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Cns1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佛教基础知识大全(1)
2022-07-22 | 阅:  转:  |  分享 
  
佛教基础知识大全一、关于“佛”1.“佛”是梵文音译。意为“智慧”“觉悟”。2.佛法“智慧”指三种:第一、代表一切智。就是正确认识世界,了
解宇宙本体的知识、智慧。第二、道种智。指的是世间万物、各种各样的现象,以及现象与现象之间的联系。这些现象如何产生的?如何消失的?过
程如何?结果如何?正确的理解宇宙万象的智慧,就是“道种智”。第三、一切种智。这种智慧就是,对于宇宙万物,生老病死等等真相,都已经圆
满的看透明了了。这种智慧叫做“一切种智”。3.“觉”有三义:自觉,觉他(使众生觉悟),觉行圆满。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佛是人,不
是神,觉行圆满(三义具足)者就是佛,愚痴迷惑(执迷不悟)者就是凡夫。4.小乘讲的“佛”,一般指对释迦牟尼佛的尊称。大乘除指释迦牟
尼佛之外,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宣称三世十方,到处有佛。二、关于佛法“法”,指宇宙时空中的一切事物,大到星辰虚无,小到微尘细沙,其
本质真相,生灭运行规律等。“佛法”,就是用无边的智慧、觉悟,了解宇宙人生一切万事万法。所谓“佛法无边”,是因为我们所觉悟的对象无边
无际,所以能觉悟的智慧无边无际。三、关于“菩萨”、“菩提心”“菩萨”,即“菩提萨埵”,义为觉有情,即觉悟的众生。是“上求佛道,下化
众生”的圣人。“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这种心愿,就叫菩提心。四,关于西方三圣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以及他的两位胁侍观音菩萨和
大势至菩萨,合称为西方三圣。五、关于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为西方极乐世界的佛祖。释迦牟尼佛是婆娑世界的佛祖。是为了度化解救我
们这个婆娑世界里的无明众生脱离苦海的佛祖。据传,裟婆世界修行好的人,可以脱离苦海去往极乐世界,这可能是二者之间联系的一个方式。而佛
家的本愿便是可以帮助遭受苦难的人们脱离苦海,继而去极乐世界享受生活。六、关于三皈依“皈”是回头;“依”是依靠。皈依佛、皈依法、皈依
僧,合称三皈依。为了避免后人误会是皈依具体的某人,六祖惠能在《坛经》中说三皈依是: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这样就比较简单明了了。七
、关于三学指学佛者必须修持的三种基本学业,即“戒”、“定”,“慧”,也叫三无漏学。无论修学任何法门,都需要从三学开始。“戒”指增上
(卓越)戒学,指戒律。即防止行为、语言、思想三方面的过失。“定”指增上心学,指禅定。即摈除杂念,专心致志,观悟四谛。“慧”指增上慧
学,亦即佛教教义。慧就是有厌、无欲、见真。摈除一切欲望和烦恼,专思四谛、十二因缘,以窥见法,获得智慧解脱。三学中以“慧”最重要,“
戒”和“定”都是获得“慧”的手段。只有获得“慧”,才能达到最终解脱的涅盘境界。八、关于三界指众生所居之“欲界”,“色界”,“无色界
”。“欲界”,欲有四种:情欲,色欲,食欲,淫欲。下极阿鼻地狱,上至第六他化天,男女相参,多诸染欲,故名欲界。“色界”,色即色质,谓
