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深基坑作业专项应急预案(13页)
2022-10-18 | 阅:  转:  |  分享 
  
目 录一、总则2(一)编制目的2(二) 编制依据2二、突发事故危害程度分析2三、各危险源的具体预防措施2(一)、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防护措施2
(二)、防护物体打击事故的防护措施3(三)、预防机械伤害事故的防护措施4(四)、预防触电事故的防护措施5(五)、预防坍塌事故的防护
措施6四、各种危险事故的应急措施7(一)、高处坠落事故应急预案措施7(二)、物体打击事故应急救援措施7(三)、机械伤害事故应急救援
措施8(四)、触电事故应急救援措施8(五)、坍塌事故应急预案措施9五、应急准备10(一) 应急组织10(二)各应急小组职责11(三
)应急设施及防护用品12六、应急培训12七、应急响应12深基坑作业专项应急预案一、总则(一)编制目的1、对深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可
能发生的突发事故危害等紧急情况做出应对措施。2、确保突发事故发生后能及时正确有序开展救援活动,并确保不产生新的危害和损失。3、最大
限度地减少事故对人员造成的伤害、对财产造成的损失、对企业与社会造成的影响,尽快恢复正常生产。(二)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
筑法》。2、国务院关于《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3、国务院关于《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二、突发事故危害程度分析1、基
坑,大型土方开挖施工中可能发生中毒或窒息,流沙,透水,坍塌,触电,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造成的人员伤害。2、深基坑支护结构在施工中或
在使用过程中边坡可能产生坍塌,失稳及人员高处坠落,基坑支护施工及土方施工时机械作业造成的人员伤害等。3、基坑边坡在外力荷载作用下滑
坡倒塌。三、各危险源的具体预防措施(一)、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防护措施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根据工程的结构特点和工程实
际,在确定高处坠落危险源后制定本措施。1、为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在工程施工前对所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基本知识,安全注意事
项等安全技术交底。2、施工作业人员进场后,按不同层次进行三级教育工作。3、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及不宜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严禁参加高
处作业工作。4、为防止高处坠事故的发生,高处作业平台做好扶手并在周边挂设安全网;临时作业和支撑用的脚手架保证安装合理、牢固;5、对
所有临边进行防护,如未施工护栏的梁体临边可用预留的钢筋按规定焊接,加防护栏杆,并在内侧假设防护网进行隔挡。6、为保证防护措施能真正
起到应有的防护作用,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项目负责人、安全专职人员及相关作用班组长,对防护设施进行必要的监督制作过程和验收外,还应按
规定要求每周进行不少于一次的检查工作,以确保防护设施的完好性,防止坠落事故的发生。7、在桥梁外侧进行施工中,作业班组要对安全防护设
施脚手架拉结点、安全平网和密目式安全、脚手板等进行使用前检查,确认无误后,方能进行操作。8、凡高处作业却又不要作平台和安全网防护时
,施工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带或安全绳(使用前必须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检查),其安全带或安全绳的使用必须遵照高挂低用的原则。凡未使用防
护用品用具的不准作业,以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二)、防护物体打击事故的防护措施为了保证员工的身体不爱伤害及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根据各级主管部门的法规、规范和标准要求制定本措施。1、加强对员工的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2、凡现场人员必须正确佩戴符合
标准要求的安全帽。3、经常进行安全检查,对于凡有可能造成落物或对人员形成打击威胁的部位,必须进行日巡查,保证其安全可靠。4、对于吊
装作业除设指挥人员外,对有危险区域应增设警戒人员,以确保人身安全。5、施工现场严禁抛掷作业(其中包括架体拆除,模板支撑拆除及垃圾废
