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习作二(人教部编版)
2022-08-17 | 阅:  转:  |  分享 
  
习作二:小小“动物园”这次的习作是让同学抓住家里的每个人的特点,看看他们和哪种动物比较像,有什么地方像。生活在这个“动物园”里每天的感觉是什
么样的,以此来感受家中的亲情。学生对朝夕相处的家人是非常熟悉的,但家里的每个人都有什么特点?他们和哪种动物比较像?这还需要他们好好
地想一想。本次写作指导将以此为突破口,引导学生从平常的物件、话语中去感受亲人的爱和精神世界。组织学生讨论重点写好哪些部分,怎样突出
人物的品质等,互相启发。在心里想好写作提纲,小组内交流体会。【知识与技能】1.引导学生体验、感受生活,学会通过写作抒发自己的真情实
感。2.引导学生通过写作感受家中的亲情,让学生们能够健康成长。3.学会从日常生活中,搜集整理写作素材,挖掘有价值的典型材料。【过程
与方法】创设交流情景,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写作水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家中的亲情,让学生们能够健康成长。重点认真观察家人的
神态、动作、语言,写出真情实感。难点发现并理解生活中亲人的爱,写出真情实感。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自己的习作。2课时1.仔细
观察,写自己的家人。2.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重点想想自己的家人和哪种动物比较像?什么地方像?难点真实感受该怎
样去表达。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住着一个小动物,每个小动物也都有不同的个性,它们能反映出你的生活态度、处事原则和人
生追求。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你的家人最像哪种小动物吧。二、明确要求,选择内容1.明确习作要求。(1)学生自读教材中的内容,了解习作
的内容和要求。(2)小组交流,说说你知道了什么。(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明确要求。(4)总结与板书。内容:我的一家人要求:给家里
的每个人都写上一段。写完以后,读给爸爸妈妈听,请他们提提意见,再认真改一改。2.交流素材,确定内容。(1)交流家人和哪种动物比较像
?有什么地方像?每天生活在这个“动物园”里,你感觉怎么样?和组内的同学说一说。(2)全班交流。交流过程中,学生互相启发,确定写的内
容。(如果多数学生说的内容相似,教师要加以引导)三、整理思路,点拨写法1.整理思路,拟写提纲。(1)你想怎样写,在脑海中列出一个框
架,打算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和同桌说一说。(2)然后全班交流,互相启发,取长补短。(3)学生自己试着拟写提纲。教师巡视
指导。(强调:不要统一学生的思路,教师要鼓励有新意的想法)2.重点指导,点拨写法。(1)怎样才能写出家人的特点?(2)指学生回答。
在交流中明确:要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进行描写。(3)要通过描述发生在人物身上的具体、生动的事情,来突出他们的个性与特点。四
、个性表达,下笔成文1.学生动笔写作,教师巡视,提醒学生给自己的习作起个新颖的名字。2.教师巡视中做个别指导或疑难解答。五、佳作
引航我的“动物园”之家我家有一个“动物园”,我带你去看看吧。走进“动物园”,每天都会看到一头勤劳的“牛”,那就是我的妈妈。有一次,
我的妈妈刚上完夜班回来,一看6点多了,她知道我和哥哥今天考试,需要补充营养,于是没来得及休息就做早饭。每当我们放学回来洗了手坐在饭
桌前,饭桌上面已经摆上了香喷喷的饭菜,让我感到好温暖。但有时妈妈发起“牛脾气”来,会让人喘不过气。有一次数学考试,我因为粗心算错了
两道题,妈妈对我采取了“错一罚十”的“政策”。结果我一着急,又做错了,就这样一遍又一遍,直到深夜十一点,这时“瞌睡虫”又找上门来了
,我只好求妈妈:“妈,明天再做吧,我困了。”没想到妈妈眼睛一瞪,严厉地说:“不行,今天的事必须今天完成!”没办法,我只好坚持把罚的
题目做完。这就是我的妈妈。我家里还有一只特别温顺的“狗”,他每时每刻保护着我们的家,早出晚归,特别辛苦。他高大的身躯变得消瘦了,瘦
得跟他喜欢吃的排骨似的,他为我们这个家牺牲了很多精力。他就是我的爸爸,就像一条忠诚的狗一样守护着我这个幸福的家。我呢,是一只“小老
虎”。妈妈做的好菜好饭,总是让我吃个饱,连爸爸都得让着我。我不但贪吃,还贪睡。记得有一次,闹钟已经响了好几遍,我还懒得起床。妈妈硬
把我拉起来,可我还想睡,当妈妈伸手给我拿衣服时,我又扑腾倒在被子上睡了。结果那天上学迟到了,妈妈说我是正宗的“大懒虎”。这就是我的
普通而又幸福的“动物之家”。点评:这篇习作分别抓住爸爸、妈妈、“我”的特点写出了三种动物:牛、狗、老虎。这样的描写让人觉得很有趣味
。其中写妈妈最详细,写妈妈是勤劳的“牛”,又写了她的“牛脾气”。作者善于表达,突出了一个幸福、温馨的三口之家小小“动物园”明确要求
→交流素材→下笔成文1.能够根据习作要求进行互评互改、自评自改,使文章内容具体,语句通顺。2.引导学生掌握修改文章的基本方法。重点
根据习作要求进行互评互改、自评自改,使文章内容具体,语句通顺。难点能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和动作写出家人的特征。一、回顾要求,谈话导
入1.上节课我们进行了习作指导,同学们也已经完成了习作。下面我们来回忆一下习作要求,根据习作要求,进一步完善习作。2.根据学生的回
答,教师板书习作要求。二、互评互改,完善习作1.集体评改,回顾方法。(1)回顾修改习作的方法,全班交流。(2)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习作
,放到投影仪上,全班同学针对习作提出修改意见。(交流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的方式去修改。还要注意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2
.自读自改,完成习作。(1)自读习作,没完成的接着写完整。(2)读自己的习作,按照习作要求和修改方法修改自己的习作。(3)教师巡视
指导修改情况。3.互评互改,完善习作。(1)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更好的修改建议。(2)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作重点,评价事例是否具体
,表达情感是否真挚。三、再次交流,布置作业1.指名读修改后的习作,引导学生交流改后的感受。2.布置作业。回家后,将习作读给爸爸妈妈
听,请他们提提意见,再认真改一改。小小“动物园”互评互改→完善习作打草稿是将对作文的个人理解以文字的形式展现出来的。其实,教学中打
写草稿也可以以口头的形式交流,也就是口头作文,这样可以启迪思维,有据可依,也可充实和完善腹稿,教学实际中这一方法屡用不尽,效果甚佳。在作文过程中,要分清详、略,运用学过的多种知识:词、句、段乃至篇,借鉴有益的地方,自己也应创造新颖的,杜绝人云亦云。在作文课堂教学中我觉得以后要给学生发挥的空间,更多地让他们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看法,写出属于他们真正要表达的内心的东西。
献花(0)
+1
(本文系在羡智库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