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主讲老师:贾若冰01机械安全技术01机械安全技术第四节木工机械安全技术01机械安全技术三、木工 平刨床安全技术(一)作业平台导向板能自锁压刀片或刀轴防护罩工作平台升降机构能自锁750-800mm01机械安全技术(二)刨刀轴(1 )刀轴必须应是圆柱形结构,严禁使用方形刀轴;①刀体上的装刀梯形槽应上底在外,下底靠圆心;②组装后的刀槽应为封闭型或半封闭型;③ 保证夹紧后在运转中不得松动或刀片发生径向移动;(2)组装后的刨刀片径向伸出量不得大于1.1mm;(3)组装后的刀轴须经强度和离心 试验;【注】试验后的刀片不得有卷刃、崩刃或显著磨钝现象;(4)刀轴所有外露旋转件必须有牢固可靠的防护罩,并在罩上标出单向转动的明显 标志;01机械安全技术【2019】木工平刨床的刀轴由刀轴主轴、侧刀片、侧刀体和压刀组成,装入刀片后的总成称为刨刀轴或刀轴。关于刀轴 安全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A.组装后的侧刀片径向伸出量大于1.1mmB.刀轴可以是装配式圆柱形或方形结构C.组装后的刀轴须进 行强度试验和离心试验D.刀体上的装刀槽应为矩形或方形结构01机械安全技术(三)加工区安全防护装置(1)护指键在非工作时能在工作台面 全宽度上盖住刀轴;【内容拓展】护指键的结构要求①相邻护指键的间距不得大于8mm;②切削时仅打开与工件宽度相应的部分,其余部分留 在原位并能自锁或已被锁紧;01机械安全技术(2)安全防护装置应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①护罩或护指键应能承受1KN径向压力;②径向 位移后与刀刃的剩余间隙要大于0.5mm;(3)安全装置的闭合应灵敏可靠:从接到闭合指令开始到关闭位置,时间不得大于80ms;(4) 装置不得涂耀眼颜色,不得反射光泽。01机械安全技术【2019】木工平刨床操作危险区必须设置可以遮盖刀轴防止切手的安全防护装置,常用 护指键式、护罩或护板等形式,控制方式有机械式、光电式、电磁式、电感应式等。下列对平刨床遮盖式安全装置的安全要求中,正确的有()。 A.安全装置应涂耀眼颜色,以引起操作者的注意B.非工作状态下,护指键(或防护罩)必须在工作台面全宽度上盖住刀轴C.安全装置闭合时间 不得小于规定的时间D.刨削时仅打开与工件等宽的相应刀轴部分,其余的刀轴部分仍被遮盖E.整体护罩或全部护指键应承受规定的径向压力01 机械安全技术四、带锯机安全技术(一)带锯机的安全条件(1)带锯条的锯齿应锋利,齿深不得超过锯宽的1/4;锯条厚度应与匹配的带锯轮相 适应,避免小轮选用大厚度锯条,以免断裂伤人;(2)锯条接头焊接牢固平整,焊接接头不得超过3个;①接头与接头之间的长度应为总长的1 /5以上;②接头厚度应与锯条厚度基本保持一致;③锯条接头对接时,接缝应在锯齿中央;④严格控制带锯条的横向裂纹,超长应切断重新 焊接;01机械安全技术(二)操控机构的要求(1)上锯轮机动升降机构应与锯机启动操纵机构联锁;(2)下锯轮应装有能对运转进行有效制动 的装置;【注】制动持续时间应不得超过25s。01机械安全技术【2019】下列对带锯机操纵机构的安全要求中,错误的是()。A.启动 按钮应设置在能够确认锯条位置状态,便于调节锯条的位置上B.启动按钮应灵敏,可靠,不应因接触振动等原因而产生误动作C.上锯轮机动升降 机构与带锯机启动操纵机构不应联锁D.带锯机控制装置系统必须设置急停按钮01机械安全技术(三)带锯机安全防护装置(1)锯轮防护①上 锯轮处于任何位置,防护罩能罩住锯轮3/4以上表面,并在齿边适当处设置锯条承受器;②上锯轮上端与防护罩内衬表面间距≥100mm;( 2)锯齿防护罩:切削边的锯齿防护罩应能保证非工作锯齿不外露;01机械安全技术(四)除屑、降噪、减振①机床应设置有效的排屑口、吸尘 器;②锯轮应设置除屑装置,下锯轮应设置防卷入装置;③空运转条件,噪声最大声压级不得超过90dB(A);01机械安全技术五、圆 锯机安全技术圆锯机是以圆锯片对木材进行锯切加工的机械设备。锯片切割伤害、木材反弹抛射打击伤害是主要危险。【为防止此类伤害应满足】 纵剖功能的手动进料圆锯机的必须装有分料刀;横截功能的圆锯机应设置压紧或夹持锯切工件装置;自动进料的必须装有止逆器、压料装置、侧 向挡板;送料辊应设置防护罩;01机械安全技术【2018】圆锯机是以圆锯片对木材进行锯割加工的机械设备。除锯片的切割伤害外,圆锯机 最主要的安全风险是()。A.木材反弹抛射打击B.木材锯屑引发火灾C.传动皮带绞入D.