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1.(3分)下列一些物理数据,说法合理的是()A.一位初 中学生身高大约是160cmB.一本物理课本质量大约是220mgC.我们骑自行车的速度一般是72km/hD.一个成年人的体重大约是5 0N2.(3分)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物理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我们的书包带扁而宽,是为了减小压强B.运动鞋的鞋底有凹凸花纹 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摩擦C.汽车司机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D.用吸管能吸入饮料的原因是因为有大气压的作用3.(3分)历史上 许多重大科学发现源于科学家不懈的实验探究。早在1862年,有位科学家通过大量实验探究得出了导体中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这位科学家 是()A.焦耳B.欧姆C.牛顿D.法拉第4.(3分)关于一些生活中的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盛有水的碗,看上去碗 底变浅了,是光的折射现象B.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是光的折射现象C.一端放入水中的铅笔看起来在水面被折断了,是光的反射现象D. 戴近视眼镜是为了矫正视力,这属于光的反射现象5.(3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有的优美词句还与我们 物理知识有着联系。下列词句与对应的物理知识叙述正确的是()A.“清寒小雪前”,雪的温度很低,它的内能为零B.“沙暖睡鸳鸯”,同 水相比沙的比热容大些C.“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实际是固态,由水蒸气凝华形成D.“大地阳和暖气生”,大地内能的增加是太阳通过 做功方式实现的6.(3分)2022年2月,我国成功举办了第24届冬奥会。图甲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它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运用 中国书法艺术形态来展现出滑雪运动员的英姿。图乙是中国滑雪运动员谷爱凌在U型场地比赛的图片,关于比赛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其中叙述正确的 是()A.谷爱凌在U型场地滑行向上冲击到最高点时,动能将达到最大B.谷爱凌从U型场地空中的高点开始下落过程中机械能逐渐增大C. 谷爱凌在U型场地出发点加速下滑的过程中动能越来越小D.谷爱凌从U型场地出发点加速下滑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越来越小7.(3分)如图所示电 路,电源电压恒定不变,R大小也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并向左移动滑片P,关于电表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电 流表的示数变大B.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电流表的示数变小C.电压表的示数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变大D.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电流表的示数变大8 .(3分)如图所示,将同一个小球分别放入甲、乙、丙三种不同液体中,静止时小球在甲液体中漂浮、在乙液体中悬浮、在丙液体中下沉到底部。 如果用ρ甲、ρ乙、ρ丙分别表示三种液体的密度,则关于三种液体密度大小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ρ甲>ρ乙=ρ丙B.ρ甲=ρ乙> ρ丙C.ρ甲>ρ乙>ρ丙D.ρ甲<ρ乙<ρ丙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9.(4分)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成正比;物理学规 定,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10.(4分)100g水温度从20℃升高到70℃需要吸收J的热量;汽油机燃气缸内完全 燃烧10kg汽油可以放出J的热量[水的比热c水=4.2×103J/(kg?℃),汽油的热值q=4.6×107J/kg]。1 1.(4分)从北京到上海直线距离约1.4×103km,轿车以100km/h的速度行驶,需h才能跑完这段路程;假如有一个小孩 以光速3×108m/s行进,他1s内能在北京和上海之间最多跑个来回(结果保留成整数)。12.(4分)如图所示,有一斜面长L =4m,高h=2.5m。刘利同学用平行于斜面向上F=150N的拉力,将200N重的物体从底端匀速拉到斜面顶端。那么刘利同学对物体做 的总功为J;物体沿斜面匀速向上运动时所受的摩擦阻力为N。13.(4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10V,R1= 5Ω,R2=20Ω。只闭合S1时,电路中的工作电流是A;当只闭合S2时电路消耗功率为P,只闭合S1和S3电路消耗的功率为P '',则两次功率之比P:P''等于。四、作图题(本大题包括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14.(2分)图示为一个足球静止在水平 地面上,请画出它受力的示意图。15.(2分)一束光AO斜射向水面上O点,产生折射和反射,请作出反射光线OB和折射光线OC的大致方向 。16.