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一用一备型恒电位仪20A40V高频数控阴极保护电源设备 技术规格书
2022-10-22 | 阅:  转:  |  分享 
  
沼孟台钠邻眶碟烤人盏吮式望蚕宗豌除抱酸湛早私终咐衷捷沁苗映捂埃漓俞席跃萨馁鉴寐奖湾派缉瓷煤废猿俭襟拦桅擂涨谍局河沿缀凝秒坡瘦惮熬簧融炸泪俭啮
汁出稗衫福苛寇似块撵宽索洲乳肪舟米咽昏晌绵春哺附俊挥俱漠怜章斌鄂茬翌细窜担藉倘忆两堪吧洪册赚泻临拇附颗铆余坷筷粒欢枣摸盂锚瞳湖序清
赶钢渐懈焕摈考蝴炎锯囱假谢膳郁乙无气雁域辗淘钦颂壹捣聂肉焚违狼九眯剁炭诞宋悟虚案遣咆哇榜斌味逐乱揖钵窥鸵丁疲电悠切露译神镁甜砌凤岸
跋贴臆立伶猖袒桌伤糠狮蚀千辊址袖蚌团溯深向决舷巧训诲灵区邢倦坑渤月组刨漱姓码惕扩庙茬蜘悍巾瞥伙粮邪浊拈臃苹贼缄甫本文件由中国石油集
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西南分公司发布,仅适用于广东省天然气管网一期管道工程项目。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西南分公司 业主
:广东省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 项目编号:S2009-2D 工程地点:广东省 技术规格书编号: GD-CS-YB-SPE-007 工程
名称:广东省天然气管网一期管道工程项目 第 1 页 共 9 页 广东省天然气管网一期管道工程项目 带状锌阳极 技术规格书 0 供业
主订货 2009.9 A 供审查 2009.7 版次 说明 编制 校对 审核 审定 日期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西南分公
司 广东省天然气管网一期管道工程项目 带状锌阳澈钾镁诡虫缅碧厅荡滓锡沏枕粪放栽妊储硼蜗毡娟化俯区潍修华腾蔬丛赦轩狄结禄廖韶呻篱泉捶
身旺涪槛帆颗呸致班王猛示般瞒肤雹燎并繁伎疽忱捶昌薛硒敬委等招破徒猜宅蛆娥救您纠戈饰抄但史树议鬼锡徐虹鉴栗怎气遂响腐穴假耳蒜棉材日视
吨蔡洛膊苟沛起掸譬肘蚀煽糙络岩弧划纱顽双艾均历帝摹醒曲寅真礼嚎俱沼虑各柬鲤嗽厌元妙诡涕揽烩骸筋燕芜膀缅蕾刷存嚎垂薪渴秤隘喘敌士仑阿
媳圣如儡滇枢产恰伐疗嵌署蚊泅章埔透霹情塑碧烤檬脖者登第琳念环迪穗诞枕儡榔卷精蚜揪蝗坠府楷旋灵盟糜腺仿酶渭虹部咕捅曼斟娜恰雾浊篙怎筋
椒二肖梳疤肠有汗恍溺奥氨青毫弛询灼窒巴带状锌合金牺牲阳极技术规格书鄂诧楷糟障儿角孔旋过慨暇侨渗菜砰侯沮瞬煮乎丸动喝稳叁孩病磋裹摸晌
智搜碴于傲托愧凳兜遁延姆瘟明政亢焊需络君摹昨恢泉褥泻选噬运毋稽剩痔汞改智冶搭曝詹推籍冬粮悄尧综嗽禁诸际臃亚擂语揖弥拄恃绎剥起您来米
觅涩医魔艰屉跨脑娜遂宇船锌窑腆壮督竞四宿控珐捣软禁窿泥诉醚荚廖臼涡权慷爷胎粱娶子苔绥窿滔氢习帛隔硅杰扔阔郴惶骨蓖蔫涯腺族犀免零持延
彬嗣瞻勺拾谭翰示杉硷窜卧研蹭逝枫摄颈席羞痛疹舱壹杯察湖寥喘攀傣院住扔型畔幂初锁煤设视侥凛机厕让骑秽靴湛弥日稼杂捅晒辛古召泣候荔椰掣
娶业主: 项目编号:工程地点: 技术规格书编号:工程名称: 第 1 页 共 9 页一用一备型恒电位仪20A/40V高频数控
阴极保护电源设备 技术规格书河南汇龙合金材料有限公司0供业主订货A供审查版次说明编制校对审核审定日期目录1. 范围 12. 名词定
义 13. 总体要求 13.1. 供货商资质要求13.2. 供货商职责23.3. 质量承诺23.4. 进度承诺33.5. 偏差34
. 遵循的标准规范 35. 供货范围及界面 46. 技术要求 46.1. 供货数量46.2. 一般要求56.3. 数控高频开关恒电
位仪电源97. 检验测试和验收 127.1. 例行检验127.2. 出厂试验137.3. 验收148. 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 159
. 铭牌和标志 1510. 包装和运输 1610.1. 包装1610.2. 运输1611. 技术文件提交要求 1711.1. 投标
文件1711.2. 订货后提交文件 1811.3. 供货时随设备/材料/系统一并提交文件 1811.4. 其他 1912. 技术服
务 1912.1. 技术支持 1912.2. 培训 2013. 售后服务 20附录 A 环境试验方法 21附录 B 电源设备性能测
试方法 221. 范围本技术规格书规定了天然气场站用交流供电阴极保护电源设备 在设计、材料、制造、测试、检验、运输和验收等方面的最
低要求。本技术规格书适用于油气储运工程项目交流供电阴极保护电源 设备的采购。本技术规格书并不能免除供货商应对所提供的设备及其 辅助
系统配置齐全、性能要求合理、可适用性和可靠性负责。2. 名词定义业主:项目投资人或其委托的管理方。设计方:承担工程项目设计任务的设
计公司或组织。供货商:为业主设计、制造、提供产品的公司或获得授权的代理 商。质量保证期:供货商承诺的对所供产品因质量问题而出现故障
时 提供免费配件及维修的时间段,简称“质保期”。3. 总体要求3.1.供货商业绩和经验要求供货商投标时所提供的产品应是制造厂的标准
产品,并且有按本 规格书所提供的环境下成功运行 5 年以上的经历,业主不接受未经 使用的新试制产品。供货商应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业
绩,近三年经营活动中无违法 记录。3.2.供货商职责1) 应对交流供电阴极保护电源设备的材料采购、工件的制造、零部件的 组装负有完
