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一五”普法工作访问录2019年8月,笔者接受当地普法机构关于黔东南州1986年至1990年开展的“一五”普法工作的书面采访,针对 他们提出的六个方面的问题,对黔东南州“一五”普法工作情况进行了问答式的回忆,写成《黔东南州“一五”普法工作访问录》,以客观真实地展 现当时普法工作情景和场面。一问:黔东南州“一五”普法期间,基层普法工作的主要内容、常规方式、常用手段,以及人员队伍、经费保障、客观 条件如何?上级对基层普法工作的主要要求是什么?答:关于“一五”普法的内容,按当时全国的普法规划要求是“十一法一条例”,具体内容是: 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试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族区域自治法、森林法、兵役法、经济合同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黔东南州增加《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自治条例》,所以,当时黔东南州的普法内容提的是“十一法二条例”。关于普法的常规方式主要和手段是 :(1)印发普法书籍和宣传资料。“一五”普法期间,州、县市普法机构和司法行政机关印发了数以万计的法律法规汇编、法律问答和案例汇编等 进行普法宣传。全州共购买和印发各类普法书籍超100万册,印发各种单页宣传资料不计其数。(2)上法制课。据统计“一五”普法期间全州上 法制课9824场次,听课人数300余万人次。面向的单位是机关、厂矿、企业、学校、农村。(3)组织法律知识竞赛。据统计全州“一五”普 法期间共组织各类法律知识竞赛320场次,35098人参加。(4)法制宣传栏。据统计“一五”普法期间全州共刊出法制宣传栏5147期, 文章12764篇,图片和照片9630幅。(5)组织普法骨干培训。据统计“一五”普法期间全州举办普法骨干培训800余期,培训普法骨干 70000多人。(6)组织法制文艺宣传。黔东南州苗族侗族群众喜欢唱苗歌侗歌,喜欢演侗戏。各县市都充分利用这一民族特点,把普法内容变 成山歌、苗歌、侗戏等,组织文艺宣传队巡回到各乡村演出,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以天柱县为例,当时该县高酿区司法助理员刘光淮在该区组织了 13个文艺宣传队,用侗族语言编排了《婚姻法山歌十首》《赌博十害》《李大嫂学法走在前》《计划生育好》《县里送来法律书》等法制文艺节目 ,到各乡村演出,五年中共演出195场,受教育人数16万多人。(7)法制广播。包括县区乡广播站广播和法制宣传车下乡播放法制录音广播。 据统计“一五”普法期间,全州共进行法制广播宣传8564次。(8)组织电影下乡放映前宣传。仅以黄平县为例,该县1987年就组织36个 放映队到全县农村利用放映前宣传就达429场次,受教育群众12万人次。(9)在城镇街头和民族节日聚会地设点咨询宣传。(10)利用公捕 公判大会开展法制宣传。普法队伍方面,当时州、县(市)、区(乡)、村四级和各级各部门单位都建立健全了普法领导小组和普法办事机构。州和 县市普法领导小组组长均由各级党委副书记兼任,州和各县市普法办主任均由司法局局长兼任。普法经费方面。“一五”普法期间,黔东南州每年1 0万元普法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划拨到位,除留一万元作为州普法办日常办公经费外,其余均按人口比例分拨到各县市普法办。各县市根据各自的财 力也划拨了必要的普法经费,用于开展普法工作。上级对普法工作的要求主要是:①用五年的时间在全体公民中基本普及法律常识,填补我国公民法 律知识的空白。②要求通过普法工作,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带头宣传、带头遵守、带头依法办事。③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普及法律常识,是加 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一项宏大的“社会工程”。④要求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都要分别不同情况,采取各种形式,有计划、有步 骤地组织开展普法学习;各级各类学校要把法律常识列为必修课,把法制教育作为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⑤要求通过普法教育,使每个 公民懂得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懂得什么是违法和犯罪,懂得怎样依法维护国家、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合法权益,做到知法、懂法、守法,自觉依 法办事,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二问:当时黔东南州开展普法工作时常用的口号和标语内容有哪些?