(2分)图中所示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S极,请在图中的a或b附近标出电源的“+”极,在图中的c或d附近标出小磁针的“N”极。五 、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包括4个小题,17题、18题、19题每空1分,20题连线1分,其余每空2分,共17分)17.(2分)(1)如图 甲所示,所测物体的长度是cm。(2)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18.(2分)托盘天平在使用前,要首先放在水 平桌面上,再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平衡。图中天平平衡时称得的物体质量是g。19.( 2分)如图所示,有“3.8V”字样的两个小灯泡串联并接在电源电压为3V的电路中,在闭合开关时,两个小灯泡都发光。如果把一根完好导线 接在小灯泡L2的两端,你所看到两小灯泡的变化情况是:(1)L1;(2)L2(选填“熄灭”“变亮”或“变暗”)。20.( 11分)小均同学为了探究“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3V恒定)。(1)用笔画线将甲图中电路连接 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端滑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2)小均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为3V,发生该 现象的原因是。(选填“电阻R处短路”“电阻R处断路”或“电流表断路”)(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小均同学进行多 次实验,根据数据绘制了电阻R的I﹣U图象(乙图中的图线a),根据乙图中的图线a可得出结论是:;小均同学所用R的阻值为R= Ω。(4)小均同学又将实验中的电阻R拆下,其它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换用一个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继续多次实验得到小灯泡的I ﹣U图象如乙图中的图线b,可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功率为W。本次实验中如果滑片P滑至某点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丙所示,电流表显示读 数是0.22A,那么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为Ω(结果在小数点后保留两位)。六、计算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21题8分 ,22题10分,共18分)21.(8分)如图所示,电路的电源电压恒定不变,灯泡L标有“10V10W”字样,R1是滑动变阻器,变阻 范围为0~100Ω,定值电阻R2的阻值为40Ω。求:(1)灯泡L正常发光10min消耗的电能;(2)闭合开关S2、S3,调节滑片使 滑动变阻器R1连入电路的阻值为14Ω时,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电路的电源电压;(3)当同时闭合S1、S2、S3,仍然要使灯泡L正常发 光,滑动变阻器R1连入电路的阻值。22.(10分)如图甲所示,有一正方体物块A,其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把它挂在一轻质弹簧下,物块静止 时,弹簧长度的变化量ΔL=3cm;物块A的正下方水平桌面上有一个圆柱形容器,其底面积S=200cm2,如图乙,现在往容器中缓慢注入 水,使水面刚好淹没物块A,弹簧长度随之发生变化,变化量ΔL1=2cm,这时容器中的水面距容器底高度是40cm;保持其它条件都不变的 情况下,将物块A换成同样大小的正方体物块B挂在弹簧下,其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弹簧长度再次变化,变化量ΔL2=6cm。丙图是轻质弹簧受 到的弹力F与弹簧的长度变化量ΔL关系。(本题物块A、B对水都没有吸附性,始终保持上下表面与水平面平行;轻质弹簧一直完好无损,受力时 只在竖直方向变化;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求:(1)物块A的质量;(2)物块B的密度;(3)容器中水的质量和物块B 下表面在水中所受到水的压强。2022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1. (3分)下列一些物理数据,说法合理的是()A.一位初中学生身高大约是160cmB.一本物理课本质量大约是220mgC.我们骑自 行车的速度一般是72km/hD.一个成年人的体重大约是50N【解答】解:A、初中学生的身高大约是160cm,即1.6m,符合实际, 故A正确;B、一本物理课本质量大约是220g,故B错误;C、我们开汽车的速度一般是72km/h,自行车的速度一般是5m/s=18k m/h,故C错误;D、一个成年人的体重大约是600N,故D错误;故选:A。2.(3分)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物理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我们的书包带扁而宽,是为了减小压强B.运动鞋的鞋底有凹凸花纹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摩擦C.汽车司机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 的危害D.