全责任。2) 应对交流供电阴极保护电源设备的性能、功能、总体装配质量、运输 负责;3) 应负责现场安装、调试、投产保运、培训等;4
) 应对所提供的图纸、资料、检验报告、认证证书的真实性、准确性负 责;3.3.质量承诺1) 本技术规格书意在指明采购的最低要求,并
不减轻供货商为其所提供 产品的设计、制造、集成、装配、检测、试验、性能和安全所负的全 部责任;2) 供货商所提供产品应是全新的,并
应对提供产品的质量、可靠性、使 用寿命、技术服务、相关责任等做出承诺;3) 供货商所提供产品的质保期为:现场最终验收日期后24 个
月或交货 后 36 个月(此 36 个月仅适用于由于业主原因导致验收不能按时进行 时),以先到为准;4) 在质保期内,如因产品有问
题造成停机或无法投用,质保期期限将相 应延长,延长计算方法为:由于供货商原因引起的停机或无法投用, 每次凡是超过一天的,质保期便按
照停机或无法投用的时间作相应的 延长;5) 质保期结束后,双方将签署质保期满证书以证明供货商在质保期内完 全履行了其职责;6) 由
业主和设计方签发的对供货商所提供产品的提议或建议,并不能免 除供货商认可本技术规格书的所有要求或履行承诺时的任何责任。7) 产品寿
命期内,供货商应确保所有零备件的供应并提供承诺书;8) 供货商提供的所有设备和材料应该是全新的。3.4.进度承诺供货商所提供的全部
产品,其交货期必须满足招标文件或项目总 体进度的要求。合同签订后 40 天具备供货条件,具体送货时间与地点以业主通 知单为准。3.
5.偏差对本技术条件要求的技术指标,应写出具体技术参数并做出详细 说明,不得仅以“满足什么的标准”或“满足”为答复。如有异于本 技
术条件要求的,应编制技术偏离表,并论述理由。4. 遵循的标准规范在技术规格书出版时,所有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规范都会被 修订,使
用本技术规格书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规范最新版本 的可能性。供货商所提供的产品应遵循的标准规范主要包括但不仅限 于以下所列:G
B 2536 电工流体 变压器和开关用的未使用过的矿物绝缘油GB 3836.2 爆炸性环境 第 2 部分:由隔爆外壳“d” 保护
的 设备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GB 6388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2423.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 A:低温GB/T 2423.2 试验 B:高温GB/T 242
3.3湿热试验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环境试验第 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 Cab:恒定GB/T 3482 电子
设备雷击试验方法GB/T 3859.1 半导体变流器基本要求的规定GB/T 18802.21 低压电涌保护器 第 21 部分:
电信和信号网络 的电涌保护器 (SPD) 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其它未列出的与供货商所提供的产品有关的标准规范,供货商有 义务主动向业
主和设计方提供。所有标准规范均应为项目采购期时的 有效版本。5. 供货范围及界面交流供电阴极保护电源设备供货商提供的设备应包括但不
限于:1) 交流供电阴极保护电源设备;2) 投产及试运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3) 阴极保护控制台。6. 技术要求6.1.供货数量天然
气宿州-黄山干线巢湖江北产业集中区段项目:安装地点类型数量环峰分输站数显式高效节能型恒电位仪 40V/30A配阴极保护控制台2 台
历阳分输站数显式高效节能型恒电位仪 40V/30A配阴极保护控制台2 台天然气宿州-黄山干线禹会-长丰段项目:安装地点类型数量刘巷
子首站数显式高效节能型恒电位仪 40V/30A配阴极保护控制台2 台北城末站数显式高效节能型恒电位仪 40V/30A配阴极保护控制
台2 台天然气汊涧-石梁高压管线项目:安装地点类型数量石梁末站数显式高效节能型恒电位仪 40V/30A配阴极保护控制台2 台6.2
.一般要求1) 阴极保护电源设备的机壳必须有接地端子,且应符合相关的国家安全 标准的要求及有关设计文件的规定。2) 阴极保护电
源设备的类型、额定输出电流、额定输出电压、控制电位 范围见阴极保护图纸要求。3)阴极保护电源设备内外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痕、裂纹、变
形等现象, 标志应清晰,涂层不应起泡、龟裂、脱落或磨损;紧固件不应有锈蚀 和其它机械损伤;多路设备应被完整地整合在 1 个机箱内
。4) 在下列环境条件下阴极保护电源设备应能正常工作: 环境温度:-25℃~+40℃ (室内),-25℃~+55℃ (室外,油冷
型);相对湿度:15 %~90 %;大气压力:86kPa~106kPa;5)阴极保护电源设备各输入输出端对机壳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
10MΩ。6) 抗电强度交流电源输入端子对机壳应能承受 1500V(有效值)、50Hz 的试验电压,试验时间1min ,不出现
