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2.雪地里的小画家课型:新授课课时:1
主备人:使用人:授课时间:年月日
主备人初备教案 个案生成 教学
目标 认识“群、竹”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着”的字音;会写“竹、牙”等5个字和横折弯钩1个笔画。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
重点 准确认读、规范书写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
难点 识字写字 教学
准备 课件阅读材料 教学
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法 教学
环节 师生活动
激
情
引
入
一、释题导入新课。
1.歌曲导入。(欣赏《可爱的动物》,学生可随着音乐声,自由做动作)
师:冬天到了,下了一场雪,有些可爱的小动物不怕冷,纷纷来到了雪地上当起小画家。(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他们画的画是什么样的?读了课文,你们就明白了。 学
习
新
课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检查初读效果:(1)通过读课文,你知道雪地上的小动物都画了什么?(引导学生用“小鸡画了────────”等句式说话。
根据回答,贴出(小鸟、竹叶、小狗、梅花、小鸭、枫叶、小马、月牙)的图片。
(2)你能把刚才四位小朋友说的话在课文中找出来吗?
、师:这些小动物画的画为什么会不同?我们一句一句来读,好吗?
、创设情境,读好课文。1、指导读第一句话。出示本课插图)
()第二个“下雪啦”后面为什么用感叹号?
()指导读:同学们惊喜兴奋的心情,用朗读告诉大家吗?
2、指导读第二句。指导读句子:你能把感受到的情景用朗读告诉大家吗?3.指导读第三句。
他们画么?你们见过竹叶、梅花、枫叶和月牙吗?谁能画给大家看一看。感悟句子:这些小动物还能画别的吗?4.指导朗读第四句。5.指导读第五、六句。
()感悟句子:在寒冷的冬天小动物们都不怕冷,跑到雪地上来玩。青蛙为什么在洞里睡觉呢?反复读句子 拓
展
阅
读 出示阅读篇目,教师强调
自主阅读,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 课
堂
写
话 1、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的脚像什么?
2.学生自主写话,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优秀写话,赏析评价。 板
书
设
计
小鸟、竹叶、小狗、梅花、小鸭、枫叶、小马、月牙 教
学
反
思
阅读材料
猫、老虎的脚印像梅花,
大象的脚印像圆盘,
牛的脚印像分开的叶子,
梅花鹿的脚印像分开的树叶,
松鼠的脚印像小花。
课题:12.雪地里的小画家课型:品读课课时:2
主备人:使用人:授课时间:年月日
主备人初备教案 个案生成 教学
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画家”雪地作画的快乐之情。结合插图,知道小动物脚印的不同形状,了解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
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感受“小画家”雪地作画的快乐之情 教学
难点 会写“牙马几”等字教学过程 教学
准备 1.生词卡片、课文歌曲、与课文内容一致的雪景动画、课文图画(“小画家”的“图案”空出,以便同学粘贴小动物的脚印图、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课文;了解哪些动物也来雪地“画画”,哪些动物也冬眠。(学生) 教学
方法 自学指导法、合作交流法等 教学
环节 师生活动
激
情
引
入
一、听歌导入,复习检查?1.播放歌曲《雪地里的小画家》。大家一定会觉得很奇怪,《雪地里的小画家》原来还被编成了好听的歌曲。想不想学唱这首歌?大家今天一定要认真听课,积极发言,我们完成任务后就用剩下的时间学唱这首歌,好吗?2.出示课件、依次检查生字,认读词语。3.指名朗读课文,齐读课文。。 学
习
新
课
二、逐句学习,理解课文
齐读课文,找找这篇课文共几句话。(一)学习第1、2句。1.出示多媒体课件。学生自己读第1句,体会感叹号的读法。引导学生读出喜悦、惊喜的心情。指名读。2.第2句联系课文和实际情况重点理解“一群”。(小鸡来了是不是“一群”?小狗来了是不是“一群”?小鸡、小狗、小鸭、小马都来了是不是“一群”?)(二)学习第3句。1.播放课件:白雪纷纷扬扬落下,伴随着美妙的轻音乐,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分别在雪地留下清晰的“脚印”,学生看后再读文。2.启发学生:你们读懂了什么?(学生畅所欲言)3.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动物踩出的脚印形状,指四名同学在准备好的课文图画贴上合适的脚印图案。4.指导学生读课文第3句。5.为什么他们画出的脚印不一样呢?学生分组讨论,汇报结果,教师适时点拨。(他们脚的形状不同所以踩出的脚印也不同,小鸡是爪子,所以踩出的脚印像竹叶;小狗的爪有厚厚的肉垫,所以踩出的脚印像梅花;小鸭的脚中间有脚蹼,所以踩出的脚印像枫叶;小马的蹄子踩出的脚印像月牙。)