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漫话亚欧板块(6)
2022-08-19 | 阅:  转:  |  分享 
  
漫话“亚欧板块”(6)

胡经国



㈢、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1、青藏高原形成: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论述(1)

如上所述,据科学家研究,大约在2.8亿年前,现在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曾经是波涛汹涌的辽阔海洋。后来,由于板块运动,大约在2.4亿年前印度洋板块以较快的速度向亚欧板块移动并且发生猛烈撞击,印度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底下,使得碰撞区域的地壳发生强烈的褶皱、断裂和抬升;随着印度洋板块的继续北移,在漫长的板块构造作用下形成了雄伟的青藏高原。

中国地处亚欧板块东南部,为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所夹峙。自早第三纪以来,各个板块相互碰撞,对中国现代地貌格局和演变发生了重要影响。自始新世以来,印度板块向北俯冲,产生强大的南北向挤压力,致使青藏高原快速隆起,形成喜马拉雅山脉,这次构造运动称为喜马拉雅运动。

喜马拉雅运动分早、晚两期。早喜马拉雅运动,印度板块与亚洲大陆之间沿雅鲁藏布江缝合线发生强烈碰撞。喜马拉雅地槽封闭褶皱成陆,使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合并相连。与此同时,中国东部与太平洋板块之间发生张裂,海盆下沉,使中国大陆东部边缘开始进入边缘海-岛屿发展阶段。尤其重要的是发生于上新世-更新世的晚喜马拉雅运动。在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三大板块的相互作用下,发生了强烈的差异性升降运动,中国全国地势出现了大规模的高低分异。差异运动的强度自东向西由弱变强。由于印度洋不断地扩张,推动着刚硬的印度板块,沿雅鲁藏布江缝合线向亚洲大陆南缘俯冲挤压,使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大幅度抬升。这种以小的倾角俯冲于亚欧板块之下的印度板块持续向北的强大挤压力,在北部遇到固结历史悠久的刚性地块(塔里木、中朝、扬子)的抵抗,产生强大的反作用力,使构造作用力高度集中,引起地壳的重叠,上地幔物质运动的加强和深层及表层构造运动的激化,导致地壳急剧加厚,促使地表大面积大幅度急剧抬升,于是形成雄伟的青藏高原,构成中国地形的第一级阶梯。所以,实际上,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中的印度(印巴)板块碰撞而形成的。

2、青藏高原形成: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论述(2)

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是世界第一峰,喜马拉雅山脉主峰。山前为绒布寺,山上为绒布冰川。

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相碰撞,导致了青藏高原的形成。在地质学上把青藏高原崛起这段时间的地质构造运动,称为喜马拉雅运动。

青藏高原地区的强烈隆起是从距今340万年前后开始的。在此后的时间里高原上升了大约3000米左右,形成了当之无愧的“世界屋脊”。希夏邦马峰北坡的高山栎化石,出现在海拔5700~5900米;而现在高山栎却只生长在海拔2500~3100米的地方。此为佐证。

青藏高原抬升过程是匀速的运动,不是一次性的猛增。它经历了几个不同的上升阶段,每次上升都使高原地貌形态得以演进。

青藏高原第一次上升,发生在距今340~170万年,青藏高原地区平均海拔从1000米左右上升到2000米以上。此时青藏高原已经形成。青藏高原这次上升运动被称为“青藏运动”。

青藏高原第二次强烈隆升发生在距今110~60万年左右,高原面在80~60万年平均高度达到3000~2500米左右;高原的自然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高原上山地全面进入冰冻圈。高原的新旧断裂活动活跃,高山深谷地貌形成并且发展。大气环流形势被打乱,气候从温暖湿润转为寒冷干旱,地域差异性明显增大。

青藏高原第三次强烈隆升发生在距今15万年左右。在这段时间,高原的平均高度已达到4000米以上,一些高山超过了6000米,使高原内部的气候更加寒冷干燥。

地质历史进入全新世(距今1万年前),青藏高原继续抬升,形成了今天高原面平均高度达到4700米。青藏高原的强烈降升,给亚洲东部的自然环境以深刻的影响。青藏高原的动力作用和势力作用改变了周围地区的环境。

㈣、板块运动若干结果

1、构造地貌

亚欧板块和周围板块相互的板块运动形成了许多的构造地貌,如喜马拉雅山脉、大西洋中洋脊、西太平洋沟-弧-盆体系、巽他海沟等。

2、火山地震带

亚欧板块与周围板块交界处形成地震带;其中的热点形成火山。其主要火山地震带有: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⑴、著名火山爆发

