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第46位状元蔡以台交游考蔡宏伟敬撰弁言坊间传生于雍正七年(1729年)的蔡以台(据郁伟新先生考订,蔡以台应该是生于1716年,卒于 1769年以后)1757年中状元时,年仅28岁(或41岁),今后不论仕宦,还是治学,应该有很高的声望和成就。可惜自乾隆二十六年(1 761年)担任过一段时期的会试考官后,他便因母亲年迈,辞官离京,作别了名利之区。此后不久母亲病殁,他也因悲伤过度,染病去世。一树好 花盛开过,终惜结果无多。留给这位清朝第46位状元身后的寂寞,让人在感叹世事的无常的同时,也唏嘘生命的脆弱和短暂。在蔡以台譬如朝露 的一生中,他与同时代的许多留名史册的人士有过交集。除乾隆皇帝、慎靖郡王、尹继善这些帝王将相外,乾隆时期的一流学者、诗人如董邦达、钱 大昕、纪昀、钱载、蒋士铨等,以及嘉善望族周沣、周震荣父子,海宁袁花查氏家族的查培继都和他有过交往。他的恩师沈辰垣,以及沈辰垣的同年 仇兆鳌、同乡柯崇朴,都影响了蔡以台的治学、审美趣尚,他们不仅成就了蔡以台科场夺魁的理想,也向世人展示了浙北地区丰厚的人文底蕴。本 文从有限的前人记述中蒐集爬梳,摘录相关材料,辅以个人的研读心得,俾能大致勾勒蔡以台生前的交游情况。作者才疏学浅,谫陋处难以避免,枕 望海内外方家指正。蔡以台与慎靖郡王允禧的交往——兼说蔡以台与《红楼梦》研究的因缘蔡以台中状元后,在北京结交的最重要的人物除乾隆皇 帝外,便是康熙皇帝的第21个儿子慎靖郡王允禧。允禧与侄子乾隆皇帝同年,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去世 ,终年48岁。大概因为生母陈氏是汉族人,允禧至死也是位郡王,不像他的同父异母的弟弟,照例得被封为亲王。允禧因为时下的一部《甄嬛传》 而“走红”,事实上他在乾隆朝算得上一位才子,至于风流不风流,有他众多传世的书法、绘画、诗文作品可以作证。乾隆对这位叔父的诗才褒奖有 加,把他的诗列在“国朝诗别裁之首,以代钱谦益者”,清王朝朝廷上下也一致认定允禧的书画成就是“本朝宗藩第一”。允禧去世后,乾隆的弟弟 弘昼写了一首题为《奉挽二十一叔父慎郡王》的诗,全文如下:悲风无端来,朱炎生凛冽。咫尺紫琼岩,幽明顿隔绝。平生与我厚,古意相劘切。 骚坛许联吟,绮筵时促膝。过从喜独便,欢娱难具述。百年似风镫,修短本难诘。所恨贤豪身,颓萎太怱卒。耿耿怀抱间,作恶那可说。哭声撼穹阊 ,哀哀耸毛发。痛定转生疑,迷罔坐一室。检点旧云烟,两?骊珠匹。讵知谆恳意,即此兆永诀。天朝笃宗亲,优诏蒙矜恤。叔其可无憾,而我转萧 瑟。悲哉三友图,早见霜松折。宾客助凄怆,琴书防散逸。盖棺事则已,流芬凭史笔。物望俪间平,千秋高郁崒。较为清晰地展示了允禧的性格和 才情。允禧字谦斋,为人也如其字。作为王室成员,他能时时做到礼贤下士。在蔡以台未结识允禧之前,允禧与郑板桥间的“神交”佳话已家喻户 晓。允禧青年时期就认识郑板桥。雍正三年,郑板桥还是一名文学青年,进京游览,结识了混在侍卫队伍中外出郊游的允禧。郑板桥无从知晓这人是 谁,但贵公子对他高雅幽默的谈吐举止,却留下了深刻印象。20年后允禧还在诗中叙述:“二十年前晤郑公”。乾隆元年(1736),郑板桥进 京赶考,中二甲进士。由于有允禧的暗中提携,郑板桥被派往山东范县当县令。如此爱才尤其偏爱擅长书画之士的允禧,早在“发现”新科状元蔡以 台之前,乾隆十七年中进士的钱载(1708-1793)、谢墉(1719-1795),乾隆十九年中进士的钱大昕(17328-1804) 这些与蔡以台同属嘉兴、上海文化圈的才艺之士已给允禧留下深刻印象,所以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二月参加丁丑科会试考中会元,四月在殿 试中大魁天下的蔡以台很快成了慎郡王府的贵客。事实上,因为蔡以台拥有老师沈辰坦的人脉,或许早于中举、中进士的时间就已经来北京拜师学 习。