(三)学习第4句。1.孩子们,如果我们想画画要用笔和颜料画很长时间对不对?小动物们却不用,现在让我们齐读第4句,看看他们是怎样画得又快又好的。2.你们从哪些地方读出小动物们画画非常简单,而且画得又快又好。(学生自由回答: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等。)3.朗读这句话,你仿佛看见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4.指导读法:在轻快活泼的语调中,读出“小画家”们兴奋的心情及几步就能画成一幅画的自豪感。(指名读、齐读、比读、表演读)(四)学习第5句。1.这些小动物们的画画得这么好,让人看着真喜欢。可是有一只小动物却没有来参加,你们知道是谁吗?(青蛙)2.出示多媒体课件,学习齐读第5句。3.教师指导学生读出疑问的语气。(五)学习第6句。1.青蛙为什么没来参加呢?他去串门了?还是在吃饭?(他在洞里睡着啦。)2.青蛙真懒,大家都在画画儿,他居然睡觉,我们快去叫醒他,好吗?(不行,他正在冬眠。)??3.教师指名回答,适时点拨:什么是冬眠?还有哪些动物需要冬眠?(蛇、刺猬等动物也冬眠,借此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
三、回顾全文,熟读成诵1.齐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播放课件,学生根据情境背诵课文。3.学生自编动作背诵课文。(三)学习第4句。1.孩子们,如果我们想画画要用笔和颜料画很长时间对不对?小动物们却不用,现在让我们齐读第4句,看看他们是怎样画得又快又好的。2.你们从哪些地方读出小动物们画画非常简单,而且画得又快又好。(学生自由回答: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等。)3.朗读这句话,你仿佛看见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4.指导读法:在轻快活泼的语调中,读出“小画家”们兴奋的心情及几步就能画成一幅画的自豪感。(指名读、齐读、比读、表演读)(四)学习第5句。1.这些小动物们的画画得这么好,让人看着真喜欢。可是有一只小动物却没有来参加,你们知道是谁吗?(青蛙)2.出示多媒体课件,学习齐读第5句。3.教师指导学生读出疑问的语气。(五)学习第6句。1.青蛙为什么没来参加呢?他去串门了?还是在吃饭?(他在洞里睡着啦。)2.青蛙真懒,大家都在画画儿,他居然睡觉,我们快去叫醒他,好吗?(不行,他正在冬眠。)??3.教师指名回答,适时点拨:什么是冬眠?还有哪些动物需要冬眠?(蛇、刺猬等动物也冬眠,借此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三、回顾全文,熟读成诵1.齐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播放课件,学生根据情境背诵课文。3.学生自编动作背诵课文。
拓
展
阅
读
1、利用课件出示阅读篇目,指名读文章篇目
《腊梅花》
2、学生自主阅读,交流阅读收获。
3、教师赠格言,陶冶情感。 课
堂
写
话 你知道还有哪些小动物还能画竹叶、枫叶、梅花和月牙?请你当小诗人来编一编、写一写。 板
书
设
计 12雪地里的小画家
竹、牙、马、用、几
教
学
反
思
阅读材料
腊梅花
腊梅花,脸儿黄,
身上不穿绿衣裳。
大雪当棉被,
风来挺胸膛,
别的花儿怕冬天,
只有腊梅开得旺
课题:13.乌鸦喝水课型:新授课课时:1
主备人:使用人:授课时间:年月日
主备人初备教案 个案生成 教学
目标 1. 认识“乌、鸦”等11个生字和反文旁1个偏旁;会写“只、石”等5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认识自然段。 教学
重点 准确认读、规范书写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
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认识自然段。
教学
准备 课件阅读材料 教学
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法 教学
环节 师生活动
激
情
引
入
一、激趣导入,随题识字
导入: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你们看——(出示乌鸦图片)他是谁?同学们说对了,他就是乌鸦。(板书:乌鸦)识记“乌鸦”这两个字(没眼睛的小鸟眼前一片“乌”黑,鸟前长牙就念“鸦”)。齐读。教师简介乌鸦。
2.乌鸦虽然长得不好看,叫声也不好听,但他却十分聪明,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他的小故事。看看他是怎样利用自己的智慧喝到水的。(板书:喝水)
3.齐读课文题目,注意“水”是翘舌音。 学
习
新
课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读课文。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注意停顿。
(2)借助拼音,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词,并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认读生字词。
课件出示带拼音词语:
wūyā??dàochù??bànfǎ??
