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道德经的智慧
2022-08-19 | 阅:  转:  |  分享 
  
儒衢缵绪研究室道德经的智慧儒学工作室吴汉耿《道德经》石刻书法赵孟頫书法作品《道德经》部分《道德经》陶艺书法现身广州道可道,非常道;名
可名,非常名。老子的“道”是指什么?—《老子》“道”是世界的本原。《道德经》以柔克刚以德报怨大智若愚深藏若虚知人
者智自知者明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欲取先予欲擒故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大器晚成功成身退1918年8月20日,鲁
迅先生在致友人许寿裳的信中指出:“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美国作家麦克·哈特在《影响人类历史进
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说道,在中国浩如烟海的书籍中,在国外被人广泛翻译和阅读的一本书就是在两千多年以前写成的《道德经》。在西方社
会,《道德经》比儒家经典更受欢迎,至今少说也有40种译本。除《圣经》以外,任何书籍在数量上都无法与《道德经》相提并论!太史公的赞
誉史记成书:8书10表12本纪30世家70列传皇帝诸侯将相尊重诸子百家,老子韩非列传李约瑟-老
子的信徒李约瑟(Dr.JosephNeedham,1900-1995),http://baike.baidu.com/view/
3565.htm英国人,http://baike.baidu.com/view/13714.htm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名誉所长,长
期致力于中国科技史研究。撰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为中国培养了一批优秀科技史学家。1994年被选为http://baike.ba
idu.com/view/24553.htm中科院首批外籍院士。著名的李约瑟问题为什么具有系统实验和自然知识假说数学化特征的近代自
然科学及随之而来的工业革命首先在西方兴起?为什么在公元后一千五百年间中国发展科学比西方更为有效与领先?中国都有哪些成就,其贡献如何
?为什么中国传统科学基本上处于经验阶段或达芬奇式的水平,而未能自发地出现近代科学或伽利略式的突破及随之而来的工业革命?李约瑟的推崇
英国著名科学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FRS)、英国学术院院士(FBA)、中国科技史大师。毕生著作等身,发表科学论文300多篇(生物化
学和科学史约各占一半)、学术著作约50种,著名的《化学胚胎学》、《中国科学技术史》,早年从师生物化学之父”的霍普金斯,博士论文《环
糖的代谢机制》李约瑟主编的《中国的科学与文明》是ScienceandCivilizationinChina,译成中文应
是共7卷李约瑟的推崇李约瑟一生倾慕道家和道教,他原来并不叫李约瑟,而是(尼德兰)。因为他崇拜中国的老子,老子姓李,又叫李聃,所
以他取姓李,加上Joseph,就成了“李约瑟”。认为道家思想是想对自然界的猜测与洞察,先后取“丹耀”;“十宿道人”,“胜冗子”
,李约瑟坚信:道家有不少东西可以向世界传授,尽管宗教道教今天已经垂死或已死亡,但或许未来是属于
他们的哲学的。老子是“轴心时代”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
期,并被它重燃火焰,自那以后,情况就是这样,轴心期潜力的苏醒和对轴心期潜力的回归,或者说复兴,总是提供了精神的动力。”——Kar
lJaspers《道德经》的国际影响从16世纪开始,《道德经》就被翻译成了拉丁文、法文、德文、英文、日文等。据统计,到目前为止,
可查到的各种外文版的《道德经》典籍已有1千多种。如今几乎每年都有一到两种新的译本问世。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
最多的文化名著,除了《圣经》以外就是《道德经》。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
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林语堂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
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tuò)手可得。———尼采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学家。—
——胡适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鲁迅大道天下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道德经选例道
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
或益之而损。道德经选例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道德经选例三十六章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
。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
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大器晚成”。“功成(遂)身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金玉满堂,莫之能守。”“知
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生平老子的历史考证老子虽然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很大的影响,但可惜有关他的
平生事迹已难详考,就连他确切的生卒年月也未曾留下。?司马迁在《史记》里为他作传的时候,已然搞不大清楚,只是列举了可能与老子有关的几
个传说人物,算是“以疑传疑”最后只好这样写道:“老子,隐君子也”。我们只知道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后来的人都尊称他为老子,“老”是
年高德重的意思,“子”在古代是对男子的美称,大概凡是有学问有德行的人,都可以得到这个称号。老子简介大历史学家司马迁花了18年的心