触电01机械安全技术【2020】手动进 料圆盘锯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因木材反弹抛射而导致的打击伤害。于此类打击伤害,下列安全防护装置中,手动进料圆盘锯必须装设的()。A. 止逆器B.压料装置C.侧向挡板D.分料刀01机械安全技术(一)锯片与锯轴(1)锯轴额定转速不得超过圆锯片的最大允许转速;( 2)锯片与法兰盘应与锯轴的旋转中心线垂直,同时锯片与法兰盘应与锯轴同心;(3)圆锯片连续断裂2齿或出现裂纹应停止使用,圆锯片的裂纹 不许修复使用;(4)更换锯片时必须锁定主轴,应提供主轴锁定装置;(5)锯片向操作人员一边移动,不得超出工作台范围;(6)应能保证使 锯片强制回位,稳定在原始位置上;01机械安全技术(二)安全防护装置1.刀具的防护(1)安全防护罩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几何尺寸;( 2)安全防护罩应采用部分封闭式结构;(3)其支承连接部分的强度不得低于防护罩的强度;(4)对可能造成伤害的传动部分必须设有防护装置 ;01机械安全技术2.分料刀(1)应用优质碳素钢45或同等机械性能的钢材制造;(2)分料刀引导边应是楔形以便于导入,分料刀的圆弧 半径不应小于圆锯片半径。(3)应能在锯片平面作上下和前后方向的调整;①分料刀顶部应不低于锯片圆周上的最高点;②与锯片最靠近点与 锯片的距离不超过3mm,其他点不超过8mm;01机械安全技术【2021】圆锯机是以圆锯片对木材进行锯切加工的机械设备。锯片的切割伤 害、木材的反弹打击伤害是主要危险。手动进料圆锯机必须安装分料刀,分料刀设置在出料端,以减少木材对锯片的挤压,防止木材的反弹,如图所 示。关于分料刀安装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料刀顶部应不高于锯片圆周上的最高点B.分料刀与锯片最靠近点与锯片的距离不超过1 0mmC.分料刀的宽度应介于锯身厚度与锯料宽度之间D.分料刀刀刃为弧形,其圆弧变径应不大于圆锯片半径01机械安全技术(三)带防护 功能的手用工作装置①应提供采用塑料、木材或胶合板制造的推棒和推块;②小工件和需要贴着导向板推送工件时,宜用推块。(四)有害物的 排除:应考虑锯屑和粉尘的排除,吸尘罩应考虑防火和防爆;01机械安全技术第五节铸造安全技术01机械安全技术铸造设备主要包括:(1 )砂处理设备:碾轮、逆流式和叶片沟槽式混砂机、多边筛;(2)造型造芯机:造型机、造芯机、抛砂机、射芯机、芯盒机;(3)金属冶炼设 备:冲天炉、电弧炉、感应炉、电阻炉、反射炉;(4)铸件清理设备:落砂机、抛丸机、清理滚筒机;01机械安全技术一、铸造作业危险有 害因素火灾和爆炸、灼烫、机械伤害、高处坠落、尘毒危害、噪声振动、高温辐射【注】其中尘毒危害可导致的有害气体。一氧化碳:产生于冲天 炉、电炉的烟气。二氧化碳:产生于烘烤砂型或者砂芯过程。二氧化硫:产生于铸型、浇包、砂芯干燥和浇注过程。01机械安全技术【202 0年真题】冲天炉、电炉是铸造作业中常用金属冶炼设备,在冶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危险有害气体。下列危险有害气体中,属于电炉运行过程中产生 的是()。A.氢气B.一氧化碳C.甲烷D.二氧化硫01机械安全技术【2021】铸造作业过程中存在诸多危险有害因素,下 列危险有害因素中,铸造作业过程最可能存在的是()。A.机械伤害、放射、火灾B.灼烫、噪声、电离辐射C.爆炸、机械伤害、微波D.火 灾、灼烫、机械伤害01机械安全技术二、铸造作业安全技术措施根据《铸造防尘技术规程》GB8959-2007规定:(一)工艺要求1 .工艺布置①砂处理、清理工段宜用轻质材料或实体墙与其他部分隔开;【注】大型铸造车间砂处理、清理工段可单独布置。②造型、落砂、清 砂、打磨、切割、补焊等工序宜固定作业工位或场地,便于采取防尘措施;③浇注区应布置在车间通风良好的位置;01机械安全技术③厂房车 间布置的要求根据《铸造防尘技术规程》5.1.1款规定:污染较小的造型、制芯工段在集中采暖地区应布置在非采暖季节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 侧;【注】非集中采暖区位于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根据《铸造防尘技术规程》6.1.1款规定:在集中采暖区,铸造车间应位于其他建 筑物的非采暖季节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注】非集中采暖区位于全年最小频率风险的上风侧。