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第六章 第1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2022-10-04 | 阅:  转:  |  分享 
  
资料: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间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乌云密布,豆大的雨点迎面扑来,这时你会急忙寻找避雨地点,并迅速跑过去。你是靠什么器官发现天
气突然变化的?通过感觉器官判断下雨乌云:看——狂风:感——闪电:看——雷鸣:听——视觉的形成过程:3.有一个小
女孩,眼球的结构完整无损,但是她看不见周围的物体,想一想,这种眼睛可能是哪部分发生了病变?提示:视觉形成的三个条件:眼球结构的
完好视神经没断视觉中枢正常近视的原理晶状体过凸(使形成的物像拉近,不能落在视网膜上)眼球前后径过长(使物像落在视
网膜前面)近视眼的预防“三要”“四不看”1.防药物中毒药虽然能治病,但有些药有很强的副作用,吃的量过大或不适当,
会造成听力下降,甚至耳聋。2.防噪声过大的声音,刺耳的声音都是噪声,它们能损害人的听力。要注意远离噪声。当突然出现噪声时,可
用手把耳堵住,或张大嘴巴。3.防进水游泳或洗澡、洗脸时,应特别注意,防止水进入耳内。如感觉耳里进水,应立即侧耳单脚跳,让水流出
来,或用棉球棍轻轻放进去,把水吸出来。4.防揪打耳朵不能揪也不能打。揪耳朵,打嘴巴都对耳有害。5.不挖耳有些小朋友爱用耳勺
或发卡、别针等物掏耳,这是不好的习惯,应避免。更不能往耳里塞放豆子、小球等其他物品。6.不戴耳环有些小女孩喜欢扎耳朵眼,佩戴耳
环、耳坠等装饰物,这对耳朵也是有害的。耳朵皮肉很稚嫩,上边挂个金属物,玩时容易将耳朵拉扯坏。1.某同学不注意用眼卫生,沉迷于电
子游戏,不但会影响学习,还会因近距离注视屏幕导致眼球中某个结构凸度增加而形成近视。这一结构是()A
.晶状体B.视网膜C.睫状体D
.玻璃体2.眼球内具有感光细胞的结构是()A.角膜B.巩膜C.脉络膜D.视
网膜3.视觉形成的部位是()A.视网膜B.视觉中枢C.视神经D.感觉细胞
一般人的呼吸声是10分贝,普通谈话是30~40分贝,高声谈话或收音机、电视机通常的响声是70分贝,汽车、拖拉机行驶的声
音是80~100分贝,喷气式飞机的声音是140分贝。当噪声超过90分贝时,会对人体有不同程度的损害。1959年美国的一个机场,10
个人站在飞机跑道上,一架飞机从他们头上一掠而过,只听他们惨叫一声全部一命呜呼......AD4.听觉感受器位于()
DBA.半规管B.前庭C.鼓室D.耳蜗5.中耳内通过三块听小骨传导的是(
)A.外界声波B.鼓膜的振动C.神经冲动D.听觉B6.下
列图片表示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用处?表示电视节目中的手语栏目,可帮助聋哑人看懂电视画面,感知有关信息。举例说明,人体除了眼和耳
外,还能通过什么器官获取信息?这些感觉对人们感知环境的变化有何意义?拓展思维味觉,与舌有关;嗅觉,与鼻有关;冷、热、触、痛、压
等与皮肤有关。意义:可以使我们迅速、全面、准确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及时作出判断和反应。噪声的危害
专家认为,现代一些40岁中年人的听力,远远不如过去60岁老人的听力,其主要原因:他们频繁出入舞场,随身听老挂在耳朵上,连续几
小时地沉溺于高分贝噪声环境中,长此以往,听力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人们通常用分贝作为声音强弱的单位。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
的调节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1.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外界信息的情况;描述眼球和耳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
部分的功能;说出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说出导致耳聋的各种因素及预防的措施。2.尝试观察瞳孔大小变化的情况并作出解释
;练习观察和测量的技能。3.认同视觉卫生和听觉卫生;关爱和帮助有视觉和听觉障碍的人群。同所有生物一样,
人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只有灵敏地感知环境的变化并对自身的生命活动进行调节,才能维持自身的生存。视觉(眼睛)触觉(皮肤)视
觉(眼睛)听觉(耳朵)眼和视觉观察与思考——观察人眼球结构和照相机结构示意图人眼球的结构示意图照相
机的结构示意图思考与讨论(1)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什么?在拍照时,镜头、光圈和胶卷分别起什么作用?照相机
成像的原理就是物理学中的透镜成像原理。拍照时镜头起调节物距(像距)的作用,光圈起控制光线的作用,胶卷起感光的作用。(2)观察下图