血,写下了52万6千5百多个字的《史记》,但是在为老子这位道家圣人作评传时,只写了450多个字。这是没有办法,因为材料太少,司马迁
又很严谨。他怎么写的?他一开头写了27个字: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这是介绍了老子的
籍贯、姓氏、职务。老子是楚国苦县的厉乡曲仁里人。这个苦县厉乡的曲仁里在哪里呢?有人说在今天的河南鹿邑县城东,在那里还有许多有关老子
的遗迹。不过,学者也有认为老子的故乡在安徽的涡阳地区的。《http://baike.baidu.com/view/10088.ht
m史记·老子韩非列传》:http://baike.baidu.com/view/2237.htm老子(约公元前580—前500年)
,http://baike.baidu.com/view/61891.htm中国古代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河南鹿邑县
东)厉乡曲仁里人,有人说又称老聃。具体姓名史料中也颇为不全.“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
五千余言而去。老子出生的传说??据传,被道教奉为太上老君的老子是彭祖的后裔,在商朝阳甲年,公神化气,老子寄胎于玄妙王之女理氏腹中
。?一天,理氏在村头的河边洗衣服,忽见上游飘下一个黄澄澄的李子。理氏忙用树枝将这个拳头大小的黄李子捞了上来。到了中午,理氏又热又渴
,便将这个李子吃了下去。从此,理氏怀了身孕。?理氏怀了81年的胎,生下一个男孩。这男孩一生下就白眉白发,白白的大络腮胡子。因此,理
氏给他取的名子叫“老子”。老子生下来就会说话,他指着院子中的一棵李子树,说:“李就是我的姓”。在《西游记》中,老子又被称为太上老君
,连玉皇大帝也让他三分,当初孙悟空大闹天宫时,太上老君掷出金圈,将孙悟空打晕。后来唐僧西天取经时,太上老君的炼丹童子和青牛都可以到
下界横行无忌,孙悟空虽然自称『齐天大圣』也奈何他们不得。老子的工作是周朝的守藏室之史。这是什么职务?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讲,老子就
是周朝的国家图书馆馆长,是收藏图书、保管图书的这样一个官员。老子还不仅是一个图书馆的馆长,他这个地方应该不仅有图书,而且有文物和档
案,以及其他的东西,这就可能兼有像我们现在的国家图书馆、国家博物馆,国家档案馆这样的情况。老子就是把这些东西结合在一起管理的这么一
个馆长。如果我们再往深里思考的话,就发现一个秘密,为什么他写下的五千多个字就成了中国的一大经典、世界上的一大智慧?为什么他有这么大
的学问?为什么他的思想这么深刻?这从他的职业,从他的工作岗位,我们也许可以找到其中的秘密。大家想想看,他做国家图书馆的馆长,兼做
档案馆、博物馆的馆长,那么他有了特别丰富的知识与智慧的源泉。第一,他看到的东西远远不是一般人所能看到的。他看到的图书、档案、文物
,当然大大超过一般人,因为一般人没有这样的便利条件。他不仅看到大量的东西,而且还会看到许多秘密的东西,甚至机密的东西。第二,我们可
以再想,他既然是那个时候国家级别的馆长,当时的一般人不能到那里去查阅图书的,那么到他那里的人,必然是高层次的文化人,高层次的学者,
他碰到的就是这些高层次的文化人、学者,经常进行交流。我们有句话,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当然他的知识、智慧在不断地丰富起来了。第三
,他这个职位在京城,处于王朝、政权的中心。因此他不仅能够知道大量的历史信息,而且能够和当时王朝政权的核心频繁接触,也就是他能够获
取大量王朝的时代信息。再加上老子的天分聪明,悟性极高,有这样的智慧,有这样的素质,又处在这么优越的条件下,当然灵性焕发,有那么深邃
的学问,会诞生出中国的哲学之父了。司马迁在这27个字的后面,又极其简单地用161个字记叙了孔子向老子学习的事,用67个字写了老子
出关的事,再后来就说的是“或曰”、“或曰”的了。这也就是说,自己吃不准了,只能记下有的这样说,又有的那样说了。司马迁在此文中提到几
个有关人物:一是老莱子,为楚国人,与孔子同时;二是“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有一位“太史儋”,曾见过秦献公;三是战国魏国将军李宗的
父亲。然而这些人到底是否即是老子,也只是“或曰”、“世莫知其然否”。这就是说:世上没有人知道那些说法是对,还是不对。再比如有人说,
老子活了160多岁,有人说活了200多岁,等等,也不可考证了,大约老子是一位特别长寿的人。关于老子其人的时代,近现代学者也还有不同
看法:一说老子是春秋末年的人,比孔子早些。一说老子是战国中前期人,应该比孟子早,比墨子晚。一说老子是战国末期人,比庄子晚。从当今的
出土材料来看,老子是春秋末期的人似乎最合理一些。孔子问礼老子思想史上的空前盛事孔子问礼老子,发生于公元前两千五百年前的周朝。翻
阅中国古代典籍,有关孔子向老子问礼的事记载很多,《史记》、《庄子》、《吕氏春秋》、《礼记》等都有记载。《史记》中有两处,《庄子》中
则有五处。关于孔子向老子问礼的次数,中国学界存在很大分歧,有学者考证孔子至少三次专程向老子问礼,也有学者认为是四次或五次,有的则认
为有七八次之多。孔子问礼老子思想史上的空前盛事孔子三十多岁后,在社会上已经有些影响了,但是他很谦虚好学。当时老子名声很大,孔
子决定去拜见老子,向他请教礼的问题。于是孔子一路上想象老子到底是怎样一个人,风尘仆仆地从鲁国山东曲阜来到周王都。今天在洛阳市东关大
街北侧,有一座牌坊,内有古碑,上面写着“孔子入周问礼处”。自然是后人建造的。明朝《圣贤图》中的"孔子问礼老子"孔子拜师孔子拜谒
老子据史记载,孔子第一次问礼的时间是鲁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地点在巷党(今山东境内)。其时,因为周王朝内部矛盾,老子受到陷
害,被免去守藏史之职后,游历各国。当他来到鲁国时,恰逢他在鲁国巷党的友人去世,人们知道老子是一位精通周礼的人,就请他去帮助安排丧事
。出殡那一天,年仅17岁的孔子也去了。因为他有时也担任丧祝,也就是帮助办理丧事,所以也被邀助丧。?这一天送葬队伍正在行进时,突
然遇到日食。老子立即让送葬的队伍停止前进,靠右站立,停止哭泣,等日食过后再走。正在前面引导灵柩的孔子很不理解,但面对精通周礼的老子
,他只能按吩咐去做。送葬归来,孔子向老子表示自己的不同看法,孔子认为中途止柩是不合周礼,而且日食究竟要多长时间过去不知道,等得太久
,死者不安,应该继续前进为好。老子便对孔子说:“诸侯国王朝见天子,都是日出上路,日落前休息并祭奠车上的祖先牌位。大夫出国访问也是见
日出才赶路,日落即休息。送葬也一样,不在日出之前出殡。夜晚看到星星出来而赶路的,只有罪犯及回家奔父母之丧的人。日食的时候,天很黑,
如同夜晚,对于懂礼仪的君子来说,是不应该把别人刚去世的亲人置于这样一种星夜出奔的不吉利的境地之中的。所以出殡时如遇日食,应当停下来
