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免疫调节
2022-07-02 | 阅:  转:  |  分享 
  
《免疫调节》教学设计一.对教材的分析本节是高中生物课程人教版第二章中的第四节内容。本节是在学生已经了解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之后,通
过对免疫系统组成和功能的学习,特别是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的分析探讨,引导学生理解免疫调节对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
用。同时对于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二.设计思路教学时首先从免疫系统的
组成、功能和三道防线入手,采用动画演示第一、二道防线的免疫过程,将抽象的知识变为动画呈现出来,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然后重点分析了
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以及协同作用机制。教学过程层层递进,由表及里,有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和理解生命系统
的整体性。为了更好的落实新课程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从生命活动的调节这一大的知识背景下学习免疫调节,了解免疫调节在机体维
持维持稳态的许多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加强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等生物学知识之间的整体联系,认识生命现象的整体性,提高了生物学
素养。积极思考生活碰到的免疫学知识,通过注重生活实际,使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受益终生。三.对学生学情的分析免疫学的知识在初中就已经涉
及,学生通过课本、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途径已经知道一些诸如过敏反应、抗体、疫苗、计划免疫、艾滋病等生物学术语。教师要在学生已有的知
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了解第三道防线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从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免疫分子3个层次上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和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3)概述体液
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2、过程与方法:(1)播放flash,学生自主构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图,找出两者的异同点和关联性,理解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2)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自学与讨论,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比较、分析、判断、归纳等思维能力。3、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1)关注热点问题,强调疫苗接种和预防艾滋病问题,提升分析判断、防范疾病的意识。(2)通过了解免疫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
认识到科学的发展对人类的健康和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建立科学的价值观。五.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选用大量的图片
、动画制作成课件,同时引导学生阅读观察、分析讨论,加上教师的引导和讲解。六.时间分配本节课课时安排为一课时。七.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教师讲述清朝时期泛滥的天花病乱,康熙小时候两岁时得过天花,却幸运的活下来了,并且成为了治痘专家。而
国家政朝需要稳定就必须要一个健康的君主,所以玄烨即康熙因为得过天花不会再得而继承了皇位。提问:为什么康熙得过天花就不会再得了呢?引
入课题:第四节?免疫调节举例:伤口感染后会红肿、化脓,而后是自动痊愈,这是白细胞等吞噬细胞到达组织间隙吞噬病菌进行的免疫调节过度:
吞噬细胞是免疫系统的成分之一,免疫调节是通过免疫系统实现的。?思考回答:因为康熙已经对天花病毒产生了免疫了??学生思考并理解免疫调
节概念以历史著名人物的切身故事引起学生兴趣,联系自身为后续学习设置了铺垫。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展示:完整的人体免疫系统图:①点出吞噬
细胞、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构成人体免疫系统中的免疫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②让学生认识各种免疫细胞,并结合“细
胞的分裂和分化”来说明它们的起源及分化过程。③指出图片中的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包括骨髓、胸腺和脾脏等。
④同时指出在免疫调节中还有抗体、淋巴因子等免疫活性物质发挥重要作用。过渡提问:免疫系统主要负责人体的什么功能?识图:从器官、细胞
、物质三个生命层次认识免疫系统的组成,师生结合以上问题,边分析边总结,引导学生全面了解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回答:防卫功能。培养学生
识图能力,构建从宏观到微观不同层次认识生命的观点。二、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防卫功能(1)人体的三道防线(2)第三道防线的作用方式:
①体液免疫????②细胞免疫???????根据初中学习的知识,设置简单的问题,进行复习和回顾。提问:人体每时每刻都在接触病原体,
病原体侵入人体依次经过的途径有哪些?提问:三道防线的组成。通过图片,动画辅助学生理解第一第二道防线的防卫功能(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
为特异性免疫,讲之前先介绍抗原,抗体的概念。布置任务看书看图。并且用flash动画把完整的体液免疫过程演绎提问:抗原使B细胞发生什
么变化?形成了什么物质将抗原消灭?同学自主讨论,并总结过程,以文字箭头的形式呈现出来吞噬细胞和T细胞协助?增殖分化板
书:抗原————————→B细胞————→浆细胞→抗体→抗原抗体结合→吞噬细胞吞噬记忆B细胞→?新的浆细胞新的记忆B细胞提问
:①为什么注射了疫苗以后,人体对有些疾病获得了终身的免疫能力?②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有什么差别?组织学生讨论回答。过渡衔接:有些抗原
并不只停留在细胞外,很多营寄生生活的病原体,如病毒等,会进入到宿主细胞内寄生,由于抗体是大分子蛋白质,不能进入细胞,所以无法发挥作
用,这时就需要细胞免疫。展示flash,细胞免疫的过程。可对比体液免疫过程抗原—→T细胞—→效应T细胞→破坏靶细胞记忆T细胞→?新
的效应→释放抗原→体液免疫回答: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第三道防线:免疫细胞学生看书、看图:?回答:
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分泌抗体将抗原沉淀或使病原体的繁殖受到抑制,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回答:记忆B细胞寿命长,可以进行二
次免疫,二次免疫更快,更强。???学生思考病毒的生活方式,联系前面所学的知识。识图分析,说出细胞免疫的过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入手,培养学生独立构建知识框架的能力。??培养学生文字转变成图像的能力、识图析图和表达能力。???????教会学生如何构建图解,培
养学生获取信息、比较分析能力。??培养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对比总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异同从运用的攻击武器,攻击的对象两
方面对比分析,以及过程中各种细胞,免疫活性物质的作用和特点?讨论总结培养学生的知识归纳总结能力四.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1)本节课的
重点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请大家课后比较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区别和联系。(2)以表格的形式呈现,下节课展示回顾体液免疫和细
胞免疫过程,记下作业。当堂巩固,落实效果好。八.板书设计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系统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二.免疫系
统的功能——防卫功能1.人体的三道防线2.体液免疫:吞噬细胞和T细胞协助增殖分化抗原————————→B细胞————→
浆细胞→抗体→抗原抗体结合记忆B细胞→新的浆细胞3.细胞免疫:抗原—→T细胞—→效应T细胞→破坏靶细胞→释放抗原→体液免疫记
忆T细胞→新的效应T细胞九.教学反思1.《免疫调节》是高中生物学中很难理解和掌握的部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又是其中的教学难点。
在教学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阅读与识图,培养学生分析、质疑、总结和归纳的能力,结合动画和图片及学生的分析讨论,达到了突破重点难点的目的
。2.充分利用了初中所学知识和个人本身对生活的了解,设置了相应的情景和问题,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下,使学生不知不觉中实现对新知识
的构建。3.体现知识、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特别是多个和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实例,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4.本节课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学生之间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良好,但是由于知识比较抽象,不易理解,所以有些地方教师的讲解稍多,而且内容较多,略微比较仓促,如果能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更合理的安排好课堂时间,这值得每位青年教师去多下功夫进行研究。
献花(0)
+1
(本文系老马和老马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