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一 平法概述【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平法?平法包含哪两层含义?平法的创始人是谁?答:平法是“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的简称。混 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就是把各类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等按照平面整体表示方法的制图规则,整体直接表达在各类结构构件的平面布 置图上,再与G101系列国标图集内相对应的各类构件的标准构造详图相配合,构成一套新型的、完整的结构设计图纸。平法定义包含两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目前提到的“平法”是指工地上正在使用的,利用平法制图规则绘制的“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第二层含义,工地上的平法结构施工图 必须与现行G101系列平法图集相互配合,才能构成一套“完整”的结构设计图纸。即现行G101系列图集是施工人员必须与平法施工图配套使 用的正式设计图纸,是目前工地上正在使用的“平法结构施工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平法的创始人是原山东大学教授陈青来先生。2.钢筋牌号及 对应的符号有哪些?能够识读钢筋符号,并判断钢筋的牌号。 答:钢筋牌号及对应的符号见下表:牌 号符 号公称直径d/mm屈服强度标准值 fyk/MPa极限强度标准值fstk/MPaHPB300A6~22300420HRB335B6~50335455HRB400HRB F400RRB400CCFCR6~50400540HRB500HRBF500DDF6~505006303.钢筋代换的原则是什么? 答:钢筋代换应是等强度代换,简称“等强代换”,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当需要进行钢筋代换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钢筋代换主要包括钢筋的 牌号、直径、数量等的改变。②钢筋代换后,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纵向钢筋总承载力设计值应相等。③钢筋代换后,应满足最小配筋率、最大配筋率和 钢筋间距等构造要求。④钢筋强度和直径改变后,应确保正常使用阶段的挠度和裂缝宽度在允许范围内。4.具体工程施工图中必须写明与平法施工 图密切相关的内容有哪些? 答:必须写明以下相关内容:①图集号;②使用年限;③抗震等级和抗震设防类别;④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钢筋牌号;⑤ 标准构造详图有多种选择;⑥钢筋连接形式;⑦环境类别;⑧嵌固部位;⑨后浇带。5.什么是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影响因素有哪些?答:混凝土保 护层厚度c是指最外层钢筋(如梁、柱箍筋等)外边缘至混凝土构件表面的距离。影响因素:①环境类别; ②构件类别; ③混凝土强度等级; ④纵向钢筋的公称直径;⑤设计使用年限。6.某工程为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环境类别为一类,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 0,受力钢筋公称直径为30mm;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受力钢筋公称直径为28mm,梁、柱的箍筋直径均为10mm,试验算:(1) 柱保护层最小厚度;(2)梁保护层最小厚度。答:(1)柱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①根据环境类别和柱构件查表1-4,得到柱保护层最小厚度为 20mm。②逐项比较表1-4下方的注1、注2和注3,发现符合注1和注3的要求。而注2要求柱中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为20+10=30m m,等于钢筋的公称直径30mm,正好符合注2的要求。③得出本工程柱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cmin=20mm。(2)梁混凝土保护层最小 厚度①根据环境类别和梁构件查表1-4,得到梁保护层最小厚度为20mm。②逐项比较表1-4下方的注,发现符合注1的要求。而注2要求梁 中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为20+10=30mm,大于钢筋的公称直径28mm,符合要求;注3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25时,表中保护层 厚度数值应增加5,所以将前面查到的数据进行调整,应为20+5=25mm,即可符合注3要求。③得出本工程梁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cmi n=25mm。7.查阅受拉钢筋的基本锚固长度lab表和基本抗震锚固长度labE表的条件有哪些? 