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PNF技术在脑瘫康复中的应用
2022-09-19 | 阅:  转:  |  分享 
  
●PNF技术在脑性瘫痪康复中的应用康复许晶莉1范艳萍2李林1(1广州康复实验学校,广东广州510630;2佳木斯大学康复医学院
暨黑龙江省小儿脑性瘫痪防治疗育中心)●摘要脑性瘫痪现代康复治疗中常用的运动疗法有神经发育学疗法(Bbnath疗法),小年龄组的请
导疗法(Vojta疗法)、相反神经兴奋押制法(上田法)、引导式教育等。PNF技术是指神经肌肉本体促进技术.是由神经、肌肉
和本体感觉共同参与的以神经发育为促进方法的治疗手段,现在已被广泛用于多种神经痰忠的治疗.本文主要就PNF技术在脑性瘫痪康复中应
用的理论基础、基本技术等进行综速.关键词PNF;脑性瘫痪;综速中图分类号:R49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
6567(2008)06一0075一02PNF(proprioceptiveneuromuscularfacilitation
)是指通过对本体感受器进行刺激从而促进神经、肌肉反应能力的治疗方法[1]。由美国内科医生和神经生理学家HermanKabat
在40年代创立,以往主要用于脊髓灰质炎和多发性硬化引起的继发性瘫痪[“。目前PNF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脑血管病、周围神经损伤、
脑外伤、脊髓损伤、骨科疾病的临床康复.但在脑性瘫痪康复中的应用尚较少报道.本文以此作以综述。1理论基础1.1本体感受器
是指肌梭和皮肤感受器。刺激方法为物理治疗师对肌肉进行牵张及快速牵张,实施阻力、牵引、压缩等手法。PNF技术是以人体发育学
和神经生理学原理为基础,根据人体正常状态下日常生活的功能活动中常见的动作模式创立的【3].强调多关节、多肌群参与的整体运动而
不是单一肌肉的活动,其特征是肢体和躯千的对角线和螺旋形主动、被动、抗阻力运动,并主张通过手的接触、语言口令、视觉引导来
影响运动模式。1.2PNF技术应用于脑瘫患儿的作用机理(1)潜在发育能力是儿童持续发育的主要动力之一[4]。经验可改变脑的结
构并影响其功能,未成熟脑的可塑性最强[5]。每一脑瘫患儿都有尚未开发的潜能,虽然脑损伤,仍可通过一定的方法使患儿学习正常的
运动模式,通过各种治疗手技可促进未熟性的发育。抑制异常性的发展。达到治疗目的【6】。(2)正常的运动发育是按照从头向足和
由近端向远端的顺序发展【7],因此治疗时应先获得头、颈和躯干的适当控制,然后改善四肢功能。(3)适宜的手法可促进姿势反射的形
成,如中脑控制的矫正反应,使小儿的竖颈、翻身等运动发育得以实现;皮质水平的平衡反应,保证d,JL的站立、步行以及各种姿
势中的运动得以协调地完成。(4)婴儿的发育是按照整体的动作模式和姿势顺序发展的,脑瘫患儿在治疗中虽然首先要考虑到正常的整体运动
模式。但也可以穿插或跳跃应用另外的发育性运动。(5)脑瘫患儿运动能力的改善取决于运动的学习,治疗中的多种感觉输入(本体感觉、
视觉和听觉等)可促进息儿动作的学习和掌握。(6)正常运动与姿势取决于屈肌和伸肌的交互性收缩。当主动肌收缩时,支配主动肌的神
经纤维传出兴奋冲动,并产生侧枝,同时向拮抗肌传人抑制冲动,使拮抗肌弛缓,把这种主动肌越收缩,拮抗肌越弛缓的法则称为相反神经
支配。脑瘫患儿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失去了对正常相反神经支配的控制,形成异常的相反神经支配,结果造成肌肉痉挛、强直及姿势紧
张弛缓或动摇[8]。而PNF技术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能够使相反神经支配在拮抗中达到平衡c9],使主动肌和拮抗肌之间建立持续的共同
收缩以维持关节的稳定【l“。17)在运动促进模式的过程中,对较强运动肌群徒手施加较大的阻力可引起较弱运动肌群的收缩(阻力大小以
允许患儿做缓慢、稳定和协调的运动而没有异常运动为度),或者说在某一运动范围内,较强肌群的活动可带动或激起较弱肌群的活动。(8
)每天实施数小时的集中训练,通过反复刺激和重复,可以改善患儿循环、促进代偿作用、改善语言功能、提高动作质量和肌力、以最
小的能量消耗获得最大的功能提高。(9)PNF技术中最常用的是对角线模式.人体大多数肌肉呈螺旋形和对角线形走向,当整个肌群协同
运动时,能够完成螺旋或对角线运动,而螺旋或对角线运动又可以增加对运动神经元的刺激,提高其兴奋PNF总是具备三种成分,即屈曲或
伸直,内收或外展,外旋或内旋,由这三者产生一条斜向的动作线。斜向动作具有最大的力量。2PNF应用于脑性瘫痪康复的技术2.