乌鸦???到??处??办法
pánɡbiān???xǔduōshízǐ
旁???边???许?多石??子
fànɡjìn?zhǎoshuǐkànjiàn??
放??进找???水????看??见
yìzhī???kǒukě
一只????口??渴
(1)指名开火车朗读,师生正音。
(2)去掉拼音读。
3.整体感知。
(1)怎样判断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自然段的前面有两个空格。)
(学生小声自由快速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师生以“五不”要求(不错读、不添读、不漏读、不回读、不破读。)评议学生朗读情况。
三、问题入手,朗读感悟
1.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喝到水的?请大家读一读课文。(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
2.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识记、书写“石”字。
(1)瓶子里的水是怎样升高的?(渐渐)能换个词吗?(慢慢、一点一点)用“渐渐”说一句话。教师引读: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
(2)瓶子里的水为什么会渐渐升高呢?(放进了小石子。)
识记、书写“石”字。教师在田字格中书写,强调注意笔顺,第二笔是撇,要舒展一些。书空、动笔写。学生组词(石碑、石头等)。
(3)乌鸦是怎样把小石子放进瓶子里的?(一颗一颗)从这个词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小石子多、小乌鸦做事认真、有耐心……)
(4)指导学写“多”字。注意音节是三拼音,介母不要丢;书写时上下两个“夕”要竖直摞起来。
(课件出示“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
(5)认读“放”字,学习“反文旁——攵”。
(6)指名朗读句子,教师相机指导。
(7)齐读第3自然段。
3.为什么乌鸦放进瓶子里的是“小”石子?而且要“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四、布置作业
1.准确认读要求会认的字。
2.书写生字“石”“多”。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拓
展
阅
读 出示阅读篇目,教师强调
自主阅读,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 课
堂
写
话 1、课件出示词语:乌鸦、到处、办法、旁边、许多石子
2.学生自主写话,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优秀写话,赏析评价。
板
书
设
计 乌鸦喝水
乌鸦、到处、办法、旁边、许多石子 教
学
反
思
阅读材料
爱父母的小乌鸦
同学们看见过乌鸦吗?乌鸦也叫“老鸹”,它长着一身黑色的羽毛,不怎么好看,它呱呱地叫,声音也不好听,但是乌鸦的心灵很美,从小就懂得爱自己的爸爸和妈妈。
小乌鸦的爸爸、妈妈老了,飞不动了,小乌鸦就天天飞出去给它们找吃的。不管是呼呼地刮着大风,还是哗哗地下着大雨,小乌鸦一点儿也不怕。它从东飞到西,又从南飞到北,找到了吃的就叼回来,一口一口地喂它的爸爸和妈妈。爸爸、妈妈吃饱了,它自己才吃。小乌鸦多爱它的爸爸、妈妈啊!
课题:乌鸦喝水课型:品读课课时:2
主备人:使用人:授课时间:年月日
主备人初备教案 个案生成 教学
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引导学生体会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与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2..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认识自然段。
3. 懂得遇到困难,应认真思考、积极想办法解决的道理。 教学
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认识自然段。
认识反文旁;会写“多、出”等字。绿色 教学
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认识自然段。
认识反文旁;会写“多、出”等字。绿色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拓展阅读材料。 教学
方法 自学指导法、合作交流法等 教学
环节 师生活动
激
情
引
入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认读生字新词。指名读、齐读。
2.指名朗读全文。
3.思考: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 学
习
新
课
二、精读感悟,随文识字
1.过渡。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他就喝到水了。那么,他为什么会用往瓶子里放小石子的办法来喝水呢?请同学们好好地读课文第1自然段,用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
2.以读代讲,感悟交流。
出示第1自然段: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但是,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
(1)因为瓶子的特殊性——瓶口又小,水又不多,使得乌鸦即使看到了水,也喝不到。他此时是什么样的心情(着急)。指导朗读。
(2)小乌鸦为什么这么着急呀?你是从哪句话知道的?指导读第1句话。
(出示卡片:“到处”“找水”。)
读词,注意“处”“找”都是翘舌音,用顺口溜识记“处”“找”。乌鸦会到哪去找水喝呢?试着用“他也许去____找,也许去____找。”这个句式说一说,理解“到处”。指导朗读。
(3)乌鸦这么辛苦到处找水喝,当他看到一个有水的瓶子时,他的心情会怎么样?指导读第2句话。
(4)师生配合读这一自然段。
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乌鸦找呀找呀,终于——(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
三、情境再现,明白道理
1.这只口渴的乌鸦喝到水了吗?他是看见了什么才想出办法来的?