答:查阅基本锚固长度lab表的条件 有二个:一是钢筋牌号; 二是混凝土强度等级。查阅基本锚固长度labE表的条件有三个:在前二个基础上,三是结构抗震等级,即抗震锚固长 度修正系数ζaE。8.查阅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la表和抗震锚固长度laE表的条件有哪些?答:查阅基本锚固长度la表的条件有三个:一是 钢筋牌号; 二是混凝土强度等级; 三是钢筋锚固长度系数ζa。查阅基本锚固长度laE表的条件有四个:在前三个基础上,四是结构抗震等级 ,即抗震锚固长度修正系数ζaE。9.某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的柱在独立基础内的锚固,钢筋锚固区内保护层厚度大于5d,抗震等级为二级,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环氧树脂涂层钢筋牌号HRB400,受力纵筋直径28mm,试求:(1)受力钢筋的非抗震锚固长度la;(2)受 力钢筋的抗震锚固长度laE。解:(1)受力钢筋的非抗震锚固长度la首先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C30,钢筋牌号HRB400,纵筋直径28 mm,直接查表1-7,得到非抗震锚固长度为35d;然后再对照表1-5中的后三项锚固条件。当采用纵筋直径大于28mm时,ζa先取1. 1;环氧树脂涂层带肋钢筋时,ζa又取1.25;锚固区保护层厚度大于5d时,ζa又取0.7。按表1-5下方注明,当锚固条件多于一项时 ,锚固长度修正系数按连乘计算,但最终取值不应小于0.6。实际ζa=1.1×1.25×0.7=0.9625>0.6,最终取值0.96 25。最后得到本工程受力钢筋非抗震锚固长度为:la=35d×1.1×1.25×0.7=35×28×0.9625≈943(mm) ( 2)受力钢筋的抗震锚固长度laE首先根据抗震等级为二级,混凝土强度等级C30,钢筋牌号HRB400,纵筋直径28mm,直接查表1- 8,得到抗震锚固长度为40d;然后再对照表1-5中的后三项锚固条件。当采用纵筋直径大于28mm时,ζa先取1.1;环氧树脂涂层带肋 钢筋时,ζa又取1.25;锚固区保护层厚度大于5d时,ζa又取0.7。按表1-5下方注明,当锚固条件多于一项时,锚固长度修正系数按 连乘计算,但最终取值不应小于0.6。实际ζa=1.1×1.25×0.7=0.9625>0.6,最终取值0.9625。最后得到本工程 受力钢筋非抗震锚固长度为:la=40d×1.1×1.25×0.7=40×28×0.9625≈1078(mm) 10.纵向受拉钢筋弯 钩锚固和机械锚固形式各有哪几种? 答:钢筋弯钩锚固有90°和135°两种形式;钢筋机械锚固形式有三类四种:一类是贴焊锚筋,又分为单 面贴焊和双面贴焊两种;二类是焊接锚板;三类是螺栓锚头。11.钢筋的连接有哪几种方式?其连接区段长度分别是多少?答:钢筋连接主要有三 种方式:绑扎搭接、机械连接和焊接三种方式。连接区段长度分别是:绑扎搭接连接区段长度为1.3llE(或1.3ll);机械连接区段长度 为35d;焊接连接区段长度为35d,且≥500mm。12.查阅纵向受拉钢筋绑扎非抗震搭接长度ll表和抗震搭接长度llE表的条件有哪 些?答:查阅非抗震搭接长度ll表的条件有三个:一是钢筋牌号; 二是混凝土强度等级; 三是钢筋的面积接头百分率。查阅抗震搭接长度ll E表的条件有四个:在前三个基础上,四是结构抗震等级,即抗震锚固长度修正系数ζaE。13.梁、柱纵向钢筋间距和剪力墙钢筋间距分别是多 少? 答:(1)梁纵向钢筋间距:①梁的上部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钢筋外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30mm和1.5d的较大值(d 为钢筋的最大直径);分上下多排时,各排钢筋之间的净间距不应小于25mm和d的较大值; ②梁下部钢筋:水平方向净间距则不应小于25m m和d的较大值,当梁的下部纵向钢筋配置多于两排时,两排以上钢筋水平方向的中距应比下面两排的中距增大一倍,且各排钢筋之间的净间距不应 小于25mm和d的较大值。③梁的侧面钢筋:当梁的腹板高度hw≥450mm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均匀配置纵向构造钢筋,其间距a不 宜大于200mm。(2)柱纵向钢筋间距: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净间距不应小于50mm,纵筋的中心距不应大于300mm;抗震柱当截面尺寸 大于400mm时,纵筋中心距不宜大于200mm。(3)剪力墙钢筋间距:混凝土剪力墙水平受力钢筋及竖向分布钢筋间距(中心距)均不应大 于300mm。14.封闭箍筋及拉筋弯钩构造有几种类型?答:封闭箍筋弯钩构造有三种类型:一是焊接封闭箍筋;二是梁、柱纵筋在箍筋弯钩内 斜向排布;三是梁、柱纵筋在箍筋弯钩内竖向排布。拉筋弯钩构造有三种类型:一是拉筋仅钩住纵筋;二是拉筋仅钩住箍筋;三是拉筋同时钩住纵筋 和箍筋。当拉筋采用第二种构造时,应注意必须使拉筋靠近纵筋。15.简述螺旋箍筋和圆柱环状箍筋搭接构造。 答:螺旋箍筋在开始与结束位置 应有水平段,长度不小于一圈半,端部采用135°弯钩,弯后平直段长度非抗震时取5d,抗震时取10d和75 mm的较大值;若箍筋需要连 接加长时,采用绑扎搭接构造,搭接长度≥laE(或la),且≥300mm,同时钩住纵筋。内环定位筋应采用焊接圆环,间距为1.5m,直 径≥12mm。圆柱环状箍筋搭接构造同螺旋箍筋搭接构造。项目二 钢筋设计长度与下料长度【复习思考题】1.