虽离欲界秽恶之色,而有清净之色。始从初禅梵天,终至阿迦腻吒天,凡有一十八天,并无女形,亦无欲染,皆是化生,尚有色质,故名色界。“无
色界”,谓但有心识而无色质也。始从空处,终至非非想处,凡有四天。但有受、想、行、识四心,而无形质,故名无色界。九、关于三障为皮、肤
、骨等三烦恼障之“皮烦恼障”。系指三界中之思惑,即贪、嗔、痴等惑。此类烦恼系对于外界之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而生起,犹如皮之
包于身外,“烦恼障”,就是障碍学人出离分段生死的烦恼,也就是见惑与思惑;由于这二种惑不能断尽,就由这二惑的障碍,使得学人无法出离三
界生死苦,这就是烦恼障。“所知障”,是因为对法界实相正理的无知,导致无法证知法界的真实相,无法证知一切法的根源,因此而无法成就佛道
,这就是所知障;说的是对于法界实相的所知不足,所以成为佛道上的障碍,故名所知障。“业障”,是因为往世迷理、迷事而造作了恶业,业种会
障碍菩萨行道,也会障碍初学菩萨修学佛法;这都是因为往世所造恶业种子的现行,而使得新学菩萨学佛时处处产生了障碍,这就是业障。十、关于
三慧指“闻慧”、“思慧”、“修慧”。为证入解脱境界所必须具备的三种智慧。分别是由听闻、思惟、修禅定所形成的。“闻慧”指对佛法正确的
理解。“思慧”指对于佛法的正确思考。“修慧”指由禅定引发的无漏慧。此外,天生具有的智慧称为“生得慧”,为其他三慧的根本,三慧加上生
得慧则称为四慧。十一、关于三藏三藏是佛教经典的总称。古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约前273—前232在位)时由高僧编纂。包括:《律藏》、
《经藏》和《论藏》。《律藏》规定了佛教僧侣的戒律和佛寺的一般清规。《经藏》记载了释迦牟尼及其最早门徒的教义。《论藏》为佛教各派学者
对佛教教义的论述解说。通常对一些通晓《三藏》的僧人称“三藏法师”,或简称“三藏”。十二、关于三业指身、口、意的行为,以及随此行为而
来的延续的结果。身之孽业:即杀、盗、淫。若身不履邪径,不染恶习,不任伤生,即不杀、不盗、不淫,则身业清静。口之孽业:即两舌、恶口、
妄言、绮语。若口不妄言、绮语、两舌、恶口,则口业清静。意之孽业:即贪、嗔、痴。若不贪、不嗔、不痴,则意业清静。密宗的修法三善业所指
是:“教人口诵咒,手结印,心作观,身、口、意三业相应,自然能使人明心见性。”佛家的皈依仪式中有如下发愿:(师父说一句,皈依者跟着说
一句)皈依佛法僧三宝,勤修戒定慧三学,息灭贪嗔痴三毒,净化身口意三业。拜佛之际,也要求身口意三业清净。十三、关于三毒指一切痛苦的根
源——贪、嗔、痴。“贪”,即贪欲。指的是渴求,依凡夫的习性,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人、事、物,自然想要执为己有,这就是贪欲。贪欲是一种向
外的追求,意味着内里面缺少点什么,所以必须向外追求,以满足此渴望。贪欲的表现是由渴望到追求,由追求到占有,然后占有欲又继续膨胀。贪
欲的基本渴求有两种:一是感观享受的渴求;二是生命延续的渴求。除此之外,贪还有一个最要紧的功能,就是思想意识中对追求的贪执,这种烦恼
的危险更大。正因为三毒的贪欲难以满足,所以佛教强调贪是一种疾病,用满足贪的方式去解决不是办法,只有断除三毒的贪欲,才是根本办法。“
嗔”,即憎恨,嗔恨。对于不顺己意的人、事、物,产生排斥,甚至厌恶。贪欲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嗔恨。佛经中所讲的忿、恨、覆、恼、嫉、