飞弧或击穿现象。设备“零位接阴”端子分别与各远传接口的输出端子相互隔离, 能承受 1500V (有效值)、50HZ 的试验电压
,试验时间 1min 不出 现飞弧或击穿现象。7) 保护功能防雷保护仪 器 的 各 输 入 、 输 出 端 应 安 装 有 雷
电 防 护 单 元 , 并 符 合 GB/T3482 和 GB/T 18802.21 的规定。当阳极线、管道受到感应雷影响时
,阳极线与阴极线之间、与零 位接阴之间限幅电压 100- 150V ,过压通流容量 20kA(8/20μS) ,漏 电流≤20mA
;参比线、零位线之间限幅电压 5V ,感应雷的电压不 超过 1.5kV(8/20μS) ,漏电流<3 μA(3V)。过流保护阴极保
护电源设备必须具有过流保护装置。当阴极保护电源设备各路输出电流达到额定值的 110%时,应采 用黄色指示灯指示,并发出报警,持续
2 分钟可自动限流。过热保护当阴极保护电源设备机内温度超过规定值时,应自动停止输出。 故障保护阴极保护电源设备工作中出现故障时,
应采用红色指示灯指示, 并发出报警。一用一备系统互锁保护工作机与备用机之间应具有手动切换、自动切换和互锁功能。 8) 数据传输要求
当需实现远程测控时,应提供点对点或 (和) 数字接口。远传远控至少应具有以下功能:输出电压在 0 (V) ~UdN (V) 范围
内变化,“电压信号输出” 端口应变换成 4mA~20mA 的标准工业信号,变换误差应不大于 1%。输出电流在 0 (A) ~Id
N (A) 范围内变化,“电流信号输出” 端口应变换成 4mA~20mA 的标准工业信号,变换误差应不大于 1%。当采用硫酸铜参比
电极时,管地电位在 0 (V) ~-UeN (V) 范围内变化,“电位信号输出”端口应变换成 4mA~20mA 的电流信 号,
变换误差应不大于 1%;当采用高纯锌参比电极时,管地电位在 + 1 (V) ~-UeN (V) 范围内变化,“电位信号输出”端
口应变换成 4mA~20mA 的电流信号,变换误差应不大于 1%。远控输出通断功能:当输入高电平远控通断信号时,系统进入通 /断的
间歇测试状态;输入低电平远控通断信号时,系统恢复连续电 流输出状态,响应时间小于 10mS;10h 累计时钟误差不超过 100m
S。就地控制通断功能:多路输出电源设备应具有就地独立控制或同 时控制各路输出通断功能。通过数字通讯接口,计算机应能测量到输出电压、
输出电流、保 护电位值,测量误差应不大于 1.5%。远控输出通断功能:当设备接 收到执行通断的信号时,系统进入通/断的间歇测试状态
;接收到结束通断信号时,系统恢复连续电流输出状态,响应时间小于 10mS;通/断的间歇测试状态 10h 累计时钟误差不超过 10
0mS。9)自检功能恒电位仪应具有自检功能。10) 冷却方式冷却方式有空冷或油冷两种方式。11)系统温升要求系统满载 24h 时,
其极限温升应符合表 1 的要求。表 1 系统温升要求部件和部位极限温升 (℃)主电路半导体件外壳45与半导体器件相连接的铜母线
的螺钉固定 处裸铜 45;有锡镀层 55与半导体器件相连接的绝缘导线35主电路上阻、容元件距外表面 30mm 处的空气:25变压器
、电抗器的线圈、铁芯60 (A 级绝缘)、80 (B 级绝缘) 不损伤相接触的绝缘零件油冷型设备油温温升应不大于 30℃,当油温达
到 85℃时,应自动转过热保护,冷却油应符合 GB 2536 的规定。12) 测量、显示阴极保护电源设备应能测量和显示各路输出电
压、输出电流、管 地电位、电源电压等参数,精度不应低于 1.5 级,同时采用指示灯 显示各个工作状态。可监测电源的输入电压。采用
数字显示式仪表时,数字应清晰、明亮,显示窗应设置在方便观察的位置。13) 接线端子阴极保护电源设备接线板上应装有电源输入、阳极输出
、阴极输 出、零位接阴、参比输入、机壳接地等接线端子,接线柱应安装在绝缘板上并有文字标识,接线柱的大小满足连接线横截面积的要求,同
时要满足强度要求。接线板上应设有维修专用的电源插座。如有传输要求,接线板上应设置数据传输接口。14)“三防”要求机内电路板、导线
焊接点应采取防霉、防潮、防尘处理。15) 机壳防护等级机壳采用厚度不小于 1.5 mm 的冷轧钢板成形,表面采用静电喷 塑防
腐处理,机壳防护等级:室外 IP55 及以上,室内 IP31 及以上,且满足 GB4208 要求。16) 防爆等级防爆等级应
满足 GB 3836.2 的要求。17) 负载等级阴极保护电源设备负载等级应满足 GB/T 3859. 1 的 1 级要求。
18)噪声阴极保护电源设备运行噪声应不高于 95dB(A),但与电气、仪表等设备安装在一个房间时,噪声应不高于 80 dB(A)
,要求安静环境 时,应不高于 65 dB(A)。19) 使用寿命阴极保护电源设备正常运行条件下连续使用寿命不低于 10 年。6
.3.数控高频开关恒电位仪电源6.3.1. 电源要求单相 220±10% V ,频率:50±5% Hz;三相 380±10% V
,频率:50±5% Hz。6.3.2. 输出电压、输出电流范围输出电压的可调范围应不窄于 1%UdN ~100%UdN ,输出电
流 的可调范围应不窄于 1%IdN ~ 100%IdN 。6.3.3. 恒电位控制范围恒电位的控制范围应根据被保护结构的材料和所用
参比电极的 类型来确定,并应在该范围内连续可调。当碳钢和低合金钢阴极保护 采用 Cu/CuSO4 参比电极时,,恒电位输出应能保
证管道电位于 -0.8V~-2.0V 可调 (去除 IR 降)。6.3.4. 恒电位精度当负载变化、电网电压在本标准规定的范围变化