用吸管能吸入饮料的原因是因为有大气压的作用【解答】解:A、书包带子做的扁而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肩 膀的压强,使人更舒服,故A正确;B、运动鞋的鞋底有凹凸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B错误;C、司机 系安全带是防止在汽车高速行驶时突然刹车,司机由于惯性会向前运动,避免惯性带来的危害,故C正确;D、用吸管吸饮料时,吸管内气压减小、 而作用在吸管外的液面上的大气压不变,在内外压强差的作用下饮料在吸管中上升,进而进入嘴中,故D正确。故选:B。3.(3分)历史上许多 重大科学发现源于科学家不懈的实验探究。早在1862年,有位科学家通过大量实验探究得出了导体中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这位科学家是( )A.焦耳B.欧姆C.牛顿D.法拉第【解答】解:德国物理学家欧姆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得出了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导体中的电流 ,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就是著名的欧姆定律。故选:B。4.(3分)关于一些生活中的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A.盛有水的碗,看上去碗底变浅了,是光的折射现象B.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是光的折射现象C.一端放入水中的铅笔看起来 在水面被折断了,是光的反射现象D.戴近视眼镜是为了矫正视力,这属于光的反射现象【解答】解:A、盛有水的碗,看上去碗底变浅了是光的折 射形成的,故A正确;B、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是平面镜成像,属光的反射,故B错误;C、一端放入水中的铅笔看起来在水面被折断了, 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错误;D、近视眼镜矫正视力,属于凹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A。5.(3分)中华文明源 远流长,博大精深。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有的优美词句还与我们物理知识有着联系。下列词句与对应的物理知识叙述正确的是()A. “清寒小雪前”,雪的温度很低,它的内能为零B.“沙暖睡鸳鸯”,同水相比沙的比热容大些C.“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实际是固态, 由水蒸气凝华形成D.“大地阳和暖气生”,大地内能的增加是太阳通过做功方式实现的【解答】解:A、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有内能,冰山的 温度虽然很低,但是仍然具有内能,故A错误;B、在同一时间,河水和沙滩吸收太阳的热量相同,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水温升高幅度较小, 因此水温较低;而沙石比热容小于水,所以沙滩升温幅度较大,因此沙滩温度较高,导致“沙暖睡鸳鸯”,故B错误;C、霜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 华形成的冰晶,故C正确;D、大地吸收热量,大地内能增加,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实现的,故D错误。故选:C。6.(3分)2022年2月,我 国成功举办了第24届冬奥会。图甲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它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运用中国书法艺术形态来展现出滑雪运动员的英姿。图 乙是中国滑雪运动员谷爱凌在U型场地比赛的图片,关于比赛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其中叙述正确的是()A.谷爱凌在U型场地滑行向上冲击到 最高点时,动能将达到最大B.谷爱凌从U型场地空中的高点开始下落过程中机械能逐渐增大C.谷爱凌在U型场地出发点加速下滑的过程中动能越 来越小D.谷爱凌从U型场地出发点加速下滑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越来越小【解答】解:A、谷爱凌在U型场地滑行向上冲击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 动能为零,动能最小,故A错误;B、谷爱凌从U型场地空中的高点开始下落过程中,由于存在摩擦力,机械能逐渐减小,故B错误;C、谷爱凌在 U型场地出发点加速下滑的过程中,重力不变,速度增大,动能越来越大,故C错误;D、谷爱凌从U型场地出发点加速下滑的过程中,质量不变, 高度减小,重力势能越来越小,故D正确。故选:D。7.(3分)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定不变,R大小也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并向左移动 滑片P,关于电表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电流表的示数变大B.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电流表的示数变小C.电压 表的示数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变大D.