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艾青诗选》知识梳理及练习
2022-08-06 | 阅:  转:  |  分享 
  
2.请从内容和形式上分析本诗的特点。
内容上:诗歌采用了一种具体可感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刚毅的精神;不具体描形而是重在绘神,
写出了一种永存的景象;诗重点使用拟人手法,意蕴回味悠长。形式上:节律自由、灵活。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题目。

一棵树,一棵树
彼此孤离地兀立着
风与空气
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
它们的根伸长着
在看不见的深处
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注】本诗写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
1.关于这首诗和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托物抒情诗,诗歌以点带面,小中见大,在冷静的客观描述中寄寓了丰富的思想内
容。
B.“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把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关系写得生动
感人,而且人格化了。
C.这首诗主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地面上树的间隔、地面下根的纠缠,体现了革命者的心
紧密相连的特点。
D.这首诗运用了象征的手法,用树的生存景观象征了当时的社会景观,两种景观相通的纽带是
表面上孤离兀立,实质上团结一致。
2.小州读了《艾青诗选》中的《树》,写了一段读书笔记,请你根据诗意把它补充完整。
初读诗歌《树》,觉得是一首写景状物诗,描写根须缠在一起,树干彼此独立的两棵树。再
读诗歌发现,虽然从表面看,树与树之间没有联系,但“在泥土的覆盖下”,根须是纠缠在一
起的,这就给我们启示:认识事物有时不能只看表面,还要看根本。第三遍读诗歌,我先了解
了诗歌的背景:当时抗日战争正处于艰苦的相持阶段,尽管过去有外国人侮辱中华民族是“一
盘散沙”,但作者意识到民族的觉醒已经到来。所以,我觉得这首诗歌的深刻主题应该是:赞
美中华民族紧密团结、英勇顽强的精神。
献花(0)
+1
(本文系初中资料大...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