以图2-1为例,简述图集16 G101和18G901中的构造图有什么不同。2.混凝土结构平法施工图中钢筋设计尺寸和施工下料尺寸有何不同?答:根据《16G101》 的标准配筋构造施工图计算出的钢筋尺寸标注在钢筋设计尺寸简图上,就是设计尺寸,其总长度就是设计长度。钢筋下料长度就是计算钢筋中心线的 长度。本质上,设计长度和下料长度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都是钢筋的长度问题,前者是钢筋弯曲成型后的外皮尺寸,后者是钢筋弯曲成型前后的 中心线尺寸。【识图与计算钢筋】1.计算钢筋材料明细,钢筋简图如表2-6所示,将设计长度和施工下料长度填写完整。除注明者外,弯曲半径 均为R=4d。 表2-6 钢筋材料明细表 (mm)钢筋编号简图设计长度下料长度备注①67506684C16②71006994C 18③68406793C16④20111923C10⑤372372C6⑥80448044C22答:①C16L设计1=500+498 0+460×1.414+620=6750(mm)L下料1=6750-2.931d-2×0.608d =6750-2.931×16- 2×0.608×16≈6750-47-19=6684(mm)②C18L设计2=500+6200+400=7100(mm)L下料2= 7100-2×2.931d=7100-2×2.931×18≈7100-106=6994(mm)③C16L设计3=6360+480= 6840(mm)L下料3=6840-2.931d=6840-2.931×16≈6840-47=6793(mm)④C10L设计4=2 ×(410+460)+2×[3.569d+max(10d,75)]=1740+271=2011(mm)L下料4=2011-3×2. 931d=2011-3×2.931×10≈2011-88=1923(mm)⑤C6L设计5=276+2×[3.569d+max(10 d,75)]=276+96=372(mm)L下料5=L设计5=372(mm)⑥C22L设计6=L下料 6=8044(mm)2.已知 某抗震框架梁,梁截面尺寸b×h=250mm×600mm;保护层c=30mm;外围箍筋末端135°弯钩;侧面中部筋设拉筋直径d=6m m,一端设置135°弯钩,另一端设置180°弯钩,弯曲半径R=2.5d。假定拉筋钩住纵筋和箍筋,求拉筋外皮设计标注尺寸L1和两种不 同弯曲角度时的L2,并计算其下料长度。答:L设计=(250-30)+2×6+[3.569d+max(10d,75)] +[5.92 5d+max(10d,75)] =220+12+96+111=439(mm)L下料5=L设计5=439(mm)3.设纵向受力钢筋为 HPB300级,直径为16mm,加工180°端部弯钩;弯弧内半径R=2.5d,钩末端直线部分为5d,试确定弯钩增加长度L2的数值。 答:L2=5.925d+5d=5.925×16+5×16=175(mm)项目三 识读梁平法施工图【复习思考题】1.平法梁的编号包括 哪些内容?答:平法梁的编号由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有无悬挑代号几项组成。平法制图规则包括八种梁类型:分别为楼层框架梁KL、楼层框 架扁梁KBL、屋面框架梁WKL、框支梁KZL、托柱转换梁TZL、非框架梁L、悬挑梁XL和井字梁JZL。除框支梁和托柱转换梁外,其他 所有类型的梁平面形状均可为弧形。2.平法梁的截面尺寸有几种表达方式?答:平法梁的截面尺寸表达方式有以下三大类:(1)等截面梁等截面 梁最常见,其横截面尺寸用b×h(宽×高)表示。其中b表示梁的宽度,h表示梁的高度。(2)加腋梁①竖向加腋框架梁竖向加腋是指框架梁在 接近柱时,梁的宽度不变而高度逐渐变高,这种梁称为竖向加腋框架梁。梁多出来的这部分被称为梁腋。其水平部分称为腋长(c1),垂直部分称 为腋高(c2)。梁腋处增设腋筋,而且箍筋的高度也有变化。竖向加腋梁截面尺寸用b×h Yc1×c2表示。其中Y表示竖向加腋,c1为竖 向腋长,c2为竖向腋高。②水平加腋框架梁水平加腋梁是指框架梁在接近柱时,梁的高度不变而宽度(一侧或两侧)逐渐变宽,这种梁称为水平加 腋梁。其截面尺寸用b×h PYc1×c2表示。其中PY表示水平加腋,c1为水平腋长,c2为水平腋宽。(3)变截面梁当悬挑梁根部和端 部的高度不同时,用斜线“/”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即截面表达形式为b×h1/h2,h1为根部高度,h2为端部高度。3.梁内钢筋有 哪些种类?答:(1)梁内钢筋从是否受力的角度可分为受力筋和构造筋两大类。受力筋根据梁的受力情况经荷载组合计算而得;构造筋(构造腰筋 、架立筋及拉筋等)不需要计算,而是根据现行设计规范的相关条文规定来设置。构造筋虽然不用计算,但在梁内却是不能缺少的钢筋。(2)梁内 钢筋按照所在位置分类,包括纵向钢筋、横向钢筋、弯起钢筋、侧面中部筋和拉筋等,有时还会有附加横向钢筋和架立筋。其中,纵向钢筋包括上部 纵筋和下部纵筋;横向钢筋即指箍筋;而附加钢筋包括附加箍筋和附加吊筋;在梁的两个侧面沿高度配置的中部筋俗称“腰筋”,分构造腰筋和抗扭 腰筋,腰筋应成对、对称设置,且需要有拉筋对其进行拉结固定。4.梁箍筋的复合方式有哪几种?答:梁的箍筋多为矩形,箍筋形式可分为开口箍 筋和封闭箍筋,封闭箍筋应用广泛,而开口箍筋在抗震结构中已经很少使用。梁的箍筋与柱箍筋类似,梁封闭箍可分为普通箍筋和复合箍筋。普通箍 筋为双肢箍,又称非复合箍筋,而复合箍筋可为三肢箍、四肢箍、五肢箍、六肢箍…… 实践中多采用偶数肢。梁截面纵筋外围应采用封闭箍筋, 当为多肢复合箍筋时,应采用“大箍套小箍”的形式。封闭箍筋的弯钩理论上可在四角的任意位置,工程实践中多为均匀分散布置。5.