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731. 可靠的同志——KV2坦克小传
2022-09-11 | 阅:  转:  |  分享 
  
731.可靠的同志——KV2坦克小传图1KV2标准像苏联坦克技术奠定于20世纪20年代。以引进的欧美先进技术为基础,第一批成果是在20年
代末和30年代初出现的T26和BT系列的轻型坦克,以及T28和T35重型坦克。以当时的军事概念和技术条件,重型坦克和轻型坦克在装甲
防护和主炮口径方面的差别并不大。主要区别在于炮塔数量和行驶速度。所以重型坦克差不多等同于多炮塔坦克。于1936年爆发的西班牙内战为
苏联坦克部队提供了最逼真的试验场。实战表明,当前作为苏军主战装备的轻型坦克在敌方反坦克炮面前表现不佳,已经不能适应战场环境的需要。
于是,从1937年起,新一代苏联坦克迅速出现在绘图板上。其中,以哈尔科夫为中心的军工联合体围绕新式中型坦克展开研发。其最终成果就是
大名鼎鼎的T34坦克。而以列宁格勒为中心的军工单位,则着重研发重型坦克。图2老朽的T35型陆地巡洋舰其中,基洛夫工厂团队研发的坦
克以基洛夫本人的姓名缩写为代号,即SMK坦克。而布尔什维克工厂制造的新式坦克编号为T100。它们都是旧式思路下的多炮塔坦克。基洛夫
团队首先意识到,由于原计划安装的660马力的M17型柴油机迟迟不能到货,他们必须与T34共享其580马力的V2型柴油机引擎。而在动
力输出相同的情况下,他们的多炮塔坦克没有防护优势。于是总设计师科京决定借鉴T34的思路,只安装一门同样的火炮。虽然火力并不比T34
更强,但是炮塔更大,可以容纳三名乘员,从而提升工作效率。这种革命性的新设计以当时斯大林的亲密战友、国防人民委员伏罗西洛夫元帅的姓名
缩写为代号,即KV1型坦克。同时,这位元帅也是科京的岳父。新坦克于1939年夏天在基洛夫工厂诞生。很快,当这年秋天苏芬战争爆发后,
T100、SMK,以及KV1三种坦克的样车全都被拉到战场上,接受实战检验。结果确如先前所料。古老的多炮塔坦克彻底没落。KV1胜出。
但是在面对由坚固防御阵地的曼纳林防线时,KV1所装备的76毫米主炮依然显得威力不足。军方迫切需要更大口径的火炮,以帮助步兵摧毁敌方
步兵据守的钢筋混凝土工事。列宁格勒的军工单位立即拿出了多种备选方案。首先是以T100为基础的T130坦克,即将海军的130毫米口径
火炮安装在其车体上;然后是两个基于KV1加长型底盘为基础的方案,分别安装152毫米火炮和203毫米口径火炮。最后就是在现有的KV1
底盘上直接安装一门更大口径的火炮。最初的计划是准备加装一门122毫米榴弹炮。但是很快,就被152毫米榴弹炮取代。图3T100坦克
图4SMK坦克图5KV型坦克早期原型车。同一炮塔上安装76毫米和45毫米火炮其中,T130方案首先被否决。因为斯大林的远洋舰队
计划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之中。海军没有多余的资源支援陆军。然后,两个采用加长底盘的方案也被抛弃了。只有最后这个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案获得
通过。首辆原型车于1940年2月10日下线,随后被立即送往前线。随后又送去了两辆。这些样车是否参加了实战,仍然是一个疑问。目前已经
确证的事实是,至少这些样车对已经被苏军占领的芬军工事轰击过,以测试武器效能。但也有传闻声称,第一辆原型车及时投入了战斗。包括地雷在
内,该车周身遭到22次各类武器的打击,但没有丧失战斗力,并且还击毁了14门反坦克炮和11座碉堡。但是此种传闻存疑。毕竟,如果确实参
战,那么除非参战的芬兰士兵全体阵亡,否则必定会有人将关于此种坦克的信息传递到苏联以外的世界。但是事实是,当德军于1941年6月开启
“巴巴罗萨”行动时,他们对于KV2的确一无所知。无论如何,苏军对于KV2的表现表示满意,遂于1940年正式投产。当然,在芬兰前线,
这种坦克也暴露出许多技术问题,主要是易于损坏,而且对于地雷极度敏感。为此,苏联人离开启动了两项计划。首先是为这种重型坦克研制一种3
5吨级别的牵引车。其次则是研制一种电磁扫雷装置,并将其安装在车辆前端。但是这两项计划在苏联军工体系内都不享有优先权。当1941年6
月苏德战争爆发后,计划夭折。图6早期型KV2。炮塔正面装甲略有倾斜图7后期的标准型KV2。炮塔外形已经有所改变从其所扮演的角色
看,KV2是一种步兵支援武器。而且其所装备的榴弹炮,不太像是坦克火炮。但由于其炮塔仍具备360度旋转能力,所以仍被归类为坦克。这门
火炮也就成为KV2最主要的特征。24倍径的152毫米火炮,仅身管重量就达到了1.36吨。在发射52千克重的穿甲弹时,1500米距离
可以洞穿72毫米装甲。在发射40千克重的钢筋混凝土侵彻弹时,威力同样足够。一个熟练的6人车组每分钟可以发射2至3发炮弹。每辆车可载
36发炮弹和2300发机枪子弹。从目前留存下来的档案和照片判断,早期型号的KV2坦克,其炮塔前部装甲稍有倾斜。而后期型号于1940