,等日食过后再走。”孔子第二次问礼是在公元前526年。鲁昭公十二年(公元前530年),老子重回守藏史之位,此时的孔子已经小有名气
。公元前526年,25岁的孔子学识已大为长进,其时,鲁国不少少年拜他为师。孔子认为自己对周礼的知识所知还不够系统,尤其是关于周礼的
理论原则,自己知道得还很浅,就决定和南宫敬叔(孔府门人)一起到周朝都城洛邑(今洛阳)去学习周礼。据《史记》和《孔子家语》记载:“孔
子谓南宫敬叔曰‘吾闻老聃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之归,则吾师也’。”于是,孔子和南宫敬叔来到洛邑向老子求教。这一次,孔子提出的问
题仍集中在丧礼方面。孔子问:“在什么情况下,各宗庙之神主需要请出呢?”老子回答说:“有这么几种情况。天子或诸侯去世时,由太祝把各宗
庙的神主请到太祖庙里,这样做是表示列祖为国丧而聚会,这是礼规定的。等到安葬好哭毕,丧事办完之后,又把各宗庙的神主请回各自的庙里。”
老子特别强调说:“凡迎接神主出庙或回庙,都要有仪仗队,不准闲人窜动。”孔丘又问:“大夫家中8到11岁的孩子死了,能用衣棺吗?”老子
答道:“从前8至11岁的小孩死了,葬于园,不葬于墓,不用衣棺。”即葬于田地,不能葬于祖坟里,也不能用棺材。这种习俗,如今在一些地方
依然沿用。孔丘又问:“国家的大事在于祭祀和战争。如果在战事进行中父母去世,是停战服丧还是继续打仗呢?”老子回答说:“子女在为父母服
丧期间,按礼说是不能打仗的。一般情况下,不能因为贪图便利而不认真服三年之丧。”在周王朝图书管理工作达30年之久的老子,熟睹了官场的
腐败,开始对周礼的实质有所认识,他仿佛看到在文质彬彬、温情脉脉的礼仪纱幕后面,隐藏着丑恶阴险和狡诈;周礼成了某些人谋取名声和官爵利
禄的手段。眼前这位二十多岁的孔丘如饥似渴地来学习关于周礼的知识,从他的眼神、举止动作和气质上,都隐约可以看出一种骄矜之意和急于从政
的劲头。当孔子满意地向他告辞时,老子一边送孔丘出门,一边诚恳地对孔子说:“我听说富贵的人赠送给别人以钱财,有优良品德的仁人送给别人
以良言。我没有钱财,只是勉强被人加了一个仁人的称号,我就送给你几句忠言吧:一个人自以为聪明,好议论别人的长短,以为自己的认识深刻,
这种人也就接近于死亡了。真正聪明的人是不多言不善辩的,因为他懂得多言多败的道理。一个人自以为知识渊博、懂得一切,总是喜爱揭露别人的
隐私或错事,这种人已经身处危境了。真正聪明的人无知无识得好像愚笨无比,因为他懂得多事多患的道理。真正有钱财的商人总是把财富深藏起来
而给人以穷困的表象。真正有道德的君子也总是看起来像是傻瓜。希望你去掉身上的骄气与过多的功名欲以及爱自我表现的毛病。”后期问礼:两
种思想的交流与碰撞孔子第三次问礼老子是在老子免官归乡后,地点在老子家乡苦县(今鹿邑),此时孔子40岁。老子重回周朝国都任守藏史没几
年,周王室又发生内讧。周景王死后,王子朝继承王位,可都城百姓又立了王子猛为王。两者经几年战争,王子朝战败,其掠走大批典籍逃到了楚国
。老子蒙受失职之责,再一次丢官,不得已回到了阔别30多年的家乡。孔子自洛邑访学问礼于老子后,虽学识精进,气质醇和,作风也更加朴实,
向其拜师的鲁国人更多,但他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成就,不断到各地访问学习。一天,子路对孔子说:“我听说周王室的守藏史老子被免职回到老家居
住。老师要把书籍典册藏于周王室,不妨试试借助于他。”“好主意。”孔子赞许地说。于是,孔子带着子路等人和准备藏于周王室的书册来到了苦
县,他们见到老子,说明来意,请老子推荐。出乎孔子的意料,老子拒绝了。老子之所以拒绝,不仅是因为周王室藏书已名存实亡,更因为此时的老
子已非孔子此前拜见的老子了。但孔子不了解老子的新境界,仍然停留在过去那个熟悉周礼的老子身上。所以他引述六经,想以六经中的理论及六经
的价值来说服老子。老子不便阻止孔子的申述,但又不想听下去,就打断他的话说:“你的话太冗长了,讲讲要点就可以了。”孔子马上回答说:“
六经的根本在于仁义。我就是以仁义为标准来衡量一切的。”老子微微一笑,问道:“仁义是人的本性吗?”孔子答道:“是的!君子不仁便不成其
为君子,不义便不能生存。仁义,确实是人的本性。”老子说:“请问,什么叫仁义?”孔子回答说:“心中正而无邪,愿物和乐而无怨,泛爱众人
而不偏,利于万民而无私,这就是仁义的大概。”老子摇摇头缓慢地说:“你后面说的这些话真是危险得很呀。现在讲泛爱众,不是太迂腐了吗?无
论是历史经验还是实际生活,都明白地证实了所有讲无私的恰恰都是为了实现自私。”孔子这次访问老子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他和老子对社会、
对世界的看法有着根本的分歧,谁也说服不了谁。孔子再次问礼于老子时已50多岁了。从公元前551年起,吴楚之间战争不断,吴军打到了鹿邑
附近,战火不时骚扰着正罢官在家的老子。在弟子和家人的劝说下,老子来到了沛地(今江苏沛县)避乱隐居。此时老子已与周礼决裂,走向探索新
的治世方法,并进而探索宇宙本源,形成道法自然,以无为本,有无统一的天道观。而此时,在鲁国的孔子仍为苦苦探索天道不得而苦恼。当他听说
老子隐居沛地,经过探索已获得天道的消息后,便决定再一次访问老子。他带了学生向南一直来到沛地老子隐居之所。老子见到孔子,便说:“你来
啦!我听说你现在已经成了北方的贤者,你也已经懂得了天道吗?”孔子回答:“还没有懂得天道。”老子问:“你是怎样寻求天道的呢?”孔子说
:“我从制度名数来寻求而没有得到。”老子问:“你又怎样去寻求呢?”孔子说:“我从阴阳的变化中来寻求,还没有得到。”老子说:“是的。
阴阳之道目不可见、耳不可闻、言不可传,是通常的智慧所不能把握的。因此所谓得道,只能是体道,如果试图像认识有形、有声之物一样去认识道
,用耳朵去听,那是听不到的,用眼睛去看,是看不到的,用言语去表达,也是没有恰当词语可以表达的,确实是不会得道的。你说你寻求多年而不
得,那是当然的。如果道是可以奉献的,那么人们就不可能不把它奉献给君王;如果道是可以进贡的,那么子女就不可能不把它进贡给父母;如果道
可以告诉别人,人们就不可能不告诉兄弟;如果道可以给予他人,人们就不可能不给予子孙。然而这些只是假设,是不可能实现的。原因就是道不可
见、不可听、不可言、不可赠送。你努力寻求道,关键在于内心的觉悟,心中不自悟则不能保留住道。心自悟到道,还需与外界环境相证。如果得不
到印证,道就不会畅通无阻。所以,当有了内心的领悟但还不能被外人理解接受时,圣人便不以道告诉于人。如果一个人仅仅从外界获得关于道的认
识,但心中没有真正领悟时,圣人便不会教诲他。名,是天下公用的工具,但不是大道,不可以多取。你所宣讲的仁义也只是先王使用过的旅舍,也
只供他们在人生旅途上居留一宿,而不是可以长久居住的。大道是没有形迹的,一个人的形迹太昭著,不懂得和其光、同其尘的大道,一定会遭到很
多责难。”回到客栈,孔子一直在琢磨老子所说的大道,但总是恍恍惚惚。整整三天,他一言不发。孔子的这种状态被《庄子·天运》记载为:“孔
子见老聃归,三日不谈。”弟子们见其如此,就问:“老师见到老子有什么规谏呢?”孔子回答说:“鸟,我知道它们善飞;鱼,我知道它们善游;