答:黔东南州“一五”普法期间常用的口 号和标语:①“向全体公民普及法律常识,填补我国公民法律知识空白。”②“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基础工作。”③“开展法制宣传,打击和震慑 违法犯罪,促进维护社会治安根本好转。”④“开展法制宣传,依法保障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国家 长治久安。”等等。三问:黔东南州开展普法工作中需要克服哪些困难,印象深刻的事,当时的工作状态和感受是什么?答:黔东南州在“一五”普 法期间,虽然工作开展的轰轰烈烈,但是也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①少数领导干部对普法工作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如某县普法办向县领导汇报 普法工作时,某县长竟说“是吃饭(意指抓经济)要紧,还是你们普法要紧?”也曾有一位区的领导抱怨说:“现在案件多,是因为普法造成的,不 普法没有那么多事,普法了事情反而多起来了”。②黔东南州多系山区,交通不便,居住分散,农村普法难度大。③基层普法经费欠缺,不能满足工 作需要。④宣传设备简陋,宣传效果不大。当时的工作状态是在条件艰苦,宣传器材设备简陋的情况下,加班加点,任劳任怨的工作,曾经报道有一 个区乡的司法助理员身背肩扛宣传展板巡回各村和场集开展普法宣传。当我站在普法讲台上宣讲听众需要的法律知识和精彩案例,不时换回热烈的掌 声;当我在送法下乡的咨询摊点上看到群众争相领取通俗易懂的普法资料,听到“我要一本,这本书编得很实用”的赞扬时;当每五年一轮的普法工 作检查验收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和好评之时……,喜悦之情便堆满脸颊,心里就有了期盼已久的成就感,这种喜悦感和成就感是抚慰我心灵的甘露, 能激起我灵魂的悸动,平时工作的艰辛和苦累自然就有了价值和回报。这就是当时的工作感受。四问:黔东南州“一五”普法对群众产生的正面影 响可以从哪些方面体现?答:①通过“一五”普法教育,促进了天下最难的计划生育工作。“一五”普法前,1985年黔东南州人口出生率为18 .98‰,1990年下降到16.94‰,人口自然增长率有1985年等11.83‰下降1990年的10.33‰,计划生育率从198 5年65.58%上升为1990年的83.45%,女性晚婚率从1985年的37.25%上升为1990年的43.29%。②通过“一五” 普法激发了广大群众争先创优的积极性。“一五”普法的五年,黔东南州涌现出498个文明单位,州级文明个体户62户,五好家庭12815个 ,“三八”红旗集体285个,“三八”红旗手6550个。③通过“一五”普法,群众依法维权意识增强了。黔东南州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家数由1 985年的47家发展到1990年237家,律师担任形式辩护由1985年的313件发展到1990年1096件,律师担任民事代理由19 85年的291件发展到1990年1882件。各公证机构受理民事类公证从1985年的881件上升到1990年5462件。④通过“一五 ”普法,广大干部群众增强了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懂得运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如根据镇远、麻江、台江、施秉、岑巩等县的统计,通过普及 宣传婚姻法,共有14548对夫妻自觉不办了婚姻登记手续。五问:司法行政机关的基层普法工作者开展工作时,是否有标志性的服装特征,或 者有什么让群众一眼就认识是普法活动、普法工作者的特点?答:在我的印象中,司法行政机关的基层普法工作者在开展工作时没有什么标志性的服 装。但当时也着有统一的服装,记得是着的橄榄绿的公安服装,有红领章的那种,后来也有一套白色的公安装。记得上街设点宣传和一次到一个单位 担任法律竞赛裁判时穿过,感觉还蛮庄严的,至今还有较深的印象。后来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者普法工作者是没有服装和标志的, 以至于在配合公安政法队伍维稳出警统一行动时,有的司法行政干部和普法工作者,被当成违法嫌疑人的事例。