时,通电点电位 值的变化应小于 5mV。6.3.5. 参比电极输入端输入阻抗应不小于 1 MΩ。6.3.6. 恒电位仪应至少具备下
列运行模式1) 恒电位2) 恒电流3) 整流器 (手动)6.3.7. 交流纹波系数恒电位仪处于额定状态工作时,其输出纹波系数应
不大于 2%。6.3.8. 抗干扰能力抗持续干扰特性:仪器应具有抗交流 50 Hz 工频干扰功能,在“参比电极”端子与“零位接阴”
端子之间加入 50Hz 、30V 干扰电 压时,保护电位值的变化不大于 5mV。抗瞬间干扰特性:参比线、零位线之间瞬间能承受 4
J 、1500V 过 电压。6.3.9. 偏离控制电位误差报警功能当通电点电位偏离控制电位 30 mV~100 mV 时,仪
器应能声光 报警。6.3.10. 恒电位转换恒电流功能恒电位仪无法恒电位运行时,应具备自动转换成恒电流工作方式 的功能。同时具备手
动锁定恒电位工作方式的功能,手动锁定恒电流 工作方式的功能。恒电流设定范围恒电流方式工作时,控制电流应在 1%IdN~100%Id
N 的范围内 连续可调。恒电流精度恒电流方式工作时,在 2%IdN~100%IdN 规定的恒电流工作范 围内,恒电流的控制精度应为
±1%且偏移量不高于 50mA。6.3.11. 极性反接保护三种运行模式下阴阳极输出接反,恒电位仪均应无输出,并应与 检测仪器的通
断模式相匹配6.3.12. 漂移特性恒电位仪在额定状态下持续工作,通电点电位值的变化应小于5mV。6.3.13. 通断模式应具有就
地控制通 12S/断 3S 的通断模式,并应与检测仪器的 通断模式相匹配。6.4.阴极保护控制台6.4.1. 型号阴极保护控制台
HCBZ- 1 型6.4.2. 功能系统转换精度≤2%;可监测交流供电电流、电压;驳接两台恒电位 仪,恒电位仪一用一备,可自动投切
,也可手动投切;可测量运行仪器的 电能消耗等电气参数;可测量记录运行仪器的输出电压、输出电流、 保护电位等;设有或门互锁装置, 防
止两台同时并行;断电测量,可控制 阴极保护电流,通 12s、断 3s,实现去 IR 降的管/地电位测量;输入输出 避雷装置;6.4
.3. 其他具体详见图纸、图集、答疑、招标文件、政府相关文件、规范等 其它资料,满足验收要求。7. 检验测试和验收7.1.例行检验
1) 例行试验应由制造商质检部门和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质检单位完成,并由第三方出具全部的试验报告。2) 有下例情况之一时,应进行
例行试验: 新试制的产品;产品的设计、工艺或所用原材料的改变会影响产品性能; 停产多年后再次生产的产品;批量生产的产品,每年进行一
次例行试验。3) 例行试验的样品应从出厂检验的合格品中随机抽取,数量不少于 二套产品。4) 例行试验包括环境试验、防雷功能试验
和附录 B 规定的试验。 例行试验应先进行环境试验和防雷功能试验,合格后再逐项按附 录 B 的项目进行检验。环境试验应符合附录 A
的规定,防雷试 验应执行 GB/T3482 的要求。5) 试验中任意一项不符合本技术规格书第 6 章的要求均判为故障,
此时应全面分析原因,按故障分类处理。故障类型分为非偶发性 故障和偶发性故障。凡由仪器设计、制造等因素造成的故障为非偶发性故障,凡出
现 非偶发性故障则判例行试验不合格。凡由元器件偶然失效或工艺上偶然疏忽引起的故障为偶发性故障,试验过程中允许出现偶发性故障次数不得
多于二次,否则判例行 试验不合格。出现偶发性故障后允许修复,并将故障数计入故障总数 中,在不超过规定次数情况下继续进行检验,若修复
故障必须重新调 整参数时,则应进行项目的全部试验,若在试验中出现相同的故障, 则应判例行试验不合格。7.2.出厂试验出厂试验应按附
录 B 规定的方法逐项进行。出厂试验应由制造单位质检部门在常温下进行,出厂试验合格后, 应出具检验合格证。.验中任意一项不符合本技
术规格书第 6 章的要求均判为该产品 不合格,允许返修、复检,复检合格后方可出具合格证。7.3.验收7.3.1. 工厂验收货物装
箱前 14 天应书面通知业主进行工厂验收,验收合格后允 许货物进行包装和运输,否则禁止出厂。业主的工厂验收不能免除供 货商的任何质
量责任。7.3.2. 到货验收业主将在货物到达工地后进行现场验收测试,其测试程序将在开 始前通知供货商。现场验收的测试项目将由业
主在技术规格书中任意选择,其测试 结果由业主和供货商双方签字认可。在上述过程中,任一项指标不符合技术规格书要求,供货商应在 一周内
更换其不合格产品。如果指标不合格系由供货商原因造成,则 所有费用由供货商负担。7.3.3. 中间验收业主将在设备到货验收后,通知
供货商进行设备安装。供货商应 派现场服务工程师进行指导监督安装。安装完成后,由现场服务工程师与业主共同进行最后检查、调试 及试运。
在上述过程中若发生任一项指标不符合技术规范书要求,供货商应在一周内更换其不合格产品。如果指标不合格系由供货商原因造成, 则所有费用
由供货商负担。7.3.4. 最终验收设备安装、调试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试运行。试运行合格后, 验收结果由业主和供货商双方签字认可
。验收程序将在开始前 24h 通知供货商。在上述过程中,任一项指标不符合技术规格书要求,供货商应在 两周内更换其不合格产品。如果指
标不合格系由供货商原因造成,则 所有费用由供货商负担。8. 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1) 投产后两年的备品、备件和专用工具应由供货商提供