01机械安全技术【风玫瑰图】01机械安全技术 2.工艺设备①产生粉尘的定型铸造设备,制造厂应配置密封罩;②输送散料状干物料的带式输送机应设密封罩;【注】带式输送机应设置头部 清扫器及空段清扫器;③粉状辅料宜采用密闭性较好的集装箱或罐车运输;④混砂机宜采用带称量装置的密闭混砂机;⑤炉料准备的称量、送 料及加料应机械化;01机械安全技术3.工艺方法①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时应防止产生新的污染;②冲天炉(化铁)熔炼不宜加萤石;③有 色金属的熔炼宜采用无毒或低毒添加剂;④改进各种加热炉窑的结构,燃料和燃烧方法;⑤回用热砂应进行降温去灰处理;01机械安全技术4 .工艺操作(1)炉料准备:在准备过程中最容易发生事故的是破碎金属块料;【注】应选用附着杂质较少的炉料,并宜经过预处理。(2)熔化设 备(3)浇注作业浇注作业一般包括烘包、浇注和冷却三个工序;①浇筑前检查:浇包、升降、倾转、自锁机构及抬架;②浇筑时检查:浇包盛 铁水不得超过容积的80%,所有与金属溶液接触的工具均需预热;01机械安全技术(4)配砂作业:操作者不得伸手取砂样或试图铲出型砂;【 注】配砂作业一般使用的是强制式混砂机。(5)造型和制芯作业: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源的造型制芯机,应有的安全装置;(6)落砂清理作业① 铸件的表面清理,不宜采用干喷砂作业,不宜采用压缩空气清铲落砂。②不得为提高生产率,过早取出铸件,手工落砂时,铸件温度宜在50℃以 下。【工艺操作补充】工艺允许的条件下,宜采用湿法作业;落砂、打磨、切割条件差的,宜用机械手遥控隔离操作;01机械安全技术【20 18年真题】为降低铸造作业安全风险,在不同工艺阶段应采取不同的安全操作措施,下列铸造作业各工艺阶段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 )。A.配砂时应注意砂子、铸造飞边等杂物伤人B.落砂清理时应在铸件冷却到一定温度后取出C.制芯时应设有相应的安全装置D.浇筑时浇 包内盛装铁水不得超过其容积的85%01机械安全技术【2019年真题】铸造作业工程中存在诸多的不安全因素,因此应从工艺、建筑、除尘等 方面采取安全技术措施,工艺安全技术措施包括:工艺布置、工艺设备、工艺方法、工艺操作。下列安全技术措施中,属于工艺方法的是()。A .浇包盛铁水不得超过容积的80%B.球磨机的旋转滚筒应设在全封闭罩内C.大型铸造车间的砂处理工段应布置在单独的厂房D.冲天炉熔炼不 宜加萤石01机械安全技术【2020年真题】铸造作业过程存在诸多危险有害因素,发生事故的概率较大。为预防事故,通常会从工艺布置、工艺 设备、工艺操作、建筑要求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下列铸造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中,错误的是()。A.大型铸造车间的砂处理、清理 工段布置在单独厂房内B.铸造车间熔化、浇注区和落砂、清理区设避风天窗C.浇包盛装铁水的体积不超过浇包容积的85%D.浇注时,所有与 金属溶液接触的工具均需预热01机械安全技术【2021】关于铸造的安全措施正确的有()。A.大型铸造车间的砂处理工段布置在单独的厂 房内B.造型、落砂、清砂等工艺要求采取防尘措施C.冲天炉熔炼应加入萤石等D.混砂作业宜采用带称量的密闭混砂机E.造型、制芯应布置在 厂区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01机械安全技术(二)建筑要求①铸造车间应安排在高温车间、动力车间的建筑群内;【注】建在厂区其他不释放有 害物的生产建筑下风侧;②厂房主要朝向宜南北向;③铸造车间四周应有一定的绿化带;④铸造车间应配合局部通风、天窗排风或屋顶通风器 ,排风天窗宜布置在热源的上方。01机械安全技术(三)除尘1.炉窑(1)炼钢电弧炉①排烟宜采用炉外、炉内、炉内外结合排烟;②通风 除尘的设计参数按冶炼氧化期最大烟气量考虑;③烟气净化设备宜采用干式高效除尘器;(2)冲天炉①排烟净化宜采用机械排烟净化设备;② 粉尘浓度400-600mg/m3,宜自然通风和喷淋结合;01机械安全技术2.破碎与碾磨设备(1)颚式破碎机落差<1m,可只做密闭 罩而不排风,落差≥1m,下部均应设置排风密封罩;(2)球磨机的旋转滚筒应设置在全密封罩内;3.