,说说眼球的晶状体、瞳孔、脉络膜和视网膜分别相当于照相机的什么结构。晶状体瞳孔脉络膜视网膜镜头
光圈暗室的壁胶卷相当于眼球照相机你记住了吗?1.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眼球的结
构眼球壁内容物外膜中膜内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角膜:无色透明,可以透过光线巩膜:白色,坚固,保护眼球的
内部结构虹膜:有色素,中央的小孔叫瞳孔睫状体:由睫状肌构成,调节晶状体曲度脉络膜:营养眼球,使眼球内部形成暗室又叫视网膜,
含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折射光线透明,有弹性,像双凸透镜,能折射光线透明胶状物质眼球的结构和功能图解:2.视
觉的形成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示意图(1)说出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的过程。(2)形成物像就能产生视觉吗?物体反射的光线
在视网膜成像经视神经传导大脑中视觉中枢形成视觉想一想:1.在光线到达视网膜之前,经过哪些结构?2.有人摔伤了后脑勺,结
果就失明了,为什么?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仅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图像还不够,还必须通过视神经传递给大脑的一定区域
(视觉中枢),才能形成视觉。可能是视神经受损或视觉中枢受损。近视及其预防近视的矫正快来讨论吧!一、近视的原因是什么?二
、怎样矫正?三、怎样预防呢?凹透镜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厘米左右。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1小时
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不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躺卧看书
不走路看书进一步探究该图是猫在明亮和黑暗环境中瞳孔的变化。猫能通过调节瞳孔的大小使自己在明处和暗处都能看清物体。人
的瞳孔大小能改变吗?设计一个实验,观察自己在明亮和黑暗环境中瞳孔的大小。也可以同学间相互观察。并对观察结果作出解释耳与
听觉:观察与思考:假如人失去听觉,以下场面各会出现什么情况?听不到电话铃,无法接听电话。听不到同学的讨论,很难积极参与交
流。耳的结构外耳中耳内耳耳郭外耳道鼓膜听小骨鼓室半规管前庭耳蜗收集声波声音进入中耳
的通道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将鼓膜的振动传到内耳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情况,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把声音传到听觉神经沟通鼓室与鼻咽部
的通道咽鼓管1.耳的结构和功能图解:2.听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的声波外耳道鼓膜振动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的听
觉中枢形成听觉声音信息长久以来,人们对耳聋的发病情况认识和重视不够。其实,耳聋的发病率很高,耳聋是影响人类生活质量最
主要的问题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1985年全球听力残疾人数为4200万,1995年为1.2亿,到2001年增加到了2
.5亿。在16年中增加了6倍!在我国,据估计有听力障碍的残疾人约2700万,占残疾人总数的首位,其中聋哑人200多万,七岁以下聋儿
有80多万。小资料由于药物、遗传、感染、疾病、环境、噪音污染、意外事故等原因,每年新增聋儿3万余名。据人口调
查统计,每年出生的新生儿中,重度听力障碍者约占1‰~3‰。据估计,不同程度听力障碍者在人群中的比例,45~64岁为14%,65~7
5岁为30%,75岁以上者高达50%。总之,如何降低聋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和及时发现、早期治疗,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如何
保护听觉2.当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__________________,使鼓膜两侧气压保持平衡,以免鼓膜被震破。张开口或闭嘴堵耳小常识:1.当咽喉部有炎症未及时治疗时,病菌会通过_______扩散到中耳,引起中耳炎。咽鼓管一、眼和视觉1.眼的结构和功能2.视觉的形成二、近视及其预防“三要”、“四不看”三、耳和听觉1.耳的结构和功能2.听觉的形成
献花(0)
+1
(本文系珍惜眼前人v...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