料清理)。6、对预制场装料斗、上料花蓝的安全门经常进行检查维修,确保其灵敏可靠,防止因失灵造成被吊物坠落伤人。7、起重作业人员必须
做到持证上岗、同时有一定的操作经验和技能,熟悉操作规程。指挥人员应有严格注意被吊物的整体状态,运行区域路线及其危险性。如有可能对作
业人员形成威胁,必须通报安全管理人员暂停滞作业。8、作业前项目负责人必须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使作业人员明确安全生产状态及
要点,避免事故发生。9、作业前安全管理人员及操作手必须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空载运行,在确定无故障情况时方能进行作业。(三)、预防机械伤
害事故的防护措施为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止机械对人体的伤害事故,制定本措施。1、对所有各种机械设备进场后,必须由设备负责人会同安全
员和使用机械的人员共同对该机械设备进行进场验收工作,经验收发现安全防护装置不齐全的或有其它故障的应有退回设备保障部门进行维修和安装
。2、设备安装调试合格后,应进行检查,并按标准要求对该设备进行验收,经项目组织验收合格后方能正常使用。3、使用前要对设备使用人员进
行必要的安全技术交底和教育工作,使用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交底内容及近操作规程操作。4、使用中要经常对该设备进行保养检查,使用后工切断电
源并锁好电闸箱。5、各种机械设备必须专人专机,凡属特种设备,其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按规定每周对施工现场的所有机械设备进行检查,
发现问题及隐患及时解决处理,确保机械设备的完好,防止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四)、预防触电事故的防护措施根据国家JGJ46—88 规
范规定,为了加强施工现场用电管理,保障施工现场用电安全,防止触电事故发生,制定本措施。1、安装作业前,必须按规范、标准、规定对安装
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及操作规程的交底工作。2、禁止在高压线路安全距离之内,进行作业;对高压线路应尽量增设围栏或保护网等隔离。3、施
工现场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供电线路必须实行TN—SR接零保护系统,同时必须做到三级控制两级保护,电箱为标准电闸箱,并采取防雨、防
潮措施。4、电气设备应根据地区或系统要求,做保护接零,或做保护接地,不得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地。5、必须由持
有合格证件的专职电工,负责现场临时用的电管理及安拆。6、对新调入工地的电气设备,在安装使用前,必须进行检验测试。经检测合格方能投入
使用。7、专职电工对现场电气设备每月进行巡查,项目部每周、公司每月对施工用电系统、漏电保护器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检查。8、配电箱设在
干燥通风的场所,周围不得堆放任何防碍操作、维修的物品,并与被控制的固定设备距离不得超过3 米。安装和使用按“一机、一闸、一箱、一漏
”的原则,不能同时控制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设备,否则容易发生误操作事故。9、配电箱应标明其名称、用途,并做出分路标志,门应配锁,现场停
止作业1小时间上时,应将开关箱断电上锁。10、照明专用回路设志用漏电保护器,灯具金属外壳做接零保护,室内线路及灯具安装高度低于2.
5 米的应有使用安全电压。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的照明电源必须使用安全电压,电气设备架设或埋设必须符合要求,并保证绝缘良好。任何场合
均不能拖地。11、线路过道应按规定进行架或地埋,破皮老化线路不准使用。12、使用移动电气工具和砼振捣作业时,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防护
用品。13、凡从事与用电有关的施工作业时,必须实行电工跟班作业。(五)、预防坍塌事故的防护措施为防止开挖基坑、基槽,支撑模板出现坍
塌事故,特制定预案措施。1、为防止坍塌事故事发生,在施工前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基本知识教育,严格按技术交底内容和操作规程施工。2、基础
工程施工前必须进行勘察,摸清地质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按照土质情况设置安全边坡或者固壁支撑。3、对于基坑、井坑的边坡和固壁
支架应随时检查,特别是在雨天和解冻时期更要加强检查。发现边坡有裂痕,疏松或支撑有折断,走动等危险征兆,应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隐患。4