砂处理、筛选、输送设备的制芯、造型、 落砂及清理等均应通风除尘;01机械安全技术【2018年真题】铸造作业存在火灾、爆炸、机械伤害、高处坠落、尘毒危害、噪声、振动、高温 和热辐射等多种危险有害因素。为了保障铸造作业的安全,应从工艺、操作等方面全面考虑。下列铸造作业安全要求中,正确的是()。A.冲天 炉熔炼应加萤石以减少污染B.铸造厂房宜东西方向布局C.造型、制芯工段应布置在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D.造成、落砂、清砂、打磨等工序不 宜固定作业工位01机械安全技术【2018年真题】区别于3D打印造型,金属铸造是一种传统的金属热加工造型工艺,主要包括砂处理、造型、 金属熔炼、浇筑、铸件处理等工序。关于铸造工艺安全健康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有()。A.铸造工艺用球磨机的旋转滚筒应设在全密闭罩内B. 铸造车间应布置在厂区不释放有害物质的生产建筑的上风侧C.铸造用熔炼炉的烟气净化设备宜采用干式高效除尘器D.铸造工艺用压缩空气的气罐 、气路系统应设置限位、联锁和保险装置E.铸造工艺用颚式破碎机上部直接给料,落差小于1m时,可只做密闭罩而不排风01机械安全技术第六 节锻造安全技术01机械安全技术一、锻造的特点(1)锻造生产时在金属灼热的状态下进行的,低碳钢锻造温度范围在750-1250℃。 (2)锻造作业会不断发散大量热辐射,锻件在锻压终了时,仍具有相当高的温度;(3)锻造作业产生的烟尘具有危害;(4)锻造设备在工作中 冲击力突发,作用力较大;(5)工具和辅助用具更换频繁,存放杂乱;(6)锻造作业设备在运行中产生噪声和振动;01机械安全技术二、锻造 的危险有害因素锻造生产中易发生的伤害事故,按其原因可分为3种:机械伤害、火灾爆炸、灼烫;【机械伤害】锻锤锤头击伤、打飞锻件伤人、辅 助工具打飞击伤、原料和锻件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的砸伤、操作杆打伤、锤杆断裂击伤。【内容拓展】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①危险因素:能对人造成 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损坏的;②有害因素:能影响人的健康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01机械安全技术【2020年真题】锻造是金属压力加工的 方法之一,是机械制造的一个重要环节,可分为热锻、温锻和冷锻。锻造机械在加工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较多。下列危险有害因素中,属于热锻加工 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有()。A.火灾B.机械伤害C.刀具切割D.爆炸E.灼烫01机械安全技术【2021】锻造是一种利用 锻压机械对金属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取具有一定机械性能、形状和尺寸构件的加工方法,下列伤害类型中,锻造过程最常见的是( )。A.起重伤害B.机械伤害C.高处坠落D.电击伤害01机械安全技术三、锻造安全技术措施(1)锻压机械的机架和突出部分不得有棱角 或毛刺;(2)外露的传动装置必须要有防护罩;(3)锻压机械启动装置必须能保证对设备进行迅速开关,保证设备运行和停车状态连续可靠; (4)启动装置应能防止锻压机械意外开动或自动开动;【例如1】大型空气锤或蒸汽-空气自由锤一般手柄操纵。【例如2】模锻锤的脚踏板应置 于某种挡板之下。01机械安全技术(5)停车按钮为红色,位置比启动按钮高10-12mm;(6)高压蒸汽管道上必须装有安全阀和凝结罐; (7)蓄力器通往水压机的主管上必须装有当水耗量突然增高时能自动关闭水管的装置;(8)任何类型的蓄力器都应有安全阀;(9)安全阀重锤 必须封在带锁的锤盒内;(10)独立室内的重力式蓄力器必须装有荷重位置指示器,使操作人员在水压机工作地点上观察到荷重的位置。01机械 安全技术【内容拓展】根据《锻压机械安全技术条件》GB17120规定:(1)需要指示行程的,应设置行程指示装置;(2)制动器不 应采用气、液或电作制动动力;(3)液压系统中应装备防止液压超载的安全装置;(4)动力源断开后,蓄能器应能自动泄压或安全闭锁,断开时 蓄能器仍需保持压力,应有明显的安全警告信息。01机械安全技术【2019年真题】锻造机械结构不但应保证设备运行中安全,且应能确保安装 、拆卸和检修等环节的人身安全。