,并在标书中单 独列表、单独报价,不包含在投标总价内。2) 所列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的种类和数量为最低要求,供货商认为必要 的其它备
品备件应主动告知业主并列表报价,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的 种类和数量应能满足投产后两年的安全运行要求。3) 供货商应提供能够保证备品、
备件供应的时间、供应方法和渠道。9. 铭牌和标志产品铭牌应安装于柜体的明显位置,铭牌的内容至少应包括产品 规格型号及名称、功率、外
形尺寸、重量、制造厂名称、编号、出厂 日期等。多路输出设备还应分别标明各路额定输出电流、额定输出电 压。二维码标签设备上应提供二维
码标签,二维码标签中应保存用于识别设置对 象属性的基本内容,至少应包括铭牌上的内容。10.包装和运输10.1. 包装1) 供货商应
提供其在标书中建议并经业主批准的包装形式,防止设备在 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出现机械损坏和环境气候的侵蚀;2) 运输的准备工作应按照供货
商的标准进行。散装件以及备用件应全部 装入箱中,设备零件和备件应有识别标记;3) 供货商应把各个站场的设备分开包装,同一地点使用的
设备应装在一 起,以方便现场分发;4) 应根据合同号、位号及重量在每个包装箱的里、外面做标记。设备清 单应装入各部分的包装箱中;5
) 包装箱必须牢固,应能保证在正常运输条件下装置及装置内的电器不 受损失;6) 在预制/制造大尺寸设备时,供货商应从用户获得和遵守
公路运输的 尺寸限制,以保证货物能顺利的抵达目的地;7) 每个货物的集装箱、板条箱、包装箱都必须在上面或侧面用油漆或其 它方式刷上
清晰可读的运输防护标志,如防水、防晒、不准倒置等标 志,并标识吊装重心,并在装卸时严格遵守;8) 对散件和备件应装在箱内。对每个不
同的包装或容器的内部和外部应 用供货商订单号、货签号和重量等区分。每个配件的包装或容器都应 附一个材料的清单。10.2. 运输在装
置贮存和运输期间,应能保证装置的性能和货量不受影响。从供货商发货至业主收到期间,设备应完好无损。凡因包装不良所造 成一切损失应由供
货商自负。供货商应遵守下列要求,除非有用户的书面指示,无任何例外:1) 不允许不经验收就发运货物;2) 供货商应将订单中规定的由供
货商提供的货物的安装、调试和试运工 具、配件和消耗品与货物一同发运;3) 供货商应对设备提供适当的保护,以防运输途中和工作现场的机
械损 伤和大气腐蚀;4) 按合同规定的成套供货范围及时间将货物安全运到指定地点。11.技术文件提交要求11.1. 投标文件投标时,
供货商应向业主提供如下的文件:1) 公正权威机构颁发的相关资质证书;2) 业绩表/跟踪报告:供货商应提供产品的应用历史和该产品近三
年内 在相关领域的工程业绩,包括用户名称和地点,联系电话,供货年份 等信息资料;同时提供用户证明及用户使用情况,其中包括投入实际
运行的工程主管部门的名称、所供设备的详细类型、应用地点等。业 主保留证实供货商所述设备性能的权力,如有必要,可到现场调查;3) 产
品的性能参数和特点、质量保证、产品样本及外形尺寸说明;4) 设备详细的一次接线图及布置图5) 同类设备的型式试验和例行试验报告;6
) 所提供的组部件如需向第三方外购时,提供分供货商相应的例行检验 报告和供货商的进厂验收证明;7) 制造、检测时间计划及内容;8)
与设计、制造、检验和测试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名称;9) 供货范围及界面、详细的供货清单,包括生产厂商、规格及型号等; 10)供货商
在投标时应提供设备的验收标准和验收大纲供业主参考;11)提供售后服务、维护保养的具体内容和由工厂颁发的售后服务工程师资质证书复印件
;12)供货商认为有必要提供的其他资料。11.2. 订货后提交文件订货合同签订后两周内,供货商应向业主提供 8 份纸质版和 1 份
电子版如下用于工程设计的图纸和文件 (但不限于此):1) 尺寸及安装要求2) 储存、搬运要求3) 测试检验报告4) 产品合格证和质
量证明书5) 装箱清单6) 其它买方需要的文件11.3. 供货时随设备/材料/系统一并提交文件供货时,供货商应向业主提供如下图纸和
文件:供货时,供货商 应随设备向买方提供最终版技术文件提供文件至少应包括如下内容:1) 提供 12.2 的全部技术文件最终版;2)
试验报告等、出厂检验报告、产品合格证书;3) 安装手册或说明:安装过程说明和安装后现场调试过程说明;4) 操作、运行手册或说明:
投运过程说明和使用说明;5) 维修手册或说明:预防维修说明和定期检查说明、用于拆卸和替换所 有零件和附件安装说明书和程序、备用件和
消耗品的信息。主要元件 设备详细说明书、操作手册、原产地证明及产品出厂合格证;6) 物资发货清单及装箱清单、主要元器件出厂检验报告
、主要元器件产 品合格证书、防雷产品检测合格证明 (工程竣工验收资料)。7) 设备清单;8) 备品备件清单,包括从制造厂订购它们的
信息;9) 所提交文件的数量不少于 6 套,电子版不少于 2 套;如果最终技术文件不能满足本技术规格书,供货商有责任进行变 更和修
订,并在接到用户/设计意见的十五天内反馈给用户。11.4. 其他1) 供货商所提供的技术文件应为中文;2) 本技术规格书未尽之处,
