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红林悟道《韩非子-饬令》第二章 法断
2022-07-29 | 阅:  转:  |  分享 
  
红林悟道《韩非子-饬令》第二章法断红林悟道《韩非子-饬令》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讲解了“饬令”就是整饬法令。饬,字意有三,1、整顿;整治;
使有条理。2、谨慎;守规矩。3、命令;旧指上级命令下级。三个字意说出来了韩非子“饬令”的含意与目的。饬令的对象,一是律法本身,
二是官吏与民众,当然也包括君主。律法总是在事物发生之后才产生,这是人的认知局限性所决定的,我们无法一开始就能全真的认知新生事物,总
是在新生事物发生后看清了利与蔽后,才建立法规来约束与规范。对于互联网及其衍生产品的管理就是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尤其是互联网金融,看
到蔽大于利后,国家果断出手全面禁止。笔者曾说过,一切便于满足人欲望的事情,最好在一开始就禁止。所谓的互联网金融只不过是打着互联网的
噱头,利用其快捷方便的特性,满足了人们的消费欲望与社会虚荣心。同时,也利用了中国人“借钱还钱天经地义”的传统良知。善良的中国人就被
恶毒的资本道德绑架了。君主的责任就是不要打开潘多拉的魔盒,欲望有了滋生的土壤就会变成邪恶与魔鬼。当然,借钱者也有责任,不应为了自己
的欲望而上当受骗。有多大能耐干多大事情,口袋里有多少钱就吃多少钱的饭,尤其是你既没有后备金又没有主动权时,既不要超前消费,也不要放
手一拼。对于普通人和普通人家来说“梭哈”并不是明智的选择。所谓的成功学,只会蛊惑人无知无畏的拼一把,却从不讲失败的后果。话回正题,
韩非子讲饬令,意在官吏中进行法治教育,整顿吏制,使官吏的思想与行为时刻依法而为,回归依法行政执政为民的初心。还有就是与时俱进的进行
法制建设,让法治适应时代的需要,规范与推动社会的进步。饬令的最终目的还是政通人和,强化中央集权制,君主的指令与朝廷的政策能够通畅执
行,落实贯彻。法令公正严明,社会秩序得到维护,民众利益得到有效保,天下自然人和太平。在韩非子看来,饬令的结果就是“任功,则民少言;
任善,则民多言。”意思是:任用建立功勋的人,民众就少说空话;任用空谈道德的人,民众就多说空话。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在这里有了充分的
体现,如何让民众实干呢,就是任用建立功勋的人。我们说国家荣誉的颁授不仅是表彰功勋,更重要的是国家精神与意志的体现,是社会核心价值与
国家正统思想的体现,具有重要的文化与社会价值。表彰有功勋的人,树立社会尊崇与学习的榜样,民众就会纷纷效仿,这叫见贤思齐。如此这般社
会风气就会积极上进,充满责任感与使命感。反之,则民众总想不劳而获,不干实事,国家就会混乱无序,无法发展。饬令对于基层治理的结果,韩
非子认为“行法曲断,以五里断者王,以九里断者强,宿治者削。”意思是:执行法令,实行乡里断案制度。以五个乡里为断案单位的国家,能够称
王天下;以九个乡里为断案单位的国家,能够强盛起来;而案子得不到及时处理的国家就会削弱。基层法治的作用不可小视,一块砖对于一幢高楼
来说看似无所谓,但如果大部分或所有的砖都坏,结果可想而知。中国社会自古就很注重基层法治建设,郡县制的出现,使得基层治理更加规范。郡
县制,是中国古代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管理行政制度,几乎盛行整个封建时代。是在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地方官员由皇帝直接任
免的流官任期制,使地方处在中央的管辖之下,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统一。韩非子认为法治在基层执行的越深越有利用国家的发展,或者
说依法行政越细越有利国家发展。按韩非子的话说五个乡里设置司法机构来断案,这样的国家可以称王,而九个乡里设置司法机构,这样的国家可以
强盛起来。否则,国家就会消弱。其实,道理很简单,国家由每一个民众组成,人是社会生产力的基本元素,如果法治在基层不严明,官吏不依法行
政,百姓利益就会受到侵害,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元素就会遭到破坏,国家自然就发展不起来。【任功,则民少言;任善,则民多言。行法曲断,以五
里断者王,以九里断者强,宿治者削。】凡是国家发展强盛的时期,绝对是政通人和的时期。韩非子的饬令也告诉我们公司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公司
想要得到发展,制度建设是基础,饬令工作是内升动力。社会在进步,行业在发展,公司的发展就要与时俱进,制度就要不断饬整,借此既整顿管理,又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接续发展的动力。
献花(0)
+1
(本文系红林主人A原创)
类似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