兽,我知道它们善奔走。对于善奔走的野兽,可以用网缚捉;对于善游的鱼,可以用钩去钓取;对于善飞的鸟,可以用箭射获。至于龙,我不知道它
是怎样上九天的。老子所讲的道,就像是龙,合起来成一体,散开来成云彩,乘驾云气而翱翔于阴阳之间。我听了这些道理,还觉得恍惚,怎么能去
规谏老子呢?”传说那天老子刚洗了头发,正在晾头发。古人的头发是不许剪断的,因为这是爹妈给的,一辈子不能剪断,否则就是不孝,所以男人
的头发跟女人一样长,而且要比现代女性的长发长得多,这晾头发也是一件挺麻烦的事情。孔子一踏进门就被眼前的情景弄傻了,只看见老子披着长
长的散发,迎风而立,微微抬头,双目似闭又似开着,面上似笑又不笑,神情似醒又非醒。树叶飘过,不动声色;风吹拂脸,声色不动;啊,就像一
株枯树挺立在那儿!年轻的孔子自己也经常洗头发,也经常晾发,但是他不是这个样子,也不会这个样子。他也从来没有看到过别人这样子晾发的,
所以孔子傻了眼!孔子心里打了个问号:这就是当代最有名望的大思想家、大学问家老子?怎么会这个样子啊,像个枯木?不过孔子很有礼貌,不打
扰老子,而是先退了下去,静静等待着。孔子很真诚地又很直率地问老子:“先生,是我眼花了呢,还是真的,刚才先生的形体就同枯木一样,好像
超脱了一切!”老子微微一笑,讲出了一番深刻的哲理。原来老子利用晾头发的时候,完全进入了一个寂静的、虚无的、深邃的奇妙世界。他脱离了
滚滚红尘的眼前世界,进入时间的隧道,遨游到万物本来开始的地方,即事物的生机活泼的原生态中去了。他到他自己心目中“道生一,一生二,二
生三”的“道”的地方去了。孔子奇怪地问道:“这种情况又是怎样的呢?”老子神秘地一笑说:“达到这种境界是最高层次的审美,是最高层次的
快乐,能够体味到这些的就是最高境界的人了!”孔子的心灵被震动了,老子的形象在他心目中变得无比高大,无比智慧,无比光辉!据说孔子见
完老子回去以后,几天没有讲话。学生们说,这一下坏了,咱们的夫子怎么变傻了?其实孔子不是变傻了,而是在深入到一层又一层的内里去反思了
。孔子从而变得眼界更开阔,思想更博大,智慧更丰富了!后来学生要孔子谈谈对老子的访谈感想,孔子深深感叹地说:“真了不起啊,老子是人中
之龙啊!而我只好像是瓮罐中的一只小小的飞虫啊!”(《庄子》)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
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耶!」孔子的学生不懂啊,请问老师,为什
么称老子是龙呢?孔子说:“如果是只鸟,我当然知道会飞;如果是条鱼,我当然知道会游;如果是只野兽,我当然知道会跑。是鸟,就可以用箭射
它;是鱼,就可以用线钓它;是野兽,就可以用罗网捕它。至于一条龙,我就不知道它是怎样乘着风、驾着云遨游太空的。所以说老子是龙啊!”(
《史记》)你看,人中之龙多厉害!很有意思的是,大家可以想想,为什么中国人给男孩子取名字都特别喜欢用上个“龙”字呢?比如古代有常胜将
军赵子龙,还有文学家冯梦龙等等,当代的比如元帅贺龙,你再看看香港两位武术影视大明星一个叫李小龙,一个叫成龙,都是“龙”!这就是中国
人的一个文化基因,就是“望子成龙”的千年历史文化情结!你看中国的文化多厉害,一个名字一下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追到“人中之龙”的老
子那里去了。孔子把自己说成是瓮罐中的小飞虫,一方面是这位还年轻的孔子确确实实在老子那里大开了眼界,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孔子是非常谦
虚的,这也就使得他能够不断地进步。后来孔子在当时的社会上被人家称为“人中之凤”,就是人中的凤凰啊!老子出关老子最后看到周王朝越来越
衰弱了,衰败得不像样子了。他决定出走了,要远走高飞了。这要说到老子出关的事了。老子要到秦国去,到西域去,这就得经过函谷关。另外一
种说法是大散关。函谷关大概原来在今天的河南灵宝县,后来关口移到了今天的河南新安县。这里两山对峙,中间一条小路,因为路在山谷中,又深
又险要,好像在函子里一样,所以取名为函谷关。道德经何来?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
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老子出关守关的长官是尹喜,称关令尹喜。这一天他正站在城关上了望着,
只见关谷中有一团紫气从东方冉冉飘移过来。关令尹喜是一个修养与学识极其高深的人。他一看到这种气象,心里一顿,这是有圣人来了!只有圣人
来才会有这样的云气,今天一定有圣人要经过我的城关了,不知是哪一位。不多一会儿,就见到一位风骨非凡、仙风道骨的人,骑着一头青牛慢慢向
关口行来。竟然是老子!关令尹喜知道他要远走高飞了,就一定要让这位当代最著名的思想家留下他的智慧来,于是缠着他,要他写一点著作,作为
放他出关的条件。《史记集解》有材料说,关令尹喜“善内学星宿”,所以他能看天象,看星宿,看云气,看到一团紫气飘来便知是圣人来了。我们
就是看到这团紫气也解读不出来嘛。据说关令尹喜自己也有著作,名《关令子》。老子也佩服这位“服精华,隐德行仁”的大智者,“亦知其奇怪”
,所以有一种得遇知音的感觉,这就为他著书了,能为知音著述不亦乐乎?那时老子沉思默想,将他的智慧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在了简牍上,先写了
上篇,又接着写了下篇,据说写了几天。写完了一数,共有五千来字,取名为《道德经》,上篇叫《道经》,下篇叫《德经》,又分成八十一章。于
是一部“五千言”的惊天动地的伟大著作诞生了!据说,关令尹喜读到这样美妙的著作,深深地陶醉了,被吸引了。他对老子说:“读了您的著作啊
,我再也不想当这个边境官了,我要跟您一起出走了。”老子莞尔一笑,同意了。据说,关令尹喜真的跟着老子出走了,后来还有人看到他们两人一
起在西域流沙那儿呢,而且都活了好长好长的岁数!老子出关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地传说着,演绎着。鲁迅先生也对此发生过兴趣,还专门创作了
故事新编《老子出关》.老子出关鲁迅:《故事新编》写完,老子是的时候这么想的:“为了出关,我看这也敷衍得过去了。”关尹喜则给了老
子一包盐、一包胡麻和十五个饽饽作稿费。关尹喜还特地申明说,“这是因为他是老作家,所以非常优待。”3.老子其书马王堆帛书
残叶汉河上公作《老子章句》,分为八十一章,以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
章为《德经》,故有《道德经》之名.现在可以看到的最初的版本,是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简《老子》。1973年长沙马王堆3
号汉墓出土的甲乙两种帛书《老子》,是西汉初年的版本,把《德经》放在《道经》之前,也受到学者的重视。学者论争——老子的时代问题1.
