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第七章 第1节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2022-10-04 | 阅:  转:  |  分享 
  
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是无能为力,还是可以有所作为?作为一
个负责任的公民,应该对自己提出怎样的要求呢?布达拉宫3.我们积极倡导“低碳生活”。“低碳生活”是一种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
方式,就是指生活中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A.购物时自带环保袋,减少使用塑料袋B.晚上习惯将家里每个房间的灯都打开C.每天上学由家长开车接送D.
用餐时习惯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登记,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
五次人口普查相比,10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1.描述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2.探讨人口增长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关注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4.运用资料收集与分析的方法,了解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探讨人口增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分析下面数据,讨论问题:年代(公元)人口数(亿)年代(公元)人口数(亿)20.551
9495.427400.4819596.7213930.6019698.0715780.6019799.
7517642.00198911.2718494.10199912.5819284.70200913.35
讨论:1.从公元2年开始,我国人口数量第一次翻一番所用时间大约是多少?2.预测,从1995年开始,我国人口数量再翻一
番所需时间将会是多少?请分析其中的原因。3.有些地区流行“多子多福”的说法,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4.你们当地的
计划生育具体措施有哪些?耕地沙化洪水泛滥人口增长导致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虫害泛滥动物摊点滥砍乱伐富营养化滚滚沙
尘过度放牧面对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我们应该怎么做?1.森林遭到了严重的滥伐后,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将会发生哪些变化?动植物的
生活将受到什么影响?罪恶的偷伐2.分析一下沙尘暴的起因中哪些是与人类活动有关的?这将会产生怎样的后果?沙尘暴滚滚袭来3.除
了用网捕杀以外,有些人还用哪些手段残害鸟类?如果鸟类日益减少,自然环境将会发生哪些变化?这些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小鸟何辜4.请
你分析一下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哪些。假如你是当地的一名负责人,你将采取哪些措施还太湖以清澈秀美的原貌?昔日太湖今日太湖各抒己
见谋士在行动面对人类的种种破坏,大自然已向人类发出了黄牌警告,警钟为谁而鸣?为你、为我、为他、为大家……面对地球母亲的
呼救,你们有何行动?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建设美好家园中,我们应该怎样做?“真正检验我们对环境的贡献的不是言辞,而是行动”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主任、环境保护专家托尔巴博士西双版纳1.为控制人口增长,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鼓励晚婚晚育,少生
优生。2.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1)滥砍乱伐(2)沙尘暴(3)乱捕滥杀(4)水污染1.当前,世界
上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主要源于()A.生物入侵B.火山喷发和地震C.温室效应
D.人类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2.下列哪一项不是人口增长过快产生的危害(???)A.生态环境遭到破坏??B.制约社
会发展????C.加快人口老龄化?????D.造成资源危机D?CA4.很多树木对大气粉尘有很好的阻滞
、过滤作用,其原因是?(??)①森林枝叶茂密,能减缓风速②有些树木叶面上有茸毛或能分泌油性、粘性的物质
③能吸收各种有毒气体④能分泌抗生素⑤蒙尘的树叶经过雨水冲刷后,能很快恢复以阻滞尘埃A.①③⑤???
??B.①②④??????C.②④⑤??????D.①②⑤D5.下面左边所列的做法中,哪些有益于生态
环境的改善?哪些会破坏环境?请你判断,并用线段分别与右边的项目相连。若想吃得好,就吃蛙蛇鸟要致富,砍大树绿化荒山,鸟语花香
围湖造田,围海造田毁林开荒种粮食用电网捕鱼,能把大小鱼都捕到挖尽甘草和黄莲,用作中药好治病看到毒蛇就打死建立自然保护区
在春夏之交我国沿海实行“休渔”(禁捕)制度改善生态环境破坏生态环境课后实践:雨水如何影响不同类型的地表1.桌子上铺一张
报纸,取两个大小一样的塑料盒,盒子要浅而大;2.将盒子的一端架在一块砖头上,使盒子倾斜并保持同一高度。3
.阅读下面的实验步骤,写下你要验证的假设,注意需要控制的变量。(1)在盒子架高的一端倒入干燥的松土,首先需要控制的
变量就是土壤的量,设法使两个盒子里的土壤量一致。(2)在其中一个盒子表面铺上草皮。(3)做两个能控制
雨量的降雨器,使落在两个盒子上的雨水数量和大小都相等。延伸阅读生物入侵生物入侵是指生物随着商品贸易
和人员往来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并对新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现象。生物入侵的特点是:不受时间和国界的限制,并且随着
全球贸易的迅速发展和世界各地人们的频繁交往而迅速传播开来,并对当地的其他生物种类造成危害。因此,应当提高对生物入侵的认识,在确实需要引进外来物种时,必须有严格的科学论证和申报审批手续。出入境部门要加强对有害生物的检查。
献花(0)
+1
(本文系珍惜眼前人v...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