因此,在锻造机械上采取很多安全措施,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关于锻造机械安全技术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有( )。A.启动装置的结构应能防止锻造机械意外动作B.大修后的锻造设备可以直接使用C.高压蒸汽管道上必须装有安全阀和凝结罐D.模锻锤的 脚踏板应置于挡板之上E.安全阀的重锤必须封在带锁的锤盒内01机械安全技术【2019年真题】锻造加工过程中,当红热的坯料、机械设备、 工具等出现不正常情况时,易造成人身伤害。因此,在作业过程中必须对设备采取安全指施加以控制。关于锻造作业安全措施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外露传动装置必须有防护罩B.机械的突出部分不得有毛刺C.锻造过程必须采用湿法作业D.各类型蓄力器必须配安全阀01机械安 全技术第七节安全人机工程01机械安全技术安全人机工程是运用人机工程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人-机-环境”系统,并使三者从安全的角度上 达到最佳匹配;在安全人机工程中,人起到主导作用是核心,机器起着安全的保障作用;安全人机工程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分析机 械设备及设施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2)研究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和机器功能;(3)研究人与机器界面中信息传递的安全问题;(4)建 立人机系统可靠性设计原则;01机械安全技术一、人的特性(一)人的生理特性1.人体供能与劳动强度分级(1)人体特性参数01机械安全技 术(2)人体能量代谢人体代谢所产生的能量等于消耗于体外做功的能量与体内直接、间接转化为热的能量之和。能量代谢可通过氧耗量反应,一般 采用间接测量法。【能量代谢类型】基础代谢、安静代谢和活动代谢;①基础代谢: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所消耗的最低能量;②安静代谢:120 %×基础代谢量;③活动代谢:活动代谢量=实际代谢量-安静代谢量;【注】活动代谢量是评价劳动负荷合理性的重要指标。01 机械安全技术(3)劳动强度及分级①我国劳动强度分级:WBGT是综合评价人体接触作业环境热负荷的基本参数。01机械安全技术②体力 劳动强度指数(I)体力劳动强度指数是区分体力劳动强度等级的指标,指数大反应劳动强度大,反之劳动强度小;01机械安全技术【2021】 体力劳动强度指数是区分体力劳动强度等级的指标。关于体力劳动强度级别的说法,正确的是()。A.体力劳动强度指数为16时,则体力劳动 强度级别为I级B.体力劳动强度指数为20时,则体力劳动强度级别为II级C.体力劳动强度指数为22时,则体力劳动强度级别为III级D .体力劳动强度指数为18时,则体力劳动强度级别为II级01机械安全技术【体力劳动强度指数的计算】【计算公式】I=T·M· S·W·10T:劳动时间率=工作日净劳动时间/工作日总工时M:8h工作日能量代谢率,单位:kJ/min·m2 S:性别系数,男性=1,女性=1.3W:体力劳动方式系数,搬=1,扛=0.40,推或拉=0.0510:计算常数01机械安全技术【 职业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描述】01机械安全技术【2018年真题】常见职业的体力劳动强度分级与该作业人体代谢率密切相关,根据作业人体的能 耗量、氧耗量、心率相对代谢率等指标,将体力劳动强度分为四级,关于体力劳动强度分级的说法,正确的是()。A.手或臂持续动作,如锯木 头,属于I级(轻劳动)B.臂或躯干工作,如操作风动工具,属于III级(重劳动)C.臂或腿工作,如间断搬运中等重物,属于II级(中劳 动)D.臂或躯干负荷工作,如搬重物,属于IV级(极重劳动)01机械安全技术【2020年真题】劳动强度是以作业过程中人体的能耗量、氧 耗、心率、排汗率等指标为根据,其从轻到重分为:Ⅰ、Ⅱ、Ⅲ、Ⅳ级。根据我国对常见职业体力劳动强度的分级。下列操作中,属于Ⅱ级劳动强度 的有()。A.摘水果B.驾驶卡车C.操作风动工具D.搬重物E.操作仪器01机械安全技术【2021】劳动强度是以作业过程中人 体的能耗、氧耗、心率、直肠温度、排汗率或相对代谢率等指标进行分级,体力劳动强度分为4个等级。