在纪晓岚的年谱中,提到乾隆三年(1738年),15岁的纪晓岚与陈枫崖、窦鼐、刘补山、蔡季实、刘西野、李应弦、陆青来等人,一起拜 董邦达为师,学习书法、绘画。其中的“蔡季实”便是蔡以台,依坊间蔡以台生于雍正七年(1729年)的说法,时年十岁。书法、绘画是讲究“ 童子功”的,入门之初如蒙董邦达这样的高手点拨,今后的提高才有无尽的空间。沈辰坦既然能让弟子拜董邦达为师,自然也会让他结识慎郡王允禧 。允禧时年27岁,以他对书画的热爱和造诣,势必会时常出入董邦达家。倘诚如郁伟新先生考订的那样,蔡以台生于1716年,蔡以台与允禧就 会有更多的共同话语。蔡以台有首传世的七言律诗《光明殿寓斋应慎郡王教》,全诗如下:左右邹枚幕里宾,樗材也许奉清尘。棋敲暖玉甘饶子, 诗效寒郊肯让人。兔魄乍亏三日照,桃花依旧十分春。选楼开处多闲暇,倩问朝天酒几巡。题目中的光明殿又叫大光明殿,原址位于京城西北西安 门大街的路南。这是座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的大庙,据今已有450余年的历史。后来在清雍正和乾隆年间又重建和修缮,成为皇家专用的道观。据蔡 以台同乡嘉兴人朱彝尊《日下旧闻考》记载:“大光明殿,门向东,曰登丰,曰广福,曰广和,曰广宁,二重门曰玉宫,曰昭祥,曰凝瑞。前殿则大 光明殿也,左太始殿,右太初殿。又有宣恩亭、飨祉亭、一阳亭、万仙亭。后门曰永吉、左安、右安。中为太极殿,东统宗殿,西总道殿。其帝师堂 、积德殿、寿圣居、福真憩、禄仙室五所,毁于万历三十年(1602年)。后有天元阁,下有阐元保祚”。解放初,此宫尚完整,后因改建中南海 ,遂于50年代拆除。与慎郡王一起在皇家专用道观守斋,并且以“邹枚”自居,蔡以台与允禧的关系显然很熟。正因为蔡以台与清王室主要成员 允禧很熟,再加上老师董邦达在书画界的重镇地位、自己的状元头衔,他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以及曹的好友敦诚很有可能是有交集的。于是乎, “红学”史上被炒得沸沸扬扬的曹雪芹《独坐幽篁图》疑案,把蔡以台也牵扯了进来。这是幅人物画,画的是一个清朝文人坐竹林中,前面石上置 琴一张。画的作者是蔡以台老师董邦达家的门客王冈,画中人物有人认为是曹雪芹,有人认为不是。在这幅画上题诗的人很多,有皇八子永璇和观保 、钱载、谢墉、蔡以台、钱大昕、倪承宽、那穆齐礼、张宜泉等。但这些诗均被收藏者在重裱时剪去,已无从稽考。画像的主人是否是曹雪芹, 这不是拙文要解释的问题。能与皇八子永璇这批人在同一张画上题诗,足以说明蔡以台在当时文化界是有一定影响力的。蔡以台与纪晓岚的交往乾 隆时期文坛上最有影响的人物无疑就是纪晓岚。纪晓岚生于雍正二年,即公元1724年,依坊间蔡以台生于雍正七年(1729年)的说法,纪晓 岚年长蔡以台5岁。若据郁伟新先生的考订,蔡以台生于1716年,那纪晓岚就成了蔡以台的师弟。纪晓岚年寿康永,一直活到嘉庆十年(180 5年)。因此,一生所获名位、事功为蔡以台远远不及。倘若从乾隆三年(1738年)纪晓岚与蔡以台一同拜董邦达为师学习书法、绘画算起,到 蔡以台离京探母止,纪、蔡两人当有二十多年的交往。在这期间,纪晓岚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考中解元、乾隆十九年(1754年)考中进 士,蔡以台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考中举人、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考中状元(进士第一名)。璀璨人生的起步,他们算是肩并着肩 的兄弟。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纪晓岚的生活有了大波折,他被流放去了新疆。此时,回了南方故里的蔡以台或许已经染病辞世。厄运临 头,处于寂寞中的纪晓岚或许有梦梦到了蔡以台。于是,他把蔡以台写进了自己的小说中:蔡季实殿撰有一仆,京师长随也,狡黠善应对,季实颇 喜之。