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太平洋板块(2)
胡经国
三、太平洋板块地质
㈠、地形地貌
1、安山岩线
安山岩线(TheAndesiteLine),是太平洋地形地貌的最重要的分界线。它将中部太平洋盆地较深层的火成镁铁岩及大陆边沿的半沉降火成长英岩分隔开来。安山岩线沿加里福尼亚州西端岛屿、阿留申群岛南端、堪察加半岛东端、千岛群岛、日本群岛、马里亚纳群岛、所罗门群岛,直达新西兰;亦向东北伸延至安第斯山脉西端、南美洲及墨西哥,再折返加州。印尼、菲律宾、中国台湾、日本、新几内亚、新西兰等澳洲大陆及亚洲大陆的东部延伸地区,全在安山岩线以外。
安山岩线,又称为马歇尔线,是在活动大陆边缘分隔不同岩石系列的一条岩相地理分界线。在此线一侧出现以蛇绿岩套为代表的拉斑玄武岩系列;在靠陆一侧分布有以安山质火山岩、石英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为主的钙碱性岩浆岩系列。安山岩线的形成是板块俯冲作用的结果。在环太平洋边缘,安山岩线大致位于从阿拉斯加,经日本岛弧、马里亚纳海沟、帛硫群岛、俾斯麦群岛、斐济和汤加群岛至新西兰和查塔姆岛一线。
安山岩线是以蛇绿岩套为代表的拉斑玄武岩系列,与以安山质火山岩﹑石英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为主的钙碱性系列岩浆岩之间的岩相地理界线。它实际上可以看作是,在活动大陆边缘有无安山岩出现的分界线。在此线靠大洋一侧不见安山岩,而靠大陆一侧则常见安山岩。安山岩线的形成是板块俯冲作用的结果。当大洋板块在海沟处发生俯冲时﹐构成洋壳的拉斑玄武岩系列和部分深海沉积物,当到达150~250公里深处时,发生局部融熔,形成钙碱性的安山岩系列岩浆,并且沿裂隙喷发形成火山岛弧。因此,安山岩线在活动大陆边缘表现最为明显。在环太平洋边缘,它主要分布在阿拉斯加到新西兰和查塔姆岛的东部一线;中间经过日本岛弧﹑马里亚纳海沟﹑帛硫群岛﹑俾斯麦群岛﹑斐济和汤加群岛。
2、陆地
完全处于太平洋海域内的最大陆地是新几内亚岛。它也是世界上第二大岛屿。在太平洋上,几乎所有较小的岛屿都位于北纬30度及南纬30度之间,由东南亚延伸至复活节岛;其余的太平洋海域差不多都全被水覆盖着。
连接夏威夷、复活节岛和新西兰而形成的波利尼西亚大三角,包围了不少岛屿。它们分别是:库克群岛、马克萨斯群岛、萨摩亚群岛、社会群岛、托克劳群岛、汤加群岛、土阿莫土群岛、图瓦卢群岛和瓦利斯和富图纳群岛。
赤道以北及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有许多密克罗尼西亚的小岛;当中包括加罗林群岛、马绍尔群岛和马里亚纳群岛。
在太平洋的西南角,有由新几内亚为首的美拉尼西亚。其他美拉尼西亚的重要群岛还有:俾斯麦群岛、斐济群岛、新喀里多尼亚岛、所罗门群岛和新赫布里底群岛等。
太平洋的岛屿类型多样,四个类型的岛屿都有,即:陆边岛、冲积岛、珊瑚礁和火山岛。陆边岛位于安山岩线以外,包括新西兰的新几内亚岛和菲律宾群岛、中国台湾岛等;这些岛和附近的大陆相连。火山岛,如布干维尔岛、夏威夷岛和所罗门群岛等;很多还有活火山活动。
3、群岛
⑴、概述
群岛是指集合在一起的岛屿群体,是彼此距离很近的许多岛屿的合称。它一般分布在大陆边缘浅海地区,如南沙群岛,马来群岛等。有些群岛是人类重要的生活区域,是人类文明延续的地区。群岛气候一般带有明显的海洋特点。自然资源也相当可观;渔业资源也相对丰富。其不利的条件是多自然灾害,如台风,火山地震,海啸侵袭;还可能由于温室效应,海拔较低地方因而被海水吞没等。
⑵、三大群岛(岛群)
太平洋三大群岛(岛群)是: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群岛。它们位于北纬28°至南纬47°之间;总面积约为129万平方公里,占大洋洲陆地面积的14.4%左右,约占大洋洲的37%。
①、自然条件和民族构成
这三大群岛的自然条件和民族构成不同。
