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B-25轰炸东京(上)
2022-09-19 | 阅:  转:  |  分享 
  
B-25轰炸东京(上)1942年初,日军自偷袭珍珠港大获成功以来持续不断的迅猛攻势,令美国国内民众和军队的士气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为了扭转当前
的不利局面,时任美国总统的富兰克林·D·罗斯福强烈希望军方实施几次像样的大规模作战,打几次漂亮仗让国民重新振奋起来,其中,直接攻击
日本本土的作战计划(注:当时会上还讨论了攻击北非的计划,即后来于1942年11月实施的火炬行动)尤其受到了罗斯福总统的特别关注。厄
内斯特·J·金海军上将为了能够尽可能早地攻击日本本土,在1月10日召开的有陆军总参谋长乔治·C·马歇尔上将、合众国海军总司令厄内斯
特·J·金上将(从3月起兼任作战部长)、陆军航空兵(当时尚未改称陆军航空部队)司令亨利·H·阿诺德少将等美方高级军官参加的英美最高
战争首脑会议(后称英美参谋长联席会议)上,罗斯福总统再三指示与会的高级军官应尽快组织对日本的报复性打击。弗朗西斯·S·洛海军上校奉
命承担此任务的厄内斯特·金海军上将以恰逢于当日傍晚来访的弗朗西斯·S·洛上校提出的一个陆机上舰的大胆设想为基础,指示唐纳德·B·邓
肯上校(后成为该行动海军方面的主要负责人)与弗朗西斯·洛上校共同研究使用陆基双发轰炸机从航母起飞轰炸日本本土的作战方案,经反复研究
后二人认为,陆基双发轰炸机虽然在航母上降落有困难,但起飞具有充足的把握,预计该作战应该可以在4月中旬左右正式开始实施。唐纳德·B·
邓肯海军上校紧接着,厄内斯特·金上将又将这两个人派到陆航的阿诺德少将那里,向他传达了这个计划的相关情况,结果阿诺德将军听后也非常地
感兴趣,马上指派了自己的亲信陆军航空兵中校詹姆斯·H·杜立特担任此次行动陆军方面的负责人,同时指示他们立即挑选出最适合执行这一任务
的机种型号。杜立特中校结果在几个候选机型之中,老旧的B-18在续航力和载弹量方面均有所不足,而B-23存在翼展过宽,起飞时机翼很有
可能撞上舰桥的问题,最先进的B-26也由于起降距离太长被排除在了计划之外,最终只有北美航空公司生产的B-25“米切尔”中型轰炸机被
认为最合适执行这个艰巨的任务。当时的候选机型之一道格拉斯B-18A中型轰炸机B-23由于尺寸问题也未能入选出于保密的考虑,这个当时
被称为“SpecialAviationProjectNo.1”(1号特别航空计划)的秘密作战计划的全貌,仅有上述的5个人知道
,就连罗斯福总统本人也是在飞机起飞前的最后一刻才知晓的。实施了最严格的保密。美国陆航的传奇人物詹姆斯·杜立特本次空袭任务的主角詹姆
斯·哈罗德·杜立特中校1896年12月14日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阿拉梅达市。在从洛杉矶手工艺术高中(和著名的美国意大利裔电影导
演弗兰克·卡普拉同届)毕业之后,杜立特放弃了在加州大学矿业学院继续深造的机会,于1917年10月6日志愿参军,加入了陆军通讯兵预备
队(陆军通讯兵Army’sSignalCorps美国陆军航空兵的前身)成为了一名飞行学员,在完成了全部的飞行训练科目之后,杜
立特于1918年3月11日晋升少尉军衔,此后在辗转全美各陆军航空兵基地服役期间,杜立特在位于德克萨斯州凯利航空兵基地的航空机械学校
进行了学习,这对于他今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杜立特在途径德克萨斯圣安东尼奥凯利机场加油时与爱机DH-4B-1S的合影192
2年9月4日,杜立特驾驶DH-4B型飞机耗时21小时19分钟成功完成了一天之内横跨北美大陆东西两端的壮举,紧接着又于1925年驾驶
寇蒂斯R3C-2型飞机赢得了施耐德锦标赛的冠军,接下来又相继赢得了1930年的哈蒙杯、1931年的本迪克斯杯航空锦标赛、以及193
2年的汤普森杯等一系列的航空赛事的冠军。作为一名飞行员成绩彪炳,是当时少有的,能够与查尔斯·奥古斯都·林德伯格相提并论的美国空中英
雄。在此期间还以现役军官的身份利用业余时间刻苦攻读,先后获得了加利福尼亚大学学士、麻省理工学院硕士以及博士的学位。青年时代的杜立特
此后以陆军中尉军衔退出现役的杜立特于1930年2月15日成为了壳牌石油公司航空部的经理。在这里杜立特作为一名民间人士同样为美国陆航