2.是什么样的石子?有多少?
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3.乌鸦能喝到水,不仅因为他勤于动脑,还因为他——(善于观察)。乌鸦终于喝到了水,你们高兴吗?下面请同学们再大声朗读课文,想象并体会一下乌鸦的心情变化。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
4.指名读全文。
这真是一只——(聪明的乌鸦)。你们想做一次乌鸦吗?我们一起来看看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好吗?
学生做向饮料瓶子里放小石子,水渐渐升高的实验。通过“许多”“小石子”“一颗一颗”体会、感悟作者用词的准确。
四、入情入境,合作表演
1.同桌练习。
同桌配合:一人读课文,一人扮演小乌鸦,可以加动作。教师相机指导。
2.一组或多组上台表演。
五、质疑问难,开拓思路
假如周围没有小石子,你能帮助乌鸦想想别的办法吗?
学生互相交流,指名说一说。
六、指导书写
1.出示“只”“出”“见”这三个字。
2.尝试给生字组词。
3.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时注意点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只”的下半部分“八”要注意不要和上半部分的“口”挨上。“见”的第三笔撇和第四笔竖弯钩要挨在一起,不要写成“儿”。
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拓
展
阅
读
《小乌鸦爱妈妈》 课
堂
写
话 1、课件出示写话题目,学生自由读写话要求:
结合课本图片,用上书中的词语仿写课文。
2、学生自由写话。
3、交流评价。 板
书
设
计 13、乌鸦喝水
找水喝
喝不着
想办法
喝着水 教
学
反
思
阅读材料
小乌鸦爱妈妈
路边开放野菊花,飞来一只小乌鸦,不吵不闹不玩耍,急急忙忙转回家。它的妈妈年纪大,躺在家里飞不动,小乌鸦叼来虫子,一口一口喂妈妈。多可爱的小乌鸦,多懂事的小乌鸦,多懂事的小乌鸦,飞来飞去不忘记,妈妈把它养育大。
课题:14.小蜗牛课型:新授课课时:1
主备人:使用人:授课时间:年月日
主备人初备教案 个案生成 教学
目标 1.认识“住、孩”等12个生字和王字旁1个偏旁;会写“对、妈”等4个字。
2. 借助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
重点 准确认读、规范书写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
难点 识字写字 教学
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歌曲《蜗牛与黄鹂鸟》MV;制作蜗牛图片、生字词卡片和小蜗牛和蜗牛妈妈头饰;查找资料了解四季特点,搜集描写四季的古诗词。(教师)
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了解四季的特点。(学生) 教学
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法 教学
环节 师生活动
激
情
引
入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歌曲《蜗牛和黄鹂鸟》MV,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歌唱的是哪两种小动物。你们见过蜗牛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小蜗牛的故事。(板书:小蜗牛)
2.学生齐读课文题目。(出示蜗牛图片)师生简介。
3.学写“牛”字。
强调书写时要注意第一横短,第二横长,竖写在竖中线上。
4.这篇课文讲的是小蜗牛的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学
习
新
课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二、整体感知,扫清障碍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音和停顿。
2.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桌间互助认读生字。
3.检查识字情况。
课件出示带拼音词语:
zhùzàiháiziwánquán
住在孩子完全
biànhuífāyáhǎojiǔ
变回发芽好久
wōniúwánbɑpáyɑpá
蜗牛玩吧爬呀爬
指名开火车认读,师生正音,注意下列生字的发音:“子”是平舌音,在“孩子”一词中读轻声;“住、树”是翘舌音;“吧、呀”是轻声。有错及时纠正。
4.学习新部首“王”。
5.整体感知,学写生字。
导学:生字我们都认识了,再读课文,你能把它读好吗?请大家再一次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争取把字音读得更准确,句子读得更通顺,同时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1)学生大声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师生以“五不”要求(不错读、不添读、不漏读、不回读、不破读。)评议学生朗读情况。
(3)想一想,这篇课文是通过什么形式来向我们讲述这个小故事的?
(4)学写“对”字。
①观察“对”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教师范写,强调“又”变成部首时第二笔是点,不是捺,右边的“寸”要比“”低一点,最后一笔点写在田字格的十字交叉点上。
③学生动笔写一写。
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小蜗牛和妈妈一共进行了几次对话?你是怎么找到的?
