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8年下半年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22-09-25 | 阅:  转:  |  分享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小班同一个“娃娃家”中,常常出现许多“妈妈”在烧饭,每位幼儿都感到很满总这反映了小班幼儿游戏行为的特点是

A.喜欢模仿B.喜欢合作C.协调能力差D.角色意识弱

2.下列针对幼几个体差异的教育观点,哪种不妥?

A.应关注和尊收幼儿不同的学习方式和认知风格

B.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学习与探索

C.应确保每位幼儿在同一时间达成同样的目标

D.应对有特殊需要的幼儿给予特别关注

3.为保护幼儿的脊柱,成人应该

A.推荐幼儿用单肩背包B.鼓励幼儿睡硬床

C.组织幼儿从高处往水泥地上跳D.要求幼儿长时间抬头挺胸站立

4.幼儿园教师应该是

A.幼儿学习的引导者,决策者和管理者

B.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C.幼儿学习的引导着、传授者和控制者

D.幼儿学习的管理者、决策者和传授者

5.婴儿出生大约6~10周后,人脸可以引发其微笑,这种微笑称为

A.生理性微笑B.自然微笑C.社会性微笑D.本能微笑

6.教师在重阳节组织幼儿到敬老院探访老师,这反映了幼儿园教育内容选着什么原则?

A.兴趣性B.时代性C.生活性D.发展性

7.下列说法中属于蒙台梭利教育观点的是

A.注重感官教育B.注意集体教学的作用

C.重视恩物的使用D.通过游戏使自由与纪律相平衡

8.教育过程中,教师评价幼儿的适宜做法是

A.用统一的标准评价幼儿

B.根据一次测评的结果评价幼儿

C.用标准化的测评工具评价幼儿

D.根据目常观察所获得的信息评价幼儿

9.下列表述中,与大班幼儿实物概念发展水平最核近的题

A.理解本质特征B.理解功能性特征C.理解表面特征D.理解熟悉特征

10.小班幼儿观察植物时,下列哪条目标最符合他们的发展水平?

A.能感知到周围的植物是多种多样的B.会观察记录植物生长变化的过程

C.能察觉到植物的外形特征与生存环境的适应关系D.能发现不同种类植物之间的差异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1.请依据皮亚杰的理论,简述2-4岁儿童思维的主要特点。(15分)

12.简述幼儿园美育的意义。(15分)

三.论述题(本大题1小题,20分)

13.什么是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2分),试述培养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意义和方法。(18分)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14.材料

4岁的石头在班上朋友不多,一次、他看见林琳一个人在玩,就冲上去紧紧地抱住林琳。林琳感到不舒服,一把推开了石头,石头跺脚大喊:“我是想和你做朋友友的啊!”

问题:

(1)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石头在班里朋友不多的原因。(10分)

(2)教师应如何帮助石头改朋友不多的状况?(10分)

15.材料

教师在户外投放了一些“拱桥”(见图1),希望幼儿通过走“拱桥”提高平衡能力。但是,有幼儿却将它们翻过来,玩起了“运病人”游戏(见图2).他们有的拖、有的推、有的抬...玩得不亦乐手。对此,两位教师反应不同,A教师认为应立即劝阻,开引于幼儿走“棋称”B教师认为不应阻止,应支持幼儿的新玩法。



问题:

(1)你更赞同哪位教后的想法(2分)?为什么?(8分)

(2)你认为“运病人”游戏有什么价值?(10分)

五,活动设计题(本大题1小题,30分)

16.大班下学期,李老师发现幼儿普遍对小学的学习生活不够了解,一些幼儿对上小学有些担心。于是,教师准备开展“我要上小学”主题活动,希望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增进幼儿对小学生活的了解,帮助幼儿进一步做好入小学的心理准备。

请根据李老师班级的情况,设计“我要上小学”的主愿活动。

要求:

(1)写出主题活动的总目标。(8分)

(2)周绕主题设计三个子活动。写出其中一个子活动的具体活动方案,包括活动名称、目标、准备和主要环节。(14分)

(3)写出另外两个子活动的名称、目标。(每个活动4分,共8分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A.喜欢模仿

