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呢?”引导学生回顾、概括。如果学生无法说清,教师可以提出几种情况,比如写一件事的文章,写几件事的文章等,引导学生将以往零散的、分散的阅读方法进行总结,进而明确面对不同的文章,我们如何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词句段运用:有两道题

第一个:读各组题目,说说自己的发现,最后概括出可以从哪些角度来拟题。拓宽学生拟题的思路。

第二个:读词语,你想到了什么。是引导学生通过词语想象画面,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再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进行小练笔,体会到一个词语就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丰富的、生动的世界。

(3)书写提示:是一次书法欣赏,体会柳体楷书的魅力。

(4)日积月累:四句鲁迅先生的名言名句。请学生大体理解一下意思,并背诵下来。

以上是我对第八单元的解读。对这本教材的研读,我还会继续深入解读,也希望各位老师提出你们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共同成长,谢谢!























献花(0)
+1
(本文系新用户1709L...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