以胡适、唐兰为代表的“早出论”,认为《老子》在春秋末年或战国早期就已形成,《老子》成书于孔子之前,是老聃的著作。2.一派
以梁启超、钱穆、冯友兰为代表的“晚出论”,这一派的观点是向传统说法的一种挑战,但他们的意见也不尽统一。有人认为《老子》成书于战国中
期;有人认为其成书当在战国后期;极端的意见则认为其成书更晚,大约要在西汉初期的文景之世。但是,其一致处在于都认为《老于》成书远在孔
子之后。帛书《老子》与郭店《老子》《老子》有许多不同的传本,人们一直希望能从考古中发现更早的《老子》传本。现代考古果然有所发
现,和老子有关的有两件重大事情。一是,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两件帛书《老子》写本,今人分别称为甲本、乙本,其中《德经》
在《道经》之前,与通行本的次第不一样。这版本距今已有两千多年,曾经成为当时所见到的最早版本。学者将这一本子和传统的本子对照,相差不
很大。于是学者们更倾向于《老子》成书于春秋末年,或者是成书于春秋末年而后来又经过战国前期乃至中期的人增修而成的,因此在现存的《老子
》一书中出现战国时期的一些痕迹。比如帛书《老子》有“万乘之主”、“万乘之王”的词语,这是战国时期才出现的词语。二是,1993年湖
北荆门市四方乡郭店村一处东周楚国的贵族墓中出土竹简本《老子》,分为甲乙丙三组,这是迄今所见最早的《老子》本子。有学者认为,这是一个
原始的传本。有认为作者是李耳(李聃),而今本则出自战国中期的太史儋之手。又有学者认为,这是经过儒家精心修改过的删节本。该墓年代为战
国中期偏晚,竹简的年代下限应该略早于墓葬年代。以上材料说明至少在战国中期《老子》文本已经固定并流传。考古发现让人们看到了越来越早的
本子,逼近了原来的面目,对老子其人其书真相的讨论将更加深入了。二、老子的学说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1.“道”是万物的本源,道生万物2
.辨证法思想:事物是矛盾对立的,但可以互相转化.老子的哲学思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有物混成,先天
地生。……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
行,始于足下。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
新,少则多,多则惑。老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领域核心内容思想学说哲学思想1.“道”是万物的本源2.辨证法思想“道”是最高的哲学概念
;事物是矛盾对立的,但可以互相转化政治主张“无为而治”“无事取天下”思想评价哲学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政治主张:“无为而治”
有消极的因素老子的学说老子的政治主张:“无为而治”老子的政治主张:1.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2.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3.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
,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4.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5.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老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1、哲学思想:“道”是世界的本源;辨证法思想——事物是矛盾对立的,但可以互相转化2、政治主张:“无为而治
”老子:影响力道家思想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处处呈现其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汉初黄老无为而治文景之治在汉文帝、景帝时期,由于二帝都以道治国
,提倡节俭,轻徭薄赋,减轻刑罚,与民休息,使国家长时间处于安定的状态,人民的生产日渐提高,国家日趋繁荣,史称「文景之治」。老子:影
响力魏晋玄学之风嵇康博学有奇才,为魏晋时期之名士,他不与世俗同流。好老、庄之学,与阮籍、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六人为友,常于
竹林下清谈玄学,世称「竹林七贤」。他极力反对名教,主张放任自然及养生之道,最终被司马昭所害。曹丕自广陵退兵后曾说「三世为将,道家所
忌」,故准备实行休养生息。三世为将,道家所忌。不论怎样的将领,其功名成就都是以士兵性命为基础的。一家三代不能连着都做过军中之将,否
则灾祸就会降临在此家人头上,这是道家所忌讳的。老子因为姓李而交了大运,到唐代因为皇家姓李,又有唐玄宗的“做了皇帝想登仙”,老子此
时仙气十足,竟被封为“玄元皇帝“。但这个老子,己不是我们要谈的老子了,而是道教的一个偶像。唐朝的老君像道家与儒家儒家经典《礼记
》记载孔子向老子问礼之事,《论语》也记载孔子有志与老子看齐。汉朝王充、扬雄、清朝王夫之等继承改造道家思想为其所用。朱熹、王安石、魏
源、严复等儒家和革新派都对《老子》推崇备至。道家的天道思想、修养方法和生命哲学对儒学发展影响至深,并为它所吸取。道家思想与崇尚仁
义礼乐、注重人伦、关心人生社会的儒家旨趣不同。道家由人生观和社会观扩展至宇宙论,提出「道」、「气」、「自然」等哲学概念,大大补充了
以伦理为主的儒家思想之不足。孔子、老子、墨子、莊子等先賢群像。道家与法家两家具有共同渊源,可追溯至姜太公的思想。韩非子「学本黄老
」,将「理」与「道」加以联系,是历史上第一个注解《老子》的人。道法共冶一炉,吸取儒家仁义思想,成为汉朝早期的政治哲学。道家与兵家
姜太公的用兵之道为道家、兵家共同尊崇,老子的「不以兵强天下」、「以奇用兵」、「以弱胜强」等思想,对兵家的战争观和战略战术有深远影响
,故后世有人将《老子》看作兵书。宗教:道家(教)与儒、佛教宗教:道家(教)与儒、佛教儒家像粮食店,佛家是百货店,道家则是药店。当
代国学大师南怀瑾认为,儒、佛、道三教皆为社会治理所必须之道。儒家就像吃的饭,是人们经常的精神道义食粮;道家在乱世是使社会走上正轨的
好「药」;佛家往往是人们死后来世的最终精神寄托而不可或缺。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
。《道德经》本为先秦道家的代表作,汉末张陵创五斗米道,奉老子为教祖,以《老子五千文》为教典教悔道徒,并作《老子想尔注》以宗教的观点
解释《老子五千年》,自此成为道教的基本经典。老子:影响力道士以研制出长生不死药为目标,他们在炼丹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积累了大量化
学、冶金、矿物、植物、动物学等知识,产生不少重大发明(如火药等),而道家思想的确对现今科学家有一定的影响,如﹕美国当代物理学家惠
勒认为道家的「有无相生」是他的「质朴性原理」思想之先驱。美国粒子物理学家卡普拉探讨东方哲学的「道」、「气」与现代物理学「场」概念
的关系。诺贝尔奖得主日本著名科学家汤川秀树强调「直觉认识方法」,始终对老庄哲学的兴趣不衰,从中寻找科学思想的启迪。科学发展老子:
影响力老庄的天人合一观念,是一种人类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智慧。基于道家的天道自然观、万物一体论等,故道家深恐因过分干预自然而危害人自
身,故不赞同为了文明的需要而改造自然。道家同时主张人物平等,互不相害。道家反对奢靡生活,要人节制欲望,不要向大自然无限度地索取。道
家认为,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人类只要采取「无为」的态度,顺应自然,生态便自可恢复秩序和平衡。这些思想,可谓现今环保观念的先驱。环
境保护老子:影响力以老庄为教祖的道教提出「我命由我不在天」的口号,发展出一整套健身长寿之道,许多道士是医药学专家,如药王孙思邈着
《千金要方》等。依据道家顺乎自然的思想,中医指出按照四季变化安排生活起居、饮食习惯,这对现代医学重视「自然疗法」,并向心理、社会、
自然综合医学模式转变有重要影响。气功来自道教的内丹学,老庄及其道家学派是中国传统气功学的重要奠基者。道教武术也独树一帜,太极拳更