公元79年8月24日,意大利亚平宁半岛维苏威火山爆发,将山脚下的庞贝古城掩埋。

1883年8月27日,印尼拉卡塔岛喀拉喀托火山爆发,火山爆炸声远达3541公里外的澳大利亚、爪哇和苏门答腊附近,并且引发海啸,海浪最高达37米,造成3万6千余人死亡,是人类有记载火山爆发史上最强烈的一次。

2004年12月14日,意大利西西里岛埃特纳火山爆发。

2010年3-5月,冰岛埃亚菲亚德拉火山大爆发,欧洲的航空业受到巨大影响。

⑵、著名地震灾难

1995年1月17日日本阪神大地震,震级6.9,造成5500余人死亡。

1999年9月21日,中国台湾集集大地震,震级7.3,造成2400余人死亡。

2004年12月26日印尼大地震,震级9.0,引发南亚海啸,造成29.2万余人死亡。

2005年10月8日,南亚印巴交界的喀什米尔大地震,震级7.6级,造成3万余人死亡。

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大地震,震级8.0级,估计造成近7万人死亡。

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震级9.0,引发大规模海啸,造成1万余人死亡,1万余人失踪。

⑶、近年地震活动

美国地质调查局2008年9月11日发布的通知显示,印尼当地时间2008年9月11日早晨发生7.6级地震;20多分钟以后,日本发生7.1级地震。这两起强震都一度引发海啸警报。自2008年9月以来,欧亚板块地震带地震活动频繁。9月11日上午,中国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发生4.4级余震。9月10日,伊朗南部发生6.1级地震。9月9日,中国台湾宜兰苏澳外海发生6.1级地震,是2008年以来台湾遭遇的震级最大的地震。

①、日本强震:7.1级

2008年9月11日上午,日本北海道附近海域发生里氏7.1级地震,无人员伤亡报道。

日本气象厅表示,这次地震发生在当天上午9时21分(北京时间8时21分);震中位于北海道襟裳岬东南大约110公里处,具体位置为北纬41.5度,东经144.4度;震源深度为20公里。

另据报道,北海道和东北地区均有震感,其中以北海道东南部震感最为强烈。北海道各机场、核电站以及北海道新干线均未因地震受到损害。但是,北海道日高高速公路部分路段为进行安全检查已禁止通行,部分日高线铁路部分路段暂停运行,札幌市内地铁一度停运。在地震发生以后,日本气象厅发出海啸预警,有关部门观测到10厘米的海啸。在1个多小时以后,日本气象厅解除了海啸警报。

②、印尼强震:7.6级

2008年9月11日,印度尼西亚气象和物理机构说,印尼北马鲁古省当天早晨发生里氏7.6级强烈地震,尚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报道。

印尼气象和物理机构官员加加特·苏德拉加特表示,这次地震发生在雅加达时间早晨7时(北京时间8时);震中距离北马鲁古省特尔纳特西北122公里;震源深度10公里。这次地震引起当地居民恐慌,但是没有造成破坏。

北马鲁古省周围数省都有震感。地震发生以后,有关部门立即发出海啸警报,当地海岸军区司令也下令民众进入戒备状态,但是一个小时以后警报被解除。

③、伊朗强震:6.1级

据伊朗国家电视台2008年9月10日报道,伊朗南部霍尔木兹甘省当天发生里氏6.1级强烈地震,已有5人死亡,22人受伤。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的报道说,根据德黑兰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的记录,这次地震于当地时间15时30分(北京时间19时)发生在霍尔木兹甘省首府、伊朗著名港口城市阿巴斯附近。地震持续了大约30秒。霍尔木兹甘省的居民纷纷逃离房屋,跑到街上或空旷处避难。

另据伊朗法尔斯通讯社报道,这次地震震中位于阿巴斯以西的另一港口城市哈米尔附近。伊朗南部基什岛、格什姆岛及附近一些港口城市均有震感。

④、中国台湾强震:6.1级

据中国台湾气象部门地震测报中心消息,2008年9月9日15时43分许,中国台湾宜兰苏澳外海发生6.1级地震,全台湾除了高雄市和屏东县以外都有震感。这是2008年台湾地区发生的最强的地震。截至记者发稿时止,还未传出人员伤亡的消息和财产损失的报告。











4







献花(0)
+1
(本文系胡经国图书...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