下列劳动作业中,属于II级劳动强度的是 ()。A.大强度的挖掘或搬运B.臂和躯干负荷工作C.手和臂持续动作D.手工作业或腿的轻度活动01机械安全技术2.疲劳(1)疲劳的 定义①肌肉疲劳:过度紧张的肌肉局部出现酸痛现象,一般涉及大脑皮层局部区域;②精神疲劳:弥散的、不愿意作任何活动的懒惰感觉,与中 枢神经活动有关;(2)疲劳产生的原因①工作条件因素:劳动制度、生产组织、工具条件、工作环境;②作业者的因素:熟练程度、操作技巧 、身体素质、劳动情绪;01机械安全技术(3)消除疲劳的途径①显示器和控制器应充分考虑人的生理、心理因素;②改变操作内容、播放音 乐来克服单调乏味的作业;③改善工作的环境条件:作业场所布局及色彩,合理温湿度、光照等。④避免超负荷的体力或脑力劳动:合理安排作 息时间,注意劳逸结合。01机械安全技术【2020年真题】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因工作因素产生的精神压力和身体负担,不断积累可能导致精 神疲劳和肌肉疲劳。关于疲劳的说法,错误的是()。A.肌肉疲劳是指过度紧张的肌肉局部出现酸疼现象B.肌肉疲劳和精神疲劳可能同时发生 C.劳动效果不佳是诱发精神疲劳的因素之一D.精神疲劳仅与大脑皮层局部区域活动有关01机械安全技术【2021】疲劳分为肌肉疲劳和精神 疲劳,肌肉疲劳是指过度紧张的肌肉局部酸痛的现象,而精神疲劳则与中枢神经活动有关。疲劳产生的原因主要来自工作条件因素和作业者自身因素 。下列引起疲劳的因素中,属于作业者自身因素的是()。A.工作强度B.照明环境C.熟练程度D.工作体位01机械安全技术3.轮班与单 调作业生理问题(1)单调作业:内容单一、节奏较快、高度重复的作业;【单调感】单调作业产生的枯燥、乏味和不愉快状态。(2)改进单调 作业措施:培养多面手、工作延伸、操作再设计、显示作业终极目标、动态信息报告、消遣工作法、改善工作环境;01机械安全技术【内容拓展】 疲劳测定的方法①主观感觉调查表法②分析脑电图:对于车辆驾驶人员的疲劳研究。③测定频闪值④智能或精神测验:测定理解能力、判断 和反应能力及精神集中力等。⑤连续拍摄人体动作的变化01机械安全技术(3)轮班作业:常见有单班制、两班制、三班制或四班制等;【轮班 作业疲劳的原因】①人的生理环境不易逆转,夜班破坏了生物的节律;②夜班作业者在白天难以得到充分的休息;(4)改进轮班作业的措施为 使生物节律与休息时间相一致,可通过环境的明晴、喧闹与安静的交替来实现;01机械安全技术(二)人的心理特性1.能力:各种能力总和构成 人的智力,包括认识能力和活动能力。【影响能力的因素】感觉、知觉、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想象力和操作能力等。2.性格:道德品质 和意志特点是构成性格的基础;【表现形式】冷静、活泼、急躁、轻浮和迟钝型。3.需要与动机:动机是由需要产生的,合理的需要能推动人以一 定的方式,在一定的方面去进行积极的活动,达到有益的效果;01机械安全技术4.情绪与情感【急躁情绪】干活利索但毛躁、有章不循、心手不 一;【烦躁情绪】沉闷、不愉快、精神不集中等;5.意志:人们自觉地确定目标并调节自己的行动去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它是意 识的能动作用的表现。01机械安全技术【2018年真题】人的心理特性是安全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安全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范畴不包括 ()。A.能力B.需要与动机C.体力D.情绪与情感01机械安全技术【2019年真题】安全人机工程是运用人机工程学的理论和方 法研究“人-机-环境”系统,并使三者在安全的基础上达到最佳匹配,人的心理特性是决定人的安全性的一个重要因素,下列人的特性中,不属于 心理特征的是()。A.能力B.动机C.心率D.情感01机械安全技术二、机械的特性(1)信息接收:机器在接受物理因素时,检测 度量的范围非常广;(2)信息处理①机器按预定程序,可快速、准确进行工作;②记忆准确能长时间储存,能大量重复性操作;③处理液、 气和粉体比人优越,处理柔软物体不如人;④能正确进行计算,但难以修正错误;⑤图形识别能力弱,能进行多通道的工作;01机械安全技术 (3)信息的交流与输出:机器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只能通过特定的方式进行;【例如1】精细调整方面,多数情况下不如人的操作。