是名扬天下,普及全球。医药养生二.天道与道1.一些对“道”的描述“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14章)“其上
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忽。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14章)“吾不知其名,
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25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四章》)这里
老子虽然都是用“好像”(“似”)的字眼,其实是肯定了道是万事万物的根本(“宗”)。“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
二章》)“一”在这里是指具体万物形成之前的一种统一状态。但在老子体系中,他把这种具体万物形成前的统一状态推崇为一种抽象的最高的“
自然”原则,或“无为”原则,这样的“一”也就成为“道”的同义语。“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
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正)。”(39章)“一”是形成和产生万事万物的根本原则老子这里讲“道生一”,既有指具体万物形成前的统一
状态的意思,又有道使万物获得统一原则的意思。有了这一统一的状态和原则,然后分化为天、地(阴、阳),通过阴阳变化又产生和气,阴、阳、
和三气化合再产生出万物来。道之为(帛书《老子》甲、乙本均无‘为’字)物,惟恍惟忽。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
,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二十一章》)这里说“道”是一种恍忽不定,深邃幽远不可捉摸的东西。在恍恍忽忽的情况中,好像
有某种形象,又好像有某种实物;在幽远深遂的情况中好像有某种细微的东西,而且还很实在。但是,这一切都是“道”恍忽幽深的情况。2.
天道道可道,非常道(1章)具体的事物都是可以用名称来表示的,天地以下都是具体事物,所以说:“有名,万物之母。”天地是从“道”那
里产生出来的,道是无形无体的,没法用名称来表达,所以说:“无名,天地之始。”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40章)老子这里讲的是
没有任何具体规定性的“无”或“道”,并把它作为宇宙的本原、万物的老根,似乎看到了世界的统一性,不能是某一具体的有规定性的东西,加深
了对世界统一问题的理解。三.反与弱1.反者道之动(1)一些相对立的事物和概念,都是互相依赖的关系。“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
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2章)(2)对立的一面,如果它的特点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表现出对立的另一面的特点。“明
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41章》?“大成若缺”,“大直若屈”,“大巧若
拙”,“大辩若讷”(45章)(3)对立的双方是会互相转化。“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正复为奇,善复为妖。”(58章)(4)
“反”思想的不足只是一些直观的感受对立和转化是无条件的,自然而然的。“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
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36章)2.弱者道之用(1)刚强柔弱的东西多属生存一类,与生长发展相关联;坚强的东
西多属死亡一类,与终结结束相关联。“强梁者不得其死”(42章)“不可长保”(9章)“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76章)(2)柔弱与刚强柔弱胜刚强。(36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
知,莫能行。(78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76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43章)(3)弱道——上善若水骨弱筋柔而握固。(55章)守柔
曰强。(52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10章)四.无为与自然1.有为人民的苦难的直接根源就是当时统治者的“有为”。老子对当时一些
统治者,只顾自己享受,穿好的,吃好的,搜括大量财货,而根本不管政治腐败,土地荒芜,粮仓空虚的现象进行了批评。“民之难治,以其
上之有为,是以难治”(第75章)“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第53章)2.不妄为统治者在
表面上应该少一点欲望,少一点作为,对人民听其自然,这样做,统治才能巩固,得到更多的好处。“将欲夺之,必固与之。”(《三十六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六十五章》)3.无为而无不为遵守“自然”的法则,在处己、待人、应物上定能做到因道而动、
循道而行。“为无为则无不治”(第3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25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
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57章)“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第49章)五.儒家价值的批评1.对仁
义礼智的批评儒家所倡导的仁义礼智是社会混乱的根本原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18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19章)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
忠信之薄,而乱之首。(38章)2.对儒家社会结构的批评小国寡民——最理想的社会和政治“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
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
死不相往来。”(80章)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引文(摘自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史》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66年出版)老子第一个提出了
“道”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道”字本来是人走的道路,有四通八达的意思。这一意义引申为“方法和途径”,已初步地具有规律性、普遍性的意
思。“天道”一词,在春秋时期已是指天象运行的规律,也有时包括人生吉凶祸福的意义。老子吸取了道与天道的一般涵义,把它概括为事物存在和
变化的最普遍的原则。“道”有物质实体和它的规律这两方面的意义。?关于“道”,老子有简明的概括。他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
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名之曰‘大’。”(第25章)?译文:有这样一个浑然一体的东
西,它比天地更在先,听不见,看不见,它不靠外力而存在,永远循环往复运动着。可以作为天下万物的根源。我不知道叫它什么好,就叫做“道”
,勉强给它起个名叫做“大”。??老子的“道”,具有以下五个特点:?第一,“道”是混沌未分的原始物质,它是“混成”的,其中“有象
