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九十二章 痛苦
2022-09-20 | 阅:  转:  |  分享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九十二章痛苦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给我们揭示了“不知足者之忧终身不解”的原因,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
众人为什么不知足,二忧患为什么终身不解。不知足,是欲望在做怪,忧不解,是贪利不除的后果。人是事物的主体,也是社会的主体,其实,管理
社会就是管理人,管理事物的根本在于管理人,当然社会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为人民服务”。从这点来说,管理人的欲望是管理社会的工作之一,
法家管理社会的主张就是依法治国。“不知足者之忧终身不解”的原因就是“胥靡有免,死罪时活”轻罪得以赦免,死罪得以活命。我们说人类的
一切罪恶皆由欲望产生,管理欲望就是遏制罪恶,执法不严,罪恶不断,欲望不除。精神文明建设当然是意识形态与思想教育的主战场,但仅凭精
神文明建设还远不能达到管理欲望遏制罪恶的目的,只靠思想教育这是宗教世界的管理方式,这并不适合世俗世界,世俗世界还是需要依法治国,惩
恶杨善,才能树立社会清风。我们不能说思想教育在社会管理中没有作用,应该说作用是很大的,事实上社会中绝大多数人(未受过法律制裁)都是
受到了思想教育才会没有走到犯罪的地步。但,我们在这里要看到一个受罪恶行为伤害的人群,一个村霸就能祸害一村人,一个黑恶团伙就能祸害一
个地区一个行业,这就是我们要“打黑除恶”的原因。依法治国,就是要严惩罪恶,保护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与安全。韩非子眼中的“胥靡有免,死罪
时活”的执法行为,其是是在纵容罪恶。执法不严,才是罪恶滋生的温床。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不知足,就是贪得无厌,利欲熏心。一个
人能得到多少,拥有多少,不是由自己决定的,而是由事理决定的。不按事理而为,总想超越事理而想获得更多,终将会被事理(规律)所惩罚。韩
非子就“欲利”的危害继续讲道“故欲利甚于忧,忧则疾生”意思是所以贪利比忧愁更厉害,忧愁就得病。人体患病,一是外邪入侵,二是忧愁所致
情志受伤。人体看得见是机体组织,看不见是组织功能,机体易受外邪的侵害,如着凉感冒,吃坏肚子等。功能因机体受损出问题,或是受精神影响
出问题。而韩非子所说的“忧则疾生”就是精神出了问题。中医中许多病,都和精神不振有关系。人得病的后果就是“疾生而智慧衰”意思是得病就
智力减退,这很好理解,人得了病机体功能下降,能量产生的效率就会下降,而头脑是人体耗能大户,大脑得不到足够的能量自然功能下降。紧接着
就是“智慧衰,则失度量”意思是智力减退,就失去准则。头脑不清,糊里湖涂,遇事就会失去理智,没有了理智也就是不按事理办事,准则自然失
去。接着就是“失度量,则妄举动”意思是失去准则,就胡乱行事。这就是罪恶的开始,邪心已经占据了人的心志。妄举的结果“妄举动,则祸害至
”意思是胡乱行事,祸害就降临。祸临的结果“祸害至而疾婴内”意思是祸害降临,疾病就缠绕内心。这就是“忧则疾生”反过事使病疾加重。最后
就是“疾婴内,则痛,祸薄外;则苦。”意思是疾病缠绕内心,病痛就会产生,疾病的第一体症感觉就是疼痛;祸患向外侵扰,人就会痛苦,这里的
痛苦不仅是机体的痛苦,还是心理的痛苦,也是人生的痛苦。【故欲利甚于忧,忧则疾生;疾生而智慧衰;智慧衰,则失度量;失度量,则妄举动;
妄举动,则祸害至;祸害至而疾婴内;疾婴内,则痛,祸薄外;则苦。】按事理,本不应该,但你总认为应该,这就是欲望。人本该是“不以物事,
不以己悲”,但却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喜怒衰乐,忧则疾生,最终苦的是自己。所以,学着控制自己的情绪与欲望,过好每一天。0190516
献花(0)
+1
(本文系红林主人A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