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开学)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问题。(9分)十二月九日雪融夜起达旦魏了翁远钟入枕雪初晴, 衾铁棱棱梦不成。起傍梅花读周易,一窗明月四檐声。读易象【注】周敦颐书房兀坐万机休,日暖风和草色幽。谁道二千年远事,而今只在眼前头。 【注】易象,是中国古代易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易象主要是通过对天、地、人、物等形状的摹拟,象征自然变化与人事吉凶,从而推求和印证某一现 象与结论。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冬夜寒冷,远处的钟声传入耳中,被子如铁,四棱分明,这都 使得诗人无法入眠。B.夜读《周易》,又有梅花、明月相伴,诗人心情渐好,“四檐声”照应题目“雪融”。C.周敦颐以朴实的笔墨描绘自己书 房端坐、参悟易象的情景,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D.古往今来两千多年的历史变迁,如今好像就发生在眼前,体现了诗人的顿悟智慧。2.“一窗 明月四檐声”“日暖风和草色幽”两句在写景上别具一格,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答案:(1)C(2)①一窗明月四檐声:此句的写景运 用以声衬静的手法,诗人在夜晚独坐窗前,一轮明月洒下清辉,他沐浴在皎洁的月光下静静夜读,窗外是屋檐下滴滴答答的融雪的声音,用雪融的滴 答声,更加衬托出冬夜的明澈静谧,表现出诗人心无旁骛的专注力和清雅宁静的意趣。②日暖风和草色幽:此句写景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诗人休却 劳务在书房研读易象,放眼窗外,阳光温暖,微风和煦,草色清幽,营造出一派欣欣向荣、温暖明丽的景象,表现出诗人内心的闲适愉悦。【解答】 (1)C.“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表述有误。诗人端坐书房、参悟易象,与两千年前的古人在书本中神遇交流,这体现出浓郁的书卷气息、学术气息 ,并不是体现出生活气息。故选:C。(2)“一窗明月四檐声”,这句诗的意思是:窗外明月皎皎,屋檐下传来滴滴答答的融雪声音。雪夜,明月 洒下清辉,一片静默。这时屋檐下积雪融化,传来滴答的水滴声音,在这个宁静的夜晚水滴声听得格外清晰,用水滴声来反衬出夜晚的寂静,营造出 宁静清幽的氛围。诗人在这寂静的夜晚,伴着明月、嗅着梅香、听着水滴声读书,内心无比喜悦祥和,此句景物描写,正烘托诗人心无旁骛的专注力 和清雅宁静的意趣。“日暖风和草色幽”,这句诗的意思是:阳光温暖,微风和煦,草色清幽。此句的写景,营造出一个欣欣向荣、温暖明丽的意境 。诗人在忙完万机公务后,在难得的休闲时光,独坐书房,阅读易象,两千年前的古事仿佛都近在眼前,穿越时空与古人进行交流,诗人的内心无疑 是喜悦而闲适的。此句温暖明丽的景物描写,烘托出诗人独坐书房,研读易象的愉悦宁静心情。译文:《十二月九日雪融夜起达旦》又是一个冰 雪凝冻的冬夜,天新晴,雪在融,远处的钟声遥遥地送入耳中;又冷又硬的被子棱角四起,冷得难以入梦。索性披衣起床,伴着窗台上的寒梅研读 《易经》。明月高悬,只听得四周房檐上一片轻脆的滴水声。《读易象》我独自端坐在书房中,万事万物都好像停了下来,阳光温暖,微风和煦, 小草也是油绿的。有谁能说出古往今来两千多年的事呢?而道如今却好像就发生在眼前。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