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危险化学品单位氟化工行业专用检查表
2022-10-31 | 阅:  转:  |  分享 
  
氟化工行业专用检查表序号排查内容排查依据排查方式(一)氟化工通用重点检查项1新开发氟化工艺(包括氟化合物裂解、聚合等)必须在小试、中 试、工
业化试验的基础上逐步放大到工业化生产; 国内首次使用 的生产工艺,必须经过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安全可靠性 论证。《危险化学品
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 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 41 号)第九条查现场、设计资料、 转让技术合同或安全 可靠性论证资料2
1.涉及氟化的建设项目必须由具有综合甲级资质或者化工石化专 业甲级设计资质的化工石化设计单位设计;2.生产区的现场布局与总图应一致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 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 41 号)第九条查设计资料、现场、 变更审批单等资料3应按
照 GB/T 37243、GB 36894 等标准规范确定企业外部安全防 护距离,生产装置、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符合国家标准要
求。《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护 距离》(GB/T 37243-2019 )、《危险化学品安 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
施方案》查评估报告/QRA 定量 分析报告41.涉及氟化的精细化工生产装置必须进行生产工艺全流程的反应 安全风险评估,同时按照加强
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指 导意见,对相关原料、中间产品、产品及副产物进行热稳定性测 试和蒸馏、干燥、储存等单元操作的风险评估
。2.已开展反应安全风险评估的企业要根据反应危险度等级和评估 建议设置相应的安全设施,补充完善安全管控措施,及时审查和修 订安全操
作规程,确保设备设施满足工艺安全要求。《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查报告、现场、整改 措施5应按照重点监管危险工艺安
全控制要求(结合 HAZOP 分析结果进 行核查):1.氟化反应操作中, 要严格控制氟化物浓度、投料配比、进料速 度、反应温度等,
设置自动化控制系统和报警联锁装置。 2.氟化反应应设置温度、压力与釜内搅拌、氟化物流量、氟化反《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
目录的 通知》(安监总管三〔2009〕116 号)、《氟化氢 生产安全技术规范》(HG/T 30033-2017)查资料、现场;
计算 是否配备足够冷量的 冷却介质序号排查内容排查依据排查方式应釜夹套冷却水进水阀形成联锁控制的措施。(对于带搅拌的釜 式反应器,
应设搅拌器电流远传指示,实现搅拌器运行状况的监 测和联锁, 搅拌系统故障停机时应联锁切断进料并采取必要的冷 却等措施)3.氟化反
应应设置紧急停车系统。6氟化工艺的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的自动化系统装备投用率应达到 100%;氟化工艺装置的上下游配套装置必须实现自
动化控制(2022 年底前)。《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查资料、现场7蒸馏塔应具备超压排放或泄漏应急处置设施, 设
置塔系统压力、 温度报警联锁, 具备切断塔釜热媒及物料紧急切断功能。《精细化工企业工程设计防火标准》(GB51283-2020)、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 (2018 年版) 》(GB 50160-2008) 、《危险化学 品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查
资料、现场8涉及可燃和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的场所应按国家标准设置检测报警 装置, 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信号
发送至有人值守的现场控制室、中心控制室等进行显示报警。《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
报警设计标 准》 (GB/T 50493-2019)查现场9氟化工艺作业人员、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作业等特种作业人员应 取得特种作业
资格证(岗位员工应熟悉物料的危险特性)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 (国 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 30 号)、《危险化
学品安全 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查社保证明、花名 册、证书, 访谈岗位 员工10具有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粉尘爆炸危险性、中毒危险
性的厂房 (含装置或车间)和仓库内不得设置办公室、休息室、外操室、巡 检室,不得在现场集中交接班。《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
动实施方案》查现场11企业应建立防腐蚀管理制度,至少包含: 含氟介质设备选材、垫 片选用、管道选材、维护保养等,对易腐蚀的管道、设
备定期开 展防腐蚀检测, 监控壁厚减薄情况, 及时发现并更新更换存在事 故隐患的设备。《氟化氢生产安全技术规范》(HG/T 300
33- 2017)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化工企业 泄漏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三〔2014〕94 号)查资料、现场序号排
查内容排查依据排查方式12应在线检测换热设备管道中冷却或加热介质的氟离子含量或 pH 等。《氟化氢生产安全技术规范》(HG/T 3
0033- 2017)查现场、资料13涉及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物料不应使用玻璃管液位计,液位 计应标有最高安全液位。《氟化氢生产
安全技术规范》(HG/T 30033- 2017)查现场14氟化氢储存单元应对储罐的温度、压力、液位等进行监控,并接 入 DCS
系统中。构成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的罐区实现紧急切断 功能; 涉及毒性气体、液化气体、剧毒液体的一级、二级重大危 险源的罐区配备独立
的安全仪表系统。《氟化氢生产安全技术规范》(HG/T 30033- 2017)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 规定》(国家
安全监管总局令第 40 号)查资料、现场151.氟化氢储罐(槽) 液位不高于储存量的80%,每个储槽应配置 两种计量方式。2.氟化
氢储罐(槽) 必须设置备用槽。储罐(槽) 应设置紧急泄 放设施。 3.储罐(槽)区周边应安装喷淋水幕,具备远程控制功能。《氟化氢生
产安全技术规范》(HG/T 30033- 2017)查现场161.槽车、钢瓶充装作业间应配备自动切断、自动喷淋、抽风吸收 等应急装
置。2.氟化氢包装、卸料和储存系统应安装故障检修所需的负压吸收 装置。(槽车出料切断阀不建议使用球阀) 3.应就近配备淋浴洗眼设施
、急救药品等。《氟化氢生产安全技术规范》(HG/T 30033- 2017)查现场171.氟化氢充装应使用万向管道充装系统。 2.
