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辅助文点拨
2022-08-22 | 阅:  转:  |  分享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辅助文点拨

点拨者:海宁紫微高级中学陆月祥

P4页“名言”

“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恩格斯

点拨:这句名言说明,改造自然的能力越强,人的智力发展程度就越高。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只有实践才是认识过程的真正源泉和动力。在实践中,人不仅改变客观世界,同时也在改变自己的主观世界,使自己的认识能力(感觉、思考、智力)得到提高。人的智力就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人改造自然界的能力越强,人的智力发展的程度就越高。离开了人类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人的智力就无从产生和发展。



P4-5页“专家点评”

柏拉图说:“惊讶,这尤其是哲学家的一种情绪。除此之外,哲学没有别的开端。”亚里士多德说:“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一个有所迷惑与惊异的人,每每惭愧自己愚昧无知;他们探索哲理的目的就是为了脱出愚蠢。”

点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这里谈到了惊讶、惊异对于哲学思考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哲学产生于惊讶、惊异。由于受到惊讶、惊异的驱动,人们开始思考,开始了哲学的活动,所以惊讶、惊异是哲学活动决定性的开端。正是这种惊讶、惊异推动人们开始哲理探索,去探讨、研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万事万物,使人们从无知过渡到有知。惊讶、惊异是人的一种主观状态,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对事物的惊讶、惊异实际上就是说明哲学开端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可见,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没有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就没有哲学智慧的产生。



P5页“名言”

马克思说:“哲学不是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

点拨:强调的是哲学源于生活,扎实于现实,不能脱离现实生活。“人脑虽然不在胃里”比喻哲学的形式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它并不直接蕴涵在具体的生活领域中。“但也在人体之外一样”比喻哲学的内容具有现实性,它不能超越于世界之外,不能脱离生活实践。

此句名言,运用形象的比喻精辟地说明,哲学不是在世界之外的遐想,哲学就像是世界的头脑,这个头脑并不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在马克思看来,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它不仅反映、体现、凝结着一个时代的精神,而且同时也成为塑造和引导时代精神的现实力量。



P5页“名言”

恩格斯说:“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

点拨:此句名言告诉我们,辩证法并不是有了哲学家以后才有的。就是说,事物的辩证法是早已客观存在的,它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与我们置身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人们认识和把握它,就可以自觉运用它来指导自己的实践。



P6页的“相关链接”

赫拉克利特说:“智慧就在于说出真理,并且按照自然行事,听自然的话。”“智慧只在于一件事,就是认识那善于驾驭一切的思想。”苏格拉底说:“我认为智慧这个词太大了,它只适合于神;但爱智这个词倒适合于人。”“爱智是人的自然倾向。”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应追求“头等智慧”。

点拨:

(1)赫拉克利特的话表明,人的智慧在于发现真理性的东西,并且要遵循事物的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智慧就是认识那驾驭思想的东西——自然规律。人类的智慧有许多层次,人类的进化过程就是一个智慧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哲学的产生正是人类智慧的一种飞跃,可见,哲学就是智慧之学。

(2)在希腊哲学中,哲学就是爱智慧。苏格拉底认为,只有神才适合用智慧这个词,我们人只适合用爱智这个词,人不可能拥有智慧而只能是追求智慧,人可以称为“爱智者”,而不可以称为“智者”。他还认为,“爱智”或对智慧的“追求”是人的本性。之所以追求智慧是人的本性,就在于智慧是指导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艺术,即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而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是人的本性。

(3)亚里士多德认为,够得上“头等智慧”的只能是哲学。虽然其他具体科学也是人的智慧的结晶,但它们还“不“不是头等智慧”,哲学所“爱”的智慧是一种大智大慧,是哲理意义上的头等智慧,是人类智慧的最高水准。



P6页的“相关链接”

“学好哲学,终身受益”或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马克思

点拨:引用这句名言的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哲学作为人的精神活动的最深层形式,关注的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终极意义,它通过抽象的语言,将我们日常生活的枝节、常识和现象加以剥离,使我们懂得激发人性深处的精神潜力,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马克思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学好哲学,终身受益。学好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P7页的“专家点评”

