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统计基础与应用(第2版)项目实战答案
2022-10-26 | 阅:  转:  |  分享 
  
项目1 认识统计一、项目实战(略)二、填空题1、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2、总体单位、总体3、品质、数量4、离散型、连续型5、
①时间②空间③指标名称④计量单位⑤计算方法⑥指标数值6、不变标志、可变标志7、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三、单项选择题
1、B 2、C 3、C 4、D 5、B 6、A四、多项选择题1、ABC 2、AB 3、CD 4、BC 5、A
C 6、CD五、判断题1、× 2、× 3、× 4、× 5、× 6、× 7、× 8、√复习思考(略)项目2 统计资料
的收集一、项目实战(略)二、填空题1、面谈访问、电话访问、网络访问2、是指其数目在全部单位数中占很小的比重,但其调查的标志值在总体
的标志总量中却占绝大比重。3、统计报表、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普查4、一次性、连续性5、一览表、单一表6、基层报表、综合报
表三、单项选择题1、A2、C 3、C 4、D 5、B 6、C 7、B 8、C 9、C 10、
C11、A 12、B 13、D 14、D 15、B四、多项选择题1、AD 2、BC 3、ABCD
4、BD 5、BD 6、AD 7、ABC 8、BCD9、ABC五、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复习思考题(略)项目3 统计资料的整理与显示项目实战(略)二、填空题
1. 审核、分组、汇总,总体特征2.品质分组、数量分组3.单项式数列,组数4.组限、组中值5.1000、9506.单一表、一览表7
.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指标数值;主词、宾词三、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四、单选题 1、B 2、B 3、B 4、C 5、B 6、B 7、C 8、D 9、A 10、A五
、多项选择题1、ABE 2、AC 3、BCDE 4、AD 5、BDE 6、BC 7、ACDE六、计算题 1.(1)按性别、
文化程度和技术等级分别编制单项式变量分布数列。职工按性别分组表 职工按技术等级分组表性别频数频率(
%)男735.0女1365.0合计20100.0技术等级频数频率(%)2525.03315.04315.05420.0615.07
420.0合计20100.0 职工按文化程度分组表性别频数频率(%)初中525.0高中1050.0大学525.0合计20100.
0(2)按年龄分组编制等距数列,并绘制统计图。职工按年龄分组等距数列 年龄频数频率(%)20—30735.030—40840.04
0—50420.050以上15.0合计20100.0(3)运用Excel软件的数据分析功能进行分组操作。(略)(4)设计以年龄为主
词,以性别和文化程度为宾词的复合分组表。职工分组表文化程度和性别年龄初中高中大学总计男女合计男女合计男女合计20-30112351
1730-4012312322840-501111112450以上111总计2353710235202.(1)大学生生活消费支出分
组表生活消费支出人数(人)比重(%)1000以下612.01000-12002040.01200-14001734.01400-1
600612.01600以上12.0合 计50100.0(2)参考:被调查的大学生生活消费支出主要集中在1000—1200元之间
的水平,占40.0%的较大比重。其次是在1200—1400元的消费水平,占34.0%的比重。1400元以上和1000元以下的人数所
占比重都较低。总体来看,大学生生活消费水平呈现右偏“钟形”分布特点。复习思考(略)项目4 统计指标分析项目实战(略)二、填空题1
.总规模、总水平。总体单位总量、总体标志总量;时期指标、时点指标;实物量指标、价值量指标、劳动量指标。2.有名数、无名数。无名数,
系数、倍数、成数、百分数、千分数。强度相对指标。3.结构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和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4.97.9%。5.正指标,
逆指标。6.部分、总体,比重。7.集中趋势。8.算术平均指标、调和平均指标、几何平均指标、中位数和众数。9.总比率、总速度。10.