”,其中“有精”。由这种混沌状态的原始物质剖判为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二,“道”是最原始的、永恒运动着
的物质实体。??第三,“道”不同于任何具体事物那样的性质,因而老子称它为“无名”。可是“道”是宇宙万物的总根源。它是没有相状的相
状,没有形体的形象。它的形象是不固定的,所以叫做“恍惚”。????第四,“道”不是肉眼或身体能够直接感触得到的。对于“道”,“视
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见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第14章)。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但三者指的是同一
个东西。老子说“有生于无”,不是从空无中产生万物,而是说“道”产生万物。??第五,“道”是物质,又是物质运动的规律,如“天之道”
、“人之道”?(第77章),“谓之不道”(第55章),等等。?老子避免了以前唯物主义者用某一种或多种元素来说明世界的困难。但老子
过分强调了“道”不通于具体事物的特点,割裂了“道”和具体事物的关系。(同时,由于“道”又是原始物质,这就使“道”具有神秘性和模糊性
:“恍惚”)由于当时科学水平的限制,老子的理论,从本质上说,仍和古代所有朴素唯物主义者一样,建立在直观、臆测的基础上。??“道
”是老子哲学的核心,是对伏羲以来我国古代哲学唯物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伏羲哲学中,“混沌”只是被划分为“阴阳”。伏羲并没有指明“
万物”、“混沌”和“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老子通过“道”把这一切联系起来。在老子哲学中,“万物负阴而抱阳”,“道”是最原始的、永恒
运动着的物质实体,又是物质运动的规律。??老子为什么提出“道”呢?史官出身的老子,具有当时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他看透了周朝统治集
团的腐朽内幕,深刻地认识到周朝的大分封给农民带来的灾难。因此,他坚决反对周朝的礼乐文化、典章制度。老子虽未指名批判周公,但是他说:
“夫礼者,忠信之薄也,乱之首也。”(第38章)老子提出“道”的目的在于论证“德”的历史性,指出今世之“德”是对“道”的历史背叛,
是统治阶级压迫人民的思想武器。他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第38章)?老子认为“上德”就是“道”
本身,“道”的基本特征是“自然”和“无为”。“自然”就是自古以来中国农民“天人合一”的生活方式;“道”就的农民利益的代表和象征;“
无为”是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人为干预的淳朴状态。?与虚假的仁义道德相反,老子提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第38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第59章)——最好的社会制度就应该象种植庄稼一样,减少人为干预,减少不合理的压迫、税收,而应该增加爱心和亲
自耕耘。?但是,社会离开“道”已经很久了。老子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
生之厚,是以轻死。”(第75章)意思是说,老百姓挨饿是苛捐杂税压迫造成的;老百姓造反是官逼民反;老百姓不怕死是因为活不下去。?这
一切是怎么造成的呢?是那些“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的统治者压迫造成的。这些统治者满口“仁义道德”,实际是“盗夸”——强
盗头子。“非道也哉!”(第53章)怎样改变这些不合理现象呢?老子主张回到古代,按照“道”的原则生活。为此,老子提出了著名的“小国寡
民”的社会理想。他说:?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的社会理想反映了农民平均主义理想的空想性。林语
堂说:“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你会觉得,林语堂先生说的可真对
!几千年来,老子的“小国寡民”,成为中国农民世代向往的天堂。?通过“道”,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系统地论证剥削制度不合理的第一个哲学
家。老子的哲学思想对后来的进步思想家,空想的社会改革家,起着深远的影响。老子哲学在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里,是唯一可以和孔子哲
学相抗衡的最大哲学流派。道与仁老子和孔子的思想是中国哲学的源头,是中国思想文化的根。他们创立的道家和儒家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两大学
派,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基础。对于这些思想,学界更多地是注意到了两者的差异,而对其统一性认识得并不深入。我们从道德和仁爱这两
个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入手,看一看老子和孔子思想的统一性。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认为仁的涵义就是“爱人”(《论语·颜渊》),爱自
己,爱他人都是“爱人”,但孔子主要的着眼点在于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要互爱,你爱我,我爱你,从而构成一个和谐的社会。要全身
心地去爱他人,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是一种极为高尚的道德境界。那么,如何达到这种境界呢?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
要克除自己意识中不符合仁爱要求的内容,按照礼的要求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言行,最终达到意识一动就是仁爱的状态。道是老子思想的中心,也是
中国哲学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它的主要涵义是生养宇宙万物的母体,即宇宙万物的本源。道不仅产生万物,还养育万物,它是世间万物不断发展和
繁盛的原动力,离开了道,世间万物就不能变化发展。世界万物,包括人、人类社会的生生不息、蓬勃向上的发展是道的一种表现。道生成涵养万物
的本性就是德,正如庄子对“德”的解释:“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之谓德。”(《庄子·天地》)庄子以“生”来解释“德”。道和德是宇宙最根
本的物质及其最根本的性质,它们是体和用的关系,德是道的功能展现。《管子》也以“生”来解释德,《心术上》说:“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
。”道以德的形式存在着,道的生长化育的本质是靠德来表现的。老子又说:“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
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道德经》)第五十一章)生成万物而又畜养、载育万物是道的功能,道生成畜养万物又不主宰它,不自以为
功高而占有它,是自然而然的,这是“玄德”,是最大的德。老子的这种道德观是从宇宙自然来立论的,但它同样涵盖了人类社会的道德观念,因为
人类社会也离不开道的德性。老子的道德观是自然道德和社会道德的统一。这就为他与孔子思想的统一性打下了理论基础。道的生长、畜养万物的
生生不息的功能本性落实到人类社会,就是仁爱的大善德,仁爱就是让人人都好、人人都能成长、发展,这是道的大善德在社会中的体现,这是社会
中人与人关系上的最大的“玄德”,即生生之德。它虽然属于社会道德的内容,但又深深根植于道的功能本性的自然道德之中,自然道德和社会道德