充装操作时应设置警戒区域, 并有明显的警示标识,非操作 人员不应进入。《氟化氢生产安全技术规范》(HG/T 30033- 201
7) 、《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重大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 》查现场、规程18作业现场装卸、取样、开关阀门等操作
人员应该佩戴防护面屏、 防酸碱轻型防护服。《氟化氢生产安全技术规范》(HG/T 30033- 2017)查现场19对存在氟化氢等工
艺环节要采用密闭取样系统。《石油化工金属管道布置设计规范》(SH 3012- 2011)第 7.2.3、7.2.4 条、《国家安全
监管总局查现场序号排查内容排查依据排查方式关于加强化工企业泄漏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 总管三〔2014〕94 号)20处置泄漏等紧
急情况时, 应急处置人员应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穿防酸碱服。现场应配备 2 套以上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2 套以上 重型防护服。《首
批危化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 (安监总管三〔2009〕142 号)查资料、现场21氟化工车间、配套罐区和涉及氟化工三废储存
及后处理等现场应 设置可燃有毒气体声光报警和远程视频监控设施, 确保现场人员 接收到异常信息能及时撤退。查现场22企业应设置紧急救
援站或有毒气体防护站(点), 并配备必要的 急救药品。(应急救援机构(站)可设在厂区内的医务所或卫生 所内, 设在厂区外的应考虑应
急救援机构(站)与工业企业的距 离及最佳响应时间。)《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 1-2010)第 8 条查现场23氟化氢管
道不得穿越除厂区外的公共区域。《无水氟化氢生产技术规范》(GB/T 28603- 2012 )第 3.3.4 条查现场241.涉及
含有氟化物的工艺尾气不能直接向大气中排放,必须经过 吸收后达到国家相关标准方可排放; 氟化工艺与不同工艺的尾气 或物料排入同一尾气
收集或处理系统,应进行风险分析。使用多 个化学品储罐尾气联通回收系统的, 需经安全论证合格。 2.严禁将混合后可能发生化学反应并形
成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几种 气体混合排放。《氟化氢生产安全技术规范》(HG/T 30033- 2017) 、《关于进一步加强化学品罐区
安全管理 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4〕68 号)查分析报告或论证报 告(二)氟化氢生产重点检查项25氟化氢回转炉: 应设置投酸
、投粉比例自动控制和投酸、投 粉联控制装置; 按要求严格控制回转反应炉的系统压力,负 压风机变频与回转反应炉炉头负压应设置自调节装
置;在炉《无水氟化氢生产技术规范》(GB/T 28603- 2012 )查现场、设计序号排查内容排查依据排查方式头、炉尾、燃烧炉等
重要部位应设置指标监控报警和联锁设 施。燃气加热炉应设置火焰监测和熄火保护联锁设施26回转反应炉应设置氟化氢紧急排放口,并配置紧急
吸收系 统。《无水氟化氢生产技术规范》(GB/T 28603- 2012 )查现场(三)含氟精细化学品重点检查项27应按照重点监管
危险工艺安全控制要求, 对氟化反应温度、压 力、氟化反应釜内搅拌速率、氟化物流量、助剂流量、反应物的 配料比等重点参数进行监控。副
产物和废弃物采出量、换热介质 流量、合成产物中关键杂质含量、精馏分离系统温度、压力等重 点参数进行监控。(结合 HAZOP 分析结
果进行核查)《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安监总 管三〔2009〕116 号)查设计专篇、PID 图、 DCS、现场及相 应
操作规程、有关人 员现场询问28氟化反应操作中,严格控制氟化物浓度、投料配比、进料速度和 反应温度等。应设计自动比例调节控制装置和
联锁装置。氟化釜 内压力高与紧急放空、冷媒、氟化物流量、尾气吸收系统等联 锁;氟化釜内温度高与紧急放空、氟化物流量、冷媒联锁、尾
气 吸收系统联锁; 氟化釜内温度低与氟化剂加入联锁(温度低不反 应,有累积效应); 氟化釜的电流与紧急放空、氟化物流量、冷 媒尾气
吸收等联锁。《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安监总 管三〔2009〕116 号)查设计专篇、PID 图、 DCS、现场及相 应
操作规程29氟化物料有聚合、分解的风险,应严格控制反应、精馏、蒸 馏等单元操作的参数, 参数的设计应以有关热稳定性测试参 数作为依