梁的侧面中 部筋(腰筋)设置条件是什么?答:梁的腰筋和拉筋在梁内的设置条件是: 当梁的腹板高度hw≥450mm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 向构造钢筋,纵向构造钢筋间距a≤200mm。梁截面的腹板高度hw的取值规定:对于矩形截面,取有效高度;对于T形截面,取有效高度减去 翼缘高度;对于工形截面,取腹板净高。6.16G101系列图集是如何规定拉筋的直径和间距的?答:拉筋在梁的平法施工图中一般是不标注的 ,16G101系列图集制图规则中统一规定:①当梁宽≤350mm时,拉筋直径为6mm;当梁宽>350mm时,拉筋直径为8mm;②拉筋 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2倍;③当设有多排拉筋时,上下两排拉筋竖向应错开设置(梅花双向)。7.梁的附加钢筋(箍筋和吊筋)构造要求有 哪些?答:梁的附加钢筋包括:附加箍筋和附加吊筋二种形式。附加钢筋宜优先采用箍筋形式,布置在长度为s=3b+2h1的范围内,b为次梁 截面宽度,附加箍筋应在集中荷载的两侧对称设置,配筋需经计算确定。当采用附加吊筋时,应在集中荷载位置的主梁宽度范围内对称设置,配筋按 设计要求确定,其弯起段上部平直段应伸至梁的上部第一排或第二排纵筋位置,吊筋下部平直段必须置于次梁下部纵筋之下。附加吊筋末端水平段锚 固长度在受拉区不应小于20d,在受压区不应小于10d(d为弯起钢筋的直径)。当主梁高h≤800mm时,吊筋弯起角度取值45°,当主 梁高h>800mm时,吊筋弯起角度取值60°,不得随意更改。附加箍筋和附加吊筋的作用是一致的。在主次梁相交处,当主梁上承受的集中荷 载数值很大时,由于箍筋直径一般较小,且在s范围内附加箍筋不足以承受这个集中荷载时,可选择仅设置附加吊筋或者二者同时设置的做法。工程 实践当中,采用后者的做法较多,图纸中会明确标明。8.梁的平面注写方式中,集中标注有几项内容?原位标注有几项内容?答:梁的集中标注内 容包括:梁的编号、截面尺寸、箍筋具体数值、通长筋或架立筋、侧面中部筋及梁顶面标高高差共六项内容。前五项为必注值,最后一项为选注值。 梁的原位标注有四项内容:梁支座上部纵筋、梁下部纵筋、附加箍筋或附加吊筋以及修正集中标注中某项或几项不适用于本跨的内容。9.抗震楼层 框架梁KL纵筋标准配筋构造要求有哪些?答:抗震楼层框架梁KL纵筋标准配筋构造要求如下:(1)跨度值ln为左跨lni和右跨ln(i+ 1)之较大值,其中i=1,2,3…… hc为柱截面沿框架方向的尺寸,注意此处hc为梁支座宽度,与柱计算非连接区范围时的hc含义不同 。(2)本图适用于梁的各跨截面尺寸相同,中间支座上方左右纵筋也配置相同的情况,当中间支座左右两跨的梁高或梁宽不同时,另有构造详图介 绍。(3)为方便施工,对于梁支座上部非通长筋在跨内的截断点位置,在平法标准构造详图中统一取值为:第一排非通长筋从柱(支座)边起向跨 内延伸至ln/3位置截断;第二排非通长筋从柱(支座)边起向跨内延伸至ln/4位置截断;当梁上部设有第三排钢筋时,其截断位置应由设计 者注明。ln的取值规定为:对于端支座,ln为本跨的净跨值;对于中间支座,ln为支座两边较大一跨的净跨值。(4)梁上、下部纵筋在端支 座处的锚固构造形式,有弯锚、直锚和加锚头(锚板)锚固三种形式。①当“hc-梁端部构造≥laE”时,可选择图2-23(a)所示“端支 座直锚”构造。要求直锚长度≥laE,且≥0.5hc+5d。当hc较宽时,上、下部纵筋在端支座内的直线锚固长度取laE和0.5hc+ 5d的较大值即可,不需要伸至柱外侧纵筋内侧。②当“hc-梁端部构造<laE”时,可选择图2-23(b)所示“端支座弯锚”构造。其要 求上、下部纵筋均伸至柱外侧纵筋内侧作90°弯折,弯折水平段投影长度应≥0.4labE,弯折垂直段投影长度取15d。③当“hc-梁端 部构造<laE”时,还可选择图3-23(c)所示“加锚头(锚板)”构造。其要求上、下部纵筋均应伸至柱外侧纵筋内侧,且水平段投影长度 ≥0.4labE。关于锚头(锚板)构造要求,详见项目一图1-4所示。(5)梁下部纵筋在中间支座处的锚固应尽量采用“直锚构造”,要求 直锚长度≥laE,且≥0.5hc+5d。(6)梁上部通长钢筋的连接位置宜位于跨中约lni/3范围内;梁下部通长钢筋连接位置宜位于靠 近支座lni/3(非框架梁lni/4),且距支座边缘≥1.5h0(h0为梁高)的范围内。二者均要求在同一连接区段内钢筋接头面积百分 率不宜大于50%。(7)当梁纵筋采用绑扎搭接接长时,搭接区内箍筋直径不小于d/4(d为搭接钢筋最大直径),间距不应大于100mm及 5d(d为搭接钢筋较小直径),一般情况下取100mm。(8)上部通长筋直径根据计算需要设置,可以和支座筋相同,也可以不同。10.抗 震屋面框架梁WKL纵筋标准配筋构造要求有哪些?答:抗震屋面框架梁WKL纵筋标准配筋结构要求如下:除了端支座上部钢筋构造不同外,其他 部位的构造均与抗震框架梁KL相同,相同之处不再赘述。(1)顶层端支座梁上部纵筋不能“直锚”,也不能“加锚头(锚板)锚固”,只能采用 “弯锚”形式。弯锚垂直段的投影长度要结合图4-27的“柱插梁”和“梁插柱”构造来确定。如果选择节点和“柱插梁”构造,那么顶层端支座 梁上部纵筋弯锚垂直段伸至梁底即可,图3-27就是这种情况。如果选择节点“梁插柱”构造,那么顶层端支座梁上部纵筋弯锚垂直段长度为1. 7labE。(2)顶层端支座梁下部纵筋与图3-22基本相同,可直锚、弯锚,或加锚头(锚板)锚固。直锚条件是≥laE,且≥0.5hc +5d;弯锚的条件是梁下部纵筋伸至梁上部纵筋弯钩段的内侧90°弯折,弯折水平段投影长度≥0.4labE,垂直段15d;加锚头(锚板 )锚固的条件是梁下部纵筋伸至梁上部纵筋弯钩段的内侧且≥0.4labE。11.