忽一日,二幼子并暴卒,其妻亦自缢于家,莫测其故。姑敛之而已。其家有老妪私语人曰:是私有外遇,欲毒杀其夫,而后携子以嫁,阴市砒 制饼饵,待其夫归,不虞二子窃食,竟并死,妇悔恨莫解,亦遂并死。然妪昏夜之中,窗外窃听,仅粗闻秘谋之语,未辨所遇者为谁,亦无从究诘矣 。其仆旋亦发病死,死后,其同侪窃议曰:主人惟信彼,彼乃百计欺主人,他事毋论,即如昨日四鼓诣圆明园侍班,彼故纵驾车骡逸,御者追之复不 返,更漏已促,叩门借车必不及,急使雇倩,则曰:风雨将来,非五千钱人不往。主人无计,竟委曲从之。不太甚乎?奇祸或以是耶?季实闻之曰: 是死晚矣,吾误以为解事人也。陈枫崖光禄言:康熙中,枫泾一太学生,尝读书别业。见草间有片石,已断裂剥蚀,仅存数十字,偶有一二成句, 似是夭逝女子之碣也。生故好事,意其墓必在左右,每陈茗果于石上,而祝以狎词。越一载余,见丽女独步菜畦间,手执野花,顾生一笑。生趋近其 侧,目挑眉语,方相引入篱后灌莽间。女凝立直视,若有所思,忽自批其颊曰:“一百余年,心如古井,一旦乃为荡子所动乎?”顿足数四,奄然而 灭。方知即墓中鬼也。蔡修撰季实曰:“古称盖棺论定。观于此事,知盖棺犹难论定矣。是本贞魂,乃以一念之差,几失故步。”晦庵先生诗曰:“ 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谅哉!《阅微草堂笔记》中的这两则故事都提到了“蔡季实”。“季实”是蔡以台的字,“殿撰”与“修撰 ”意思相同,是蔡以台当日在翰林院的职衔。前一则故事,讲的是因果报应,蔡以台是当事人,表现出诚笃、仁厚的性格,估计纪晓岚先前对蔡以台 的易轻信他人的毛病是有较深印象的;后一则因为事情“发生”在枫泾,所以自然想起枫泾籍友人蔡以台的评论。或许这个故事原本就是蔡以台讲给 纪听的,纪现在写成文字,自然有份缅怀的感情在。除纪晓岚外,乾隆朝最优秀的诗人钱载、最优秀的戏曲作家蒋士铨都和蔡以台有过交往。钱载 是浙江嘉兴人,与蔡以台有同乡之谊,彼此间有书画、诗文往还。蒋士铨有一首题为《迈陂塘?题潞河送客图饯蔡兰圃归觐次戴匏齐韵》的词传世, 其中的“蔡兰圃”就是蔡以台。蔡以台与嘉善周氏家族的交往嘉善周氏家族,准确地说,应是浙北周氏家族。这个家族的子孙遍布浙江省北部的嘉 善、平湖、海盐等地。因为蔡以台时候的枫泾南镇归属嘉善,因而与他有交集的是嘉善的周氏家族。乾隆十六(1751年)辛未科的探花周沣( 1717-1762)是那时的嘉善周家的俊杰子弟,他和他的哥哥周翼洙、弟弟周既济、儿子周震荣都是蔡以台的诗友。周沣考中探花后的第6年 ,蔡以台考中了状元。他们两人都曾在会试中考取过第一名。可以想见,在当时的嘉善,周沣和蔡以台都是莘莘学子的榜样。周沣中探花后的人生 轨迹,竟由蔡以台复制。周沣在乾隆十六年(1751年)考取探花进入翰林院担任编修,受乾隆皇帝器重,任《续文献通考》总裁;第二年(17 52)即因双亲年老,告假返回嘉善。1762年,即乾隆二十七年,周沣病逝于长江的船中,终年45岁。周沣的儿子周震荣(1730-17 92),字青在,号筤谷。他在乾隆十七年(1752年)考取举人,先后在安徽、河北、京畿地区担任知县、同知。他与蔡以台年少即结交,后来 蔡以台中状元进入仕途,在顺天府任乡试同考官时,与周震荣他乡遇故知,彼此有诗文往返。周震荣在河北永清担任知县时曾给一个姓张的乞丐写 了篇《书永清张乞人事》的文章,以表彰他的“孝”和“廉”。周震荣的朋友杭州人赵佑(1727-1800)读后,很有感触,便写了篇《书〈 书永清张乞人事〉后》的读后感,告诫做官的人要行孝、清廉。赵佑的这篇文章后来收录在《续古文观止》中,后人藉此可了解周震荣的为人和文采 。赵佑是蔡以台在翰林院的同事,他和周震荣的交往,很有可能是蔡以台牵的线。蔡以台在一首题为《寄周青在》的七言律诗中写道:白板岩扉负 甲开,但无车马便蓬莱。风筛千个平安竹,雪压一枝偃蹇梅。慧业已甘灵运后,夜窗还待子猷来。红炉绿蚁春温在,莫枉相思一寸灰。