当时基层司法行政干部和普法工作者 反映比较强烈的就是服装和工作标志未解决。记得一五普法期间,黔东南州司法局配有一辆法制宣传车,安装有高音喇叭,上街设点宣传或召开公捕 公判大会配合宣传时,我们就出动,进行巡回宣传。六问:请以回忆叙述的形式,讲一段“一五”普法工作中的故事。答:①“一五”普法刚 开始,黔东南州于1985年12月年4日至1986年1月10日,在凯里083招待所举办了州直机关和十六县市四大班子负责人法律学习班, 共有110名县处级领导干部参加学习,省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还派出法学专家前来授课,反响比较大。②为全面掌握黔东南州农村普法工作的的 情况,州普法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州司法局从相关县市抽调四名有写作功底的干部组成专题调研组,于1987年7月至9月,深入到个县市进行李为 期两个月的调研,最后形成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农村普法考察》一文,对指导全州农村普法工作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此文后来获全省司法 行政系统调研成果二等奖。③1987年,为总结了解全州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情况,州普法领导小组组织了三个工作组对全州十六县市四大班子 领导干部学法、执法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检查结束,形成了《对全州各县市四大班子领导成员学法、执法情况的检查报告》,该报告后报送州 委、州政府,得到了州领导的好评。④1990年6月2日至7日,州普法领导小组在083招待所举办州直机关和全州十六县市四大班子领导干部 行政诉讼法培训班,全州221名领导干部参加学习,结束时举行了考试,全部合格。这样一来黔东南州一五普法的开始和结束,都是以全州州直机 关和十六县市四大班子领导干部培训班作为标志,真正体现了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⑤“一五”普法工作中,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和事例:台江县采 取县普法办每月下达学法任务到个单位,每月学完二部法律。还编印《农村普法一百条》,让学生“带法回家”,作为学生作业要求向家长宣读,然 后由家长在作业本上签字。三穗县把每月15日确定为机关干部“学法日”,一天县委正要召开常委会,有人提醒说今天是“学法日”,于是县委 领导当即决定常委会延期。镇远县1989年在城镇居民普法中实行“一家一户共答一卷”的方式推进居民普法,收到良好效果。州政府和黄平、榕 江、从江、岑巩、黎平、锦屏、雷山、天柱等县“一五”期间就聘请了政府法律顾问。榕江县党政领导通过学习法律,对照检查该县劳动人事局以文 件的形式作出的关于九位同志代理乡长、副乡长的任职违反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的相关规定后,及时撤销改文件,并要求依法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另行选 举。天柱县民族师范,在一五普法工作中,完善了学校规章制度,组建了护校队。1989年5月25日深夜,一男生上厕所发现一个行迹可疑之人 马上报告护校队,护校队将此人扭送公安机关,这一举动协助公安机关破获了一个6人纠集的盗窃团伙。凯里市青曼乡某村有一个青年,普法前,经 常偷鸡摸狗,弄得四邻不得安宁。普法后,他提高了认识,主动找到乡干部坦白:“过去我认为小偷小摸不犯法,通过学法后,我才清醒第认识到, 过去的所作所为都是违法的,长此以往,就会走向犯罪”。他还积极向公安机关检举揭发了他人的违法线索,公安机关根据线索一举破获了四个盗窃 案件。黎平县高青乡某村一妇女,家有丈夫和两个子女,因丈夫体弱多病,为了生活,又找一个壮年单身汉林某某上门为二夫。该村干部发现后上门劝解,并对她进行《婚姻法》和《刑法》知识的教育,他学法知法后,自动解除了与林某某的关系,避免了犯重婚罪。这位妇女事后说:“是普法教育救了我,否则我要去坐牢呢”。榕江县某村村民吴某某,在路边草丛中拾得一幅渔网回家。失主知道后告他盗窃,被村里干部按村规民约罚了他米、酒、肉和钱“四个一百二”。通过普法后,村干部懂得拾到他人渔网属不当得利,退还失主即可,不应按盗窃来处理,再则一幅渔网罚“四个一百二”也很重。村干部立即撤销了对吴某某的处罚,退还了罚他的钱物。(作者:岱青。2019年8月2日写于贵州省凯里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