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组合阅读」苏轼《石钟山记》和俞樾《春在堂笔记》阅读理解与答案译文(2023南京学情调研)
2022-10-12 | 阅:  转:  |  分享 
  
(江苏省南京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学情调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23分)(一)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
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
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
:“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
,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节选自苏轼《石钟山记》)(二)东坡《石钟山记》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
至今游石钟山者,皆以坡语为然。余亲家翁彭雪琴侍郎……驻江西最久,语余云:“湖口县钟山有二,一在城西,滨鄱阳湖,曰上钟山;一在城东,
临大江,曰下钟山,下钟山即东坡作记处。然东坡谓山石与风水相吞吐,有声如乐作,此恐不然。天下水中之山多矣。凡有罅隙,风水相遭,皆有噌
呔镗鞯之声,何独兹山为然乎?余居湖口久,每冬日水落,则山下有洞门出焉。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途径蜿蜒如龙,峭壁上
皆枯蛤黏着,俨然鳞甲。洞中宽敞,左右旁通,可容千人。最上层则昏黑不可辨。烛而登,其地平坦,气亦温和,蝙蝠大如扇,夜明砂积尺许。旁又
有小洞,蛇行而入,复宽广,可容三人坐。壁上镌‘丹房’二字,且多小诗,语皆可喜。如云:‘我来醉卧三千年,且喜人世无人识。’又云:‘小
憩千年人不识,桃花春涨洞门关。’无年代姓名,不知何人所作也。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上钟山亦中空。此两山皆当以形论,不当以
声论。东坡当日,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节选自俞樾《春在堂笔记》卷七)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B.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C.入之/其中透漏
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D.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A.元丰,皇帝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始
创年号为建元,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B.公元前522年周景王铸造了一套名叫“无射(yì)”的大型编钟。无射是十二律中的第十一律,
因钟声合乎无射的意律,故用“无射”作钟名。C.笔记,一种随笔记录的文体,笔记文包括史料笔记、考据笔记和笔记小说。D.丹房,指道
教炼丹的地方,后指道观;也指神仙的住所。本文指的是神仙的住所。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文段(一)通过记游来发表议论的别开生面的文章,它既有记叙文写景状物形象生动的特点,又有议论文剖析事理,探讨问题的性质。B
.文段(一)中作者用栖鹘和鹳鹤的声音渲染了一种阴森恐怖的气氛,使人心惊胆战,侧面凸显出了作者的不怕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C.文
段(二)认为苏轼只看到了下钟山的山形似钟,而没看到上钟山亦然。D.文段(二)认为苏轼考察石钟山,以为其得名是因风水相吞吐而为声,
这也没有探察到问题的根本。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2)凡有罅隙
,风水相遭,皆有噌呔镗鞯之声,何独兹山为然乎?(3)烛而登,其地平坦,气亦温和,蝙蝠大如扇,夜明砂积尺许。15.请简要分析彭雪琴
批驳苏轼对石钟山命名看法的思路。(5分)答案:11.B12.A13.C14.(1)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
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2)但凡有裂缝,风和水相遭遇,都有噌镗鞯的声音,为什么只有这山(石钟山)是这样(
命名)呢?(3)点着蜡烛攀登,地势平坦,气候也温和,蝙蝠大得像扇子,蝙蝠的干燥粪便积累了一尺多。15.①首先指出苏轼认为石钟山得
名的原因是膳食于风水相吞吐而发出的乐音;②接着阐述这样的乐音不是石钟山独有的,评论苏轼的理由不充分;③进而基于自己的实地游览指出石
钟山得名的原因是其形如钟;④然后指出苏轼从声音角度对石钟山得名原因的断定是不当的;⑤最后揭示苏轼没能发现石钟山真正得名原因的实质在
于观察不深入。【解析】【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进去洞里,里面透漏玲珑,钟乳石像天花散漫一样,下垂的样子好
像要落地。“入之”,动宾结构,句意完整,单独成句,后面断开,排除AD。“乳石如天花散漫”主谓结构,“如天花散漫”作“乳石”的谓语,
后面断开,排除C。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错误。一个皇帝不是只
有一个年号,明朝以前皇帝常常改元。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认为苏轼只看到了下钟山的山形似钟,而