害就是对嗔恨形态的概括。嗔的本质虽是嗔恨对方,其意图虽是要伤害或毁灭对方,但无论意图是否达成,任何嗔恨生起之刹那,其人之心中直觉的
会感到极端的痛苦或不快。三毒的嗔恨之所以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痛苦,是因为嗔之本质是恶意的,恶意在对别人之时,则其无形的反作用也会自然
伤害自己。所以,佛经中说,极度愤恨的怒火,给人带来的灼痛实不亚于地狱之火。“痴”,即愚痴。就是不知道、不明的意思,简单地说就是无明
。由于凡事全凭自己的好恶,顺己则喜,违逆则怒,完全不明事理,这就是愚痴。无明有两层意思,一是不知道,二是错误的知。最初的佛法中认为
,痴就是我执,后来又有四邪见来加以说明:一是把无常的事物认为有常;二是把痛苦的事情认作为快乐;三是把无我的认作为有我;四是把可恶的
认作为可爱的。痴是三毒中最根本的,以痴为根源产生贪和嗔,没有三毒的痴,就不会有三毒的贪和嗔,所以佛教特别强调痴是一切烦恼及痛苦的根
本。十四、关于小乘和大乘小乘法门,是以自我完善与解脱为宗旨。大乘强调“自利、利他,利益一切众生”,提倡以“六度”为主的修行“菩萨道
”。十五、关于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为三法印。加上“一切皆苦”,是四法印。十六、关于四大皆空和五蕴皆空佛教里的“
四大”指的是地大、水大、火大、风大,是构成宇宙一切万事万物的基本因素,和我们中国的“五行”相似。这些思想也是唯物论的先驱。小乘讲一
切的物象都是由于四大的调和分配完成,四大和谐便会欣欣向荣,四大矛盾便会归于毁灭,物理现象如此,生理现象也是如此,所以佛教徒把人生病
称为“四大违和”。小乘佛教观察四大的目的,是在使人看空我们这个由四大假合而成的色身,不以色身为实在的我,不因执取色身为我而造种种生
死之业,一旦把我看空,便会进入小乘的涅槃境界,不再轮回生死。大乘佛教所说的四大不是指的根本元素,而是指的物态的现象,是假非实,是幻
非实,对于物象的形成而言仅是增上缘而非根本法,虽也承认四大为物象的种子,但不以为四大是物象的真实面貌。佛教讲“四大皆空”,是沿用着
印度固有的思想而再加以深刻化及佛教化,因为地、水、火、风的四大元素是宇宙物理的,比如山岳土地属于地大,海洋河川属于水大,阳光炎热属
于火大,空间气流属于风大。如把它们化为人体生理的,比如毛发骨肉属于地大,血液分泌属于水大,体温属于火大,呼吸属于风大。若从物性上说
,坚硬属于地大,湿润属于水大,温暖属于火大,流动属于风大。但是不论如何分析,四大终属于物质界而无法概括精神界。所以唯物论者以四大为
宇宙的根源,佛教则绝不同意。小乘佛教因为只空我而不空法,所以虽把物象看空,仍以为四大的极微质——“法”是实有的。不过,小乘佛教不是
唯物论而是多元论。因为佛教的空不仅空去四大,乃要空去五蕴,四大只是五蕴中的一蕴而已。什么又叫做五蕴呢?那就是色、受、想、行、识,前
一属于物质界,后四属于精神界,四大便是色蕴。五蕴是三界之内的生死法,空去五蕴才能超出三界的生死之外。同时,由于五蕴的提出,证明佛教
不是只讲四大皆空,而是要进一步讲五蕴皆空。尤其重要的,佛教的重心并不以四大为主,而是以识蕴为主,至于受、想、行的三蕴也是识蕴的陪衬
,乃是用来显示精神界的功用之广而且大。所以,佛教不仅不是唯物论者,倒是唯识论者。即“五蕴皆空”。十七、关于四谛又“四圣谛”。“谛”
是真理的意思。四谛就是四种真理: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佛教认为,人世间一切皆苦,叫“苦谛”;欲望是造成人生多苦的原因,叫“集谛”
