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6【国家博物馆】特种邮票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局2012年07月08日发行2003年2月,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 博物馆两馆的基础上组建成立,是以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建筑 面积最大的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前身为1912年7月9日成立的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1949年10月1日更名为国立北京历史博物馆 ,1959年更名为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前身为1950年3月成立的国立革命博物馆筹备处,1960年正式命名为中国革命博物 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与人民大会堂遥相呼应。国家博物馆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藏品数量达120万件,硬件设施和功能 为世界一流,是以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2012年07月08日,为纪念中 国国家博物馆建馆100周年,中国邮政发行了2012-16【国家博物馆】特种邮票一套2枚。版式一为1版1张。邮票图案名称分别为:【馆 藏文物——尊】【馆藏文物——鼎】【馆藏文物——尊】画面主图为1964年发行的特63(8-5)四羊方尊邮票,下面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标识 ,背景为四羊方尊上的纹饰。四羊方尊,商朝晚期偏早青铜器。属于礼器,祭祀用品。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高58.3厘米,重近 34.5公斤,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四羊方尊方口,大沿,长颈,高圈足。颈饰三角夔纹和兽面纹,肩饰高浮 雕蛇身而有爪的龙纹,肩部四隅是四个卷角羊头,尊腹即为羊的前胸,羊腿则附于高图足上。羊的前胸及颈背部饰鳞纹,两侧饰有美丽的长冠凤纹。 四羊方尊集线雕、浮雕、圆雕于一器,把平面纹饰与立体雕塑融会贯通、把器皿和动物形状结合起来,恰到好处,以异常高超的铸造工艺制成。此尊 造型简洁、优美雄奇,寓动于静。被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鼎】画面主图为1964年发行的特 63(8-8)后母戊鼎邮票,下面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标识,背景为后母戊鼎上的纹饰。后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是 中国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高133厘米,重832.84公斤。1939年3月出土于河南安阳武官村北的农田中。原称“司母戊鼎”或“司 母戊大方鼎”,2011年被正式改名为“后母戊鼎”。因器腹部内壁铸有铭文“后母戊”而得名。此器厚立耳(其中一耳为后配),折沿宽缘,直 壁深腹平底,腹部呈长方形,下承四中空柱足。器耳上饰一列浮雕式鱼纹,首尾相接,耳外侧饰浮雕式双虎食人首纹,腹壁四面正中及四隅各有突起 的短棱脊,腹部周缘饰饕餮纹,均以云雷纹为地。足上端饰浮雕式饕餮纹,下衬三周凹弦纹。该鼎形制巨大,造型庄严雄伟。后母戊鼎是目前已发现 的中国古代形体最大、份量最重的青铜器,在世界上也是仅此一件。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家博物馆】特种邮票(版式一)本套邮票采用票 中票和连票形式,是第一套按照原票票幅尺寸大小不变地“搬进”票中票的邮票;也是第一套以“馆藏文物”形式表现博物馆主题的邮票。画面完美 体现了中国国家博物馆悠久的历史和馆藏的丰厚。邮票两边齿孔中间一个为椭圆形齿孔。该套邮票创造了新中国纪特邮票发行史上的两个“第一”。 第一套按照原票票幅大小不变地“搬进”票中票的邮票。所谓“票中票”,是指邮政部门用以前发行的邮票作为一套(或一枚)新发行邮票主图的邮 票(通俗地说,就是一枚新发行的邮票图案里“套”着一枚完整的以前发行的邮票)。新中国邮政自1983年11月29日首次发行“票中票”— —《中华全国集邮展览一九八三年·北京》以来,已经发行了多套“票中票”。但是,这几次发行的“票中票”,都是将以前发行的邮票经过“缩小 ”之后重新“套”进新邮票主图之中的,并不是按照以前发行邮票的原票幅尺寸“大小不变”地“搬进”新邮票的。而这次发行的2012-16《 国家博物馆》特种邮票,却是按照1964年8月25日发行的特63《殷代铜器》第5枚“四羊方尊”和第8枚“司母戊鼎”两枚邮票原来的票幅 尺寸(30毫米×40毫米)“大小不变”地“搬进”新发行的、票幅为38毫米×50毫米的2012-16《国家博物馆》新邮票的主图之中的 。因此,2012-16《国家博物馆》特种邮票是我国发行的第一套按照原票票幅尺寸“大小不变”的“票中票”。第一套以“馆藏文物”形式表 现博物馆主题的邮票。新中国邮政发行的表现“博物馆”主题的纪特邮票和邮资封片,已经发行过5套12枚(1959年4月1日发行特31《中 央自然博物馆》1套2枚、1959年12月10日发行特36《民族文化宫》1套2枚、1961年8月1日发行特45《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 馆》1套2枚、2002年11月9日发行2002-25T《博物馆建设》1套5枚、JF101《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落成》纪念邮资封1枚) 。这5套12枚邮资票品,无论是邮票主图或是邮资封的邮资图,表现的都是博物馆的建筑外景、外貌,没有一枚是以“馆藏文物”形式表现博物馆 主题的。而这次发行的2012-16《国家博物馆》特种邮票1套2枚,第一次以国家博物馆最具代表性的馆藏文物——殷代铜器“四羊方尊”和 “司母戊鼎”(后称“后母戊鼎”)来表现“国家博物馆”的主题。这是新中国邮政发行的第一套以“馆藏文物”形式表现博物馆主题的邮票。20 12-16【国家博物馆】特种邮票志号2012-16(T)发行日期2012-07-08全套枚数2枚(2-1)T馆藏文物——尊 1.20元1079.98万枚(2-2)T馆藏文物——鼎3元1079.98万枚版式一每图6枚邮票共12枚(4×3,横二图双连印)为1 张,每版1张12枚邮票共6套。全套面值4.20元印刷版别胶雕套印齿孔度数13度×13.5度邮票规格38mm×50mm整张枚数【版式 一】12枚整张规格【版式一】(背胶)205mm×180mm设计者李昕、李群责任编辑干止戈印刷厂河南省邮电印刷厂防伪方式防伪纸张、异形齿孔、荧光喷码发行量1079.98万套售价4.20元/套雕刻者郑可新、马荣(邮票)孔绍惠、唐霖坤(票中票)出售办法自发行之日起,在全国指定邮政网点出售,出售期限6个月。三毛老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