的建设做出突出的贡献—早在1938年1月,美国陆军航空兵(USAAC)就已正式决定使用100号辛烷值的高性能汽油作为军用飞机的制式
航空燃料,据说就是杜立特强力推动下的结果。1940年7月1日,杜立特在航空科学研究所所长任上(预备役少校军衔)被召回现役,在领受这
个危险的任务之前刚于1942年1月2日晋升为中校,起初,阿诺德将军并不想让这样的杰出人才亲赴一线参与实战,但是在杜立特本人的强烈要
求下,他最终还是成为本次行动的空中指挥官。1929年9月24日,已晋升中尉的杜立特驾驶联合飞机制造公司NY-2型飞机在不依赖目视参
照物的情况下,完成了美国陆航历史上首次的仪表飞行。在作战结束从中国返回国内之后,杜立特于1942年4月26日被破格提升为准将。此后
又于5月19日被授予了美国国会勋章(MOH)。同年9月升任第12航空军司令指挥了火炬行动,并于同年12月15日晋升少将军衔,后又成
为了于1943年11月1日新组建的,主要负责地中海方面作战的第15航空军的司令官。1944年1月6日,杜立特再度转任第8航空军(驻
英国)司令,并参加了著名的诺曼底登陆(同年3月晋升中将).。1945年7月16日,又与第8航空军一道再度重返太平洋战场(驻冲绳),
并于9月2日参加了在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的受降仪式。1985年4月10日杜立特被授予上将军衔,并由时任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亲自为
其佩戴上第4颗将星。战争结束以后,杜立特于1946年春以中将军衔退出了现役,回到了老东家壳牌石油公司任副总裁,并在此后担任过该公司
的董事,还曾担任过加利福尼亚州雷东多海滩空间技术实验室的董事会主席,直到1962年退休成为了顾问。并从1963年开始长期担任杜立特
东京轰炸队员协会会长一职。此后杜立特于1985年经国会特别法案批准晋升为上将。1993年9月27日,杜立特以96岁的高龄逝世于加利
福尼亚州卡梅尔,走完了自己传奇的一生。作战准备在方案确定下来以后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对现有的B-25型轰炸机进行改装,为此陆航
方面准备了24架B-25B型中型轰炸机,并于1942年1月22日开始,在中部大陆航空公司位于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的改装中心陆续接
受改装。停泊在改装中心的B-25B拍摄时已经安装上了标志性的假尾炮改装工作的最大难点是飞机的航程问题,为此,除主翼内的4个共计容
量为646加仑(约合2,445升)的主油箱外,还在人员通道内布置了一个容量为160加仑(606升)的软式橡皮油箱,在炸弹舱内加装了
一个容量为225加仑(852升)的橡胶自密封式油箱,在原机腹炮塔位置上追加了一个容量为60加仑(227)升的钢制小型油箱。另外还在
无线电操作员席位旁边存放了10个容量5加仑(共50加仑189升)的燃料罐,使飞机的燃料搭载总量达到了1,141加仑(4,319升)
,可是即便如此航程仍嫌不足,由于调整队形的过程中飞机会消耗大量燃料,因此实施编队轰炸的计划从一开始就被放弃了。接下来要做的是为轰炸
机更换瞄准装置。由于B-25配备的诺顿水平轰炸瞄准所采用的技术在当时具有相当高的密级,再加上按照原计划轰炸本应该在夜间进行,高精度
目视轰炸的意义不大,因此出于保密的考虑决定将其拆除,取而代之是由本次行动11号机的机长查尔斯·罗斯·格里宁上尉发明的,制造成本仅为
20美分的铝合金制简易瞄准具,尽管该瞄准具由于性能有限而被戏称为“马克·吐温”(美国著名作家因患有色盲症,常因视力问题被周围人取笑
)但在作战时依然完美地发挥出了应有的作用。由格里宁上尉发明的简易瞄准具“马克·吐温”然后是为飞机安装特殊的航空摄影装备。包括杜立特
座机在内的6架飞机均在尾部安装了投弹时可以以0.5秒的间隔连续拍摄60张照片的小型电动照相机,余下的飞机也都随机配备了16毫米的电
影摄像机。虽然拍摄高清晰度的照片是本次行动的一个重要使命之一,但是由于全部飞机都在行动中损失,因此实际保存下来的仅有13号机副驾驶
理查德·A·诺布洛赫中尉等人拍摄的几张私人照片而已。除此以外,还拆除了前面提到过的可靠性不佳的机腹炮塔,转而在机尾安装了两根涂成黑