、遇有特情况,进行抢工作业时,要加强周边的警戒力量,保证安全施工。5、对于挖出的泥土,要按照规定及时进行运输,禁止在基坑周边堆放。
6、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公路材料、模板、施工机械、机具或其它物料在脚手架和未连接的梁板上的堆放数量和重量,以避免产生过大的集中载荷,
造成脚手架或梁板断裂坍塌。7、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桥面上因施工需要必须放置材料机具的,必须进行结构载荷验算,采取加固措施,并以上级机
构负责人批准后方能放置。四、各种危险事故的应急措施(一)、高处坠落事故应急预案措施1、发生坠落事故,现场应急预案小组人员应及时赶往
出事地点,积极采取对伤员的救护,同时应逐级上报到应急预案指挥部。2、如属两人以上事故应视其伤害程度首先对重伤员采取抢救,以免错过挽
救时机。3、根据伤员所伤部位采取正确救护手段,骨折伤员尽量避免挪动和拉起。颅骨造成伤害人员特别注意脑震荡,脊椎受伤人员要静卧,防止
造成脊椎损伤导致瘫痪。4、严格注意因内伤出血后造成死亡事故。5、现场应急小组的物资供应人员应及时把施救药品器械供应到位。以便使救护
工作顺利进行。6、对事故现场要注意保护,并留有痕迹,为调查处理提供可靠依据。7、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和调查组开展调查处理,并做好伤员及
家属有善后工作。(二)、物体打击事故应急救援措施1、发生物体打击事故,根据事故情况要迅速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救援小组,及时停止阻断事
故源的工作和作业,防止事故的扩大,并根据伤害的性质和程度,利用现场的一切条件,实施相应的救护措施。2、项目部及时速报公司质安部,伤
势严重的应及时拨打120 求救。3、出血性外伤应及时采取应急止血措施,避免伤员因失血过多造成生命危险。4、骨折性伤员,在挪动伤员时
冷静小心,采取正确的方法救护避免伤势扩大。5、脊椎骨折伤员要保证伤员平稳卧姿式,严禁采用抱、拉、抬、背、搭腿等方法处理,以防脊髓受
伤导致伤情加重,以致造成瘫痪。6、对事故现场要注意保护,以便调查组调查。7、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和调查组,开展调查处理,并做好伤员及家
属的善后工作。(三)、机械伤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1、发生机械伤害,要及时停止机械运转,并根据伤害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2、及时逐级上报
到公司质安部,伤势严重的应及时打120 救援。3、出血性外伤应及时采取止血措施,避免伤员因失血过多造成生命危险。4、骨折性外伤,在
挪动伤员时要冷静小心,采取正确的方法救护避免伤势扩大。5、脊椎骨折伤员要使受伤者静卧,严禁采用抱、拉、抬腿等方法处理,以防脊椎受伤
,导致伤员瘫痪。6、对事故现场要注意保护,并以便调查组调查。7、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和调查组处理,并做好伤员及家属的善后工作。(四)、
触电事故应急救援措施1、发生触电事故要在第一时间迅速采取切断电源,并及时向项目负责人和公司质安部报告事故情况。2、在质安部未到来之
前,现场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应采取对伤员的急救或据情况送往医院救治。3、如伤员情况危急及时拨打120 求救以便争取时间。4、物资供应人
员应及时将施救所需的医疗器械、辅助器材及时供应到现场,保证抢救顺利进行。5、要对有可能继续造成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危险源进行清除,
以免再次发生事故或造成更大的财产损失。6、对事故现场采取绘图或拍照等必要手段,留存重要痕迹、物证等以便为查处提供可靠依据。7、配合
上报主管部门和指挥部开展调查处理工作,并做好为稳定社会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工作。(五)、坍塌事故应急预案措施1、坍塌事故发生后,项
目部应急救援小组人员应立即赶往出事地点,积极采取对伤员的救护,同时逐级上报到质安部。2、根据工程环境情况及地点不同,积极采取有效的
措施,扼制事故的发展和蔓延。把事故损失减少到最小范围内。3、在抢救伤员的同时,应及时拨打120 急救求救,以便争取时间,减小伤亡。
4、物资供应人员应及时将救援所需的物质和器械供应到现场,保证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5、对事故现场采取保护或拍照等必要手续,留存重要痕
迹物证等,以为事故查处提供完整可靠的依据。6、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和事故调查组开展调查处理,并做好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工作。五、应急准备