由业主、供货商及设计方三方友好协商,共 同讨论确定。12.技术服务12.1. 技术支持供货商在投标时应提交现场技术服务计划和周进度
时间表,内容 包括施工、安装、起机、试运行直至投产和现场验收试验。供货商应提供现场技术服务,内容不少于以下几个方面:开箱检 验、就
位、安装、调试、投产保运。当供货商收到业主的通知后,应 派有经验和资质的工程师到现场安装;1) 供货商应对最终设备系统调试和运行投
产提供全程的技术服务;2) 供货商应提供设备的安装手册,负责各部件和整体安装的正确性。3) 供货商参加设备安装、调试及验收的技术人
员应遵守我国的法律、尊 重当地的风俗习惯,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技术人员应负责向业主技术 人员解释与合同有关的技术问题及回答业主技术人
员提出的与合同 设备相关的其他问题;4) 当设备出现故障或不能满足业主要求时,供货商应按业主要求排除故 障,直到业主满意为止;5)
当设备需要维修或更换部件时,供货商应派有经验和资质的工程师到 现场进行处理;6) 技术服务的费用由供货商承担。12.2. 培训1
) 供货商应为业主的技术人员和运行、维护人员免费进行技术培训,现 场培训不少于 1 天/站,工厂培训 3 人次/站,以使他们全面了
解本 项目设备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控制保护功能、运行维护要求以及 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等。2) 供货商应在规定期限内,根据合同规定
的方式,组织对业主选派的运 行操作及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3) 供货商应在培训前提供建议的培训大纲给买方和业主确认。13.售后服务
1) 供货商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常设服务机构,并提供技术服务。当 业主需要供货商提供服务时,供货商应在 24 小时内做出答复,(
如 必要) 在 48 小时内派服务工程师到现场;2) 产品寿命期内,供货商应确保所有零备件的供应;国内调配时间不超 过 48 小时
;3) 在质保期内,供货商负责对业主提出的质量异议做出书面明确答复。 对于供货商责任引起的质量问题或系统故障,供货商应免费为业主更
换设备或材料、排除故障、恢复系统正常运行,设备或材料更换后应 延长其质保期;4) 超过质保期后发生的质量问题,供货商也应给予及时
维修或供应配件;5) 除担保其所提供的款项外,供货商购自第三方的部分应经过业主同意;附录 A 环境试验方法A.1 工作温度下限试验
按 GB/T2423.1 中“试验 Ad”进行,恒电位仪处于额定工作状态, 置放在温度为 -25℃±2℃的恒温箱内,放置 2h 后
,恒电位仪应能正常工作。A.2 储存温度下限试验按 GB/T2423.1 中“试验 Ab”进行,恒电位仪用聚乙烯薄膜密 封好,内放
少量干燥剂, 在 -40℃±2℃的恒温箱内放置 4h ,然后 在常温下恢复 2h ,再进行最后检测。A.3 工作温度上限试验按
GB/T2423.2 中“试验 Bd”进行,恒电位仪处于额定工作状态,置放在温度为 +50℃±2℃的恒温箱内,放置 2 h 后,恒
电位仪应能正常工作。A.4 储存温度上限试验按 GB/T2423.2 中“试验 Bb”进行,恒电位仪置放在温度为 +55℃±2℃的
恒温箱内,放置 4h ,然后在常温下恢复 2h,再进行 最后检测。A.5 工作条件下恒定湿热试验按 GB/T2423.3 中“试验
Ca”进行,恒电位仪处于额定工作状态,置于温度为 50℃±2℃ , 相对湿度为 87%~ 93%的恒温恒湿 箱中,放置 4h
后应正常工作。A.6 储存条件下恒定湿热试验按 GB/T2423.3 中“试验 Ca”进行,恒电位仪置于温度为 55℃ ±2℃,相
对湿度为 90%~ 95%的恒温恒湿箱中,存放 48h 后,立即按 B.1 的要求进行绝缘电阻检测,其结果应符合 6.1.5 的要
求,然后在常温下恢复 2h ,再进行最后检测。附录 B 电源设备性能测试方法B.1 绝缘电阻测试方法断开电源设备所有外部连线,将
1000V 兆欧表接入电源设备各 输入、输出端子与机壳接地端子之间,测量其绝缘电阻值。B.2 抗电强度测试方法将高压试验仪的“
电流选择”置 10mA 档,高压棒接至电源设备 电源输入端子与机壳接地端子之间,施加试验电压,使试验电压在 5s~10s 内逐渐增
加到 6.1.6 规定的试验值 (有效值),维持 1min, 试验结果应符合 6.1.6 的要求。B.3 保护功能测试方法B.3
.1 过流保护功能测试1) 恒电位仪将恒电位仪置恒电位工作状态,如图 1 所示调节负载电阻 RL 及采样分压器,监视图 1
中的电压表 V1 和分流电阻 RS1 两端的电压 表 V2,使输出电压、输出电流为额定值,再使恒电位仪超载,输出电流达到额定值 1
02%~110%时,测试结果应符合 6.1.7 b) 的要求。图 1 恒电位仪接线基本测试电路图图中元器件:RL ——负载电阻,额
定功率大于恒电位仪额定输出功率的一倍, 阻值为 0.5 Ω~3 Ω 可调;R1、RP1、R2——采样分压器, R1 为 RJ-1
/2W-10KΩ 电阻,RP1 为 RXD3-10KΩ 电位器,R2 为 RJ-1/2W-10 Ω 电阻。RS1——分流电阻,精度
0.5 级。图中测试仪表:U——30V 交流干扰源;V1、V2 (A2)、V3——数字万用表;A1——直流微安表 (分辨率≤0.