【例如2】只 能按程序运转,不能随机应变。(4)学习与归纳能力:只能理解特定事物,决策方式只能通过预先编程确定。(5)可靠性和适应性【例如1】机 器可进行单调的重复性作业而不会疲劳。【例如2】机器的特性固定不变,一旦出错不易修正。01机械安全技术(6)环境适应性:机器能非常好 地适应不良的环境条件。(7)成本:机器一旦不能使用,本身价值将完全失去。【例如1】机器设备一次性投资可能过高。【例如2】寿命期限内 的运行成本较人工成本较低。01机械安全技术【2018年真题】基于传统安全人机工程学理论,关于人与机器特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在环境适应方面,机器更能适应不良环境条件B.在做精细调整方面,多数情况下机器会比人做得更好C.机器虽可连续、长期地运行,但稳定性 方面不如人D.使用机器的一次性投资较低,但在寿命期限内的运行成本较高01机械安全技术【2019年真题】在人机工程中,机器与人之间的 交流只能通过特定的方式进行,机器在特定条件下比人更加可靠。下列机器特性中,不属于机器可靠性特性的是()。A.不易出错B.固定不 变C.难做精细的调整D.出错则不易修正01机械安全技术【2019年真题】在人机系统中,人始终处于核心并起主导作用,机器起着安全 可靠保障作用。分析研究人和机器的特性有助于建构和优化人机系统,关于机器特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处理柔软物体比人强B.单调 重复作业能力强C.修正计算错误能力强D.图形识别能力比人强01机械安全技术三、人与机器特性的比较01机械安全技术【2018年真题 】根据人与机器各方面特性的差别,可以有效地进行人机功能的分配,进而高效的实现系统效能。关于依据人机特点进行功能分配的说法,正确的有 ()。A.机器的持续性、可靠性优于人,故可将需要长时间、可靠作业的事交由机器处理B.人的环境适应性优于机器,故难以将一些恶劣、危 险环境下的工作赋予机器完成C.机器探测物理化学因素的精确程度优于人,在处理柔性物体或多因素联合问题上的能力则较差D.人能运用更多不 同的通道接受信息,并能更灵活地处理信息,机器则常按程序处理问题E.传统机器学习和归纳能力不如人类,因此针对复杂问题的决策,目前仍然 需要人的干预01机械安全技术【2019年真题】人机功能分配指根据人和机器各自的长处和局限性,把人机系统中任务分解,合理分配给人和机 器去承担,使人与机器能够取长补短,相互匹配和协调,使系统安全、经济、高效地完成人和机器往往不能单独完成的工作任务。根据人机特性和人 机功能分配的原则,下列人机系统的工作中,适合人来承担的有()。A.系统运行的监督控制B.机器设备的维修与保养C.长期连续不停 的工作D.操作复杂的重复工作E.意外事件的应急处理01机械安全技术【2020年真题】在人机系统中,人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并起主导作用 ,机器起着安全可靠的保障作用,在信息反应能力、操作稳定性、事件处理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等特性方面,人与机器各有优势。下列特性中,属于 人优于机器的是()。A.特定信息反应能力B.操作稳定性C.环境适应能力D.偶然事件处理能力01机械安全技术【2021】传统人 机工程中“机”一般是指不具有人工智能的机器。人机功能分配时指根据人和机器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把“人-机-环”系统中的任务进行分解, 然后合理的分配给人和机器,使其承担相应的任务,进而使系统安全、经济、高效地完成工作。基于人与机器的特点,关于人机功能分配的说法,错 误的是()。A.机器可适应单调、重复性的工作而不会疲劳,故可将此类工作任务赋予机器完成B.机器的环境适应性远高于人类,故可将危险 、有毒、恶劣环境的工作赋予机器完成C.机器有高度可塑性,灵活处理程序和策略,故可将一些意外事件交由机器处理D.人具有综合利用记忆的 信息进行分析的能力,可将信息分析和判断交由人处理01机械安全技术四、人机系统和人机作业环境(一)人机系统1.人机系统的概念【人机系 统中的三大要素】人、机器、人机界面系统能否正常工作,取决于信息传递过程能否持续有效地进行,或取决于信息流和能量流能否正常无误地流动 。01机械安全技术2.