在生之大德上是相通的,这就是老子和孔子思想统一性之根本。在阐发仁爱是生生之德这一主题上,程朱有着十分形象的比喻。程伊川以植物种子
的生长发育的功能为仁,他说:“心譬如谷种,生之性便是仁也。”(《河南程氏遗书》卷十八)又说:“心犹种焉,其生之德,是为仁也。”(《
河南程氏粹言》卷一)他把植物种子的生之性、生之德叫做仁,以生长发育的本性、德性喻仁,这与老子的道德生长化育万物的生之功能本性是一致
的。朱熹也同样发挥仁的生生之德说,他说“如谷种,桃仁、杏仁之类,种着便生,不是死物,所以名之曰‘仁’,见得都是生意。”(《朱子语类
》卷六)程伊川和朱熹都把仁解释为生之德,实际是把仁爱与道德以“生之德”统一了起来。朱熹在解释《道德经》的时候,认为程伊川的“生生之
意”的思想取自老子。他在对学生解释老子的“谷神不死”一节时说:“至妙之理,有生生之意焉,程子所取老氏之说也。”(《朱子语类》卷一百
二十五)他承认仁爱的“生生之意”说来自老子的道的生长之功能德性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观与现代伦理学的道德观有很多不同点。现代
伦理学主要内容是人与人相处的行为准则和义务等,而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观则是包括人与自然、社会的秩序和规范的一个整体大系统,它体现的是
天人合一的整体观,道德与仁爱的关系就是这种整体观的体现。我们来看“克己复礼为仁”的“礼”,它更接近于现代伦理学的道德规范的涵义。《
礼记·礼运》说:“圣人所以治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七情指喜、怒、哀、惧、爱、恶、欲,十义指父慈、
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节、长惠、幼顺、君仁、臣忠,礼就是规范人行为的准则,遵从这些准则以达到社会中人与人的和谐相处的目的。《礼
记》认为这种人伦秩序规范的本源根植于宇宙大自然之中,即从根本上说礼来自于道。《礼运》说:“故礼者必本于太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
。”这也与老子的观点一致。按照老子的观点,道产生了万物,也产生了人和人类社会,道是自然万物、人与人类社会的本根,道的德性就是生长化
育的功能,人的生命、人的生活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道的能生之德,所以,人类社会中人与人的行为规范,即现代伦理学的道德规范要以道
的能生的德性为本根,这一点也为伦理学的诸内容所证明,伦理学的目标也在于建立一个有利于人与人相处,有利于人类和谐发展的社会。孔子对
道的生生之德是有深刻感受和认识的,他在《论语·阳货》中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天并没有说什么话,但它却推动
宇宙大自然的运行,它使万物生长繁育。这里的天就是天道,就是老子的生养万物之道。道有天道,有人道,天道生养自然万物,而人道维护社会的
和谐发展。孔子正是把天道与人道结合起来,把道落实到人间,以仁爱作为人间伦理道德法则的根本。既然老子的道德和孔子的仁爱涵义相一致
,那怎么解释老子的“绝仁弃义”呢?从老子“大道废,有仁义”(第十八章)这句话,我们知道老子在论述大道和仁义的关系上有个先后的顺序。
老子的理想社会是大道倡行的社会,在这样一个社会里不用提倡什么仁义,人们都自然地遵从大道的要求,所想所做都符合道,提倡仁义反而是多余的。历史无情地发展使大道不再倡行,私欲、对物质的占有欲支配了人们的生活,这种社会现实就不得不提倡仁义,并按照礼的规范去做了,正如老子所说:“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第三十八章)当道德丧失,社会充满不仁不义的行为时,就要以礼来约束了。“当人类社会失去了道德的制衡能力而只能靠僵硬的礼来强人就范时,祸乱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了。”(《老子评传》第217页)这样的礼,是社会动乱的开端,当然就是“乱之首”了。老子和孔子的思想不仅是中国文化的根,在当代社会,它也超越了国家、民族和宗教,无论是对于生态伦理,还是对于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都是具有建设性的。(作者常大群单位: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宗教学研究所)最高境界是感谢敌人老子说“道生之,德驯之,悟行之,势成之”,人生必须记住这四句话。第一个字“生”,第二个字“驯”,第三个字“行”,第四个字“成”。要跟着“道”就会生气勃勃,生龙活虎、生生不息,你找到“道”就不是往死路走,就不是死气沉沉。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道能够一变二,二变三,三变万,还会死吗?不会,那时候搞什么都会生气勃勃。人生成功了有三个档次,第一个档次是首先感谢亲朋好友,第二个档次是有智慧的人感谢小人。我们都恨单位的小人太多,高智商的人感谢小人,正因为有这么多小人,就会是让我们不犯错,在学习中成长。第三个档次是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感谢敌人,正因为碰到这么多敌人,让我战胜一个个困难,如果什么困难都没有,是不会成功的。二道与职业规划职业规划之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25章)三职业规划的内容1自我设定《道德经》指出:“知人者,知也,自知者,明也。”2目标设定42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第7章指出:“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三职业规划的内容3目标实现“图难乎其易也,为大乎其细也,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第63章)“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谋也。其脆易判,其微易散。为之乎其未有,治之乎其未乱。”(第64章)三职业规划的内容4回馈与修正老子说:“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第2章)《道德经》第40章说:“反者道之动”也就是说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对立面的出现,这是道的运动规律。“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第58章)四职业规划阶段1职业准备期《道德经》认为“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艹”与“累”字相加)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64章)四职业规划阶段2职业早期《道德经》第39章讲“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五色使人目盲,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之行方,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第12章)老子以江海为例:“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也。”(第66章)《道德经》第69章“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四职业规划阶段2职业中期宠辱不惊“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第13章)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四职业规划阶段3职业晚期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功遂身退,天之道也附1:成功领导者掌握权力借力用人多谋善断奉献社会成就事业感谢聆听
献花(0)
+1
(本文系耿派医学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