世界现所涉及的问题,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如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是物质还是精神。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是怎样的,世界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有限和无限的关系是怎样的.世界以何种状态存在和发展,发展的动力、方向和道路是什么。我们究竟能不能认识世界,如何认识世界,人类社会的本质是什么,其发展有没有一般规律可循。等等。这些问题都属于世界现的范围.都是哲学研究的对象。

点拨:此专家点评阐述世界观所涉及的内容。



P8页的“专家点评”

黑格尔认为哲学思想的形成需要“反思”,他曾经用“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中起飞来说明哲学“反思”的特点。在黄昏中起飞的猫头鹰,可以看到整个白天所发生的一切,可以追寻其他鸟儿在白天自由翱翔的足迹。如果把“认识”和“思想”比作鸟儿在蓝天中翱翔,那么在夜幕降临时起飞的猫头鹰(哲学)的使命,就是认识“思想”,认识“认识”。

点拨:密涅瓦即希腊罗马神话中的智慧女神雅典娜,栖落在她身边的猫头鹰则是思想和理性的象征。黑格尔用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中起飞来比喻哲学,意在说明哲学是一种反思活动。黑格尔认为,哲学的认识方式是一种反思,是跟随在事实后面的思考。他认为哲学的出现总是在时代潮流、世界事变已经结束完成之后,因此总是迟到,要黄昏时才出现,譬如希腊、罗马的哲学要到希腊、罗马衰落解体时期才出现。按照黑格尔的说法,哲学的“反思“是“对认识的认识”,“对思想的思想”,是思想以自身为对象反过来而思之。正如教材中“专家点评“所说,黑格尔认为哲学思想的形成需要反思,这是对的,但黑格尔把反思的对象看作是脱离物质运动而独立存在的“精神”、“思想”,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哲学反思的对象归根到底是物质世界,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



P10页“名言”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

点拨:这句名言说明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哲学的基本问题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对世界的本质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第二,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对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存在即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不同回答,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P11页“名言”

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承认某种创世说的人……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

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作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恩格斯

点拨:第一句名言说明,对思维与存在谁是本原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世界本质是物质的世界,物质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意识不能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它是物质派生的,是对物质的反映。第二句名言说明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是指思维能不能正确地反映现实,能不能正确认识现实世界。对这方面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哲学上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凡是认为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就是可知论。否认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否认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这是不可知论。



P11页“专家点评”

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哲学家在表达哲学基本问题的概念和方式上各不相同。西方古代哲学主要关注的是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西方近代哲学研究的侧重点则转向了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内容。中国古代哲学家主要探讨天与人、名与实、形与实、知与行、心与物、理与气等关系问题,体现中国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基本看法和观点。

点拨:懂得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哲学家在表达哲学基本问题的概念和方式上各不相同。



P13页“相关链接”

“天上的一切星宿,地上的一切陈设,总之,构成大宇宙的一切物体,在心灵以外都没有任何存在;它们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或被知道。”因此,“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依照18世纪英国哲学家贝克莱的说法,事物的存在取决于我们的感觉,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点拨:此“相关链接”阐述判断主观唯心主义的依据及典型事例



P14页的“专家点评”

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一个复杂过程,如果片面地夸大其中任何一个片段,就会导致唯心主义。人的认识离不开感觉,但是,如果把人们认识世界离不开感觉,夸大为世界的存在依赖于人的感觉,就会导致主观唯心主义。人们的思维离不开概念,但是,如果把概念夸大为脱离物质的神化了的绝对,就会导致客观唯心主义。列宁说过,唯心主义是“一朵无实花”,然而却是生长在活生生的、结果实的、真实的“人类认识这棵活树上的一朵无实花”。就其局部而言,唯心主义哲学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着或多或少的借鉴意义。

