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1大气层1.知识目标
了解大气层的重要性,了解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特点,掌握大气的垂直分布规律,理解对流层的特点,探究对流的形成。
2.技能目标
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讨论增强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通过读“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图,感受用图表处理数据的科学方法,提高读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操作和科学实验教育,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难点】[来源:Z+xx+k.Com]
[来源:学科网]3000千米的高空(主要集中在1000千米的高度)。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叫大气层,空气也叫大气。
[讨论]读图2-1并思考如果没有大气,地球会变得怎样?
提示:地球将变得和月亮表面一样,没有天气变化,没有声音,易受陨石的侵袭,温度较差增大等
[板书]大气的作用(重要性):
(1)保护地球如避免流星的袭击2)大气中的各种气体,都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举例:氧气进行生命活动必需的;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3)臭氧层能保护地面上的生物免受太阳紫外线的伤害4)水蒸气能成云致雨
[读图]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图,并概括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规律。
[讨论]让学生观察图片后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教师巡视,学生概括规律遇到困难时,教师参与并给予一定提示,结束后小组代表发表意见)
[结论]
☆(1)大气温度的变化范围约在-84℃--2500℃之间。
2)在85千米以上,大气的温度呈逐渐上升趋势
(3)在0-12千米、55-85千米之间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4)在12-55千米之间,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温度升高。
1分钟后 结论:黑色纸比白色纸吸热_______(快/慢)
[结论]高层大气温度高、太阳辐射强,银白色的金属外壳可以反射热的辐射,避免高温下外壳熔化。[来源:Zxxk.Com]
[读图]观察大气分层图,对大气进行分层,把讨论结果填入下表
层序 高度 温度分布特点 ? ? ? [来源:Zxxk.Com]
[讨论]让学生观察图片后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教师巡视,学生分层遇到困难时,教师参与并给予一定提示,结束后小组代表发表意见)
[依据]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我们对大气进行分层的主要依据。
[结论]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可以把地球大气层分为五层,即:
对流层(0-17千米)
17-50千米)
50-80千米)
80-500千米)
500千米以上)
1000千米以上,大气变得十分稀薄,密度很小5000千米以外,大气已接近真空
1、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
2、在两极和赤道地区的厚度不同两极厚度约8千米,在赤道增大到17-18千米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1)烧杯中加高锰酸钾或直接用对流实验装置。
(2)燃香的实验用实验室的现成器材,现象非常明显。
[结论]:受热处液体或空气上升,两侧温度低的地方液体或空气下沉。
对流层与人类的关系
[思考]想一想对流层的温度特点,对形成对流有利吗?它的温度特点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有利于对流的形成。[来源:Z,xx,k.Com]
[补充]平流层:
1、臭氧集中在这一层中
2、随着高度的上升气温升高
3、空气的运动主要是平流(水平)运动,利于飞机飞行。
【课堂小结】
本课主要学习了大气层对地球和人类的重要性和大气温度的变化规律;大气的垂直分布规律及大气分层中对流层的特点。
【作业布置】作业本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附件1:律师事务所反盗版维权声明
附件2:独家资源交换签约学校名录(放大查看)
学校名录参见:http://www.zxxk.com/wxt/list.aspx?ClassID=3060
大气层
大气的重要性:保护地球、提供资源
大气的温度
大气的分层
大气的温度垂直分布图
大气的温度垂直分布规律
对流层
分层依据
五层的层序、高度、特点
厚度、物质、特点
探究对流形成的原因
对流与天气现象的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