抗震框架梁KL、WKL的箍筋加密区范围是如何规定的?答 :抗震楼层框架梁KL、屋面框架梁WKL的箍筋加密区规定如下:(1)箍筋加密区范围在每跨梁的两端,加密区的数值规定:一级抗震等级为≥ 2.0hb,且≥500mm;二~四级抗震等级为≥1.5hb,且≥500mm。(2)梁内第一道箍筋起步距离柱(支座)边缘50mm处开 始设置。(3)除了加密区,剩余范围(跨中部分)为箍筋非加密区,非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不宜大于加密区箍筋间距的2倍。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的箍 筋间距在图纸中应明确标注。(4)以梁为支座处不考虑抗震,所以此端可不设箍筋加密区,梁端箍筋规格及数量由设计确定。(5)弧形梁沿着中 心线展开,箍筋间距沿着凸面线度量。12.抗震框架梁箍筋、拉筋沿梁纵向排布构造要求有哪些?答:抗震框架梁箍筋、拉筋沿梁纵向排布构造: (1)箍筋加密区长度包含第一道箍筋到支座边缘的起步距离50mm。(2)梁跨内第一排的第一道和最后一道拉筋分别设置在第一道和最后一道 的箍筋上,第二排错开布置,以此类推。(3)拉筋要同时钩住腰筋和箍筋,间距在全跨范围内均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2倍。13.梁悬挑端标准 配筋构造要求有哪些?答:纯悬挑梁XL的标准配筋构造要求:(1)一般不考虑抗震功能,纯悬挑梁支座宽度hc≥la时,可直锚;直锚条件不 满足时可弯锚,弯折水平段要求伸至柱外侧纵筋内侧且≥0.4lab,弯折垂直段取15d。(2)上部第一排纵筋中要求至少2根角筋,且不少 于第一排纵筋的1/2必须伸至悬挑梁端部,且有90°弯折,弯折垂直段≥12d;其余钢筋可弯下,末端水平段设≥10d(悬挑梁下部属于受 压区,当为受拉区时取20d)的锚固长度,其下弯点距悬挑端小边梁50mm。但当悬挑长度l<4hb时,第一排纵筋可全部伸至悬挑梁端部弯 折,而不需要弯下。当上部纵筋为两排,且l<5hb时,可不将第二排纵筋弯下,伸至悬挑梁外端向下弯折12d。否则,应该将第二排纵筋在3 l/4处为上弯点弯下,末端水平段锚固长度≥10d。弯下钢筋角度统一按45°取值。(3)悬挑梁下部纵筋为架立筋(构造筋),规定不分钢 筋的牌号,伸入支座内长度均取15d。当延伸悬挑梁根部与框架梁梁底齐平时,底部相同直径的纵筋可拉通设置。(4)悬挑梁的上部受力纵筋不 得设置连接接头。(5)图中括号内数值用于考虑竖向地震作用时的取值,此时应由设计人员在图纸中明确注明。项目四 识读柱平法施工图【复习 思考题】平法柱编号由几部分组成?包括哪几种编号?答:柱编号由类型代号和序号组成。平法施工图将钢筋混凝土柱分成五种,分别为框架柱、转 换柱、芯柱、梁上柱和剪力墙上柱,如表4-1所示。表4-1 柱的分类和编号柱类型代号序号备 注框架柱KZ××与框架梁刚性连接构成框 架结构转换柱ZHZ××与框支梁或托柱转换梁刚性连接构成框支结构芯柱XZ××设置在框架柱、转换柱等核心部位的暗柱,不能独立存在梁上柱 LZ××支承在梁上的柱子剪力墙上柱QZ××生根在剪力墙顶部的柱子2.柱子矩形复合箍筋的施工排布原则有哪些?答:观察图4-10可知, 柱复合箍筋的施工排布原则如下:①柱纵筋、复合箍筋排布应遵循“对称均匀”原则。②箍筋转角处必须有纵筋。③抗震设防时,箍筋对纵筋应满足 “隔一拉一”的要求,即每隔一根纵筋应在两个方向有箍筋或拉筋约束。④柱封闭箍筋(外围封闭大箍与内封闭小箍)弯钩位置,应沿柱竖向按顺时 针(或逆时针)方向顺序均匀分散排布。⑤柱复合箍筋应采用截面周边外围封闭大箍加内封闭小箍的组合方式(即大箍套小箍),内部复合箍筋的相 邻两肢形成一个内封闭小箍,当复合箍筋的肢数为单数时,设一个单肢箍(即拉筋)。沿外封闭箍筋的周边,箍筋局部重叠不宜多于两层,不应多于 三层。⑥若在同一组内,复合箍筋各肢位置不能满足对称性要求时,如5×5肢箍和5×4肢箍,钢筋绑扎应沿柱竖向相邻两组箍筋位置交错对称排 布。⑦柱内部复合箍筋采用拉筋时,拉筋需同时钩住纵筋和外封闭箍筋。⑧柱截面水平方向复合小箍筋应紧靠外围封闭箍筋下侧(或上侧)绑扎,竖 向复合小箍筋应紧靠外围封闭箍筋上侧(或下侧)绑扎。3.梁上柱LZ上、下部纵筋的锚固构造要求是什么?答:梁上柱一般为非抗震构件,图中 的梁上柱LZ的上端柱子纵筋锚固应按构造柱处理,不能按框架柱节点处理。其下端插筋锚固构造应按框架节点处理,见图4-18。(1)梁插筋 均采用90°弯锚形式并支承在梁的下部受力筋上。弯折水平段投影长度取15d,梁内竖向段投影长度伸至梁底,且≥20d,同时满足≥0.6 labE的验算要求。(2)梁上起柱,在梁高范围内设置间距不大于500mm,且至少两道柱子箍筋。(3)梁上柱LZ的柱根嵌固部位在梁顶 标高处。(4)梁上起柱时,应在与该梁垂直方向上设置交叉梁,以平衡柱脚在该方向的弯矩。(5)框架梁上起柱,应尽量设计成梁的宽度大于柱 宽度。当梁的宽度小于柱宽度时,梁应设置水平腋把柱底包住。图4-18 梁上柱LZ插筋锚固构造4.剪力墙上柱QZ有几种锚固构造?锚固范 围内的箍筋配置要求是什么?答:剪力墙上起柱QZ一般为非抗震构件,其插筋在剪力墙内的锚固构造有两种,一种是柱向下延伸与墙重叠一层的锚 固方式,第二种是柱纵筋锚固在墙顶的方式,见图4-19。图4-19 剪力墙上柱QZ插筋锚固构造(1)墙上柱QZ在墙顶面标高以下锚固 范围内的柱箍筋按上柱非加密区箍筋要求配置。(2)墙上柱QZ的柱根嵌固部位在墙顶标高处。(3)对第二种墙上柱QZ方式,墙体平面外方向 应设梁,以平衡柱脚在该方向的弯矩;当柱宽大于梁宽时,梁应加设水平腋。5.框架柱KZ柱身上、下层配筋不同时的连接构造有哪几种? 答: 框架柱KZ纵筋上、下层配筋不同时的连接共有四种构造类型:(1)框架柱KZ上层纵筋根数增加时的连接构造图4-22中,上层柱增加的纵筋 向下锚入柱梁节点内,从梁顶面向下锚固长度1.2laE。