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待人处世的方圆之法
2022-10-05 | 阅:  转:  |  分享 
  
待人处事的方圆之法

得意时早回头,失败时别灰心,这时人们根据长期生活积累而得到的经验之谈。俗话说:“圆的不稳,方的不滚。”圆为灵活性,为随机应变,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为原则性,为坚守一定之规,为以不变应万变。

做人须内方外圆,太强必折,太张必缺。过于坚硬必被折断,过于扩张必会裂开。做人处世也是如此,不能过于倔强耿直。

既知退而知进兮,亦能刚而能柔。

安身处世要懂得进退,既又原则又要灵活。

时势变迁,事物的发展也随之变化,因而对策也要随之改变。做人须内里端方正直,对外灵活圆通。笔直的树木不能形成阴凉,过于直率的人容易得罪人,就不会有朋友,与人相处要随和之中有耿直;处理事情要精细之中有果断;认识道理要正确之中有通达灵活。

以正直克己持身,贵在处世有灵活变通不固执已见的权变;处世缺乏变通灵活的心,就像木头人一般,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被人认为碍手碍脚。

由于种种原因,人有时不得不违心地处世待人,在此种情势下,亦应相应采取补救之策。



刘邦方圆处世,称霸天下

刘邦的军队是秦末一支强大的农民起义队伍,是亡秦的主力,刘邦势力的发展,与他礼贤下士、活学巧用方圆之法是分不开的。

高阳人郦食其拜见刘邦,献计献策,一进门看见刘邦坐在床边洗脚,便不高兴地说:“假如你要消灭无道暴君,就不应该坐着接见长者。”刘邦听了斥责后,不但没有勃然大怒,而且还赶快起身,整装致歉,请郦食其上座,虚心求教,并按郦食其的意见去攻打陈留,将秦积聚的粮食弄到手刘邦围困宛城时,被困在城里的陈恢地出来见刘邦,告诉他围城与攻城都不如对城内的官吏劝降封官,这样化敌为友,就可以放心西进,先入咸阳为王。刘邦采纳了他的意见,使宛城不攻自破。

与刘邦容忍的态度相反,项羽则刚愎自用,自以为是,一个有识之士建议项羽在关中建都以成霸业,项羽不听,那人出来发牢骚道:“人们说‘出人是沐猴而冠’,果然!”结果项羽知道,大怒,立即将那人杀了,楚军进攻咸阳时到了新安,只因投降的秦军有些言论,项羽就起杀心,一夜之间把二十多万秦兵全部活埋,从此残暴名闻天下,他怨恨田荣,因此不封他,而立齐相田都为王,致使田荣反叛。他甚至连身边最忠实的范增也怀疑不用,结果错过了鸿门宴杀刘邦的机会,最后气走范增,众叛亲离,走上了灭亡的道路。

当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刘邦也有自己的缺点。据《史记》记载:刘邦在沛县乡里做亭长时,也是酒色之徒。当汉军进了咸阳,宣布秦朝灭亡时,汉军纷纷争着抢着去找皇宫的仓库,往自己的腰包里揣金银财宝,刘邦看到阿房宫的富丽堂皇和美若天仙的美女,当时也有些心动,他面对眼前的金钱、美女不知如何是好了。部下樊哙立刻提醒道:“沛公要打天下,还是要当富翁?”刘邦立刻醒悟,忍住贪图享乐的念头,吩咐将士封了仓库和宫殿,带领汉军仍旧回到灞上的军营里,并约法三章,对百姓秋毫无犯,这就使他赢得了民心,得到了民众的支持。

与刘邦相比,项羽就不同了,他一进咸阳,就杀了秦王子婴,烧了阿房宫,收取了秦宫的金银财宝,掳掠了阿房宫的宫娥美女,带回关东据为己有,并美其言曰:“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相比之下,他怎能不失人心呢?

