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01119岐黄针治疗腰痛.pptx
2022-08-28 | 阅:  转:  |  分享 
  
腰痛的岐黄针治疗李火桂定义腰痛是指下背、腰、骶部的疼痛或不适感,可伴或不伴有下肢放射痛。是骨科、针灸科、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中的常见疾病。腰
痛的病因非常复杂,临床上常见于腰三横突综合征、慢性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骨质增生,急性腰扭伤等多种疾病。病因1.感受外邪2
.跌仆损伤3.劳欲过度病机不通则痛:风寒湿邪阻滞经络(外邪);跌仆损伤瘀血阻络(外伤)不荣则痛:劳欲肾虚腰俯失养。经络气血阻滞或精
血亏虚,经络失于温煦、濡养导致。临床表现以腰部疼痛为主要表现,一侧或者双侧腰痛,或伴有腰部活动受限、下肢麻痛、放射痛等。1.寒湿腰
痛:腰部有受寒史,天气变化或阴雨天风冷时加重,腰部冷痛重着、酸麻或者拘挛不可俯仰,或疼痛连及下肢2.瘀血腰痛:腰部有劳损或旧伤史,
晨起、劳累、久坐时加重,腰部两侧肌肉触之有僵硬感,痛处固定不移。3.肾虚腰痛:起病缓慢,腰部隐隐作痛,以酸痛为主,乏力易倦,脉细。
鉴别诊断急性腰扭伤多数有急性腰扭伤史,可出现不同的症状和功能失调,以及突然发作的急性疼痛,常处于强迫体位,由于保护性肌紧张使脊
柱强直或侧凸,疼痛可向臀部放射。屈髋屈膝时可引起腰部疼痛,直腿抬高试验可为阳性,但无坐骨神经牵拉痛,直腿抬高加强试验阴性。慢性腰部
劳损可由急性腰扭伤后未经及时合理治疗或长期积累腰部组织损伤引起。常表现于腰骶部酸痛或钝痛,劳累后疼痛加重,休息、改变体位及局部
捶打按摩后症状减轻,不能坚持弯腰工作,疼痛严重时可牵制到臀部及大腿后侧。腰骶部竖脊肌附着点压痛,椎旁、棘间及第三腰椎横突深压痛,臀
部可鉴别诊断可有压痛点,直腿抬高试验无放射痛。退行性变腰椎关节病以腰椎退行性变改变为主,临床表现为晨起腰部僵直或酸胀明显,活动
后症状逐渐减轻,但活动时间长后又出现腰痛加重,卧床休息、局部按摩后可缓解,腰部无明显压痛点,但按压后有舒适感,退变严重的患者,小关
节不对称,以致骨质增生,向后压迫神经根,或因腰椎不稳,小关节增生内聚而刺激神经根,出现下肢放射痛,疼痛以股前外侧为主,有时可表现为
根性痛,此时注意与腰椎间盘突出症鉴别鉴别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伴坐骨神经放射痛,呈阵发性加剧,腰部活动功能明显障碍,由以屈伸为
主。腿痛重于腰痛,呈典型坐骨神经分布区疼痛或伴有麻木,单侧或双侧下肢痛或放射痛,步行、弯腰、咳嗽、喷嚏、用力排便时均可使疼痛加重。
叩击腰部有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及屈踝加强试验阳性,曲颈试验阳性,影像学检查可见椎间盘突出。鉴别诊断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横突尖
部软组织因劳损腰,引起的一系列病变,导致腰痛或臀部痛,多发于青壮年,腰背肌较弱者,男性多见,有外伤史和长期工作姿势不良者,主要表现
为腰部及臀部痛,活动时加重,俯卧位检查时可触及一侧或两侧竖脊肌轻度痉挛及压痛,可在第三腰椎横突末端扪及硬结和条索状物,触压痛明显,
有时可在臀中肌后缘或臀大肌上缘扪及条索状物,直腿抬高试验阴性。梨状肌综合征是指由梨状肌损伤、炎症或变异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而引起的以
一侧臀腿部疼痛为主症的病症,疼痛的压痛点主要在梨状肌,结合CT、MRI检查椎管狭窄症中央型椎管狭窄:椎管内马尾神经遭受卡压,临床
表现多有长期腰背、臀部及大腿后侧疼痛,站立和申腰时症状加重,后会出现间歇性跛行,严重时会出现感觉异常,足趾背伸力弱,跟腱反射减弱或
消失。神经根型椎管狭窄:症状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状相似,出现下腰痛坐骨神经痛,但根性痛没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发作突然和剧烈,而且病史较长,
发作年龄较大,腰后伸可诱发症状加重,直腿抬高试验阴性。混合型椎管狭窄:中央管和神经根均狭窄,既有间歇性跛行又有神经根症状,见于年龄
大,有长期慢性腰腿痛病史常规治疗一、物理治疗:如电疗、磁疗、超短波、微波治疗等方法,常用于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退行性改变等所致的腰痛
。二、药物治疗:如非甾体抗炎药、阿片类药物,膏贴药等。三、手术治疗:常规治疗无效,症状反复发作进行性加重的患者。四、针灸治疗:以足
少阳胆经、督脉、手阳明大肠经和足太阳膀胱经腧穴为主主穴:委中大肠俞腰阳关肾俞脊中阿是穴辩经辩证足太阳膀胱经:腰部一侧
或双侧疼痛或伴有下肢放射痛,疼痛走向从坐骨神沿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侧放射痛,可出现脚趾麻者。足少阳胆经:腰部疼痛,疼痛沿大腿外侧
一直到小腿外侧,或伴第五脚趾麻痛者。督脉:腰部正中痛,无下肢症状者。足少阴肾经:腰眼(肾区)隐隐作痛。辩经辩证足厥阴肝经:腰痛向小
腹、会阴部扩散或疼痛沿大腿内侧、小腿内侧放射者。歧黄针疗法治则:疏通筋络治法:活血调经,通络止痛主穴:脾俞气海俞次髎配穴:棘突
上疼痛取阿是穴,臀区外三分之二疼痛加臀痛穴,外三分之一痛取环跳,内三分之一干疼痛加秩边,,大小腿后部麻木或疼痛加承扶或殷门,小腿后
部麻本加委中、飞扬,小腿后外麻痛加后阳陵泉,小腿前外侧麻木加阳陵泉。方义①脾俞乃脾脏精气输注于背部的穴位,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
源,脾之健运,化生精微,须借助肾阳的温煦,而肾中精气亦有赖于水谷精微的培养和充养,它们在生理上相互资助和促进,针刺脾俞健脾补肾,强
筋壮骨。②气海俞为足太阳膀胱要穴,为脏腑诸气转输的重要部位,既可疏调本经经气,对全身脏腑之气亦有重要调节作用。③次髎为八髎之一,《
针灸大成》云:“八髎总治腰痛”。《针灸甲乙经》言:“腰痛怏怏不可以俯仰,腰以下至足不仁,入脊,腰背寒,次髎主之”。针次髎以补肾调经
、活血化个瘀,对骨关节、软组织、妇科系统疾病所引起的下腰痛。操作方法根据局部软组织厚度选用1.5-2寸歧黄针,患者俯卧位,局部常规消毒,术者刺手持针,飞针快速刺入皮下,略向下、向内斜刺,得气后轻摇针柄,沿人体纵轴行合谷刺,得气后出针,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30秒。歧黄针针后可加拨歧黄罐或火罐,寒湿引起的腰痛可加艾灸谢谢
献花(0)
+1
(本文系新用户2909p...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