没看到上钟山亦然”错误,原文有“此两山皆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东坡当日,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应是作者认为苏轼没有看到两座山均山
形似钟,从而错过了探讨石钟山命名的真正原因。故选C。【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目”,名词作状语
,用眼睛;“耳”,名词作状语,用耳朵;“臆断”,主观臆断。(2)“罅隙”,裂缝;“遭”,遭遇;“何”,为什么;“独”,只有。(3)
“烛”,名词作动词,点着蜡烛;“夜明砂”,蝙蝠的干燥粪便;“尺许”,一尺多。【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思路并筛选
概括信息的能力。结合“东坡谓山石与风水相吞吐,有声如乐作”可概括出,首先指出苏轼认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是膳食于风水相吞吐而发出的乐音
;结合“此恐不然。天下水中之山多矣。凡有罅隙,风水相遭,皆有噌呔镗鞯之声,何独兹山为然乎”可概括出,接着阐述这样的乐音不是石钟山独
有的,评论苏轼的理由不充分;结合“……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可概括出,进而基于自己的实地游览指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是其形如
钟;结合“上钟山亦中空。此两山皆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可概括出,然后指出苏轼从声音角度对石钟山得名原因的断定是不当的;结合“东坡当
日,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可概括出,最后揭示苏轼没能发现石钟山真正得名原因的实质在于观察不深入。参考译文:(一)元丰七年六月初九,
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看到所说的石钟山。庙里的和尚让小童拿着斧头,在
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声响。我当然觉得很好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特地和苏迈坐着小船到断壁下面。到断壁下面。巨大
的山石倾斜地立着,有千尺之高,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想要攻击人;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间发出磔
磔声响;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并且大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不断地敲钟击鼓
。船夫很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山下都是石穴和缝隙,不知它们有多深,细微的水波涌进那里面,水波激荡因而发出这种声音。船回到两山之间,将
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清风水波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
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
,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
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没有谁能知道;渔人和船夫,虽然知道石钟
山命名的真相却不能用文字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
以为得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真相。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的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二)苏轼的《石钟山记》感叹郦道元的简略,嘲笑
李渤的浅陋,至今游览石钟山的人,都认为他的话是对的。我的亲家公彭雪琴侍郎……驻守江西时间最久,(他)对我说:“湖口县有两座钟山,一
座在城西,在鄱阳湖边上,叫作上钟山;一座在城东,面临大江,叫作下钟山。下钟山就是苏轼(游览)作记的地方。但是苏轼说山石与风水相吞吐
,发出的声音像音乐演奏,这个恐怕不是这样。天下水中的山有很多,但凡有裂缝,风和水相遭遇,都有噌呔镗鞯的声音,为什么只有这山(石钟山
)是这样(命名)呢?我久住在湖口,每到了冬天水面落下,则山下有像门一样的洞出现。进去洞里,里面透漏玲珑,钟乳石像天花散漫一样,下垂
的样子好像要落地。小路蜿蜒曲折,像龙一样。峭壁上都粘着干枯的蛤蜊,就像鳞甲似的。洞中宽敞,左右可以通向别的(洞穴),可以容纳千人。
最上层则昏沉黑暗不可辨别。点着蜡烛攀登,地势平坦,气候也温和,蝙蝠大得像扇子,蝙蝠的干燥粪便积累了一尺多。旁边又有小洞,像蛇一样爬着进入,(洞)又变得宽可以容纳三个人坐下。石壁上刻着‘丹房’两个字,而且有很多小诗,语句都很好。比如写着‘我来醉卧三千年,且喜人世无人识。又写着‘小憩千年人不识,桃花春涨洞门关。’没有年代姓名,不知道是什么人作的。大概因为全山都是空的,就像钟覆盖着地面一样,所以得到钟这个(山)名。上钟山也是中空的。这两座山(的命名)应该以形状而论,不应该以声音来说。苏轼当天,就像从门口过而没有进入它的室内一样。”1
献花(0)
+1
(本文系小窗悦读图...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