在楚汉战争初期,刘邦的实力远不如项羽。当项羽听说刘邦已先入关,怒火冲天,决心要将刘邦的兵力扫除干净。当时项羽四十万兵马驻扎在鸿门,刘邦十万兵马驻扎在灞上,双方只相隔四十里,兵力悬殊,刘邦处于极其危险的情况下。而恰在此时,刘邦能做到“得到则行,失时则幡。”先是与张良一起去拜见项羽的叔叔项伯,再三表白自己没有反对项羽的意思,并与之结成儿女亲家,请项伯在项羽面前多多美言几句。之后,第二天天刚亮,就又带着张良、樊哙和一百多个随从,拿着礼物到鸿门去拜见项羽,见到项羽后,低声下气地赔礼道歉,终于化解了项羽的怒气,缓和了与项羽的关系。

我们单从表面上看,刘邦低三下四,给项羽挣足了面子,而实际上刘邦以小忍换来的却是自己和军队的安全,赢得了发展和壮大力量的时间,为取得最后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刘邦能忍受别人所不能忍受的痛苦,甚至在自己胸部受了重伤时,刘邦也能忍着剧烈的伤痛在楚军阵前故意弯着腰,摸摸脚,骂了句“贼人射中了我的脚趾”,从而来麻痹敌人,在回到汉营以后,他又忍着伤痛巡视军营,以此来稳定军心。他对不利条件的隐忍,对暂时失败的隐忍,说明他在对敌斗争中,是很富有谋略的,也体现了他巨大的心里承受力,这是成就大业者必备的一种心里素质。

与刘邦相比,项羽则能伸不能屈,赢得起而输不起,因此,在楚汉战争中连连失利。项羽生性为人多疑,当听到“四面楚歌”,就怀疑楚被汉灭,一败涂地,自己先大放悲歌;在项羽逃到乌江时,一亭长要用船送他过河,他却认为“天要亡我,我渡过去有什么用?”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动放弃了重整旗鼓,卷土重来的唯一机会,最后拔剑自刎而死。这个勇猛过人,不可一世的楚霸王,最终输在了自己不肯圆转涉世上,如果他能懂方圆之法的奥妙,历史便不知道又该怎样写了。但可怜的是,他至死也没明白,他首先是输在了自己手里。

中国有一句古训,叫做“言必信,行必果”。但孟子却针锋相对地提出“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孟子当然不是教人胡说八道,他是说为了“大义”可以放弃所谓的“信”和“果”,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正所谓“智欲圆而行欲方。”



魏征方圆相济,劝谏君王

贞观四年(630年),唐太宗决定修建洛阳宫,中牟县县丞皇甫德参上书劝阻,言辞激烈。唐太宗发怒,要治皇甫德参的罪,魏征连忙拿汉朝的贾谊为皇甫德参辩护,证明自古上书言辞不激烈就不能打动君主的心,唐太宗这才作罢。后来,河南、陕西一带大雨,泛滥成灾,偏在这时,唐太宗又要修建洛阳的正山宫,魏徵听说了,赶忙上奏说:“隋朝所以很快灭亡,其主要原因就因为隋炀帝大修亭台楼榭,百姓不堪役使,才起义反对他。如今,现有的宫阙楼台已经足够居住的了,如果想到隋朝的灭亡,甚至还应该拆掉宫殿。如果舍不得拆掉,起码不该再修大的宫殿了。如果想不到得天下的艰难,不断地扩大宫殿建筑,追求华丽和享乐,增加百姓的劳役,那就会像隋朝一样的灭亡。”唐太宗接受了魏徵的建议,停修宫殿,把材料运到了水灾区,帮灾民建造了房屋。