美拉尼西亚群岛位于180°经线以西,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西面与新几内亚岛相邻,东到斐济群岛;从西北向东南延伸5000多公里,陆地面积约为9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00万。居民以美拉尼西亚人为主;其外形特征是身材较矮,但是很壮实,头发卷曲,皮肤呈黑色。由于这个原因,该群岛有“黑人群岛”之称,美拉尼西亚即为其希腊语音译。
密克罗尼西亚,是希腊文,“小岛群岛”的意思。该群岛的绝大部分岛屿位于赤道以北,东经130°~180°之间。组成该群岛的岛屿一般都很小,共有2500多个;其中只有100多个有人居住。陆地面积3540平方公里;人口约为27.5万。主要居民是密克罗尼西亚人,其外形特点是身材中等,头发黑色,呈波浪形或直线形。
波利尼西亚,也是希腊文,意思是“多岛群岛”。大致分布于180°经线以东,南纬28°和北纬47°之间。陆地面积约为31万平方公里;人口438万。居民主要是波利尼西亚人;其外形特点是身材高大,肤色浅,头发黑而直,与美拉尼西亚人明显不同。
②、旅游资源
A、热带风光
太平洋三大群岛的绝大部分岛屿散布在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之间的大洋中部和西南部。这些地区终年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一般在26~28℃之间,气温年较差很小,通常在5℃以下。但是,靠近澳大利亚的美拉尼西亚西部地区,由于受大陆季风的影响,气温年较差较大;降水充沛,一般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有的地方可达3000~5000毫米,迎风坡地区甚至可达到10000毫米以上,不过一些背风坡和低平的珊瑚岛只有500~700毫米。在这种热湿气候条件下,形成了以热带雨林为主的植被;乔木的种类极为丰富,主要有榕树属、桉树属、樟科、山龙眼科和棕榈科等。另外,险峻的山峰、壮丽的峡谷、瀑布、温泉等,也都具有很大的旅游吸引力。
B、火山景观
在太平洋三大群岛的所有岛屿中,除了新喀里多尼亚以外,都是火山岛或珊瑚岛。火山岛系由海底火山喷发物质堆积而成的。马克萨斯群岛、克马德克群岛、萨摩亚群岛、所罗门群岛、新乔治亚岛、汤加岛等都是火山岛。珊瑚岛的基底一般也都是火山岛。有的火山经常喷发,十分壮观,成为许多旅游者向往的地方。
C、泻湖海滩
珊瑚岛是由珊瑚虫的骨骼在火山岛的基底上堆积而成的。它们一般都呈圆形;地势比较低平,海拔多在10米以下。珊瑚礁常常包围着风平浪静的潟湖,并且形成洁净的海滩。这里是开展日光浴和游泳的理想场所;船只也可以在这里停泊避风。受大洋影响较大的一些海滩,常常有气势汹涌的拍岸浪,可供旅游者开展冲浪等水上运动。有一些岛屿和夏威夷一样,对游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4、岛屿
⑴、概述
太平洋岛屿是指分布在太平洋的各种岛屿。
据统计,太平洋是地球上岛屿最多的大洋,计有大小岛屿2万多个,其总面积达440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岛屿总面积的45%。中部横亘在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马来群岛东西长4500多公里,它们把太平洋西部水域分隔成近20个边缘海、数十条海峡和水道。
在太平洋岛屿中,除了新西兰的南、北二岛以外,其余绝大部分位于太平洋中部,犹如繁星散布在赤道两侧的南、北纬30度和东西经130度之间浩瀚的热带海洋里。太平洋岛屿是一个群岛套群岛的“万岛群岛”。其陆地面积为104万平方公里,占大洋洲陆地总面积的11.6%。在太平洋岛屿中,最大的岛屿为伊里安岛(新几内亚岛),其面积为78.5万平方公里,仅次于格陵兰岛,是世界第二大岛。太平洋岛屿人口总共有580多万,占大洋洲总人口的23.3%。
