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2022-08-12 | 阅:  转:  |  分享 
  
1925年Gorter和Grendel用丙酮从一定数量的红细胞中抽提脂类,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
胞表面积的2倍。由此确定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1970年,科学家用绿色荧光染料标记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
子,用红色荧光染料标片记人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然后将两种细胞进行诱导融合,刚开始融合细胞中红色和绿色各分布在两侧,在37度条件下
经过40分钟后,问:出现了什么现象?说明什么呢?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科网1.
细胞膜的功能有哪些?2.细胞膜具有弹性吗?塑料袋普通布弹力布其他……用结构跟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分析,用哪种材料做细胞膜
更适于体现细胞膜的功能?细胞膜具有:1.屏障分隔作用2.选择透过性3.弹性1.体会科学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2.阐明
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目标引领】探究点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材料一、时间:19世纪末人物:
欧文顿实验膜是由脂质组成的: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上万次实验发现问题:提出假说:细
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同膜是由脂质组成的不溶于脂质的物质溶于脂质的物质细胞膜思考与讨论:欧文顿的猜想有没有道理?欧
文顿猜想:膜是由脂质组成的结论对不?最初依据实验现象和有关知识,经过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想像,提出设想,是一种常见的科学方法。假
说还需要通过实验观察直接证实。假说材料二、20世纪初,科学家对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细胞膜进行了化学分析成果:确定细胞膜的主要
成分的确是脂质和蛋白质。提出假说观察和实验证据观察和实验依据推理和想象验证和完善实验证据得出结论思考与讨论:欧
文顿当时为什么不进行化学分析?该化学分析对欧文顿的猜想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一个模型的提出要经历怎样的过程呢?实验证据材料
三、时间:1925年人物:两位荷兰科学家高特Gorter和格伦德Grendel实验:用丙酮从红细胞中抽提出脂质
,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两倍。结论: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GORTER活
动一:利用你小组的知识推理和想象,提出许多磷脂分子在空气和水界面上单分子排布的假说,并用画图来表达。活动二:利用你小组的知识
推理和想象,提出许多磷脂分子放在水槽的两个夹板的空隙当中和水中央假说,并用画图来表达。脂质和蛋白质是怎样形成生物膜的呢?磷脂是
组成细胞的主要脂质,是一种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所组成的分子。它有一个亲水磷酸“头”部,和一个疏水的脂肪酸的“尾”部。亲水
“头部”疏水“尾部”小资料水环境水环境非水环境水环境材料四、20世纪50年代电子显微镜诞生。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蛋白
质显得灰暗,磷脂分子显得光亮。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蛋白质位于脂双层的什么位置呢?
思考与讨论:为什么科学家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膜?提出假说:蛋白质的分布是均匀的,生物膜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三层
结构构成的静态统一结构“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明治模型单位膜模型无法解释的现象思考与讨论:生物膜是一个静态的、统一的结
构合理吗?细胞膜上蛋白质的分布是均匀的,这个假设正确吗?用荧光染料标记某种物质,利用其荧光特性,来反应研究对象的相关信
息。荧光标记技术37℃下40min后出现了什么现象?说明什么?细胞膜具有流动性材料五、时间:1970年
人物:弗雷(Frye)和埃迪登(Edidin)实验:将人和鼠的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用不同荧光标记后,让两种细胞融合。实验证据该
实验过程当中,我们也会发现科学技术对细胞膜的研究起到非常大的推动作用。新技术带来新模型在新的观察和实验证据的基础上,1972
年桑格(S.J.Singer)和尼克森(G.Nicolson)提出了新的生物膜模型———流动镶嵌模型,为多数人所接受。流动镶嵌模
型一定的流动性(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都是运动的)探究点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问题1、生物膜主要成分是什么?问题2
、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什么?问题3、蛋白质分子存在形态有哪几种?问题4、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什么?主要由蛋白质和脂质组成磷脂双
分子层(亲水性头部朝向两侧,疏水性尾部朝向内侧)。有镶在表面、嵌入、贯穿三种。外侧有的蛋白质分子与糖类结合形成糖被。体现了生物
膜的不对称性。(糖被:由糖蛋白构成,有识别、保护和润滑作用)问题5、生物膜的功能特点是什么?具有选择透过性能不能举出例子说明
细胞之间有识别作用,并且跟糖蛋白有关?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否已完美无缺呢????1925年Gorter和Gre
ndel用丙酮从一定数量的红细胞中抽提脂类,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由此确定脂质
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1970年,科学家用绿色荧光染料标记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用红色荧光染料标片记人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然后将两种细胞进行诱导融合,刚开始融合细胞中红色和绿色各分布在两侧,在37度条件下经过40分钟后,问:出现了什么现象?说明什么呢?
献花(0)
+1
(本文系老马和老马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