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曹操想念的鱼
2022-09-25 | 阅:  转:  |  分享 
  
曹操想念的鱼一代枭雄曹操,与四鳃松江鲈鱼有段不解之缘。松江鲈鱼的传闻,最早见诸于西晋张翰的故事。张翰本系吴人(苏州),因看到齐王司马
冏(jiong炯)大势必败,便以思念家乡的莼菜和鲈鱼为由辞职而归,于是“莼鲈之思”便不胫而走。东晋葛洪在《神仙传》中说:“松江出
好鲈鱼,味异他处”。南朝范晔《后汉书·左慈传》中记载了一件趣事:曹操一次盛宴,对众宾客说:“今日高会,珍馐略备,所少吴松江鲈鱼耳
。”参加宴会的人中有一人应声而对曰:“此可得也。”众人转头一看,是方士左慈,不禁来了精神。左慈,字元放,道号乌角先生,曾觅得《遁
甲天书》三卷,在西川峨眉山中学道三十余年,法术了得,堪与诸葛孔明先生比肩。建安二十一年,曹操称魏王,修了王宫,立了世子。吴主孙权为
表尊让之意,派人挑选了大柑子四十余担星夜送与曹操品尝。送柑子的挑夫走的久了,难免疲劳,就在一处山脚下歇息。忽然,来一老头对挑夫门说
你们挑担赶路很是辛苦,我替你们挑一程吧,挑夫们都很高兴,左慈每担柑子各挑五里,但是左慈挑过的担子都轻了许多,挑夫们都很诧异,催问大
名,左慈说:“我乃左慈,乌角先生也”,辞别而去。柑子送到了魏国都城邺郡,呈给曹操品尝。曹操剥开柑子,只见空壳,不见半点果肉,反复几
次,均是一般,曹操大惊,拿挑夫问之。挑夫讲了左慈帮忙挑柑子的事情,曹操听后很是诧异。这时,忽然守卫来报,外面有一自称左慈的人前来求
见。曹操命其入见,赐左慈柑子品尝。左慈取来剥开,内皆有果肉,味道甜美。曹操甚是惊奇,但自己剥开的依为空壳,曹操深觉不解,赐左慈坐,
命上酒肉。左慈喝酒喝了五斗依然不醉。第二天,曹操宴请百官,美酒佳肴俱备,山珍海味无数,唯缺少了他心仪的鲈鱼肉末。现看到左慈挺身而出
,颇感惊奇。左慈胸有成竹,因求铜盘贮水,以竹竿钓于盘中,钓起一条鲈鱼出,活蹦乱跳,“生鲜可爱”。由是,留下一段佳话。宋代诗人杨万里
亦有诗咏叹:“买来玉尺如何短,铸出银梭直是圆,白质黑章三四点,细鳞巨口一双鲜”。明代李时珍也对它褒奖有加。松江鲈鱼也确有独立之处无
怪曹操钟情于胸。自古以来,松江鲈鱼以四鳃而名满天下。说起四个鳃嘛,这要从头道来。松江鲈鱼是太湖地区著名的特产之一。其实
鲈鱼分布很广,并非仅产于松江。据报道,北自渤海,南到厦门,不少近岸通海河流的水域中,都有捕获的记录。甚至日本南部、朝鲜西部、菲律宾
等地区,都发现过它的踪迹。明代屠本畯的《闽中海错疏》就曾指出:“按鲈鱼,江、淮、浙,在在有之”。不过:“吴松别有一种圆而短小,巨口
、细鳞、四鳃,松江呼为四鳃鲈。”清代《上海县志》也说,“一种头扁身圆、无鳞、背黑,重鳃而红,名松江四鳃鲈。”鲈鱼确是席上之珍
,隋炀帝称它为“东南佳味”。清代皇帝南巡时,封它为“江南第一名鱼”。今天,更有了一个尊贵的称号,叫做“国宴鱼”,价格也卖到每斤40
00元。但是,时至今日,我们有两点必须搞清:一是四鳃之说。由于鲈鱼两鳃边各有一个因表皮褶皱而呈鳃状的凹陷,在生殖季节又呈现橙红色外
露,与真鳃极为相似,造成视觉上的差错。这种古人观察上的失误,后人不加考辨,以讹传讹地延续了几千年,其实并不是四个鳃。二是古籍上说的
“松江鲈鱼”之“松江”到底指哪里?汉唐所言之“松江鲈鱼”传至明、清时,有些文人不知其详,有的竟牵强附会说成是“松江府”、“松江县”
,甚至确定为松江县长桥或秀野桥下所出的鲈鱼了。这也是大谬不然的。松江,在13世纪前的古籍上,指的是水名,公元1292年的元朝政府改
名为吴淞江,为太湖支流之一,不是指行政区划中的郡治、县名。松江府是元代至元15年(1278)由原华亭府改治而成的。至于松江县,民国
三年(1914)才建制。又因鲈鱼是一种洄游性鱼类,每年秋冬性腺发育接近成熟,即降河入海,于近岸浅水处越冬、产卵、孵化,到春夏之交,
幼苗、成鱼溯江而上进入淡水中生息,松江只是分布较多驰名较早而已,并不是某一地域、江河或桥梁处所专产。不管怎么样,“莼鲈之思”却是千古名句!1
献花(0)
+1
(本文系双月楼书斋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