(一) 应急组织1、应急组织体系总指挥长:项目经理副总指挥长:生产副经理副指挥长:书记、总工程师综合协调组安全保卫组应急救援组医疗
救护组后勤保障组应急指挥组技术处理组伤员营救组预案编制组2、设总指挥、副总指挥,下设专业处置组。 (1)总指挥: 马英芳
(项目经理: 18799667066 )(2)副总指挥: 武顺合 (项目书记: 13555390875)王鹏飞 (项
目副经理:13426554333) 程子夷 (项目副经理:18317970666)副总指挥: 杨坤 (总工程师: 15
007086777)副总指挥: 姚福利 (总经济师: 15083701771)(3)专业处置组包括:综合协调组、安全保卫组、
应急救援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应急指挥组、技术处理组、伤员营救组。综合协调组:负责人王忠胜 (办公室主任 183797868
88)安全保卫组: 负责人陈红波 (劳动与安全部 18307979555)应急救援组:负责人李 刚 (工程部长 18770
743222)医疗救护组:负责人徐 清 (综合办公室 15970808996)后勤保障组:负责人张超明 (物设部长 18
317974999)应急指挥组:负责人马英芳 (项目经理 18799667066) 技术处理组:负责人杨 坤 (总工程师
15007086777)伤员营救组:负责人王克强 (试验室 15807970066)(二)各应急小组职责1.医
疗救护组:负责事故现场受伤人员的抢救,对伤员的临时处理和与附近医院的联系并将伤员送医院治疗或抢救。2.综合协调组:做好伤亡人员及家
属的稳定工作,确保事故发生后伤亡人员及家属思想能够稳定,大灾之后不发生大乱,做好受伤人员医疗救护的跟踪工作。与保险部门一起做好伤亡
人员及财产损失的理赔工作,慰问有关伤员及家属。3.后勤保障组:迅速调配抢险物资器材至事故发生点,提供和检查抢险人员的装备和安全配备
;及时提供后续的抢险物资。4.安全保卫组:对施工场区内外进行有效的隔离工作和维护现场应急救援通道畅通的工作,疏散场区外的无关人员撤
出危险地带。5.应急救援组:负责在紧急事件上发生后,组织人力、机械设备进行施工,包括开挖坍塌土石、清理废墟、打通风孔、组织机械和排
水等各项施工工作。6.伤员营救组:引导现场作业人员从安全通道疏散,将受伤人员进行营救至安全地带。7.技术处理组:根据施工生产内容及
特点,制订其可能出现而必须运用建筑工程技术解决的应急反应方案,整理归档,为事故现场提供有效的工程技术服务做好技术准备;应急预案启动
后,根据事故现场的特点,及时向应急总指挥提供科学的工程技术方案和技术支持,有效地指导应急反应行动中的工程技术工作。8.应急指挥组:
行使事故现场总指挥权,迅速判断是否可能或者已经发生特大事故,并指导现场协调有序抢险;对难以解决的情况做出安排;事故后安排恢复生产。
(三)应急设施及防护用品1、主要大型设施设备的准备越野汽车1辆;面包车1辆;挖掘机1辆,推土机1辆;自卸汽车2辆,汽车吊1台等。2
、主要应急常用工具和器材安全帽,安全带,卷扬机,电动葫芦,污水泵,高压水泵,应急灯,防毒面具,手电筒,对讲机等。3、主要应急救护工
具和急救物品临时救护担架,创口贴,止血胶带,绷带,无菌敷料,棉纱布,棉棒,碘洒,酒精,及各种常用小夹板,担架,止血袋,氧气袋及常用
的救护药品适量。六、应急培训1、 应急小组成员和特殊工种等进行有效的急救知识培训,并形成记录,从而具备完成其应急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
能。2 、应急主要培训内容包括:a. 施工安全防护、作业区内安全警示设置、个人防护措施、施工用电常识、在建工程的交通安全、大型机械
的安全使用;b. 对危险源的突显特性辩识;c. 发生事故报警联络;d. 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安全疏散;e.现场抢救的基本知识;3、根据公司有关规定,要进行应急演练,由项目应急小组组织全体员工在施工现场进行演练,并作出总结形成记录。七、应急响应1、当深基坑作业过程中发生上述事故时,应立即上报项目专职安全人员,根据事件发展程度确定是否需要报警求救。项目专职人员根据实际情况上报项目总指挥并申请应急预案的响应。预案响应后执行寻全高速C2项目应急预案响应程序。2、 现场其他施工人员都应为抢救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3、 现场急救小组开展现场紧急救护的同时,应根据受伤人员伤情,必要时立即与医院急救中心联系,在尽可能的时间内,对伤者实施有效的急救治疗。4、 急救小组成员立即组织现场人员维护现场秩序、疏导交通,对事发现场作必要的保护。5、 现场人员伤害事故发生后由职能部门按有规定负责事故的调查、处理和统计上报。6、 对应急救援预案实施的全过程,认真科学地作出总结,完善应急救援预案中的不足和缺陷,为今后的预案建立、制订、修改提供经验和完善的依据,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1
献花(0)
+1
(本文系纪晓武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