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不懂就要问》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及建议
2022-09-15 | 阅:  转:  |  分享 
  
《不懂就要问》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及教学建议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述了少年孙中山在私塾学习时,因为不明白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于是向先
生提问的故事,赞扬了孙中山勤学好问的精神,引导学生养成不懂就要问的学习习惯。课文共9个自然段。第一至三自然段是第一部分,讲述了少年
孙中山在私塾读书,向先生提问,吓呆了其他同学。第四至七自然段为第二部分,讲述了先生检查完孙中山的背诵后,向学生讲解这段话的意思。第
八至九自然段是第三部分,通过孙中山和同学之间的问答,表现了孙中山“不懂就要问”的认真学习的态度。全文语言通俗易懂,却又蕴含着道理,
具有新鲜感。课文配有插图,与故事内容相对应,有助于学生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教学目标1.认识“诵、例”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
背、圈”。2.初步了解略读课文学习的基本要求。3.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简单表达对这件事的看法。4.能找出有新鲜
感的词句,和同学交流。教学建议1.了解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学习提示,落实学习任务。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本课与以前学过的课文在形式上
有什么不同,明确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教师可以提示学生,自主阅读学习提示和泡泡,了解本课的学习任务,然后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引导学生
关注文中的两幅插图,发现插图对应了故事的哪些内容,借助插图,分步把故事的内容说清楚。说说故事先讲了什么,接着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
,将各部分内容连起来,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互相交流指正。要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思考,有依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并在交流中不断深化自
己的认识,理解“不懂就要问”的道理。想想先生为什么会打破习惯把书中的道理讲给同学们听,联系课题,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看法,通过同
桌讨论、集体交流,深化读书感受,产生学习孙中山勤学好问精神的愿望。2.运用学到的方法,交流有新鲜感的词句。教学时,要充分体现略读课
文的特点,放手让学生运用此前的学习经验,自主画找,自主发现,在自己读书体会的基础上,结合插图、生活实际等,谈对新鲜感词句的认识和理
解。要允许学生有自己的阅读体会,言之有理即可。学生也要养成“不懂就要问”的学习习惯。再理解怎样才能求得真正的学问,然后联系前面同学
惊呆的样子和他们的问话,理解孙中山那时敢于这样做是不寻常的,体会孙中山当时宁愿挨打也要弄清道理的可贵品质,鼓励感的词句时再次认读、
正音。
献花(0)
+1
(本文系奋斗的乌龟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