图4-22 框架柱KZ上层纵筋根数增加时的连接构造(2)框架柱KZ上层纵筋根 数减少时的连接构造图4-23中,下层柱多出的纵筋向上锚入柱梁节点内,从梁底面向上锚固长度1.2laE。图4-23 框架柱KZ上层根 数减少时的连接构造(3)框架柱KZ上层纵筋直径大于下层时的连接构造图4-24中,上层较大直径钢筋要往下穿越非连接区与较小直径纵筋在 下层柱连接区上端连接。图4-24 框架柱KZ上层直径大于下层时的连接构造(4)框架柱KZ上层纵筋直径小于下层时的连接构造见图4-2 0与图4-21。当上层纵筋直径小于下层时,按照正常柱纵筋连接构造施工即可,无需采用特殊构造。6.框架柱KZ变截面位置纵筋有几种连接 构造?答:框架柱KZ柱变截面位置纵向钢筋连接构造,如图4-25所示。图中hb为框架梁的截面高度。图4-25 框架柱KZ变截面位置纵 向钢筋连接构造(1)纵筋在变截面处的梁柱节点核心区内分有非直通构造[图(a)~图(c)]、直通构造[图(b)~图(d)]和弯折直通 [图(d)和图(e)]三种连接构造形式。(2)非直通构造图(a)和图(b):为中柱构造,分两侧和一侧缩进两种情况,当△/hb>1/ 6时,下柱纵筋伸至梁顶向柱内90°弯锚;弯折垂直段的投影长度≥0.5labE,弯折水平段的投影长度为12d。上柱纵筋从梁顶面向下连 接长度取1.2laE(注意此处为连接构造,而不是锚固构造)。图(c):角柱和边柱外侧边向内缩进,△无论是多少数值,下柱纵筋均须伸至 梁顶向柱内90°弯锚;弯折水平段投影长度为△加上laE,再减去柱保护层厚度。上柱外侧边纵筋自梁顶面向下连接长度仍取1.2laE(连 接构造)。(3)直通构造图(b)~图(d)右侧钢筋为直通构造,按框架柱纵筋连接构造处理。(4)弯折直通构造图(d)和图(e):当△ /hb≤1/6时,下柱纵筋在梁高hb范围内稍做弯折直通到上柱纵筋的相应位置。(5)下部非直通纵筋弯钩平面图(f):为上述变截面构造 三面缩进、一面不缩进的水平断面示意图,阴影部分为上柱变小后的柱截面。7.框架柱KZ中柱柱顶纵向钢筋有几种锚固构造?答:框架柱KZ中 柱柱顶纵筋构造分、、、四种做法,见图4-26。图4-26 框架柱KZ中柱柱顶纵向钢筋构造(1)当梁高hb-柱保护层厚度<laE时, 纵筋采用弯向柱内的弯锚构造。(2)当顶层现浇板厚度≥100mm时,还可选用弯向柱外的弯锚构造。和构造的弯折水平段的投影长度均为12 d,垂直段要求伸至柱顶,且垂直段的投影长度≥0.5labE。(3)当梁高hb-柱保护层厚度<laE时,还可选用端头加锚头(锚板)的 锚固方式。要求伸至柱顶混凝土保护层位置,且垂直段的投影长度≥0.5labE。(4)当梁高hb-柱保护层厚度≥laE时,纵筋采用直锚 构造。纵筋伸至柱顶混凝土保护层位置即可。8.什么是“刚性地面”?答:刚性地面通常为现浇混凝土地面,无框架梁的建筑地面其平面内的刚度 比较大,在水平力作用下,平面内变形很小,但会对混凝土柱产生约束。其他硬质地面达到一定厚度时也属于刚性地面,如石材地面、沥青混凝土地 面及有一定基层厚度的地砖地面等。9.框架柱箍筋加密区范围有哪些?答:一般情况下,除工程设计中标注有全高加密箍筋的柱之外,所有框架柱 箍筋均应按图4-30所示加密区范围进行加密。此要求同样适用于非抗震构件LZ与QZ的箍筋设置。(1)柱箍筋加密区范围为:柱端取本层柱 净高的Hn/6、柱截面较大边长hc(或圆柱直径d)、500mm三者的最大值,即max(Hn/6,hc,500)。这三者又可简称为“ 三控值”。(2)首层柱下端嵌固部位,应在≥Hn/3(柱净高的三分之一)范围内进行箍筋加密。(3)当有刚性地面时,除柱端箍筋加密区外 还应在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的高度范围内加密箍筋。当边柱遇室内、外均为刚性地面时,加密范围取各自上下的500mm。当边柱仅一侧 有刚性地面时,也应按此要求设置加密区。(4)梁柱节点区域在梁高范围内应进行箍筋加密。(5)当柱纵筋采用搭接连接时,应在柱纵筋搭接长 度范围内均按≤5d(d为搭接钢筋较小直径)且≤100mm的间距加密箍筋,详见项目一图1-12。一般按设计标注的箍筋加密区间距施工即 可。(6)上述规定的加密区箍筋重叠时,应该合并设置,而不能重复设置。项目五 识读板平法施工图【复习思考题】1.现浇混凝土有梁楼盖板 的编号有哪些?答:现浇混凝土有梁楼盖板块编号见表5-1。 表5-1 板块编号板类型代 号序 号楼面板LB××屋面板WB××悬挑板 XB××2.现行混凝土规范对单、双向板的划分是如何规定的?答:现行混凝土规范中对单、双向板进行了划分,并规定混凝土板应按下列原则进 行计算:(1)两对边支承的板应按单向板计算;(2)四边支承的板应按下列规定计算:①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L/B≤2.0时,应按双向板 计算;②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2.0<L/B<3.0时,宜按双向板计算;③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L/B≥3.0时,宜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 单向板计算,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分布钢筋。3.现浇有梁楼盖板内的钢筋分几类?简述其作用。答:根据板的受力特点不同所配置的钢筋也不同, 主要有板底受力钢筋、支座负(弯矩)钢筋、构造钢筋、分布钢筋、抗温度、收缩应力构造钢筋等。