按地理特点和当地原有居民的肤色、语言等特征,太平洋岛屿可划分为三大组,即:位于西南部赤道以南,180度经线以西的美拉尼西亚(意为“黑人群岛”),自西北向东南延伸;位于西北部绝大部分在赤道以北,180度经线以西的密克罗尼西亚(意为小岛群岛),基本上是自西向东延伸;位于东半部的180度经线以东,南、北纬30度之间的波利尼西亚(意为多岛群岛),自西北向东南分布。这三大群岛处于亚洲、澳洲和南、北美洲之间,东西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又联系着各大洲的海、空航线和海底电缆经由之地;其中关岛、威克岛、中途岛、瓦胡岛等都是太平洋航线之中途要站。因此,在国际交通和战略上,太平洋岛屿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另有资料显示,太平洋大约有岛屿1万个。其总面积为440多万平方千米,大约占世界岛屿总面积的45%。大陆岛主要分布在西部,如日本群岛、加里曼丹岛、新几内亚岛等;中部有很多星散般的海洋岛屿(火山岛、珊瑚岛)。
太平洋的岛屿众多,主要分布在西部和中部海域。按性质,分为大陆岛和海洋岛两大类。大陆岛一般在地质构造上与大陆有联系,如日本群岛、中国台湾岛、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以及世界第二大岛新几内亚岛等。海洋岛分为火山岛和珊瑚岛。在太平洋中部偏西的广大海域,自西向东分布有三大群岛,即: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玻里尼西亚。其中,美拉尼西亚群岛多为大陆岛;波利尼西亚群岛的夏威夷群岛是著名的火山群岛;密克罗尼西亚群岛几乎都是珊瑚岛。
⑵、自然条件
太平洋岛屿按成因分为大陆岛和海洋岛;后者又可分为火山岛和珊瑚岛。伊里安岛和美拉尼西亚的大多数岛屿都属于大陆岛。其面积较大,既有高大崎岖的山地,也有宽窄不等的沿海冲积平原,有利于发展农业,最适宜种植热带经济作物,并且有茂密的森林和丰富的矿藏。波利尼西亚的夏威夷群岛就是典型的火山岛,迄今仍有火山活动。这种岛屿海拔较高,火山熔岩、火山灰经长期风化,土壤肥沃,森林茂密,适宜发展农业,也可种植热带经济作物。密克罗尼西亚以珊瑚岛为主,面积较小,地势低平,水分渗漏严重,土壤肥力较低,对农耕不利。部分岛屿储藏有丰富的磷酸盐矿。礁湖和环礁具有缺口同外洋联系,往往形成船只避风的良好港湾。
太平洋岛屿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属热带(雨林、草原)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25°~28℃,年较差一般不超过5℃。年平均降水量大多为2000~3000毫米,局部地区超过4000毫米。例如,夏威夷群岛中的考爱岛,其迎风坡年平均降水量可达12040毫米,是世界降水量最多地区之一。西部各岛由于受大陆影响,季风显著。在密克罗尼西亚的加罗林群岛附近和波利尼西亚的中部,为台风的发源地。
太平洋岛屿除了珊瑚岛以外,植物均甚繁茂;生长着热带经济作物,主要有椰子、咖啡、可可、香蕉、菠萝、甘蔗、橡胶树等。在沿海地带牧草茂盛,有利于发展畜牧业。美拉尼西亚的热带森林茂密,盛产白檀木、红木等珍贵木材,世界驰名。
太平洋岛屿矿产资源的种类较多。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磷酸盐矿,分布在瑙鲁、基里巴斯的大洋岛及所罗门群岛等。新喀里多尼亚的镍矿储量居世界首位。金、铜、铬、镁、石油等的储量也比较多。此外,还有钴、银、铝土矿等矿产。波利尼西亚中部的莱恩群岛盛产珍珠。
⑶、矿产与采矿业
采矿业是太平洋岛屿的第二大经济部门。其中主要有磷酸盐、有色金属和贵金属的开采。
磷酸盐矿藏丰富,质量高,含磷37%以上,开采方便。战后年产量近300万吨,主要分布在瑙鲁;其领土仅有24平方公里,但是约有2/3的土地蕴藏着磷酸盐矿,其产量之高为世界之最。第二次大战前的1939年,出口量占太平洋岛屿的3/5以上。1968年,瑙鲁独立。1970年,成立国家磷酸盐公司,使磷酸工业国有化。其开采、处理、运输全部机械化,使磷酸盐的开采量有较大的增长;年出口量200万吨,主要运销澳、新、日、英等国。磷酸盐矿是瑙鲁经济的重要基础,是国民经济收入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次是国外的房地产收入,而农业所占的比重很少。据20世纪80年代估计,瑙鲁磷酸盐矿蕴藏量为2400万吨;若按目前每年200万吨的速度开采,则到20世纪末将告罄。所以,近几年来,磷酸盐的开采及其出口均比以前有所减少;主要是磷酸盐储量减少,瑙鲁政府控制开采和控制出口的缘故。其次,基里巴斯的大洋岛也曾经盛产磷酸盐,年产量为60万吨;由英、澳、新合股经营,70年代末已停产,磷酸盐矿告罄。
