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三十四章 福倚
2022-08-25 | 阅:  转:  |  分享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三十四章福倚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解答了如何才能获得事理。其实,韩非子的解答就是人类认知世
界的普遍规则,就是吃一堑长一智。我们所获得的每一份认知甚至是智慧都是“因祸得福”的结果,只有受伤了,我们才知道小锅是铁打的。韩非子
从“人有祸”开始说起,认为“祸”让人产生畏恐的心理,才会行为端直,然后才能思虑成熟,最终获得事理。福,上天赐给人类先天本有的东西,
可惜,我们没有珍惜,不按事理行事,结果祸事不断,反而认为“祸”是上天对人类的惩罚,其实,祸是人类自己对自己的惩罚,上天只有好生之德
,从不惩罚人类。今天,我们讲什么是“福”。福是中国人最为珍爱的东西,也是最想得到的东西。福,与祸相对,囊括了我们能想到的所有美好
的事物。中国人把所有美好圆满的事物附加在身都归结为有福气,而福气来自上天的恩赐。韩非子从二个方面来诠释何为“福”,第一“行端直,则
无祸害;无祸害,则尽天年。”与“尽天年,则全而寿。”意思是行为正直,就没有祸害;没有祸害,就能尽享天年。尽享天年,就是无病无灾活
到自然死亡,在韩非子看来生老病死是规律而为,自然之事,但能无祸害的活到死,就是最大的福。圣贤的智慧第一要素就是生存,活着是第一要务
。所以韩非子论“福”时,将“无祸害,尽天年”摆在第一位,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而就这一点,几乎是现代人无法做到的,各种祸事让我们根本做
不到“尽天年”。尽天年,是儒家对天地的敬畏,对生命的尊敬。生命,是天地的杰作,对生命的藐视就是对天地的亵渎,所以韩非子“无祸害,尽
天年”既是是对天地的敬畏,也是对世人的警告,要爱惜生命,珍惜时间,明白事理,行为端正。韩非子认为“尽天年,则全而寿。”意思是尽享
天年,就能全身而长寿。全身,身驱健全,长寿就是活到天年,上天注定的年限。第二方面“得事理,则必成功。”与“必成功,则富与贵。”意
思是得到事理,就一定能成就功业。一定成就功业,就富有而显贵。我曾经说过事物本身是完美圆满的,只不过参杂了人为的因素变的不完美不圆满
了。为什么会这样的说,是因为没有人为因素,事物会严格按事理(规律)发展,是人为的违反了事理规律,事物自然就会不完美不圆满。就像违反
交通法规,祸事就会来,开车这件事就变得不完美不圆满了。成功不在于努力,而在于按律而为,努力只是推动事物前行,事理才是事物前行的方向
,方向错了,再努力也不会成功。凡事成功,富贵自然就有了。“全而寿”与“富与贵”都有则“全寿富贵之谓福。”这就是韩非子定义的“福”,
对人而言这就是完美圆满,再也没有比这更加“福”的了。全,身体康健;寿,尽享天年;富,财富丰盛;贵,名望地位至高。讲到这里韩非子不忘
再说一句“而福本于有祸。”意思是而福本源于有祸。所以说吃夸是福。老子也说:“祸兮福之所倚。”祸啊,是福所依存的地方。对于事理的把
握和祸福的理解,最归是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究,而知律和按律的多少决定了成功的大小。韩非子最后总结道“以成其功也。”意思是即由此成就了
人们的功业。【行端直,则无祸害;无祸害,则尽天年。得事理,则必成功。尽天年,则全而寿。必成功,则富与贵。全寿富贵之谓福。而福本于有
祸。故曰:"祸兮福之所倚。"以成其功也。】中国人的智慧在于在祸中看到福,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凡事都要辩证的看,就能看到阴阳事物与事物
的阴阳,而事物发展的规律就包含中阴阳的变化中。不因祸而消沉,不因福而狂妄,在祸中找到失利的原因也就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只需努力一把,就会成功。失败,不是我们不够努力,而是努力的方向错了。20190226
献花(0)
+1
(本文系红林主人A原创)
类似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