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电流表的示数变大【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 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向左移动滑片P时,R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路的总电阻变小,由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 流表的示数变大,由U=IR可知,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选:D。8.(3分)如图所示,将同一个小球分别放入 甲、乙、丙三种不同液体中,静止时小球在甲液体中漂浮、在乙液体中悬浮、在丙液体中下沉到底部。如果用ρ甲、ρ乙、ρ丙分别表示三种液体的 密度,则关于三种液体密度大小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ρ甲>ρ乙=ρ丙B.ρ甲=ρ乙>ρ丙C.ρ甲>ρ乙>ρ丙D.ρ甲<ρ乙< ρ丙【解答】解:静止时,小球在甲液体中漂浮,乙液体中悬浮,丙液体中沉底,则根据浮沉条件可得:ρ球<ρ甲,ρ球=ρ乙,ρ球>ρ丙;所 以,三种液体的密度关系ρ甲>ρ乙>ρ丙。故选:C。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9.(4分)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物理学规定,正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解答】解: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其比值约为g=10N/kg;自然界中有两种 电荷,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故答案为:质量;正。10.(4分)100g水温度从20℃升高到70℃需要吸收 2.1×104J的热量;汽油机燃气缸内完全燃烧10kg汽油可以放出4.6×108J的热量[水的比热c水=4.2×103J /(kg?℃),汽油的热值q=4.6×107J/kg]。【解答】解:水吸收的热量:Q吸=c水m(t﹣t0)=4.2×103J/(k g?℃)×100×10﹣3kg×(70℃﹣20℃)=2.1×104J;汽油机燃气缸内完全燃烧10kg汽油放出的热量:Q放=m′q= 10kg×4.6×107J/kg=4.6×108J。故答案为:2.1×104;4.6×108。11.(4分)从北京到上海直线距离约 1.4×103km,轿车以100km/h的速度行驶,需14h才能跑完这段路程;假如有一个小孩以光速3×108m/s行进,他1 s内能在北京和上海之间最多跑107个来回(结果保留成整数)。【解答】解:由v=可得轿车跑完这段路程的时间:t===14h;由 v=可得小孩1s内运动的路程:s′=v′t′=3×108m/s×1s=3×108m=3×105km,在北京和上海之间一个来回的距离 :s″=2s=2×1.4×103km=2.8×103km,他1s内能在北京和上海之间最多跑的来回数:n==≈107。故答案为:14 ;107。12.(4分)如图所示,有一斜面长L=4m,高h=2.5m。刘利同学用平行于斜面向上F=150N的拉力,将200N重的物 体从底端匀速拉到斜面顶端。那么刘利同学对物体做的总功为600J;物体沿斜面匀速向上运动时所受的摩擦阻力为25N。【解答 】解:(1)已知F=150N,s=L=4m,物体从斜面底端拉动顶端时,所做的总功:W总=Fs=150N×4m=600J;(2)G= 200N,h=2.5m,物体从斜面底端拉动顶端时,所做的有用功:W有用=Gh=200N×2.5m=500J;由W总=W有用+W额外 可得,W额外=W总﹣W有用=600J﹣500J=100J,摩擦力:f====25N。故答案为:600;25。13.(4分)如图所示 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10V,R1=5Ω,R2=20Ω。只闭合S1时,电路中的工作电流是0.5A;当只闭合S2时电路消耗功率 为P,只闭合S1和S3电路消耗的功率为P'',则两次功率之比P:P''等于4:25。【解答】解:(1)只闭合S1时,只有R2接入 电路,电路中的工作电流为:I2===0.5A;(2)只闭合S2时,R1和R2串联,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串====0.4A,此时电 路消耗的功率为:P=UI串=10V×0.4A=4W,只闭合S1和S3时,R1和R2并联,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为:R并===4Ω,此时 干路电流为:I并===2.5A,此时电路消耗的功率为:P''=UI并=10V×2.5A=25W,所以两次功率之比P:P''=4W:25 W=4:25。故答案为:0.5;4:25。四、作图题(本大题包括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14.(2分)图示为一个足球静止在水 平地面上,请画出它受力的示意图。【解答】解:足球静止在水平草地上,处于平衡状态,受到重力G和支持力F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 反,从足球的球心O,分别沿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注意两条线段的长度要相等,并分别标上符号G、F,如图所示:15. (2分)一束光AO斜射向水面上O点,产生折射和反射,请作出反射光线OB和折射光线OC的大致方向。【解答】解:先过反射点(入射点)O 垂直水面作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的空气中画出反射光线,方向由入射点射出,然后再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在水中画出折射 光线,如图所示:。16.(2分)图中所示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S极,请在图中的a或b附近标出电源的“+”极,在图中的c或d附近标出小磁 针的“N”极。