在学生的交流中,认识冒号、引号,并简单了解用法。
2.你能找到他们的第一次对话在第几自然段吗?
指名朗读第2、3自然段,教师相机正音。
3.这次对话讲述的是什么时候?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哪干什么?
(1)指名读第2自然段。
(2)交流、汇报教师提出的问题。
(3)学写“妈”字。
①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这个字。
②观察“妈”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③教师范写,强调“女字旁”。
④学生动笔写一写。
4.从这个自然段中,你还知道了什么?(春天来了,小树发芽了。)你知道春天还有哪些特点吗?
预设: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小草从地下钻出来了、小河里的冰融化了……
5.图文结合,指导朗读。
导学:蜗牛妈妈是怎么对小蜗牛说的呢?
(1)看第一幅图,观察小蜗牛和蜗牛妈妈在一起时的表情和姿态,想象一下,这对母子感情怎么样?(很好、很幸福)蜗牛妈妈会怎样对小蜗牛说话呢?
学生自由练读。
(2)指名朗读,注意声音要轻柔,语速可以稍慢,读出妈妈对小蜗牛的疼爱。
(3)小蜗牛看到蜗牛妈妈说的景象了吗?(没有)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指导读第3自然段第1句话。(“爬呀,爬呀”和“好久”要重读,而且语速要慢。)
(4)那他看到了什么?
出示第二幅图,说一说小蜗牛看到的草莓什么样?(又大又红)
(5)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小蜗牛的话,要读出小蜗牛的天真无邪。
(6)同桌分角色朗读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第一次对话,并评出最优秀的到前面戴头饰表演。
6.小蜗牛在春天出发,爬了好久才回到家,告诉妈妈他看到的景象,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拓
展
阅
读 出示阅读篇目,教师强调
自主阅读,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 课
堂
写
话 小乌鸦用什么办法喝到水的,请写一写
板
书
设
计 zhùzài???háizi???wánquán??
住??在孩??子完??全
biànhuí????fāyáhǎojiǔ
变?回发芽好?久
wōniú???wánbɑ?????páyɑpá
蜗牛??玩吧??爬呀爬
教
学
反
思
阅读材料
(一)蜗牛与黄鹂鸟
(阿)门(阿)前一棵葡萄树
(阿)嫩(阿)嫩绿地刚发芽
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呀
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阿)树(阿)上两只黄鹂鸟
(阿)嘻(阿)嘻哈哈在笑它
葡萄成熟还早的很哪
现在上来干什么
阿黄阿黄鹂儿不要笑
等我爬上它就成熟了
课题:蜗牛课型:品读课课时:2
主备人:使用人:授课时间:年月日
主备人初备教案 个案生成 教学
目标 认识“住、孩”等12个生字和王字旁1个偏旁;会写“对、妈”等4个字。借助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
重点 借助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
难点 借助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拓展阅读材料。 教学
方法 自学指导法、合作交流法等 教学
环节 师生活动
激
情
引
入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认读生字新词。指名读、齐读。
2.学生看图复述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第一次对话。
3.小蜗牛又看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呢?让我们快到课文中去找找吧! 学
习
新
课
二、自主学习,感受四季特点
1.自然过渡,学习第二次对话。
谁知道小蜗牛接着看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请同学们读一读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第二次对话。你是从哪句话知道是夏天的,用横线画出来。
出示第二次对话内容:
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夏天了!快去摘几颗草莓回来。”
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它说:“妈妈,草莓没有了,地上长着蘑菇,树叶全变黄了。”
(1)这部分是谁说的?请你读一读。你能用妈妈对孩子说话的语气来读一读这部分吗?
(2)理解“已经”一词,用“已经”说一句话。
预设:我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我已经吃完早饭了。
(指导朗读蜗牛妈妈的话,注意重读“已经”这个词。)
(3)从蜗牛妈妈的这句话中你还知道了什么?
预设: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摘几颗草莓。
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快去摘几颗草莓。
(4)小组交流:小蜗牛摘到草莓了吗?为什么?它又看到了什么?
预设:小蜗牛没摘到草莓,因为草莓没有了,它看到了树叶黄了,地上长着蘑菇。
(5)指名全班交流。
(6)指导朗读第二次对话。注意读出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不同语气。
①自由练读。
②指名朗读。
③分角色朗读。
2.自主学习第三次对话。
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摘草莓,可它没摘到,这是为什么呢?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自学第三次对话。
(1)出示自学提示:
①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这次对话与前两次有什么不同?