色的木棍伪装成机枪迷惑敌人。加装了远距离飞行不可或缺的自动驾驶装置,拆除了因需要保持无线电静默已经变得毫无用处的无线电收发报装置。
另外,由于在改装飞机时尚未确定具体的着陆地点,为了能够在苏联降落,各机机翼上均加装了除冰套件。至于完成任务不可或缺的炸弹,每架飞机
预计搭载混合了TNT和阿马托炸药的500磅(227千克)特殊炸弹和500磅通常炸弹各一枚、以及两枚内装128颗燃烧弹的M54型50
0磅燃烧子母弹。另一方面,海军方面的邓肯上校决定派出最新型的“大黄蜂”号航母(CV-8)参加这一艰巨的任务,同时为了实际验证陆基大
型双发飞机舰上起飞的可行性,还从陆军方面借来了三架B-25(实际使用了两架)和配套的机组人员。1942年2月2日,在陆军的约翰·E
·菲茨杰拉德和詹姆斯·F·麦卡锡两名中尉的操纵下,B-25型轰炸机在船速10节(18.5千米/小时)、风速20节的情况下轻松地从大
黄蜂号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上成功起飞,在验证了任务可行性的同时,也创造了陆军飞机、以及双发飞机首次从航母上完成起飞的记录。人员训练本
次行动所需的机组成员全部由第17轰炸机大队所属的第34、第37、第95轰炸机中队和第89侦察中队(1942年4月22日以后改称43
2轰炸机中队)中志愿招募,之所以选择第17大队是因为该大队是美国陆航第一支装备B-25型轰炸机的作战部队经验更为丰富。在成功完成从
航母飞起的试验后,第17大队先是于1942年2月3日跨越了整个美国大陆从俄勒冈州的彭德尔顿飞到了南卡罗莱纳州哥伦比亚的列克星敦陆军
航空兵基地,接下来在2月27日至3月3日期间,约140名志愿人员和已经完成改装的24架B-25陆续前往佛罗里达州的埃格林航空基地,
在那里接受美国海军彭萨科拉航空站亨利·L·米勒中尉的指导,借助模拟成航母甲板的短跑道在墨西哥湾上空实施了为期三周的高强度训练,以便
让陆军飞行员掌握复杂的海上飞行技术。由于时间近迫,部队在抵达埃格林后立即开始了高强度的训练,其中最为至关重要的训练科目是在模拟跑道
上实施短距离起飞,在训练初期起飞滑跑距离被设定在800英尺(约243米),然而仅仅在一周之后,起飞滑跑的距离就已经被缩短到了400
英尺以内。其中技术最娴熟的唐纳德·史密斯中尉只需287英尺就可以让飞机顺利起飞。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掌握短距离的起降技术并不容易,在训
练期间共计有两架飞机发生了事故—一次发生在1942年3月10日下午,B-25B40-2254号机在在德克萨斯州艾灵顿机场降落时发
生前轮故障,当时飞行员理查德·乔伊斯刚刚驾机完成触地,结果飞机在距离跑道尽头约400英尺(约121米)时前起落架出现了严重的摆动现
象,导致前起落架折断飞机报废,幸运的是机上6名机组成员均未受伤。在为期3周的训练中部队着重练习了短距离起降、低空飞行、夜航、低空投
弹以及海上航法等多个训练科目,出现一些事故是在所难免的。另一次事故发生在训练的最后一天,事故飞机(40-2291)由詹姆斯·P·贝
茨中尉驾驶,当时海军的米勒中尉认为贝茨中尉需要更多地时间去练习短距离起飞,为此一整个机组都备召集了起来,其中也包括米勒中尉自己。结
果飞机在1942年3月23日早上试图起飞时,在15至20英尺(约6米)的高度上突然失速,坠毁后严重损坏了机身结构,导致飞机报废,幸
运的是这次事故同样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空袭东京时美国陆航B-25B型轰炸机标准涂装和剖视图随着1942年4月20日—预定攻击日期的迅速逼近,阿诺德将军向埃格林航空基地发送了一条密电:“告诉吉米(指杜立特)骑上他的马”。不管准备的好坏与否,现在是让小伙子们结束训练前往加利福尼亚的时候了。1942年3月24日凌晨3点,杜利特通知所有人,他们将飞往萨克拉门托的麦克拉伦进行最后的准备,这将是他们最后一次训练飞行。随后剩下来的22个机组驾机以100英尺(约30米)的超低飞行高度,横穿全美于1942年3月25日飞抵萨克拉门托,在这里完成了最后的准备工作之后,总共16架确定参加该行动的B-25于1942年4月1日下午陆续抵达了位于加州圣弗朗西斯科附近的海军阿拉梅达航空站准备装船出发。—未完待续—?
献花(0)
+1
(本文系ldtsg1957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