人机系统的类型(1)人机系统按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分类01机械安全技术【2019年真题】下列关于自动化系统的安 全性主要取决于()。A.人机功能分配的合理性,机器的本质安全及人为失误B.机器的本质安全、机器的冗余系统是否失灵及人处于低负荷时 应急反应变差C.机器的本质安全、机器的冗余系统是否失灵及人为失误D.人机功能分配的合理性、机器的本质安全及人处于低负荷时应急反应变 差01机械安全技术【2021】人机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人和机器两个子系统构成的,能够完成特定目标的一个整体系统。在自动化系 统中,人机功能分配的原则是()。A.以机为主B.以人为主C.人机同等D.人机共体01机械安全技术(2)人机系统按系统有无反馈控制 分类①闭环人机系统:有反馈回路,系统输出直接作用于系统的控制。②开环人机系统:无反馈回路,系统输出不对系统控制发生作用。(3) 人机系统按系统中人机结合方式分:人机串联、人机并联、人机串并联混合系统;01机械安全技术(二)人机系统的可靠度计算(1)人机系统组 成的串联系统的可靠度:RS=RH·RMRS:人机系统可靠度RH:人的操作可靠度RM:机器设备可靠度一般可以通过并联的形式来 提高人机系统的可靠度。01机械安全技术(2)两人监控人机系统的可靠性①异常状况当两人并联,可靠度比一人控制系统增大;从正确操作 概率来说,操作者可靠度:RHb=1-(1-R1)(1-R2)从有人监视角度来说,人机系统可靠度:RSr=【1 -(1-R1)(1-R2)】·RM01机械安全技术②正常情况当两人串联,可靠度比一人控制系统减小;从无误动作概 率来说:操作者可靠度为:RHC=R1·R2从有人监视角度来说:人机系统可靠度:RSr=R1·R2·RM01机 械安全技术【2019年真题】某机械系统由甲乙两人监控,它们的操作可靠度均为0.9000,机械系统的可靠度为0.9800。当两人并联 工作并同时发生异常时,该人机系统的可靠度为()。A.0.9702B.0.9604C.0.7938D.0.882001机械安全技术 (二)人机作业环境1.照明环境(1)照明环境特性:光源的光通量是最主要的物理量和最基本的光度量。①光通量(单位:lm):单位时 间内可到达、离开或通过某曲面的光强;②光强(单位:cd):光源在给定方向上单位立体角内的光通量;③亮度(单位:cd/m2):光强与人眼所见到的光源面之积比为亮度;④照度(单位:lx):单位面积上接受可见光的能力,即光照强度;01机械安全技术【照明条件与疲劳】①合适的照明,能提高近视力和远视力;②视觉疲劳可通过闪光融合频率和反应时间测定;【照明条件与事故】①事故的数量与工作环境的照明条件有密切的关系;②视觉疲劳是产生事故和影响工效的主要原因;③眩光会因瞳孔缩小影响视网膜视物,导致视物模糊;01机械安全技术(2)光环境控制应注意的问题①考虑视觉作业照明与作业安全、视觉工效间的关系;②一般照明比较暗的控制台或操作部位需配局部照明;③避免强烈的颜色对比以及有光泽的或反射性的涂料;④各种视觉显示器之间的亮度差应避免大于10:1;01机械安全技术2.色彩环境(1)色彩对人的影响:色彩的生理作用主要表现在对视觉疲劳的影响;①蓝、紫色最易引起眼睛疲劳,其次是红色、橙色;②黄绿、绿、绿蓝不易引起疲劳且认读快,准确度高;色彩对人体其他系统机能和生理过程也有一定影响;①红色会使人的各种器官机能兴奋和不稳定;②蓝色、绿色会抑制各种器官的兴奋并使机能稳定;01机械安全技术【2019年真题】色彩对人的生理作用主要表现在对视觉疲劳的影响,下列颜色中,最容易引起眼睛疲劳的是()。A.黄色B.蓝色C.绿色D.红色01机械安全技术【2018年真题】色彩可以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引起人的情绪反应,进而影响人的行为。关于色彩对人的心理和生理影响的说法,错误的是()。A.色彩的生理作用主要体现在对人视觉疲劳的影响B.黄绿色和绿蓝色易导致视觉疲劳,但认读速度快C.蓝色和紫色最容易引起人眼睛的疲劳D.蓝色和绿色有一定降低血压和减缓脉搏的作用01机械安全技术(2)色彩控制应注意的问题①应考虑色彩环境与作业安全、视觉工效之间的关系;②满足作业环境使人在视觉上产生愉悦的感觉;【颜色设计的原则】面对作业人员的墙壁,避免采用强烈的颜色对比;避免过多地使用黑色、暗色或深色;避免有光泽的或具有反射性的涂料;控制台或工作台应为低的颜色对比;避免环境中有高饱和色;·THANK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