②用横线画出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干什么的句子。
③用浪线画出小蜗牛说的话,多读几遍,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④从最后一个自然段中你读懂了什么?
(2)小组之间交流,教师巡视。
(3)指名交流。
三、角色朗读,情境再现
1.三人小组合作分角色练读。
提示:注意角色分配(一人旁白、一人小蜗牛、一人蜗牛妈妈)。
2.指名分角色朗读。
3.评选出最佳选手。
四、指导书写
1.出示“全、回”两个字。
2.尝试给生字组词。
3.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注意点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学生独立书写,同桌互评,互相借鉴,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书上描红,体验自己书写与书中不同之处。
6.学生再写,班级展示。
7.反馈交流,展示评议,评选“小小书法家”。
拓
展
阅
读
四季歌 课
堂
写
话 仿照课文,练习对话
导语:同学们,这篇课文通过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三次对话,向我们介绍了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你能用对话的方式来介绍一下你眼中的四季吗?
小黑板提示:
________对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已经是春天了!”
________对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已经是夏天了!”
________对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已经是秋天了!”
________对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已经是冬天了!”
1.学生小组讨论,教师相机指导。
2.指名说一说,师生评议。
板
书
设
计
14.小蜗牛
春夏秋冬
教
学
反
思
阅读材料
(二)四季歌
叶芽叶芽点点,已经已经春天;
草莓草莓甜甜,已经已经夏天;
蘑菇蘑菇圆圆,已经已经秋天;
白雪盖住地面,全变全变不见。
课题:口语交际《小兔运南瓜》课型:课时:1
主备人:使用人:授课时间:年月日
主备人初备教案 个案生成 教学
目标 1、动脑筋想出小兔把南瓜运回家的办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2.积极参与讨论,能把自己想到的办法说清楚,并能对别人说的办法进行评论。 教学
重点 1. 乐于与别人交流,把自己想到的方法说清楚。
2. 积极参与讨论,能选出自己喜欢的方法,并能说出理由。 教学
难点 1. 乐于与别人交流,把自己想到的方法说清楚。
2. 积极参与讨论,能选出自己喜欢的方法,并能说出理由。 教学
准备 课件 教学
方法 教学
环节 师生活动
激
情
引
入
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课件演示)一只可爱的小兔蹦蹦跳跳地来到南瓜地里,看见一个大南瓜。他高兴极了,想把南瓜运回家,可是抱不动。他愁眉苦脸地说:“我怎么才能把这个大南瓜运回家呢?”
师:你们认识这只小动物吗?喜欢他吗?
生:认识,是小兔。喜欢!
师:这么可爱的小兔遇到什么难题了?为什么愁眉苦脸的呢?
生:他想把大南瓜运回家,可是他抱不动。
师:小朋友,咱们现在就一起来帮助小兔想办法,好吗?
生:好。 学
习
新
课
二、全班交流,展示表达
师:我们怎么帮小兔啊?快快转动你们的小脑袋想一想吧!想好了就马上把你的办法告诉小兔,好吗?
生:小兔可以请好朋友小灰兔、小牛、小羊帮忙把南瓜抬回家。
师:这种办法是请别人帮忙。真不错!还有其他的办法吗?
生:我可以帮小兔把南瓜抱回家,也可以背着南瓜回家。
师:你可真是个“大力士”啊!
生:小兔可以把大南瓜立起来,滚着往前走。
师:噢,自己解决问题,把南瓜当成车轮啦!这个办法真好!
生:小兔,我也有一个办法。你可以找根绳子拴住南瓜,把它拉回家。
师:有道理。这个办法能从实际情况去想,让小兔自己克服困难。
生:小兔,你也可以找来一根木棍,撬着移动南瓜,然后把南瓜运回家。
师:这种办法也是自己克服困难,不过挺费劲的。还有更巧妙的办法吗?
生:小兔可以向别人借车运大南瓜。
师:向谁借车?借什么车?
生:向邻居借车,有小货车最好,推车也行。
师:先求助别人,再自己运。
生:小兔可以用许多打了氢气的气球拴住大南瓜,然后把南瓜运回家。
师:很有创意!