据设计。301.氟化反应进料控制最大允许流量, 应结合各种异常工况,计算 工艺控制要求最大允许流量和时段累积量。液体氟化剂设置必要
在线监测系统及固定的不可超调的限流措施, 固体氟化剂设置自 动投料及不可超调的控制措施(涉及放热反应); 现场设置流量 视频监控
。《关于加强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安 监总管三〔2013〕88 号)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 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导则》(应急
〔2019〕78 号)查设计资料、控制室 DCS、操作规程序号排查内容排查依据排查方式2.应明确物料与关键助剂、催化剂配比, 并制
定配比发生异常或 波动时的处置措施。311.使用易燃易爆物料的反应釜、储罐、中间罐、计量槽、管道 等,应采用氮封或其他惰性气体保
护措施,火灾时应使用惰性气 体充灌保护。且保护系统应完好在用。2.部分氟化反应具有高温反应特点, 反应温度高于原料及产品及 溶剂的
闪点,应做好惰性气体保护。《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导则》 (应急〔2019〕78 号) 、《氟化氢生产安全技术 规范》
(HG/T 30033-2017)查设计资料、操作规 程、现场321.反应系统应设紧急排放系统或反应抑制系统等应急措施;安全 泄压
排放要采取密闭措施,应有控制紧急排放物料安全收集存放 的事故收集槽等措施,应排放至安全地点。2.事故状态下的气体吸收中和系统处于热
备状态(吸收液循环泵 一开一备) ,且系统可由操作人员在控制室启动。净化后的尾气 排放高度、 排放速率和高度应符合 GB 162
97 的要求。尾气风机 设置备机, 一开一备,定期切换。 4.尾气吸收系统应配备应急电源。《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
的 通知》(安监总管三〔2009〕116 号)、《氟化氢 生产安全技术规范》(HG/T 30033-2017)查资料、现场33反应
系统应设有泄爆设施,根据工艺控制难易和物料危险性, 合 理设泄爆方式, 减少对周围的建筑和人员的伤害。《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
化工工艺目录的 通知》(安监总管三〔2009〕116 号)查资料、现场34对氟化工艺属性不明的危废进行鉴定,严禁违规堆存、随意倾倒
、 私自填埋等,将有关信息告知相关方, 确保危险废物贮存、运输、 处置安全。《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全国安全生 产专项整治
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安委〔2020〕3 号)查鉴定报告、企业处 置方案35氟化物料的焦油含有多种杂质,有缓慢分解、聚合的特性,
可能有氟化氢的产生, 应合理储存,做好应急及监管检测措 施。查操作规程361.氟化反应在升温没有达到反应温度的过程是杂质生成的主
要过程, 企业应采取升温过程的相关措施。查操作规程序号排查内容排查依据排查方式2.氟化反应的水分是氟化反应的重要指标,关系到酚及
羟基 的杂质生成,从而关系到醚类杂质,企业应采取水分控制的 相关措施。 3.氟化反应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基团需要氟化的,过程中产 生
一氟物、二氟物等, 企业需要掌握中间产物的特性及做好 相关防控措施。(四)氟碳化学品重点检查项37氟化反应器应设置进料配比、压力、
温度、液位(称重)监 控,与原料进料、热媒进行联锁, 并设置安全仪表系统。查现场、设计38氟化生产装置应设置紧急泄放和事故吸收系统
, 并确保正常 运行。查现场、设计(五)含氟聚合物重点检查项39将含氟聚合反应釜内温度、压力、釜内搅拌电流、聚合单体 流量、引发剂
加入量、聚合反应釜夹套冷却水进水阀依据设 置联锁关系,在聚合反应釜处设立紧急停车系统,当反应超 温、搅拌失效或冷却失效时,设置安全泄放系统。查现场、设计40聚合装置单体计量槽应配备安全仪表系统。查现场41应采取防止精馏塔内单体爆聚的措施,定期检测精馏系统内 水分、氧含量、酸度等,并记录。查现场、记录421.含氟单体裂解产生的高毒残液储槽与中间槽需建立独立密 闭房间并始终保持负压抽风状态。 2.高毒残液的转运与焚烧应在密闭的条件下进行。3.操作人员进入高毒残液房间内操作时应全程佩戴正压式呼 吸器。(如:六氟丙烯装置等)查现场序号排查内容排查依据排查方式431.操作人员进入六氟丙烯生产装置应配备便携式气体报警设 施。 2.涉及八氟异丁烯的场所,设置泄漏物紧急处置装置(裂解 过程中, 甲醇洗等), 应配备应急解毒药品和有效的急救措 施,应张贴急救就医联系人及电话。查制度、现场196195200194199193198197
献花(0)
+1
(本文系纪晓武首藏)