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经济法实务》
适用专业:经济学、会计学、投资学、金融学、贸易学
适用阶段:高职
一、前言
(一)课程性质
《经济法实务》是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的一门公共必修课。主要介绍经济法律如公司企业法律制度、合同法律制度、市场规制法律制度、工业产权法律制度、金融法律制度、劳动法律制度等的相关内容。
(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基于高职教育的层次与特点,充分考虑满足学习相关后续专业课程的需要,以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经济主体和经济行为为对象,全面深入研究这些主体和行为的法律规范,对我国经济法律体系及其因此而形成的经济法律制度进行理论诠释和实践引导。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不仅对我国经济法律制度有一个较为全面深入的认识,使其在今后经济管理或其他相关工作中知法守法,而且能够较为独立地从事经济法规方面的实际操作和运用,成为熟悉经济、通晓法律、善于经营的“知行合一、德法兼修”经济管理类人才。
(一)课程思政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让学生掌握法律法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预防经营风险;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和热点问题,培养“经世济民,诚信服务”的职业素养;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积极的心态,遵纪守法的法律意识,对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起到正向引领作用。
(二)知识目标
1.了解学习经济法的意义;
2.掌握经济法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
(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依据
《经济法实务》课程按照经济管理或其他相关工作中的需要,同时考虑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需要、高职教育的特点及经济师考试要求选取教学内容。
(二)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课程教学项目划分及课时分配如下表所示:
学习内容及课时分配 教学项目 学习任务 知识要求 技能要求 素质与思政要求 教学时数 经济法
基础理论 掌握法与经济法的概念 1.了解学习经济法的意义
2.理解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3.掌握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4.了解经济法律责任1.区分经济法律关系主体、客体、内容
2.区分经济责任的主体以及承担责任的形式
3.区分经济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终止4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经济法律关系 学习经济法的意义 公司企业法律制度 个人独资企业 1.掌握个人独资企业与合伙企业的概念
2.了解合伙企业事务的执行
3.掌握合伙企业设立条件合伙人的入伙与退伙
4.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条件和组织机构;
5.一人有限责任公司1.掌握合伙人的入伙与退伙
2.掌握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公司的区别与组织机构
3.明确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条件 6 合伙企业 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 合同法 合同与合同法 1.了解合同的概念以及合同的变更、转让和终止
2.掌握合同的订立的条件
3.掌握合同的生效、无效和可撤销
4.掌握合同的担保的种类
5.掌握双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6.掌握违约责任的规则原则、违约责任的免除 1.掌握合同订立条件
2.能区分合同生效、无效与可持续
3.能具体适用担保的种类
4.辨别抗辩权的不同情形
5.能具体适用不同的违约责任
6.明确如何签订合同 8 合同的订立 合同的担保 合同的变更、转让和终止 合同的效力 合同的履行与违约责任 市场规制法律制度 消费者权益 1.掌握消费者的权利
2.了解经营者的义务
3.掌握消费争议解决的途径
4.掌握产品质量损害赔偿责任及诉讼时效
5.熟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表现形式
6.熟悉行政性垄断的类型及表现形式1.明确消费者的权利
2.能选择解决消费争议的途径
3.区别产品质量的赔偿责任与诉讼时效
4.能判断不正当竞争的形式 6 产品质量 反不正当竞争 反垄断 工业产权法律制度 商标 1.理解工业产权的定义与特征
2.掌握专利权的主体和客体
3.熟悉专利侵权的类型
4.熟悉商标权人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商标侵权的法律形式
5.掌握驰名商标的特点和法律认定1.能区分专利权的主体与客体
2.明确商标权人的权利与义务
3.区别商标侵权的形式
4.明确专利、商标纠纷的法律适用 4 专利 金融法律制度 人民银行 1.了解中国人民银行的法律地位与职责