师:你们真棒!想的办法真多。我把掌声送给你们。
师:(过渡)刚才大家都积极动脑,大胆发言,说出了自己想的办法。你们的办法都不错,可是小兔不知道选哪种办法好啦!现在请你们帮助小兔参谋参谋,他应该选哪种办法。
三、讨论评议,注重表达
(学生分组讨论后汇报。)
生:我觉得用抱或背的办法不好,因为这样很费劲又很慢。第3种办法把南瓜立起来滚回家就很好。
师:对呀,如果路平好走,自己推着南瓜滚回去的办法就挺好。
生:我认为向别人借车运南瓜的办法好,又快又轻松。
师:如果路陡难走,用小车运的办法就不错。
生:用气球运南瓜的办法好,很省力。(许多生:不好,不好。)
师:为什么不好?
生:万一气球撞到树上或者被什么东西扎了就会破,南瓜就会掉下来摔坏,那就白费力气了。
师:看来这办法还不容易实施呢。
生:我觉得第4种和第5种办法不好,小兔小,南瓜大,用绳子拉或用木棍撬着移动都太费劲。
师:是啊,这对小兔来说都太不容易做到了。
生:我觉得还是第1种办法好,自己搬南瓜很费劲,请好朋友小灰兔、小牛、小羊帮忙抬,就比较轻松了,“人多力量大”。
师:你们说的都很有道理。老师替小兔谢谢你们!以后我一定要向你们学习,遇到事情多动脑筋想办法。
四、拓展延伸,学科综合
师:(课件播放音乐)我们用自己喜欢的办法帮小兔把南瓜运回了家,现在就请每位小朋友选一种运南瓜的办法把它画下来,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画。回家后把小兔运南瓜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拓
展
阅
读 课
堂
写
话 学生选择一种运南瓜的方法练习写片段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阅读材料
职业
早晨,钟敲十下的时候,我沿着我们的小巷到学校去。
每天我都遇见那个小贩,他叫道:“镯子呀,亮晶晶的镯子!”
他没有什么事情急着要做,他没有哪条街一定要走,他没有什么地方一定要去,他没有什么时间一定要回家。
我愿意我是一个小贩,在街上过日子,叫着:“镯子呀,亮晶晶的镯子!”
下午四点,我从学校里回家。
从一家门口,我看得见一个园丁在那里掘地。
他用他的锄子,要怎么掘,便怎么掘,他被尘土污了衣裳,如果他被太阳晒黑了或是身上被打湿了,都没有人骂他。
我愿意我是一个园丁,在花园里掘地。谁也不来阻止我。
天色刚黑,妈妈就送我上床。
从开着的窗口,我看得见更夫走来走去。
小巷又黑又冷清,路灯立在那里,像一个头上生着一只红眼睛的巨人。
更夫摇着他的提灯,跟他身边的影子一起走着,他一生一次都没有上床去过。
我愿意我是一个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灯去追逐影子。
课题:语文园地八课型:课时:1
主备人:使用人:授课时间:年月日
主备人初备教案 个案生成 教学
目标 1.认识多种职业,学习在生活中识字。
2.通过读词语来巩固会认的生字并积累词语。
3.掌握书写祝福话语的格式。
4.掌握书写规则。 教学
重点 1.认识多种职业,学习在生活中识字。
2.通过读词语来巩固会认的生字并积累词语。 教学
难点 1.认识多种职业,学习在生活中识字。
2.通过读词语来巩固会认的生字并积累词语。.初步掌握形声字的特点。 教学
准备 1.课件、图片、制作精美的贺卡。(教师)
2.词语卡片、彩纸。(学生) 教学
方法 教学
环节 师生活动
激
情
引
入
一、激趣导入
1.设疑:同学们,能说说自己的亲人在哪里工作,是什么职业吗?
