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学期
我是中国人
教学设计参考
教学目标:通过观察图画,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通过听读句子,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感受身为中国人的自豪。
教学重点: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文化和习俗。
教学准备:统编课本教材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立情景揭示课题
1.播放歌曲“大中国”提问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引导学生说中国是我们的家。
2.出示插图提问图上这些小朋友都是中国人吗?为什么他们穿的衣服不一样?
分析:
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一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数量多,虽然民族不一样,但我们都是中国人,是一家人。
3.讲解不同民族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壮族,回族,满族,藏族等。
设计发展;从通俗易懂的歌曲入手,结合图画进行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对学习的兴趣以及产生的问题,进行方案思维。
二、看图说话,听读句子。
1.引导学生观看画中的远景,所以说看到了什么?
(1)引导学生看图简单介绍天安门。(红的墙,黄的瓦)
(2)引导学生认识五星红旗,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是我们的伟大祖国的象征。
出示天安门前升国旗的图片或录像,加深对祖国的认识。
2.提问天安门是中国的象征,是我们国家代表性的建筑,你还知道我们国家有哪些代表性的建筑。(教师事先可准备有关的图图片进行展示,如故宫,长城。)
3.教师带读句子,我是中国人。
设计发展:通过这样的图片,我们进行让图片说话,让学生初步了解天安门等中国的标志,增强我是中国的自豪感,让同学们通过图片来进行发散思维,想到我是中国人。
三、唱一唱跳一跳。
播放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视频,学生边观看边学着唱唱歌的形式带动教学,增加学生对这篇课文的认识和理解。
四、朗读儿歌,激发情感。
1.朗读儿歌。
我爱鲜花,我爱白鸽,我爱万里长城,我爱长江黄河,我是中国人,我爱我的祖国。
2.读句子。
教师:我们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齐读:我是中国人。
设计发展:对一个幼儿园进入小学的孩子,应该从入学的孩子注意力集中进行比较,以及知道他们学习的过程当中有短时间进入长时间,那么小学一年级开始的时候是时间比较短,中间要穿说和学习内容有关的课间操不仅能缓解学生的疲劳,而且还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