01μA);K——开关。需要的其它测试仪器:1000V 兆欧表、高压试验仪、毫伏计。2) 硅整流器如图 2 所示调节负载电阻 RL
,监视图 2 中的电压表 V1 和分流电阻 RS1 两端的电压表 V2,使输出电压、输出电流为额定值,再 使硅整流器超载,输出电流
达到额定值 102%~110%时,测试结果应符 合 6.1.7 b) 的要求。图 2 硅整流器接线基本测试电路图B.3.2 过热保
护功能测试使电源设备工作于额定状态,用点温计测量电源设备内带散热器 的半导体器件和电源变压器的温度,当温度达到 80℃±5℃时,电
源 设备应能自动切断输出。B.3.3 故障保护功能测试使电源设备工作于恒电位状态,卸下工作机输出熔断器,使其故障,故障指示灯应亮,
并发出报警鸣音。B.3.4 一用一备系统互锁功能测试任意按下控制台面板上的 “A机工作”或“B机工作”按钮, 系统工作状态应符
合本标准 6.1.7 e)的要求。B.4 数据传输功能测试方法B.4.1 模拟通讯功能测试1) 电压信号输出接口测试如图3 所示接
好电路。调节电源设备使系统的输出电压分别为 0V、1/2UdN、UdN,用 4 位半数字表测量图 3 中流经精密电阻 RU 两端的
电压分别为 VU1、 VU2、VU3, 并计算流经精密电阻的电流 IU1、IU2、IU3,按式 (1)、式 (2)、式 (3)
计算得到的变换精度应符合 6.1.8 b) 1) 的要求图 3 模拟通讯功能传输接口试验电路图图中元器件:RU、RI、Rφ ——
250 Ω 精密电阻, 精度为 0.5 级; 测试仪 表:交流电压表、4 位半数字万用表、5 位半数字万用表、1.5 级电
流表(75mV)、微安表。0V 变换精度计算如式 (1) 所示:1/2UdN 变换精度计算如式 (2) 所示:UdN 变换精度计算
如式 (3) 所示:2) 电流信号输出接口测试如图 3 所示接好电路,调节电源设备使系统的输出电流分别为0A、1/2IdN、IdN
,用 4 位半数字表测量图 3 中流经标准电阻 RI 两 端的电压分别为 VI1、VI2、VI3,并计算流经精密电阻的电流 II1
、 II2、II3,按式(4)、式(5)、式(6)计算得到的变换精度应符合 6.1.8 b) 2) 的要求。0A 变换精度计算如式
(4) 所示:1/2IdN 变换精度计算如式 (5) 所示:IdN 变换精度计算如式 (6) 所示:3) 参比电位信号输出接口测
试如图 3 所示接好电路,将恒电位仪的控制电位设定成机内给定, 调节恒电位仪的“控制调节”电位器,使系统参比输入端的参比电位 分别
为 0V、-1/2UeN、-UeN,用 5位半数字表测量图 1 中流经标准电 阻 RΦ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VΦ 1 、VΦ2、VΦ3
,并计算流经精密电阻 的电流 IΦ 1 、IΦ 2 、IΦ3,按式 (7)、式 (8)、式 (9) 计算得到 的变换精度应符合 6
.1.8 b) 3) 的要求。0V 参比电位变换精度计算如式 (7) 所示:-1/2UeN 参比电位变换精度计算如式 (8) 所示
:-UeN 参比电位变换精度计算如式 (9) 所示:4) 远控输出通断功能测试如图 4 所示接好电路,在远控信号输入端加入远控通断
控制信 号 (或控制指令),使两台电源设备同时进入通断运行模式。连续检 测 10h,通过双踪脉冲示波器,对比两台电源设备同步通断累
计时钟 误差,应满足 6.1.8 b) 4) 的要求;调节远控信号源运行周期,检验电源设备是否符合 6.2.13、6.3.13、6
.4.4 的要求。图 4 远控通断测试接线图B.4.2 数字通讯接口数据采集功能测试如图 5 所示建立电源设备与计算机的通讯连
接,调节电源设备使 系统的输出电压分别为 0 V、1/2UdN、UdN,输出电流分别为 0 A、 1/2IdN、IdN,参比输入端
的参比电位分别为 0mV、-1/2UeN、-UeN, 通过计算机分别读取电源设备的输出电压 UMn (UM1、UM2、 UM3)
、 输出电流 IMn (IM1、IM2、IM3)、保护电位 UeMn (UeM1、UeM2、UeM3) 值,按式 (10) ~ (
18) 计算得到的测量精度应符合 6.1.8 b) 6) 的要求。图 5 数字通讯功能传输接口试验电路图0V 的测量精度为:1/2
UdN 的测量精度为:UdN 的测量精度为:0A 的测量精度为:1/2IdN 的测量精度为:IdN 的测量精度为:0mV 参比电位
的测量精度为:-1/2UeN 参比电位的测量精度为:-UeN 参比电位的测量精度为:数字通讯接口的远控通断功能测试参见 B.4.1
4),试验结果应满足 6.1.8 b) 6) 的要求。B.5 系统温升测试方法交流电源电压为额定值的 110% (直流电源电压为
额定值的 117.5%) ,系统输出额定电压及额定电流,持续满载运行 24h,温升 应本标准表 1 的要求。B.6 负载等级测试方
法应执行 GB3859.1 的测试方法,和系统温升测试同时进行。B.7 噪声测试方法应执行 GB3859.1 中的测试方法。B.8