2.答案:C。应确保每位幼儿在同一时间达成同样的教育目标

3.答案:B。鼓励幼儿睡硬床

4.答案:B。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5.答案:C。社会性微笑

6.答案:C。生活性

7.答案:A。注重感官教育

8.答案:D。根据日常观察所获得的信息评价幼儿

9.答案:D。理解熟悉特征

10.答案:A。能感知到周围的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二、简答题

11.参考答案

皮亚杰提出了认知发展理论,他把幼儿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2-4岁儿童正处于前运算阶段(2-7岁)中的象征思维阶段(2-4岁)。

根据皮亚杰的理论,2-4岁儿童思维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1)思维开始运用象征性符号进行,出现表征功能,或称象征性功能。

(2)幼儿的思维在此阶段还没有真正普遍化,没有形成一般化的概念。

(3)此阶段幼儿不掌握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常常运用“转导推理"。

(4)象征思维是“中心化”的思维,或称为“自我中心思维”。

12.参考答案

(1)对幼儿个体发展的意义

①美育通过艺术形象的魅力,潜移默化地感染和熏陶幼儿的心灵,使幼儿在感受美的同时,发展积极向上的精神和活泼开朗的性格,产生美好的情感和情绪体验。

②美育帮助幼儿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幼儿在艺术活动中,实现着内在的认识活动、情感和外在表现活动的统一

③美育通过艺术活动,帮助幼儿借助形象化的方式认识世界,弥补了用语言和判断推理的方式进行学习的不足之处,有利于促进幼儿大脑左右半球的均衡发展。

(2)对社会的意义

①美育是培养人的精神面貌的总体系中,人的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道德行为与对美的追求常常是统一在一起的,美育是建立一个文明、美好的社会不可缺少的部分。

②对幼儿实施美育,促进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这就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打下了基础。

三、论述题

13.参考答案

(1)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指的是幼儿园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基本能力,确保幼儿健康成长而制定的幼儿园生活各环节的基本规则与要求。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是多方面的,具体包括:卫生常规、行为习惯常规、学习活动常规等。

(2)培养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意义:

①一日生活常规可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②一日生活常规可以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环境,学习在集体中生活。

③一日生活常规可以培养幼儿的自律能力,维持班级的秩序。

④一日生活常规能够增强幼儿的安全感,有助于幼儿健康成长。

(3)培养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方法有:

①榜样示范法;②渗透教育法;③评价激励法;④成果欣赏法;⑤图示观察法;⑥游戏练习法;⑦家园共育法

四、材料分析题

14.参考答案

(1)该材料主要体现中班幼儿石头在同伴交往中存在的特点,其同伴交往类型主要是被拒绝型。影响其同伴交往的因素有如下几方面:

①幼儿自身的特征

首先,性别、长相、年龄等生理因素和姓名影响着幼儿被同伴选择和接纳的程度。其次,幼儿的气质、情感、能力、性格等个性、情感特征影响着他们对同伴的态度和交往中的行为特征。

②活动材料和活动性质

材料中的林琳独自玩游戏,说明林琳处于独自游戏阶段,而石头交往中并没有掌握社会性交往的技巧,直接“抱住”林琳,这样的举止会使得林琳出现反感、不舒服的现象,因此推开了石头;

(2)帮助儿童建立良好同伴关系,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①教会儿童合作,増强儿童的自信感

②教会儿童游戏,提高儿童的参与度

③教会儿童接纳,融洽儿童的同伴关系

④教会儿童表达,培养儿童的积极情感

15.参考答案

(1)更赞同B教师的想法。该教师支持幼儿的新玩法,这一理念符合游戏的基本特征。

①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自愿的活动,自主性是游戏的最本质属性的表现。

②游戏是在假想中反映现实生活的,重在过程,没有外在强加的目的,能够给幼儿带来愉悦的情绪体验。

(2)“运病人”的游戏属于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属于创造性游戏。

“运病人”的教育作用如下:

①促进幼儿认知、身体和语言的发展。

②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③有助于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独立性。

④促进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五、活动设计题











献花(0)
+1
(本文系公职资料库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