;断灭一切世俗痛苦的原因后进入理想的境界,即“涅槃”,叫“灭谛”;而要达到最高理想“涅槃”境界,必须长期修“道”,叫“道谛”。十八
、关于四无量心四无量心,即佛教四种广大的利他心。即为令无量众生离苦得乐,而起的“慈、悲、喜、舍”四种心,或入慈、悲、喜、舍四种禅观
。又称四无量、四等心、四等、四梵住、四梵行、无量心解脱。“慈无量心”:慈是愿人得乐的意思。世人多只知自求快乐,忘掉别人的痛苦,但修
习慈无量心的人就不同,他不但只求自己的亲人得到快乐,乃至十方世界一切众生,都要得到快乐,还要脚踏实地,去帮助他们得到快乐,即是无量
的“慈”,能给无量的众生得乐。“悲无量心”:悲是一种悲怜他人受苦的同情心。平常人只知自求解除痛苦,不顾别人的痛苦,但这悲无量心则相
反,只知救拔别人的痛苦,却忘记自己的痛苦,所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是悲心似海的宏愿,为的是拔人之苦,即是无量的“悲”,能拔
无量众生之苦。“喜无量心”:喜是欢喜,眼看别人能够离苦得乐,顿生一种无限喜悦的心情。世人只为自己得到快乐的事情,或其亲人得到升官发
财,而生欢喜心,很少见别人乐事而生起欢喜心的。且有一部分的人,还存着幸灾乐祸的心理,见人快乐,心里则闷闷不乐,见人受难,心里则暗暗
欢喜。但这种喜无量心则不同,不但见人得乐而生欢喜,就是冤家敌人,能有欢乐的事,也同样表示无量欢喜。“舍无量心”:舍是舍掉一种分别执
著的观念。为善虽可乐,但恐有人我冤亲的计别,故应舍弃。又无论做任何善事,也要把为善的怡然自得之心理舍掉。则心量广阔,慈悲济度无量众
生,心不存着,正以一泽秋水如镜,月穿无痕,故称舍无量心。十九、关于四恩出自《本生心地观经》。即父母恩(家庭),众生恩(社会),国土
恩(国家),三宝恩(宗教)。二十、关于四摄法出自《法界次第》。指修菩萨行者度人的四种方法。“布施摄”,谓菩萨以财、法二种布施摄众生
也。若众生乐财,即以财施摄之;若众生乐法,即以法施摄之。众生既蒙二施利益,因是生亲爱心,依附受道,得住真理,故名布施摄。“爱语摄”
,谓菩萨随顺众生根性,善言抚慰,则一切众生乐闻善言,因是生亲爱心,依附受道,得住真理,故名爱语摄。“利行摄”,谓菩萨起身、口、意善
行,利益一切众生,因是众人生亲爱心,依附受道,得住真理,故名利行摄。“同事摄”,谓菩萨以法眼明见众生根性,随其所乐,即分形示现,同
其所作,使其各沾利益,因是生亲爱心,依附受道,得住真理,故名同事摄。二十一、关于涅槃四德即“常、乐、我、净”四种功德。其实常、乐、
我、净本来是四颠倒见,是指世人将无常为常、苦作为乐、无我妄作我、不净为净。而在佛法当中,是指离于贪嗔痴、出脱五阴后:解脱了无常的因
缘,因而为常;无有一切苦,是故称乐;无我可言,我亦无我;离一切不净,自然清净。因此“常乐我净”是涅槃四德,不是世间特性。二十二、关
于四弘誓愿指的是一切菩萨于因位时所应发起的四种誓愿。诸佛有总愿别愿,四弘誓愿为总愿,一切菩萨初发心时,必发此愿。(以所愿广普故曰弘
,自制其心故曰誓,志求满足故曰愿,缘四真谛而发此四愿也。)“众生无边誓愿度”,是缘苦谛而度无边众生之愿也。“烦恼无尽誓愿断”,是缘
集谛,而断无尽烦恼之愿也。“法门无量誓愿学”,是缘道谛,而学无尽法门之愿也。“佛道无上誓愿成”。是缘灭谛,而成无上佛道之愿也。往生
要集上末曰:一众生无边誓愿度,二烦恼无数誓愿断,三法门无尽誓愿知,四无上菩提誓愿证。二十三、关于五戒、八戒、十戒和具足戒五戒指:不
sha生,不toudao,不xieyin,不妄语,不饮酒。八戒指:五戒+不眠坐高广华丽之床,不装饰打扮及观听歌舞,不食非时食。在家
居士关斋期间受持,属于八种律仪中的近住律仪,又称“近住”,意为近罗汉住。十戒指:八戒+不涂饰香,不蓄金银财宝。十戒是沙弥和沙弥尼所