年9月投产。其炮塔前部装甲是垂直的,但是整个炮塔更加低矮一些,可以减轻重量。但前装甲的的厚度与早期型号完全一致,即110毫米。侧方
装甲和车体前部装甲一致,都是75毫米厚度。此外,后期型的炮塔后方还加装了第二挺机枪。新的炮塔可以依靠液压或者电力驱动。旋转一圈费时
36秒。但是只能在停车且相对平坦的路面上才能准确瞄准。由于巨大的炮塔,KV2的整体高度达到了3.9米,比KV1高出了整整1米。基于
其巨大的尺寸,在苏联红军中往往被称为“无畏舰”。而初次接触到这种坦克的德军士兵,也被其巨大的体型所震惊,称之为“俄罗斯巨人”。“巴
巴罗萨”开战的第二天,德军第6装甲师就在立陶宛境内遭遇了苏军第3机械化军的反击。后者装备了至少20辆KV1和KV2坦克。至少一辆K
V2突破了德军的一线部队,深入到其后方攻击了一支卡车纵队。坦克最终陷入了一处松软的路面,然后开始与德军反坦克火力交战。尽管被反复命
中,但是这辆KV2也没有被击毁,至少摧毁了4门火炮。一门88毫米高射炮曾被运至这辆KV2后方,距离730米处,但是在开火之前却被坦
克摧毁了。到了晚上,德军战斗工兵试图用炸药包解决战斗,依然没有成功。一旦抵近目标,车载机枪就会将他们逐退。第6装甲师指挥官劳斯事后
声称,依靠捷克35坦克从正面吸引目标,88毫米高射炮从其后方开火,在车体上钻出两个洞,随后这辆坦克的炮塔再度转动,显然炮弹只是暂时
震晕了车组乘员。德军战斗工兵不得不朝着洞中扔进手榴弹,才最终解决了战斗。事后,阵亡的苏军车组被德军以全副军礼安葬。这场战斗足足阻挡
德军达一天之久。此外,德军第1装甲师在1941年6月23日的战斗记录中写道:“我们最初在700米距离开炮,然后逐渐逼近……很快双方
距离拉近至50到100米。激烈的战斗开始了。但是毫无进展。苏军坦克不断推进。我军的穿甲弹只是简单地从目标身上弹开。我军的50毫米和
75毫米炮弹全都无效。一辆KV2被命中超过70次,无一贯穿。我们设法朝着履带射击,并且在最近的距离开火,甚至还要使用炸药包,才能令
一些苏联坦克瘫痪,最终被摧毁。”图8德军第66特种坦克连装备的KV2。炮塔上多出一个德式车长指挥塔。图9目前已知的KV2的最后
战斗是1945年在德军麾下包围鲁尔的战斗。车体和炮塔侧面满是美军的反坦克炮弹弹孔从这些战斗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迅速被下发给德军各
单位。一般而言,在最理想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击毁坦克的履带或者是负重轮,令坦克瘫痪,从而迫使乘员自动放弃坦克。但这并不总是能办到。8
8毫米高射炮被认为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案。KV2缓慢的速度,使得它们在这种高射炮面前极度脆弱。不过从事后统计看,大多数损失掉的KV2并
非是被德军击毁,而是源于苏军自身的问题。KV2的缺点有两部分。首先是继承自KV1坦克的缺点,包括车辆超重以至于刹车困难、驾驶员视野
很差、变速箱极易损坏。引擎与T34一样,都是V2柴油机。所以空气滤清器经常导致引擎故障。而且在重量大幅增加的情况下,速度要慢不少。
公路行军状态下,时速不超过25公里。脱离公路的野战条件下,还要再减一半。大多数桥梁都不能通过如此重型的坦克。然后还有KV2特有的困
难,主要源于其巨大的重达12.9吨的炮塔。这个炮塔导致车辆头重脚轻。野战行驶必须特别小心,否则很容易翻车。巨大的炮塔也导致转向机构
负担过重,极易出故障。而且只有在停车且车体处于水平状态时才能有效瞄准。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KV2的损失,源于苏军一线部队燃料匮乏,
以至于车组被迫主动放弃车辆。留存下来的苏军第41坦克师的记录显示,截止7月6日,该师所装备的32辆KV2坦克中,尚有9辆可用。有1
2辆被车组乘员自行爆破。还有5辆被德军摧毁,另有6辆正在等待维修。其中被德军击毁的5辆坦克,也主要是毁于地雷。无论如何,1941年
夏天的战斗表明,如果能够得到可靠的补给和维修支援,KV2的确称得上是一位可靠的同志。但是其高昂的造价缓慢有限的产量,在苏军大溃败的
背景下是不可接受的。1941年9月,基洛夫工厂开始疏散到乌拉尔山脉以东。并不比T34强多少的KV1坦克获得了继续发展的权利,最终演变为斯大林系列。但是不实用的KV2,则被抛弃。这种坦克的总产量大约为210辆。其中一些还被德军缴获。但德国人手中可用的KV2,从未超过10辆。目前已知的是,德军第66特种坦克连装备过这种车辆。该部原计划在1942年夏天登陆马耳他岛。但是希特勒最终放弃了这个计划。该部随后于1942年8月转战东线的杰米扬斯克,并在此消耗殆尽。
献花(0)
+1
(本文系ldtsg1957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