2.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
3.教师小结:通过今天的交流,同学们知道了很多职业名称。现在,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工作地点和职业名称吧! 学
习
新
课
二、识字加油站
1.课件出示“趣味识字”内容。
师:同学们,让我们和这些名称打个招呼吧!热情地叫出它们的名字。(学生齐读)
2.认识“工、厂、医、院、生”,指导识记。
3.指导书写“工、厂”,学生写完后在小组内展示评价。(在学生书写之前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4.学生交流:说一说自己还知道哪些职业。
三、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
(1)出示词语卡片。
果皮树皮加法办法旁边两边
许多也许到处四处学生生气
(2)多种方式读词语:领读、学生齐读、开火车读。
(3)说说每组词语的意思。
(4)继续扩词,积累词语。让学生用“皮、法、边、许、处、生”继续组出不同的词语。
2.写祝福语。
(1)教师出示多种贺卡,让学生欣赏祝福语。
(2)课件演示祝福语的格式。
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给谁写,我们要顶格写。然后空两个格(大概两个字的位置)写上祝福的话。最后要写上我们的名字。
(3)说一说你准备给谁写,写什么话。
(4)一起试着做一张贺卡。
(5)展示自己制作的贺卡。
四、书写提示
1.指导学生观察“小、水”的书写过程。
2.让学生说说这两个字书写过程中共同的笔顺规则。
3.教师强调“先中间后两边”的笔顺规则。
4.指导学生观察“月、问”的书写过程。
5.学生共同总结“先外后内”的笔顺规则。
6.学生练写“小、水、月、问”。 拓
展
阅
读 《新年到》 课
堂
写
话 元旦到了,给老师或同学写一句祝福的话吧! 板
书
设
计 语文园地
一、识字加油站
二、词句段运用
三、书写提示 教
学
反
思
阅读材料
新年到
新年到,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小朋友们哈哈笑;
新年到,新年到,贴对联,放鞭炮,噼里啪啦吓一跳;
新年到,新年到,包饺子,蒸年糕,全家团圆乐滔滔;
新年到,新年到,我给奶奶拜个年,奶奶给我红包包;
新年到,新年到,见面都说过年好,互相恭喜大家好;
新年到,新年到,舞狮子,踩高跷,庙会上面好热闹;
新年到,新年到,新年要有新气象,工作学习步步高
课题:语文园地八课型:课时:2
主备人:使用人:授课时间:年月日
主备人初备教案 个案生成 教学
目标 1.认识家庭成员,借助拼音读词语,第二个字要读轻声。
2.总结一些特殊偏旁和表意字的关系,了解形声字。
3.区别笔画相似、写法不同的字。
4.借助拼音把故事读通顺。 教学
重点 借助拼音读故事。 教学
难点 总结表意字和形声字的规律。
教学
准备 课件 教学
方法 合作学习法 教学
环节 师生活动
激
情
引
入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美,就看你有没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今天呀,老师为你们介绍两个新朋友,看看他们在生活中都发现了什么? 学
习
新
课
二、故事导趣,形象背诵
1.讲《画风》的故事。一个老画家给他的弟子出了一道题目,要求他的弟子画出风的样子。周围的人听后都说风没有形状,也看不见样子,该怎么画?老画家的弟子们开始画画了。一会儿弟子们画完了,老画家非常高兴。你们想看一看这几幅画吗?
2.出示图画,(按照诗句的顺序出示)说一说你看到风了吗?(引导学生说出从哪些现象可以看出风的存在。)
3.我们为这几幅画配上诗句吧。课件按图片依次出示诗句,引导学生按照图画背诵。
4.这么美的一首诗是唐朝诗人李峤写的。这首小诗也是一则谜语,同学们回家要背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猜一猜诗里面写的是什么。
小结:看看古人多了不起呀!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感到骄傲。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及热爱。
三、快乐积累,了解民俗
1.同学们知道过大年吗?能说一说过年之前你们家里都要做些什么吗?
2.中国农历新年称为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团结、兴旺的象征,同时也是对未来寄予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我们要做好多事情,快一起读一读,看看我们都要准备什么。
3.学生自由读童谣。
4.说一说这首童谣中你哪里没读懂。
预设:(1)腊八:就是农历的十二月初八。
(2)糖瓜:用麦芽糖做成圆圆的小南瓜的形状。这种糖很粘,会粘住牙齿,让我们说不了话。(可以讲一讲灶王爷的故事)
(3)熬一宿:就是一晚上不睡觉。
5.齐读童谣。
四、布置作业
1.回家和家里人猜谜语。
2.按笔顺规则书写“小、月”。
3.和家长一起读《春节童谣》,与家长进一步交流中国民俗的特色。 拓
展
阅
读 新年好 课
堂
写
话 新年大吉财源广进吉祥如意写段祝福别人的话
板
书
设
计 语文园地八
职业场所
皮、法、边、许、处、生
称呼顶格写名字和日期右对齐
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内
《风》《春节童谣》 教
学
反
思
阅读材料
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小编准备了新年好儿歌,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过年啦高高兴兴过大年,过大年,吃饺子,放鞭炮,收红包,打花灯,穿新衣,一年一个新气象,全家团圆乐呵呵。
过大年新年到,新年好,新年真热闹。欢欢喜喜做年糕,宝宝也来凑热闹。结果变成了小花猫,逗地奶奶哈哈笑。
新年到新年到,新年到,敲锣打鼓放鞭炮,新年到,新年到,小朋友们拍手笑。
新年童谣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舞龙灯,踩高跷,迎财神;大家乐滔滔,大家一起迎接新年到。
一年级语文上册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