持。二十四、关于五蕴出自《心经》,即色、受、想、行、识。“色”,泛指指一切物质。包括:内色(眼、耳、鼻、舌、身五根);外色(色、声
、香、味、触五境)。“受”,接纳,感受。通过我们的感觉器官,对一切人、事、物所产生的情感和感受,包括身受和心受。“想”,想法,念头
。因接受外界事物而产生的感觉,我们进行分析而得到的知觉和想法,就是想。对世间各种善恶美丑,我们产生的各种想法和认识,就是想。“行“
,行动,造作。在我们对外界事物有了一定的想法后,就会付诸于行动,去造作善业、恶业,还有无记业,这是行。“识”,意识。一是我们对诸法
产生的想法,即我们的第八识阿赖耶识;二是执着有个“我”存在的心识;三是能够感觉、知觉外界环境的心,也是识。五蕴也叫“五阴”、“五众
”。五阴能够障蔽我们的真如自性和智慧,令我们生起烦恼、执着。佛教提出五蕴的概念,就是为了说明在五蕴之外,就没有一个独立的“我”存在
,我们执着的所谓的“我”,只不过是五蕴暂时的因缘结合而已,只是个假象。就好像天空的白云,水蒸气遇冷就变成云,风一吹,就又散成水蒸气
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存在,所以《心经》上说“五蕴皆空”,认识到这个道理,我们就会放下“我执”了,没有了“我”,烦恼和痛苦当然也就不
存在了,生老病死也就看明白了。二十五、关于六根指的是我们身体的六种感觉器官: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二十六,关于六波罗
蜜波罗蜜为梵语音译,意为渡彼岸。六波罗蜜,菩萨欲成佛道应当修行的六种行持:分别为布施波罗蜜、持戒波罗蜜、忍辱波罗蜜、精进波罗蜜、禅
定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也称六度。二十七,关于六道轮回即所谓shengsi轮回。世间众生因造作善不善诸业而有业报,此业报有六个去处,
被称为六道。六道是佛根据业报身所受福报大小划分的。分别为:1、天人道(化生);2、阿修罗道(魔);3、人道;4、畜牲道;5、饿鬼道
;6、地狱道。“天人道”又分为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人道和天神为善道,行善可成天人,其中众生造作善业多于恶业,乐多苦少。阿修罗
魔享有天人福报,但其心受种种染污,造种种不善业。并因此福报衰减,堕入人、畜牲、饿鬼道中;而造作地狱业因的则会堕入地狱道中。人死后可能成为饿鬼,也可能转入“天人道”享受天神的“福报”,人死后成不了规律。畜牲、饿鬼、地狱称作三恶道,其中众生造作恶业多于善业,苦多乐少。其中地狱众生唯苦无乐。六道的真实情形甚深不可言说,佛通过种种譬喻让大众对六道的苦乐有一个直观感受,让众生找到离苦得乐的正确方向。而智者则由譬喻得佛甚深真实义,成就大悲心,救度众生永离烦恼生死。六道轮回是古印度婆罗门教的世界观。后来释迦牟尼佛出世,随顺此世界观用以度化世人断诸烦恼永离生死。二十八、关于十法界佛教将佛和众生分为十大法界。分别是指:地狱法界、饿鬼法界、畜生法界、阿修罗法界、人法界、天法界、声闻法界、缘觉法界、菩萨法界和佛法界。前六项称为六凡,后四项称为四圣,合称为六凡四圣。二十九、关于无为法和有为法无为法:是圣智所证的真理,没有因缘的造作。即断了烦恼,证得清净自在的理法(又名无漏法)。有为法:是因缘造作的世间法,有烦恼,不能清净。
献花(0)
+1
(本文系Cns1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