用谢灵运、王 子猷这些古人来类比,赞美周震荣(字青在)的洒落、淡泊的精神品格,表达自己的关切、思念之情。蔡以台与嘉善周家的这种亲密关系,到了陈康 祺笔下,便有了“鬻妻养母”的传奇故事。闽中蔡殿撰以台,赤贫至孝,无以为养,将鬻妻,其夫人不忍拂,请行。抵富家,白其故,乞改执爨役。 主人感动,遂如指。一日,召墨客入书斋,适遇夫人,相对泣。主人骇诘之,知客即蔡也,乃送还夫人。未几,蔡联捷会状,屡典文衡,激厉寒, 现身说法,初不以此事为讳。见童通副师《过庭笔记》。康祺按:鬻妻养母,非遇大乱奇荒,万难两全之会,其事不足为训。而出而教士,不讳其少 岁之寒微,俾多士有以自壮,则可谓能举其职者也。(《郎潜纪闻二笔》卷一)他把蔡以台的籍贯定在“闽中”,可能是追溯其祖籍。文中的“主 人”即指周沣家。浙东、闽中一带有“典妻”俗,而浙西鲜有此俗。且蔡家清贫,尚能供蔡以封、蔡以台兄弟拜名师、习书画,断不至“鬻妻养母” 。陈氏之《郎潜纪闻》多耳食之录,估计蔡以台与周沣父子都是当时的“名人”,或因蔡妻较多出入周家,或因蔡妻本系周家人,妒者故意讹传至是 。但陈康祺的“按”还是符合蔡以台宅心仁厚,乐意鼓励寒门子弟通过读书、科举改变命运的做事风格的。据《藤阴杂记》记载:庚辰乡试,郑 前村仪部忬、蔡兰圃以台同校。札记房多宿学,一时有四皓之目,谓顾奕松、马曾鲁、赵光照、陈彭龄,年皆六十上下。马乙卯拔贡,辛酉副榜,至 是联捷入翰林,改吏部,守思南归卒。笃实可亲,敬师尤切。顾丙辰副榜,仅官学博。陈亦终靖江司训。一下子让4位60岁上下的秀才考上举人 ,作为主考的蔡以台是要冒风险的。也许正是曾经经历的清贫苦读的记忆给了他这份勇气。自身通过科举改变命运的经历,也使蔡以台十分重视对年 轻人的教育工作。他在主持顺天府的乡试工作时,就有过这样的感叹:蔡修撰视学顺天,八旗子弟应院试者五百人,入泮者六十余,旗人过其半。修 撰语给谏查培继曰:“初谓旗下无文章,不意成章者二百余卷,取之不尽,尚有三十卷,皆遗珠也。第二名蔡某,乃漕督士英孙,侍郎毓荣子,真神 童也。年十二,通《五经》,日可成十余篇,莫谓旗下无才也。毓荣课子甚严,经史日有程,偶误,则槚楚立施。旗人课子如此,吾辈有子不教,可 耻也。”(《清稗类钞》考试类卷四)可见,当时入主中原的满族统治者是极其重视对八旗子弟的教育的。作为汉人,蔡以台深感有一份危机正 袭来。【参考文献】1.《清史稿》上海书店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时间1986-122.《四库全书总目(套装上下册)》〔 清〕永瑢等撰中华书局出版时间1965-063.《晚晴簃诗汇(精装全十册)》徐世昌中华书局出版时间1990年10月 4.《纪晓岚文集》全三册河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7月第一版5.《耦耕集(红楼梦评传)》梅节,马力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016.《藤阴杂记》〔清〕戴璐北京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1982-107.《萚石斋诗集萚石斋文集》〔清〕钱载著;丁小明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38.《忠雅堂集校笺》〔清〕蒋士铨著;邵海清,李梦生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079.清代史料笔记丛刊《旧典备征》《安乐康平室随笔》,〔清〕朱彭寿中华书局1982年10.《履园丛话》钱泳中华书局出版时间1979年12月11.《郎潜纪闻初笔二笔三笔(全二册)》〔清〕陈康祺撰中华书局出版时间1997-1212.《清稗类钞(全十三册)》徐珂编撰中华书局出版时间2010-0213.郁伟新《清代状元蔡以台的生平考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