贞观十二年(638年),公卿大臣都请求太宗登泰山封禅,只有魏徵认为现在举行封禅仪式不妥。太宗对魏徵说:“我希望您把自己的想法都说出来。难道是我的功劳不高吗?是我的德行不淳厚吗?是国家还没有平定吗?是远方的异族人不仰慕大唐的高义吗?是吉祥尚未降临吗?是农业没有丰收吗?为什么我不能封泰山呢?”魏徵说:“陛下的功劳虽然是极高的,可是百姓并未感受到陛下的恩惠;陛下的德行虽是淳厚的,但陛下的德政尚未传及全国各地;全国虽然安定,但并不能为兴办事业提供足够的资料;原方的部族仰慕陛下的高义,但朝廷却没有能力满足他们的要求;吉祥的征兆虽然出现,但法网仍然密集;虽然连续几年农业丰收,但粮仓仍然空虚,这是我认为目前不宜封禅的原因。我不能用遥远的东西打比方,姑且用人做比喻。现在有个人患了十年的重病,到将要治愈时,已经瘦得皮包着骨头,马上让他扛起一百斤米,每天走一百里路,他一定不可能做到。隋朝天下大乱已经不止十年,陛下平定了全国的混乱局面,虽然现在天下已经平定,但国库尚不充实,在如此情况下,向天地报告事业已成功,我暗自对如此做法持怀疑态度。况且陛下若东封泰山,各国的使者都要聚集到那里,周边各国人,无不奔走相告。现在西起伊水、洛水流域,东到泰山、东海、荒草滩、沼泽地,苍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之声不闻,道路萧条,行进艰难,岂可招来城外部族之人,把我国的虚弱状况展示给他们?即使我们用尽财物赏赐他们,也不能满足远方之人的愿望;即使连续两年免除劳役,也不能抵偿百姓的劳苦。如果遇到水旱灾害,风雨之变,服役的民夫横加议论,即使后悔,也无法挽回损失。岂止是我一个人恳请陛下免去封禅之事?成千上万的百姓都乞望陛下恩准。”太宗听了魏徵的一番话,也深感国家虽然初步安定,但生产远未恢复,国库仍然空虚,如此严峻的形势,有何功德以告慰天地?遂将封禅泰山之事搁置了下来。

对于唐太宗个人的品德修养,魏徵也很重视。有一次,魏徵直言不讳地对唐太宗说:“居人上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魏徵还引用荀子的话对唐太宗说:“君主似舟,人民似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对唐太宗震动很大,他牢记在心,并用这句话垂诫太子,让他永志不忘。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徵怎样才能做一个“明君”,而不要成为一个“昏君”,魏徵就给他讲了隋朝虞世基的故事。隋朝的虞世基专门投隋炀帝之所好,专说顺话,不讲逆耳之言:专报喜,不报忧,结果隋朝灭亡。由此,魏徵得出了一个著名的结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最著名的,是魏徵关于忠臣和良臣的辩论。有一次,唐太宗听信了其他人的谗言,批评魏徵包庇自己的亲戚,经魏徵辩论,唐太宗知道自己错了。魏徵趁机说道:“我希望陛下让我做一个良臣,不要让我做一个忠臣。”唐太宗听后很吃惊,就问:“难道良臣和忠臣有什么区别吗?”魏徵说:“区别很大。良臣身享美名,君主也得到好声誉,子孙相传,流传千古;忠臣得罪被杀,君主得到的是一个昏庸的恶名,国破家亡,忠臣得到的只是一个空名。”唐太宗听了以后,十分感动,他连声称赞魏徵的话很对,并送给了他好绢五百匹。

当然,唐太宗是人不是神,对魏徵的劝谏并不是每一次都能愉快地接受,有时是既恨又怕,甚至还想干脆杀掉他。

有一次,唐太宗得到了一只好的鹞鹰,自己非常喜欢,就把它架在手臂上玩。远远地看到魏徵来了,十分紧张,赶紧把鹞鹰捂在怀里,怕魏徵看到或时听到。其实呢,魏征早就看到了,他为了不让唐太宗贪恋声色犬马,就故意没完没了地禀奏公事,估摸着鹞鹰差不多憋死了,他才离开。等魏徵走了,唐太宗赶忙从怀中取出鹞鹰,拿起一看,早已闷死了。这使他觉得十分窝火又说不出来。

魏徵年老病重,太宗送医送药,使者相望于道路,来往不绝,太宗还和太子一起去他家探望,把衡山公主许配给他的儿子魏叔玉。魏徵去世后,太宗命朝中九品以上的官员都去悼念,并为之亲自撰写碑文,刻于石上,太宗对他思念不已,他跟左右的大臣说了如下的名言:“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徵没,朕亡一镜矣!”这恐怕是历代大臣中所享受的最大的哀荣了!

古往今来的圣人、英雄、做人均是以方方正正的志向为根本,以圆融无碍的方法来实现其志向的。

人们信赖永远镇静如山的人,而不是心浮气躁者,他们不会认为后者能给他们带来稳定的利益。不能控制自己者如何能控制他人?让自己保持平心静气是一种领导气质,显示出真正的人格力量。所以说,人能静心,方能立于天下,成于方圆。

献花(0)
+1
(本文系千機閣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