2.了解商业银行的设立条件
3.掌握保险法的基本原则、人身保险的特殊条款、代位权制度
4.熟悉保险业务关系人的义务
5.掌握票据的法律特征、票据行为、票据权利取得条件
6.熟悉票据本票、汇票与支票制度
7.了解证券机构规则1.明确人民银行的职责
2.明确人身保险的特殊条款的适用
3.明确代位权的适用
4.区分本票、汇票、支票8 商业银行 保险 票据 证券 劳动法律制度 劳动关系 1.熟悉事实劳动关系的认定
2.理解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和协商条款
3.掌握劳动合同的效力和终止条件以及劳动合同解除的条件
4.了解社会保险的法律特征
5.掌握解决劳动争议的基本途径。1.明确如何签订劳动合同
2.能运用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解决劳动纠纷
3.明确劳动合同解除的适用条件 8 劳动合同 社会保险 劳动争议 经济仲裁与诉讼法律制度 经济仲裁 1.掌握经济仲裁的范围
2.了解仲裁协会、仲裁委员会、仲裁庭的基本组成
3.了解经济诉讼的概念
4.了解审判管辖的有关规定
5.掌握原告与被告资格的认定
6.掌握仲裁裁决的撤销与不予执行的区别1.区原告、被告
2.明确审判管辖的适用
3.明确仲裁、诉讼的适用
4.明确仲裁事项 4 经济审判 共 计 48
四、实施建议
(一)教材选用建议
教师应依据本课程标准、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参考经济师考试大纲,以企业顾问、企业管理者、决策者等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为中心,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材在内容上应既实用又开放,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形式上应适合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文字表述要深入浅出,内容展现应图文并茂。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本课程的学习考评分为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
1.过程性考核说明
过程性考核标准
序号 考核项目 考核内容 成绩比例%) 1 学习态度 考勤、课堂纪律 20 2 协作能力 小组活动活跃程度及贡献 10 3 学习质量 课堂提问、实训(详见表二)等 70 合 计 100
表二 过程性考核项目表
序号 考核项目 考核内容及要求 成绩比例(%) 1 经济法
基础理论 能绘制生产可能性曲线,运用生产可能性曲线分析现实问题;计算机会成本,运用机会成本解释和分析现实问题;解释并绘制市场经济运行模型经济法概述;经济法律关系;
难点:经济法律关系;诉讼时效。 8 2 公司企业法律制度 个人独资企业的概念、合伙企业设立条件;合伙企业事务的执行;合伙人的入伙与退伙;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条件和组织机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 15 3 合同法 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合同的担保;违约责任; 15 4 市场规制法律制度 消费者的权利以及消费争议的解决途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表现形式。
难点:产品质量损害赔偿责任及诉讼时效 14 5 工业产权法律制度 专利权的主体和客体;商标权人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商标侵权的法律形式
难点:掌握驰名商标的特点和法律认定。 12 6 金融法律制度 中国人民银行的法律地位与职责;保险法的基本原则;人身保险的特殊条款、代位权制度,熟悉保险业务关系人的义务。 15 7 劳动法律制度 事实劳动关系的认定;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劳动合同的效力和终止条件,劳动合同解除的条件。解决劳动争议的基本途径。 15 8 经济仲裁与诉讼法律制度 明确经济仲裁的范围;认定原告与被告的资格 6 合 计 100 2.期末理论考核方式说明
期末考核采用卷面考试,具体分值分布标准见表三。
表三 期末理论考核分值分布标准
序号 考核内容 成绩比例(%) 1 经济法基础理论 8 2 公司企业法律制度 15 3 合同法 15 4 市场规制法律制度 14 5 工业产权法律制度 12 6 金融法律制度 15 7 劳动法律制度 15 8 经济仲裁与诉讼法律制度 6 合 计 100 3.课程成绩形成
本课程成绩形成包括过程性考核成绩和期末理论考核成绩。具体分配比例见表四。
表四 课程成绩形成标准及比例
序号 考核项目 考核内容 成绩比例%) 1 学习过程考核 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质量及协作能力进行评分,详见表一及表二 50 2 期末理论考核 综合测试学生对本门课程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详见表三 50 合 计 100 五、其他说明
本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是《经济法实务》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和学时数量,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经济法实务》配套教学资料 王琳雯 李良雄 主编 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