1上肢的屈曲一内收一外旋模式。侧卧位,促进肩胛骨上方旋转、外展,带动躯干转体。该模式可抑制痉挛型脑瘫患儿经常出现的肩胛
骨内收,提高肩胛带的稳定性,促进翻身动作.2.2下砍模式的维持一放松。该模式可促进上部躯干的屈肌群、旋转肌群,增强躯干
的旋转能力。可抑制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出现的头、颈过度伸展,促进正中位指向的发育及翻身动作。2.3坐起动作。患儿半侧身用单
肘支撑体重时,用手接触其两侧肩胛带,实施抗阻运动。该模式可促进患儿头的控制、躯干回旋、肘支撑及手支撑能力。2.4节律稳
定提高坐位稳定性。患儿取椅坐位,双脚着地。用手接触其两侧肩胛带,从不同角度施加不等的阻力,使用交替等长收缩的手法。该模
式可提高患儿的坐位平衡能力和耐力,从而有利于坐位稳定.2.5搭桥时的骨盆旋转。患儿仰卧位,用双手接触其骨盆,促进手法为节
律稳定及慢逆转运动后挺住[111。该模式可抑制痉挛型患儿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促进下肢负重,促进髋关节的伸展、外展运
动及脊柱伸展,诱发骨盆的旋转及活动性。2.6肩胛带前方上提和骨盆后方下降模式/肩胛带后方下降和骨盆前方上提模式.患儿取侧卧位
,用手接触肩胛带及骨盆,实施抗阻运动.该模式可明显降低痉挛型患儿躯干的肌紧张,促进体轴内回旋及躯干部的可动性。2.7骨盆
前方上提和膝关节伸展模式。患儿取扶持立位或立位。用手接触其髂前上棘和膝后面,实施抗阻运动,必要时可使用节律启动。该模式可
用于抑制痉挛型双瘫及四肢瘫患儿髋关节屈曲、内收及膝关节屈曲,促进髋关节与躯干部的抗重力伸展活动及下肢的支持性。2.8从坐位到
爬位模式。患儿取侧坐位,单手支撑床面,用手接触其骨盆、髂前上棘,对躯干旋转和骨盆前方上提两方面施加阻力。该模式可促进低重
心状态下的重心移动,提高重心移动时的躯干旋转和上、下肢运动之间的协词性。?76?2.9双膝跪位到单膝跪位模式。患儿双膝
跪位,用双手接触其双侧髂前上棘。从斜上方压迫骨盆,促进单侧下肢负荷体重,手法为抗阻运动和等长收缩。该模式可抑制痉挛型息儿
踝关节跖屈及髋关节内收,内旋,增强骨盆周围的稳定性、下肢的支持性及膝关节的易活动性,促进身体重心移动的能力及上肢的保护性伸展
反应。2.10爬位时的节律稳定。患儿取四爬位.用手接触其肩胛带和骨盆。阻力方向为沿患儿躯干的对角线方向?为排除紧张性颈反射
的影响,提醒患儿不要低头。促进手法为节律稳定。该模式可提高患儿上、下肢和躯干的协调运动能力?促通脊柱伸展、四肢的支持性及
头部控制能力的发育。2.11站位平衡。患儿立位或扶持立位。用手接触其骨盆,从不同方向施加阻力,使用节律稳定的促进手法,
提高立位稳定性。2.12后方步行模式。患儿步行时,位于其后。用手接触其骨盆后外侧,实施抗阻运动。该模式可促进伸髋同时屈
膝,对于痉挛型双瘫或四肢瘫患儿,可提高分离运动能力。对坐下和步行有益。3注意事项3.1针对每一患儿选择适宜的动作强度、难度
及运动模式。3.2由于多数患儿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及认知障碍,因此要频繁地进行口头指令,提醒患儿注意自己的运动侧肢体。这样不仅
可以提高注意力,而且还可以通过视觉反馈提高患儿运动控制能力。3.3治疗时如果出现痉挛,要立即停止对此部位的PNF治疗.3.
4预防跌倒。参考文献[1]霍明.秋山纯和.康复治疗技术一神经肌肉促进法[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1.[2
]邱小红。范巧珍.PNF技术在偏瘫上肢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2。17(6):355.[3]秦丽。
黄晓琳.PNF技术的应用[J].中国康复,1997,12(3):139.[4]史惟.脑瘫儿童上肢功能障碍的评价与治疗
[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2(13);1122.[5]李林.人体发育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
008.8.[6]陈秀洁。李晓捷.小儿脑性瘫痪的神经发育学治疗法F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29.[
7]卢庆春.脑性瘫痪的现代诊断与治疗[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93.[8]陈秀沽,李晓捷.小儿脑性瘫痪的神经发育学治疗法[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33.[9]燕铁斌.现代康复治疗技术[M-1.台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29.[10]周天键主译:<康复技术全书》,498页。北京,北京出版社,1989.[11]霍明。秋山纯和.康复治疗技术一神经肌肉促进法F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53.(收稿日期:2008一03—16)
献花(0)
+1
(本文系金鑫康复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