太平洋岛屿的有色金属开采主要有镍、铬、锰、铜等。其中,镍矿开采的历史较长。镍矿主要分布在新喀里多尼亚岛,其储量居世界第一位;年产镍5万吨左右,居世界前列。金属镍主要运往美、英等国。铬矿开采较为重要,产量亦居世界前列;主要分布在新喀里多尼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等。锰矿开采分布在瓦努阿图、巴布亚新几内亚等。铜矿的开采集中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布干维尔岛上,储量为9.44亿吨,年产精铜砂约60万吨,占国民总产值的1/3和出口总值的1/2,在太平洋岛屿中居首位。太平洋岛屿的采金业比重重要;主要分布在巴布亚新几内亚(1988年产黄金31900公斤)、斐济(2864公斤)等。此外,还有采银业。
太平洋岛屿出口的矿产品有:铜砂、磷酸盐矿、镍、锰、铬、黄金、白银等。此外,还有珍珠等有机宝石。
⑷、主要岛屿
①、关岛
关岛位于马里亚纳群岛的最南端,其面积为540平方公里、人口12.8万。其具有天然良港——阿加尼亚。战前属美国管辖。由于其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都很重要,因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经被日本占领。现为美国“未合并的领土”,是美国在西太平洋的重要海、空基地。该岛主要栽培椰子、咖啡、可可、甘蔗、烟草,种植玉米、稻谷等。工业主要有炼油、纺织、食品加工等。关岛的安德逊空军基地是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一个重要战略空军基地。美海军在阿加尼亚设有航空站,在阿卜拉港有潜艇基地。战后,该岛旅游业兴盛,每年游客近50万。
②、瓦胡岛
瓦胡岛位于夏威夷群岛的东部,其面积为1554平方公里,人口近70万。在该岛上有10余个飞机场。其南岸中部是世界著名的珍珠港。1911年,美国建成巨大的海军基地,是美国在太平洋上的最大海、空基地之一。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空军偷袭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在两小时之内毁伤在港舰艇的一半,造成震惊世界的珍珠港事件。战后经过恢复,现有铁路通至火奴鲁鲁;也是太平洋海、空交通枢纽和国际商港。该岛盛产甘蔗、菠萝、香蕉等。工业主要有炼油、炼铝、制糖、水果罐头等。
③、威克岛
威克岛位于关岛和夏威夷群岛之间,战略地位重要,被称为“太平洋的踏脚石”。1898年,被美国占领。其面积为9平方公里;人口约有2000多人,为美海、空军人员。该岛是美国的民航和军用飞机从檀香山到关岛、东京的加油站。1962年,建成现代化机场。1974年,被用为导弹试验基地。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这里已成为美空军紧急降落基地。它不仅是横渡太平洋的中间站,而且还是夏威夷群岛与关岛之间海底电缆相通之地。
④、维提岛
维提岛是斐济的最大岛屿,其面积为10490平方公里,人口20万人。该岛盛产甘蔗、咖啡、椰子、香蕉等。食品加工、建筑材料及开采黄金等工业较为重要。该岛的苏瓦是个自由港,为南太平洋经济中心和海、空交通枢纽。有定期海、空航线联系英、美等国。
⑤、塔希提岛
2022年8月15日编写于重庆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