全距、平均差、标准差和离散系数。三、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四、单选题 1、
A 2、D 3、C 4、D 5、D 6、A 7、D 8、A 9、C 10、C 11、A 12、D 13、B
14、B 15、B 16、D五、多选题1、BCE 2、BCDE 3、BCE 4、BDE 5、CD 6、BC
E 7、AC 8、ACE 9、ABCDE 10、BDE 11、DE 12、ACDE 13、CDE 14、
CE六、计算题1、(1)计算表中空格的指标数值:工厂名称上年实现利润(万元)本年利润(万元)本年实际比上年(%)本年计划完成程度(
%)实际计划各厂计划比重(%)(甲)(1)(2)(3)(4)(5)(6)甲厂14015416026.76+1096.25乙厂200
21621035.12+8102.86丙厂24022822838.13-5100.00合计580598598100.0+3100.
00(2)1)、2)、3)为总量指标;4)为结构相对指标;5)为动态相对指标;6)为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3)该公司本年实际实现
总利润为598万元,较上年实际总利润增加了18万,比上年增长3%,基本完成年初计划目标。具体来说,甲厂实现利润154万元,较上年增
长10%,但相对于年初计划实现不到总利润的30%份额,仍只完成计划利润的96.25%,未完成计划目标;乙厂实现利润216万元,较上
年增长8%,相对于年初计划实现总利润的35.12%份额,已超额2.86%完成计划利润;丙厂实现三个分厂中最高利润水平228万元,较
上年减少了5%,而且相对于年初计划实现总利润的38.13%份额,仅恰好完成计划目标。反映出该公司本年对三个分厂的利润结构正在进行积
极调整。2.(1)甲商品的平均价格; (2)甲商品价格的众数、中位数; (3)总体来看,甲商品的销售均价为142.3元,高于以销
量最大为标准确定的均价为136.5元。为了消除销量较少对应的较高或较低的销售价格对均价的影响,确定均价为139.3元,略低于总均价
。因资料中甲商品的销售价格波动幅度较大,销售量差异较大,为了能充分反映价格水平的实际情况,故可采用中位数计算方法求得的均价139.
3元。3.(1)甲组:平均日产量=7,全距=4,平均差=1.25, 标准差=1.18,平均差系数=17.86%,标准差系
数=16.80%乙组:平均日产量=5,全距=3,平均差=1.00, 标准差=1.22,平均差系数=20.00%,标准差系
数=24.49%(2)甲组平均日产量高于乙组,虽然甲组全距大于乙组全距,平均差高于乙组,但消除平均日产量水平的差异后,甲组平均差系
数与标准差系数均低于乙组,故甲组日产量比较均衡稳定。4.(1)比较甲乙两单位哪个单位工资水平高;甲单位:平均工资=2529.0元,
乙单位:平均工资=2580.0元乙单位工资水平高。(2)甲单位:标准差=428.23元,标准差系数=16.93%乙单位:标准差=4
64.87元,标准差系数=18.02%甲单位平均工资更具有代表性。复习思考(略)项目5 时间数列分析一、实战题1.因为===10
0.94%增长速度0.94%,即三年人口增长控制在0.94%。2.===102.18%即粮食产量平均每年应增长2.18%。3.=1
03%2016年粮食总产量===3805.6=4158.48(万斤)2016年人均粮食产量==409.70(公斤/人)即:平均每人
粮食产量可达到409.70公斤。二、填空题1.环比发展速度2.绝对数、相对数、平均数3.总量指标、时期上的情况、时点上的情况4.相
对数、平均数、发展变化情况、发展变化情况5.(1)(2)、(1)、(2)、相对数、平均数6.时期、时点、最初、中间、最末7.增长量
、增长速度、发展速度8.前一期水平、固定期水平、逐期增长量相加之和等于相应年份的累计增长量9.定基、环比、环比发展速度相乘之积等于
相应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10.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变动、不规则变动三、单项选择题1.A 2.C 3.D 4.C 5
.A 6.B 7.C 8.B 9.A 10.D四、多项选择题1.ABCD 2.BD 3.CE
4.BCD五、判断题1、对 2、错 3、对 4、对 5、对 6、对 7、对 8、错六、计算