点拨:人们认识世界需要感觉,通过感觉右可以认识事物的现象,但认为世界的存在依赖于人的感觉就会导致主观唯心主义;人们表达对事物的理解时需要用到概念,但把概念夸大脱离物质的神化学的绝对,就会导致客观唯心主义。因此,唯心主义从根本方向上讲是错误的。但唯心主义也可能会适应某一时代的要求,反映时代的任务,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这一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对唯心主义哲学应该坚持科学的态度,列宁把它比作“不结果实的花”。



P14页“相关链接”

恩格斯曾说:“庸人把唯物主义理解为贪吃、酗酒、娱目、肉欲、虚荣、爱财、吝啬、贪婪、牟利、投机,简言之,即他本人暗中迷恋着的一切龌龊行为;而把唯心主义理解为对美德、普遍的人类爱的信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只能在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意义上使用,如果给它们加上别的意义,就会造成混乱。

点拨: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仅仅是对世界本原这个哲学范围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同时克服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错误理解,不能仅从两个语词的表面意义来理解其内涵。否则就会造成混乱。



P15页“专家点评”

在世界本原问题上,除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回答外,还有一种二元论的观点,即把物质和精神看作两个彼此的独立的本原。

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儿认为,物质的本性是广延,精神的本性是思想,二者彼此独立,互不相干。这种观点看起来不偏不倚、客观公正,仔细分析却不难发现:当她把物质看成是离开精神而客观、独立地存在的时候,实际上坚持唯物论;当他把精神看成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的时候,就属于唯心论。二元论在回答物质和精神两个本原怎样才能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不得不搬出一个万能的“上帝”来帮忙,这就滑向了唯心论。二元论如同一人骑二马,是非常危险的。可见,在意识和物质谁是第一性的回答上,或者是唯物主义的,或者是唯心主义的,二者必居其一,不存在第三个基本派别。

点拨:在材料中,教材编者用“一人骑二马”来形容“二元论”思想,这在问题的论述中是非常生动的。但在详尽分析下,这两方面所包含的本质内容却是彼此不符。在哲学领域,“二元论”观点只是作为一个被否定的专有名词出现在哲学基本派别的划分中,其自身在客观世界是不存在的。在这一点上,教材自身也否认“二元论”作为哲学第三个基本派别的存在,甚至是持有“二元论”观点的笛卡尔,其思想本质也是最终归于“唯心”。而较之于“二元论”的虚无,“一人骑二马”在现实中却是广泛存在和完全可行的。于是,在这一问题的论证上就出现了用存在可行的现象去证明虚无不可行的问题,这在材料的选取引证中是不合理的。



P16页“名言”

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恩格斯

点拨:用这句名言的目的是,说明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这句名言阐明了哲学和时代的关系。任何哲学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每一特定的历史时代都有自己特定的时代内容,即特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特定的时代主题、时代发展趋势和发展要求等,从而形成特定的时代氛围。哲学家们总是在一定时代氛围中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回答时代的课题,把握时代脉搏,运用抽象的哲学范畴和命题在缜密的推理中建构自己的哲学理论体系,力图把连同人在内的整个世界都微缩在自己的哲学理论中,从而体现一定的时代精神。正像人们不能拔着头发离开地球一样,哲学家们也离不开他的时代。



P17页“相关链接”

德国古典哲学产生于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是一场反封建的哲学革命。它主要用辩证法思想启迪人们的心灵,解放人们的思想,从哲学上论证变革德国封建社会秩序的必要性。黑格尔的“世界是经常变化着、发展着的过程”的思想,使他的那些不愿与现实调和的学生得出了一个结论经,即反对现状,反对现在的不公平现象的斗争,也是基于世界永恒发展规律的。既然一切都是发展着的,那么普罗士国王的专制制度为什么却会永远延续下去呢?费尔巴哈则用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猛烈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宗教神学。

点拨:德国古典哲学理论对马哲的产生及对社会变革的积极作用



P18页“名言”

正像在18世纪的法国一样,在19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也作了政治崩溃的前导——恩格斯