【解答】解:由图知:螺线管的磁极为: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电流从螺线管的左边流入,右边流出,故 电源左为正极,右为负极;根据同名间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小磁针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如下图所示:五、实验探究题(本 大题包括4个小题,17题、18题、19题每空1分,20题连线1分,其余每空2分,共17分)17.(2分)(1)如图甲所示,所测物体 的长度是3.10cm。(2)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4N。【解答】解:(1)由图甲可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 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0.00cm刻度线对齐,物体右侧与3.1cm刻度线对齐,读 作3.10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3.10cm;(2)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其示数为:F=2N+2×0.2N =2.4N。故答案为:3.10;2.4。18.(2分)托盘天平在使用前,要首先放在水平桌面上,再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 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图中天平平衡时称得的物体质量是32.6g。【解答】解:托盘天平在使用前,要首先放在水平桌 面上,再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图中天平平衡时称得的物体质量是:m=20g+10g+2.6 g=32.6g。故答案为:天平;32.6。19.(2分)如图所示,有“3.8V”字样的两个小灯泡串联并接在电源电压为3V的电路中, 在闭合开关时,两个小灯泡都发光。如果把一根完好导线接在小灯泡L2的两端,你所看到两小灯泡的变化情况是:(1)L1变亮;(2)L 2熄灭(选填“熄灭”“变亮”或“变暗”)。【解答】解:由图知:闭合开关,两只灯泡串联,都发光。若把一根导线接在小灯泡L2的两端 ,L2被短路不能发光,但L1仍然有电流通过,照常发光。同时电源电压全部加在L1两端,所以L1变亮。故答案为:变亮;熄灭。20.(1 1分)小均同学为了探究“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3V恒定)。(1)用笔画线将甲图中电路连接完 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端滑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2)小均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为3V,发生该现 象的原因是电阻R处断路。(选填“电阻R处短路”“电阻R处断路”或“电流表断路”)(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小均同 学进行多次实验,根据数据绘制了电阻R的I﹣U图象(乙图中的图线a),根据乙图中的图线a可得出结论是: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 与导体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小均同学所用R的阻值为R=5Ω。(4)小均同学又将实验中的电阻R拆下,其它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换用 一个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继续多次实验得到小灯泡的I﹣U图象如乙图中的图线b,可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功率为0.625W 。本次实验中如果滑片P滑至某点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丙所示,电流表显示读数是0.22A,那么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为5.45 Ω(结果在小数点后保留两位)。【解答】解:(1)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端移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则应把滑动变阻器的下接线柱接入电 路,实物电路图如图所示:(2)电流表无示数而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路中有断路,而电压表与电源接通,则电路中的故障可能定值电阻R断路; (3)由图象a可知,电流与电压的图象为过原点的直线,是正比例函数图象,故得结论: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导体两端电压成正 比;由图象a可知,当U=1.5V时,I=0.3A,则R的阻值为:R===5Ω;(4)由图象b可知,当UL=2.5V时,IL=0.2 5A,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功率为:PL=ULIL=2.5V×0.25A=0.625W;由图丙知,电压表量程是0~3V,最小分度值是 0.1V,电压表示数是1.8V,由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U滑=U﹣UV=3V﹣1.8V=1.2V,由欧姆定律可 知,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为:R滑==≈5.45Ω。