题1.=(300+270+400+350)/4=330(万元)2.=(1100+1200+1320)/3=1210(人)3.==1
01.2%4.==336.97(元/人)5.—1=7.44%6.年份200820092010201120122013社会商品零售总
额(亿元)430549505820744081018255逐期增长量——6458701620661154累计增长量——645151
5313537963950环比发展速度——114.98%117.58%127.84%108.88%101.9%定基发展速度——11
4.98%135.19%172.82%188.18%191.75%环比增长速度——14.98%17.58%27.84%8.88%1
.9%定基增长速度——14.98%35.19%72.82%88.18%91.75%年平均发展速度=,年平均增长速度=—1,年平均增
长量=3950/5=790平均发展水平=(4305+4950+5820+7440+8101+8255)/6=6478.57、年份总
产值(万元)环比动态指标增长量(万元)发展速度(%)增长速度(%)2009200——————2010220201101020112
4222110102012263.7821.7810992013295.433631.6536112128、①(万元) ②时点资
料的间隔相等,则 (万元) ③用加权平均公式计算: (万元)复习思考题(略)项目6 统计指数分析一、填空题:1.数量指标指数
2.质量指标指数 3.综合指数;平均数指数 4.基期的质量指标;报告期的数量指标 5.加权算术平均数;加权调和平均数6.指数化因素
;同度量因素 7.基期质量指标;报告期数量指标8.-13.6% 9.固定构成指数;结构影响指数10.5.66%二、单项选择题
:1.C 2.C3.B4.D 5.B 6.C 7.A 8.D 9.C10.B 11.B 12.
D13.C 14.C 15.B 16.A 17.D 18.D 三、多项选择题:1.ABCD 2.AB
CE 3.CD 4.ABD 5.AB 6.CD 7.AB 8.ABC 9.ABD
10.AD 11.CD四、判断题:1.× 2.√3.√ 4.× 5.√ 6.×7.√ 8.×9.×10.× 五、
计算题:1. (1)三种产品为108.97%,报告期较基期增加了21700元。(2) 三种产品产量总指数为103.64%,由于产量
变动引起的该企业总产值的增加了8800元.(3)三种产品价格总指数为105.14%,价格变动引起的该企业总产值的增加了12900元
.2. (1)三种商品销售额总指数为109%,报告期较基期增加了230元。(2)三种商品销售量总指数为80%,由于销售量变动引起该
企业销售额减少了500元。(3)三种商品价格总指数为137%,由于价格变动引起居民购买商品支出额增加了730元。3. (1)产量总
指数为106%,由于产量变动而增加的生产费用为12.5万元。(2)单位成本总指数为97%,由于成本降低而减少的生产费用为7.2万元
。(3)生产费用指数为103%,报告期较基期增加了5.3万元。 4. (1) 这三种水果的价格总指数为96.09%,由于价格变动导
致消费者减少的支出金额为5.29万元。(2) 这三种水果的销售额总指数为99.5%,由于销售量变动引起的经销商收入增加了4.64万
元.5. (1)物价总指数为104%,由于物价变动消费者增加的支出金额为3960元。(2)商品销售额总指数为125%,由于销售量的
变动消费者增加的支出金额为16210元。6. (1)产品产量总指数为102.25%,由于产量增长而增加的生产费用为2.25万元。(
2)单位产品成本总指数为118%,由于单位产品成本的增加,引起生产费用增长了18.25万元。7. 全厂劳动生产率基期为0.954吨
/人,报告期为1.098吨/人,劳动生产率指数为115%。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5%,人均产量提高了1.098-0.954=0.1
44吨。其中,由于工人结构变动引起劳动生产率提高1%,导致人均产量提高了0.005吨;,即使剔除工人结构变动的影响,劳动效率提高1
4%,导致总体的人均产量增加0.139吨。8. (1)该厂全部工人的总产量指数为157%(2)全部工人平均产量变动总指数为98%,
(3)由于各组产量水平变动,使得工人平均产量提高了7%,从而导致人均产量增加了4.7件。 (4)由于各组工人结构发生变动,使得工人
