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孙权劝学》 PPT课件
2022-09-12 | 阅:  转:  |  分享 
  
孙权劝学北宋·司马光壹作者介绍Zuozhejianjie目录壹人物简介Renwujianjie壹文白对译WenbaiduiyiContent
s重点词语壹Zhongdianciyu合作探究壹Hezuotanjiu本课小结壹Benkexiaojie学习目标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
文言词语,了解文言语气词所表示的不同语气。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
含意,树立正确的学习观。01作者介绍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
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
提供政治借鉴。【作品简介】《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中国古代史学巨著。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
共1362年间的史事。《资治通鉴》《资治通鉴》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它体例严谨,
结构完整,取材广泛,对史料取舍慎重,考证详密。其中像《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都成为历史散文的名篇。司马光自称“颇慕古文”而“不能
刻意致力”(《答陈充秘校书》),他的文章正因不甚刻意致力而能得自然之致。《资治通鉴》的文字质朴简洁,叙事清晰,文笔流畅,生动形象,
有文学色彩,如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战争场面的描写,历来为人们所推崇。02人物简介【人物简介】孙权(182—252),字仲谋,三国
时吴国的创建者。他从兄长孙策遇害身亡之日起,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内据有江东。其最大功绩就是开发了江南地区,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
。陈寿:“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曹操:“生子当如孙仲谋。”吕蒙(17
8—219),三国时吴国名将。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人。少年时不读书,以胆气称,后接受孙权劝告,读了许多兵书、史书,智
勇双全。跟随孙权打仗有功,官拜虎威将军。备受孙权、鲁肃的信赖。鲁肃死后,其掌管东吴军事,率军暗袭荆州,擒杀关羽父子,名扬三国。杀关
羽后不久病死。鲁肃(172—217),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人。三国时吴王的得意谋臣,备受赏识。从小丧父,靠祖母抚养。他
少有大志,轻财好施,喜欢习武骑射。鲁肃也是三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一生的最大功绩是倡导、促成并竭力维护孙刘联盟,使三足鼎立之
势能够形成。03文白对译【文白对译】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译文]起初,吴王孙权对大将吕蒙说道:“你现在当权掌事,不可
以不学习啊!”吕蒙用军营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成为精通儒家书籍传授经学的学官吗?只是(想让你)粗略地阅
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你军务繁忙,能比得上我吗?我常常读书,并感到自己获得了很大的收益。”【重点词语】①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
的爱称。②当涂:当道,当权。③务:事务。④治经:研究儒家经典。⑤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⑥邪:通“耶”,语气词。⑦涉猎:粗
略地阅读。⑧见:了解。【文白对译】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
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译文]于是吕蒙开始学习。等到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与吕蒙讨论事情,鲁肃听
到吕蒙的见解后非常惊奇地说:“你如今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过去吴州的阿蒙了!”吕蒙说:“对于有抱负的人,分别了数日后,就应当擦亮眼睛
重新看待他的才能,老兄你为什么看到事物的变化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然后告别而去。【重点词语】①乃:于
是,就。②及:到了……的时候。③过:到。④更:重新。⑤见事:认清事物。⑥遂:于是,就。【古今异义】古义:知道,了解。?今义:看到。
古义:三国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古义:仅,只是。今义:转折连词。博士见但整体感悟1.孙权如何现身说法,劝吕
蒙学习?“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2.吕蒙读书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朗读课文,注意人物对
话的语气。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重心长,谆谆告诫。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句,强调并不是要吕蒙研究儒家经典,
当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有别的目的。3、“卿言多务,孰若孤?”反问句,否定吕蒙推辞的理由,要重读强调。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
阿蒙!”感叹句,要读出惊讶不解的语气。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反问句,指责中带有自豪的语气。04合作探究合作探究1.本文是怎样
表现人物性格的?2.为什么说“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3.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4.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5.本文的三
个人物各有什么特点?合作探究1、本文是怎样表现人物性格的?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仅寥寥数语
,就使人感受到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2.为什么说“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因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
,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合作探究3.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
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4.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读书
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什么时候学习都不晚。知识让人自信,自信赢得尊重。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以能力显实力,用行动来证明。待人
真诚,友谊常在。合作探究5.本文的三个人物各有什么特点?孙权对部下既能严格要求,又能循循善诱,耐心教导。好学劝吕蒙知错能改,谦虚好
学,有军人的坦诚豪爽赞鲁肃敬才爱才,豪爽而不失风度,对朋友的进步十分高兴合作探究你还知道哪些劝学的故事?乐羊子妻劝夫读书师旷劝学孔子劝子路学习本课小结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劝学赞学孙权吕蒙鲁肃爱才敬才善劝关爱部下好学(就学)听劝学有所进名言警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同学们下节课见孙权劝学
献花(0)
+1
(本文系阿凌小馆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