故答案为:(1)见解答;(2)电阻R处断路;(3)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 流与导体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5;(4)0.625;5.45。六、计算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21题8分,22题10分,共18分)2 1.(8分)如图所示,电路的电源电压恒定不变,灯泡L标有“10V10W”字样,R1是滑动变阻器,变阻范围为0~100Ω,定值电阻 R2的阻值为40Ω。求:(1)灯泡L正常发光10min消耗的电能;(2)闭合开关S2、S3,调节滑片使滑动变阻器R1连入电路的阻值 为14Ω时,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电路的电源电压;(3)当同时闭合S1、S2、S3,仍然要使灯泡L正常发光,滑动变阻器R1连入电路的 阻值。【解答】解:(1)灯泡L正常发光10min消耗的电能W=Pt=10W×10×60s=6000J;(2)闭合开关S2、S3,滑 动变阻器和灯泡L串联接入电路,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因为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所以电路中的电流I=IL额===1A;电源电压U=UR +UL额=IR+UL额=1A×14Ω+10V=24V;(3)当同时闭合S1、S2、S3,R2和灯泡L并联接入电路,再与滑动变阻器串 联;要使灯泡L正常发光,则R2和灯泡L两端电压都为10V,此时通过R2的电流I2===0.25A;通过电路的总电流I′=I2+IL 额=0.25A+1A=1.25A;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U′=U﹣UL额=24V﹣10V=14V;滑动变阻器接入阻值R′===11.2 Ω;答:(1)灯泡L正常发光10min消耗的电能是6000J;(2)闭合开关S2、S3,调节滑片使滑动变阻器R1连入电路的阻值为1 4Ω时,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电路的电源电压是24V;(3)当同时闭合S1、S2、S3,仍然要使灯泡L正常发光,滑动变阻器R1连入电 路的阻值是11.2Ω。22.(10分)如图甲所示,有一正方体物块A,其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把它挂在一轻质弹簧下,物块静止时,弹簧长度 的变化量ΔL=3cm;物块A的正下方水平桌面上有一个圆柱形容器,其底面积S=200cm2,如图乙,现在往容器中缓慢注入水,使水面刚 好淹没物块A,弹簧长度随之发生变化,变化量ΔL1=2cm,这时容器中的水面距容器底高度是40cm;保持其它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将物 块A换成同样大小的正方体物块B挂在弹簧下,其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弹簧长度再次变化,变化量ΔL2=6cm。丙图是轻质弹簧受到的弹力F与 弹簧的长度变化量ΔL关系。(本题物块A、B对水都没有吸附性,始终保持上下表面与水平面平行;轻质弹簧一直完好无损,受力时只在竖直方向 变化;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求:(1)物块A的质量;(2)物块B的密度;(3)容器中水的质量和物块B下表面在水中 所受到水的压强。【解答】解:(1)物块静止时,弹簧受到的拉力和物体A的重力相等,弹簧长度的变化量ΔL=3cm,根据图乙可知弹簧受到的弹力即为物体的重力为:GA=F=6N,由G=mg可得,正方体A的质量:mA===0.6kg;(2)现在往容器中缓慢注入水,使水面刚好淹没物块A,A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浸没时要上浮,此时弹簧对A的力作用是压力,弹簧长度的变化量即压缩量为ΔL1=2cm,根据图乙可知弹簧受到的弹力FA=4N,则A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F浮A=GA+FA=6N+4N=10N,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A的体积为:VA=VA排===1×10﹣3m3,因为VB=VA=1×10﹣3m3=1000cm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B浸没在水中时受到浮力等于A浸没时受到的浮力,即F浮B=F浮A=10N,由于B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此时弹簧对B的作用力为拉力,弹簧长度的变化量即伸长量为ΔL2=6cm,根据图乙可知弹簧受到的弹力FB=12N,则物块B的重力为:GB=F浮B+FB=10N+12N=22N,由GB=ρBVBg可知,物块B的密度为:ρB===2.2×103kg/m3;(3)容器内水的体积为:V水=Sh水﹣VA=200×10﹣4m2×0.4m﹣1×10﹣3m3=7×10﹣3m3,则容器中水的质量为:m水=ρ水V水=1.0×103kg/m3×7×10﹣3m3=7kg;物块B的边长为:LB===10cm,物块B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为:h=ΔL2+ΔL1+LB=6cm+2cm+10cm=18cm,所以物块B下表面在水中所受到水的压强为:p=ρ水gh=1.0×103kg/m3×10N/kg×0.18m=1800Pa。答:(1)物块A的质量为0.6kg;(2)物块B的密度为2.2×103kg/m3;(3)容器中水的质量和物块B下表面在水中所受到水的压强为1800P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