(1)板底受力钢筋单向板下部的短向钢筋和双 向板下部的两向钢筋,是正弯矩受力区,配置在板底位置,承受板面荷载。(2)支座板面负钢筋各类板中间支座,以及按嵌固设计的端支座,应在 板顶面配置支座负弯矩钢筋。(3)支座板面构造钢筋按简支计算的端支座、单向板长方向支座,一般在结构计算时不考虑支座约束,但往往由于边 界约束会产生一定的负弯矩,因此应配置支座板面构造钢筋。(4)板底和板面分布钢筋单向板长向板底筋、与支座负筋或构造钢(负)筋垂直的板 面钢筋,均为分布钢筋。(5)抗温度、收缩应力构造钢筋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应在板上表面双向配置防裂构造钢筋,即抗温度、 收缩应力构造钢筋。当板面受力钢筋通长配置时,可兼做抗温度、收缩应力构造钢筋。4.板纵向钢筋的连接方式有哪几种?答:板纵向钢筋的连接 方式按绑扎搭接、机械连接和焊接,三取一。5.板块集中标注的内容有哪几项?板支座原位标注有哪几项内容?答:板块集中标注的内容有板块编 号、板厚、上下贯通纵筋,以及当板面标高不同时的标高高差共四项。其中,前三项为必注项,第四项为选注项。板支座原位标注的内容为板支座上 部非贯通纵筋和悬挑板上部受力钢筋。对于普通楼面板,原位标注内容就是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简称支座钢筋。对于悬挑板,原位标注内容就是上 部受力钢筋。6.有梁楼盖板在中间支座处,下部钢筋伸入支座内的长度规定是多少?答:有梁楼盖板在中间支座处,下部钢筋伸入支座内的长度是 :板在支座内的直锚长度为伸入支座≥5d,且至少到梁中线7.普通楼屋面板在端支座为各类梁时的锚固构造有哪些?答:普通楼屋面板在端支座 为各类梁时的锚固构造,见图5-17。图5-17 板在端部支座的锚固构造(一)(1)上部纵筋在端支座应伸至支座外侧纵筋内侧后弯折1 5d,当普通楼屋面板LB图(a)平直段长度≥la、梁板式转换层的楼面板图(b)平直段长度≥laE时可不弯折。(2)图中“设计按铰接 时”、“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二种情况由设计指定。(3)下部纵筋直锚长度为伸入支座5d,且至少到梁中线;梁板式转换层的板下部贯 通纵筋在支座的直锚长度为laE。8.悬挑板XB无支撑板端封边构造有哪几种构造类型?答:当悬挑板XB板厚≥150时,无支撑的悬挑板端 部封边构造有两种做法,见图5-20。图5-20(a)构造做法为在板端另外加设U形钢筋,其牌号、直径和间距等应由设计标注,其中水平段 长度应≥15d,且≥200。图5-20(b)构造做法为将上、下部钢筋在端部弯折,垂直段长度:板厚-2个板保护层厚度。(a)封边构造 (一) (b)封边构造(二)图5-20 无支撑板端部封边构造(当板厚≥150时)项目六 识读剪力墙平法施工图【复习思考题】1 .平法将剪力墙分为哪三种构件?答:为了表达清楚和识图简便,平法将剪力墙分成“剪力墙柱、剪力墙身和剪力墙梁”三类构件,该三类构件分别 简称为“墙柱、墙身和墙梁”,并以此分类进行相应的编号。2.剪力墙构件有“一墙、二柱、三梁”的说法,含义是什么?答:剪力墙构件“一墙 、二柱、三梁”的说法的含义是:剪力墙包含一种墙身,两种墙柱(端柱和暗柱),三种墙梁(连梁、暗梁和边框梁)。3.约束边缘构件包括哪四 种标准类型?构造边缘构件包括哪四种标准类型?答:约束边缘构件包括约束边缘暗柱、约束边缘端柱、约束边缘翼墙柱和约束边缘转角墙柱四种标 准类型。构造边缘构件包括构造边缘暗柱、构造边缘端柱、构造边缘翼墙柱和构造边缘转角墙柱四种标准类型。4.如何理解端柱、暗柱、暗梁、连 梁和边框梁? 答:剪力墙墙柱可分为端柱和暗柱两大类。编号由墙柱类型代号和序号组成,编号时,墙柱的截面尺寸与配筋均相同,仅截面与轴线 的关系不同时,可将其编为同一墙柱号。墙柱类型,根据截面厚度是否与墙体同厚可将它们分为两大类:端柱和扶壁柱(比墙体厚)归为一类;其他 的各类形状的墙柱(与墙体同厚)归为另一类,统称暗柱,即前面提到的剪力墙柱分为端柱和暗柱两大类。暗梁、边框梁用于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 “带边框的剪力墙”。两者的区别在于截面宽度是否与墙同宽。暗梁和边框梁均设置在楼面和屋面位置并与墙身现浇在一起。5.剪力墙内钢筋的详 细分类是什么? 答:剪力墙内钢筋分类,由墙身钢筋、墙柱钢筋和墙梁钢筋三部分组成。墙身内的钢筋有水平受力筋、竖向分布筋和拉筋三种;墙 柱的钢筋与普通柱类似,有纵筋和箍筋两种;墙梁内的钢筋与普通梁类似,有上、下部纵筋、箍筋、腰筋及拉筋。6.剪力墙平法施工图主要有哪两 种注写方式? 答:剪力墙平法施工图系在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列表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二种注写方式不同,但表达的内容完全相同 。7.剪力墙柱表、墙身表和墙梁表分别包含哪些内容? 答:剪力墙柱表中表达的内容有:(1)注写墙柱编号。(2)注写各段墙柱的起止标高 。(3)注写各段墙柱的纵向钢筋和箍筋。剪力墙身表中表达的内容:(1)注写墙身编号。(2)注写各段墙身起止标高。(3)注写墙身厚度。 (4)注写水平受力钢筋、竖向分布钢筋和拉筋的具体数值。剪力墙梁表中表达的内容:(1)注写墙梁编号。(2)注写墙梁所在楼层号。(3) 注写墙梁顶相对标高高差。(4)注写墙梁截面b×h。(5)注写墙梁上部纵筋、下部纵筋和箍筋。8.矩形洞口原位注写为:JD2 600× 400 +3.000 3C18/3C14表示的含义是什么? 答:表示2号矩形洞口,洞宽600mm,洞高400mm,洞口中心高于本 结构层楼面3000mm,洞宽方向补强钢筋为3C18,洞高方向补强钢筋为3C14。