点拨:引用这句名言的目的是,说明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在人类历史上,人们多次看到哲学革命充当政治变革先导的情形,例如,法国唯物主义哲学成为法国大革命这一政治变革的先声;德国哲学革命成为当时德国行将到来的民主革命的序幕。可以说,没有西欧的哲学革命,就没有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同样,没有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及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主义的产生,社会主义就不会由空想变为科学,由理想变为现实,由一国实践变为多国实践。可见,反映本时代历史任务和客观要求的哲学对社会变革起巨大作用。



P18页的“名言”

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马克思

点拨:引用这句名言的目的是,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在这里,马克思强调自己哲学的实践意义,强调无产阶级是自己哲学的实现主体。他把关注自己哲学的发展同关注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结合起来,这样就摆脱了哲学局限于思辨领域和自我封闭的状态,避免了一般的空泛议论,哲学的生命力就从哲学自身和实现主体中同时表现了出来。很明显,没有代表人类进步力量的无产阶级,没有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哲学就不会产生。鲜明的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特征之一,它丝毫不掩盖自己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自己是无产阶级的哲学,代表无产阶级利益,为无产阶级服务。



P19页“相关链接”

1845年春天,马克思写下了包含着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6年春天,他与恩格斯完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哲学的初步形成。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问世。1867年,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完成。《资本论》是马克思毕生心血的结晶,它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种种不合理性,论证了社会主义必将最终取代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从而把社会主义的学说置于牢固的科学基础之上,完成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转变。

点拨:“相关链接”依循历史脉络回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会随着社会历史发展而发展。因此,马哲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P20页“相关链接”

德国动物学家施旺和植物学家施莱登创立的细胞学说,表明一切生物有机体之间都不是各自孤立,彼此无关的,证明了自然界的联系性和统一性。

德国物理学空迈耳和英国物理学家焦耳等人提出并阐发的能量守恒定律,证明了物质运动的客观性、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达尔文提出的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生物进化论,说明了整个生物界处在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中,也说明了生物进化的原因在自然界本身。

点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其自然科学基础。



P20页“相关链接”

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是,认为世界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矛盾是以这个发展过程的内在源泉和根本动力,量变与质变是发展的两种基本形式,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则是这个发展过程的基本轨迹。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的是,认为我们自己所属的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是唯一现实的;而我们的意识和思维,不论它看起来是多么超感觉的,总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即人脑的产物;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本身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

点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P21页“名言”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

点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是实践,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

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恩格斯

点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升华点拨:引用这两句名言的目的是,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第一句名言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要科学地解释世界,更强调革命地改造世界,突出了哲学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在哲学的作用和功能上,以往的哲学理论,总的说来不能科学地全面了解实践的意义,从而贬低或否定实践的作用。因此,旧哲学不仅不能科学地说明世界,更谈不上改变世界。第二句名言说明,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科学性和革命性是内在的、不可分割的结合在一起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适应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需要而产生的,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是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武器,它反映和代表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P21页“相关链接”

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与世界的关系方面,从实践出发理解周围的世界;在历史观中,把实践作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据。在认识论中,把实践作为全部认识的基础。离开实践,就不能科学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

点拨:实践在马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是马哲最显著的特点。



P22页“名言”

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毛泽东

点拨:引用这两句名言的目的是,说明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第一句名言重在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在历史和科学的前进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它并没有穷尽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事实表明,只有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使它永远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才算真正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正是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之所在。第二句名言重在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这一历史过程的收获就是形成中国共产党自己的理论,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P22页“相关链接”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等著作,集中反映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点拨:教材运用“相关链接”解释了毛泽东哲学思想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介绍反映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主要著作。



P23页“相关链接”

邓小平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邓小平哲学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转化为思想方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辩证法应用于当代社会实践,提出了一系列两手抓的思想;把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应用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提出了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诊断,提出以“三个有利于”作为衡量的标准。这些都是邓小平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

点拨:教材运用“相关链接”解释了邓小平哲学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关系,介绍了邓小平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



P23页“相关链接”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这一思想坚持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

点拨:教材运用“相关链接”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指明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1









献花(0)
+1
(本文系在羡智库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