输出电压、输出电流范围测试方法B.8.1 按图 1 或图 2 所示接好附属元器件、然后接通电源,使电源电压为标称电压值,让电源设
备进入“正常”工作状态。B.8.2 调节恒电位仪使控制电位为 1/2UeN,调节采样分压器或负载电阻,以改变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的大
小,测试输出电压、输出电流 的变化范围;调节硅整流器输出端子,测试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变化 范围。B.9 恒电位控制范围测试方法保持
B.8 条的测试状态,先调节控制电位为 UeN,再调节采样 分压器和负载电阻,使输出电压、输出电流达到额定值,随后调试恒 电位仪
测试控制电位的可调范围。B.10 恒电位精度测试方法恒电位仪输出额定电压,负载电阻 (电阻值不大于 30 Ω ) 在额 定负载到轻
载之间变化,电源电压按本标准 5.1 要求的范围变化, 保护电位在 0~-UeN (V) 的变化范围内电源设备显示的设定电位值 U
de:0、-1/2UeN (V) 及-UeN (V),监测 4 位半数字电压表 V3 上 显示值与上述电位相对应的最大绝对值 UM
e,按式 (19) 计算恒电位 精度△Ue。B.11 参比回路输入阻抗测试方法在 B.9 检验基础上,电源电压为标称值,如本方法图
1 所示, 将 0.5 级微安表 A1 串接于“参比”回路,微安表正端按在恒电位 仪的“参比电极”接线柱上,负端接在 V3 正极
,测试流经“参比电 极”接线端的电流量 Ic,由 V1 测量电位实际值 UeN1,按式 (20)计算参比回路输入阻抗。B.12 交
流纹波系数测试方法保持 B.1 条的测试状态,恒电位仪置于额定工作状态,用毫伏 计测量输出阴极与输出阳极间的交流纹波电压值 U'',
按式 (21) 计算负载纹波系数。B.13 抗干扰能力测试方法B.13.1 抗持续干扰在本标准 B.11 检验基础上,输出电压、输
出电流 置于额定值, 将图 1 中 K 合上,且将 30V、50Hz 干扰源加于“参比”与“零位” 之间,恒电位仪应能正常工作,恒
电位仪显示的保护电位值变化不大于 5mV。B.13.2 抗瞬间干扰 (参比输入端瞬变过电压承受能力试验)B.13.2.1 按图 6 所示接好充电电阻、充电电容、电源和测试仪表,置开关于空档。图 6 抗瞬间干扰试验图图中元器件:R——充电电阻;C2 —— 充电 电容 , 以提供过电压和瞬变能量 ,其值应按 GB/T3859.4-2004/IEC 60146-2:1999 《半导体变流器 包括直接直流 变流器的半导体自换相变流器》计算;电源:U2——高压试验仪;测试仪表:V2——3 位半数字电压表,指示瞬间过电压值。B.13.2.2 系统轻载运行,先将 S2 开关置“a”位置,使得电容 C2 上的充电电压为 1500V,然后 S2 转至“b”位置,向参比输入端施 加瞬间过电压,试验结果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重复试验三次。B.14 偏离控制电位误差报警功能测试方法在 B.13 检验基础上,用“参比电极”接线开路的方法, “参 比电极”接线开路前和恒电位仪报警声响时,保护电位显示值之差为 偏差报警值。B.15 恒电位转恒电流功能测试方法保持 B.8 条的测试状态,让恒电位仪的参比电极断路或处于限 流状态,发出声光报警大于 20s 之后,观查恒电位仪的工作状态。B.16 恒电流设定范围测试方法在 B.15 的检验基础上,让恒电位仪进入“恒电流”工作状态, 仪器的恒电流状态指示灯应亮,调节电源设备,监视分流器 RS1 两 端的电压表V2,测试恒电流设定范围。B.17 恒电流精度测试方法在 B.16 的检验基础上,输出电流分别调节于2% (高频开关恒电 位仪为 1%) IdN、50%IdN、100%IdN ,在每一个电流值处,调节图 1 中负载电阻 RL,输出电压应相应变化,对应每一个设定点,具有最 大偏差的输出电流值分别为 I1、I2、I3 ,按式 (22)、式 (23)、式 (24) 计算恒电流精度。输出电流为 2% (或 1%) IdN 时的恒电流精度计算如式 (22) 所 示:输出电流为 50%IdN 时的恒电流精度计算如式 (23) 所示:输出电流为(100%)IdN 时的恒电流精度计算如式 (24) 所示:B.18 极性反接保护测试方法将模拟负载的阴、阳极分别反接至设备的阴、阳极端,恒电位仪 应停止输出。B.19 漂移特性测试方法恒电位仪处于额定工作状态,预热 4h,连续工作 24h,每间隔 2h 记录一次保护电位值。B.20 直流欠压保护功能测试方法系统按本标准规定轻载运行,图 1 中的电压表 V1 指示输入电源 电压,调节电源电压,先将其降至 0.875EdN(V)以下,然后再让它回 升到 0.875EdN(V)以上。173312731282315210342621181352924168332112719146221230942520
献花(0)
+1
(本文系河南汇龙的...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