9.圆形洞口原位注写为:YD1 D=200 2层 :-0.800 3层:-0.700 其他层:-0.5002C16 A10@100(2)表示的含义是什么?答:表示1号圆形洞口,直 径200mm;二层洞口中心低于本结构层楼面800mm,三层洞口中心低于本结构层楼面700mm,其他层洞口中心低于本结构层楼面500 mm;洞口上设补强暗梁纵筋为2C16,箍筋为为C10@100,双肢箍。项目七 识读板式楼梯平法施工图【复习思考题】1.板式楼梯和梁 板式楼梯各由哪些构件组成?两者有何不同之处?答:以一个完整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间所包含的构件为例:板式楼梯主要有踏步段TB、楼梯梁 TL和平台板PTB等共同组成。其中楼梯梁TL,简称梯梁,又称平台梁,主要包括层间梯梁、楼层梯梁二类,二者设计不同时需编为不同的编号 。梁板式楼梯主要有踏步段TB、楼梯梁TL和平台板PTB等共同组成。其中楼梯梁TL,简称梯梁,又称平台梁,主要包括层间梯梁、楼层梯梁 及梯段板两侧的斜梁,三者设计不同时需编为不同的编号以示区别。板式楼梯与梁板式楼梯主要区别,就在于梯段板的支承方式不同,板式楼梯梯段 板以上、下部的梯梁为支承,梁板式楼梯梯段板以两侧斜向梯梁为支承。2.什么是板式楼梯的梯板厚度?答: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的梯段板在 结构计算时,简化为斜向搁置的简支单向板,计算轴线是倾斜的,所以斜板最小的正截面高度(锯齿形踏步凹角处垂直于计算轴线的最小厚度),称 为梯段板厚。3.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平法施工图有哪三种表达方式?答: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平法施工图有平面注写、剖面注写和列表注写三种表 达方式,设计者可根据工程具体情况任选一种。4.板式楼梯的平面注写方式包括哪几部分内容? 答:平面注写方式采用在楼梯平面布置图上注写 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楼梯施工图。平面注写的内容包括集中标注和外围标注两部分。(1)集中标注的内容集中标注的内容有五项 ,具体规定如下:①梯板类型代号与序号②梯板厚度③踏步段总高度和踏步级数④梯板支座上部纵筋、下部纵筋⑤梯板分布筋5.楼梯的剖面注写方式包括哪些内容?答:剖面注写方式需在楼梯平法施工图中绘制楼梯平面布置图和楼梯剖面图,注写方式分平面注写和剖面注写两部分。(1)楼梯平面布置图注写内容楼梯平面布置图注写内容包括楼梯间的平面尺寸、楼层结构标高、层间平台结构标高、楼梯上下方向、梯板的平面几何尺寸、梯板类型及编号、平台板配筋、梯梁及梯柱配筋等。(2)楼梯剖面图注写内容楼梯剖面图注写内容包括梯板集中标注、梯梁及梯柱编号、梯板水平及竖向尺寸、楼层结构标高、层间平台结构标高等。6.楼梯的列表注写方式包括哪些内容?答:楼梯的列表注写方式是用列表方式注写梯板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楼梯施工图,需要与楼梯平面布置图和楼梯剖面图配合使用,共同表达。列表注写方式的具体要求同剖面注写方式,仅将剖面注写方式中梯板配筋注写项改为列表注写项即可。7.AT型楼梯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答:AT型楼梯的适用条件:两梯梁之间的一跑矩形梯板全部由踏步段构成,即踏步段两端均以梯梁为支座。凡是满足该条件的楼梯段均归为AT型,如双跑楼梯、双分(双合)楼梯、交叉楼梯和剪刀楼梯等。项目八 基础平法施工图识读【复习思考题】1.独立基础有几种类型?代号是什么?答:平法根据外形不同将独立基础分成了普通独立基础和杯口独立基础两类,每一类又细分为阶形和坡形。其对应编号见表8-1。表8-1 独立基础平法编号基础类型基础底板截面形式代号序号说明普通独立基础阶形DJJ××下标J表示阶形,下标P表示坡形;单阶截面即为平板独立基础;坡形截面基础底板可为四坡、三坡、双坡及单坡坡形DJP××杯口独立基础阶形BJJ××坡形BJP××2.单柱独立基础的底板配筋如何表达?答:单柱普通独立基础和杯口独立基础底板双向配筋注写内容和方式相同,规定如下:以“B”打头代表各种独立基础底板的底部配筋;x向配筋以“X”打头注写;y向配筋以“Y”打头注写;当两向配筋均相同时,则以“X&Y”打头注写。3.条形基础包含几种类型?表8-3中,条形基础梁及底板编号有几种?答:条形基础整体上可分为两类:(1)梁板式条形基础。该类型条形基础适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和钢结构等。平法施工图将梁板式条形基础分解为基础梁和条形基础底板分别进行表达。(2)板式条形基础。该类型条形基础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和砌体结构。平法施工图仅表达条形基础底板。条形基础编号分为基础梁和条形基础底板分别编号,见表8-3。表8-3 条形基础梁和及底板编号基础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有无外伸基础梁JL××(××)端部无外伸(××A)一端有外伸(××B)两端有外伸条形基础底板坡形TJBP××阶形TJBJ××4.掌握独立基础标准构造图8-8~图8-10。项目一 平法概述混凝土结构平法施工图识读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