平均产量下降了9%,从而导致人均产量减少6件。 (5)总产量增长了57%,增加了19960件。其中,由于工人人数增加,使产量增加2
1000件;由于工人人数结构变动,引起产量减少4800件;由于工人人均产量提高,导致产量增加3760件。项目7 抽样推断一、实战
题(略)二、单项选择题1.A 2.D 3.B 4.C 5.D三、填空题1.重复抽样 不重复抽样2.扩大四
倍 缩小四分之一倍3.方法不同 控制4.总体标准差 抽样极限误差 抽样方法及抽样的组织形式 抽样推断的可靠程度5.点估
计 区间估计6.简单随机抽样 类型抽样 等距抽样 整群抽样 多阶段抽样四、判断题1.× 2.× 3.×
4.× 5.× 6.√ 7.√五、计算题1.解:样本平均数:抽样平均误差:2.解:已知,计算即因此
不能认为这批产品的废品率不超过5%。3.解:①合格品数量的区间估计 已知 计算 即即 ②概率保证程度的估计 若查表4.解:该
市居民家庭月食品消费的抽样误差:(元) 252.4±1.96×1.81=252.4±3.55(元)即 以95%的可靠程度估计,该
市居民家庭月食品消费在248.85~255.95元。5.解:(米) 1.66±3×0.001=1.66±0.003(米)即 当概
率保证为99.73%时,该市在校中学生平均身高在1.657~1.663米之间。6.解:重复条件下为36人。不重复条件下为35人。7
.解:(只)即 采用不重复抽样需要抽取16只灯泡进行检查。复习思考(略)项目8 相关与回归分析一、实战题(略)二、填空题 1、
估计标准误差 2、正 3、现象之间关系密切程度与方向 4、相关分析,回归方程 5、回归系数,回归常数,最小二乘法 6、函数关系,
1 7、249.4 8、线性,高 9、正、负 10、正三、单项选择题 1、B 2、D 3、B 4、B 5、D
6、A 7、D 8、B 9、A 10、A 11、D 12、C四、多项选择题 1.AB 2.ADEHI 3.A
CE 4.BCD 5.BC 6.ABCDEFG 7.AD 8.ABCD五、判断题 1、× 2、× 3 、×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六、计算题 1、①
0.967 2、①相关系数为-0.9636,高度负相关 ②回归直线方程为:=76.2366—1.3947x b=—1.3947,即
产量每增加1万个时,单位成本平均将下降1.3947元。 ③当产量上升为6.5万个时,单位成本为: =76.2366—1.39476
.5=67.1711(元) ④估计标准误差为0.5057。复习思考题(略)项目9 统计预测一、单项选择题1、B 2、A 3、A
4、C 5、A 6、B7、B8、D 二、多项选择题1、 ACD 2、ACD 三、计算题1. 部门各种销售量估计销
售量(万件)概率期望值(销售量×概率)销售部门负责人最高销售量800.324最可能销售量700.535最低销售量600.212总期
望值171计划、财务部门负责人最高销售量750.215最可能销售量640.638.4最低销售量550.211总期望值164.4生产
部门负责人最高销售量850.18.5最可能销售量700.749最低销售量600.212总期望值169.5绝对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
2.(1)计算相关系数R=0.848,说明显著相关;也可用散点图观其相关关系;(2) a=8.304 b=0.00107;(3) 下周的销售额的点预测:8.304+0.00107×6700=15.473(万元)3.三年简单移动平均法2014年的商品销售额:(1120+1210+1330)/3 =1220(万元);三年加权移动平均法2014年的商品销售额:(1120+12102+13303)/6 =1255(万元);一次指数平滑法2014年的商品销售额:=13300.9+1199.878(1-0.9)=1316.988(万元)月份销售额(万元) 一次指数平滑平均数(a=0.9)2003330 3302004420 3302005500 4112006580 491.12007690 571.112008800 678.1112009910 787.811120101020 897.781120111120 1007.77820121210 1108.77820131330 1199.87820141316.988 复习思考题(略)
献花(0)
+1
(本文系籽油荃面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